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145节

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145节

  王珊画完画,抬起头,看着凭窗而立的林秋,灵感迸发。。
  水墨徽州,景在眼中,人在画中。
  第190章 难
  早起趁着雨将下未下时,林秋拉着又想提起画笔的王珊在村里散步。
  本以为母女俩已经算起的早了,没想到南湖岸边围坐了一圈埋头画画的孩子。
  “我明早也要带着画板出来写生!”王珊低声说完就不由自主的往湖边走去。
  她安静的站在后面看别人画,心里暗暗的做着比较。
  林秋看女儿在观察别人画画,便不再管她,一个人慢慢地在周边转悠。
  徽州的风景单用一个“美”字来形容,太过单薄了。
  一草一木,处处是画,一山一水,处处是情。
  就像此时,墨色的山和青色的云雾占据了大半块天空,几缕乳白色的云似游客般走走停停,粉墙黛瓦,水渠悠悠。
  走了大半个小时,林秋便折返,在南湖边找到还在看人画画的王珊,领着她寻一家店,把饥肠辘辘的五脏庙给填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话说得再准确不过了。
  这里的早点如同这里的村落、这里的人一样,天然质朴。
  粗粮馍馍、白米粥以及茶叶蛋,就着凉爽的晨风,品尝着粗茶淡饭,浮躁的心慢慢安静下来。
  吃过早餐,母女俩回去把水和雨伞装进包里,挂上相机,又出了门。
  问客栈里丰润和气的老板娘,找到一个颇有名气的导游,开始游览这一座徽州最着名的古村落。
  在黟山余脉之下,这座900多年历史的村镇,宛如一幅淡雅的工笔画,每一笔都是色彩柔和,渲染朦胧。
  导游介绍说,如果从天空向下俯瞰这座村落,其外形宛若一头斜卧山前溪边的青牛。雷岗为牛首,参天古木是牛角,居民为牛躯,水圳为牛肠,月沼为牛胃,南湖为牛肚,溪上架起的四座桥梁为牛腿。
  林秋走在其中,着实想象不出村落的具象,但听着导游用带着吴言徽语的口音将历史娓娓道来,不由得用指尖在青砖白墙上划过,试图感受它的底蕴。
  宏村的两大标志性景点是月沼和南湖。
  月沼是村中的核心位置,约有两亩之多,是一个半月形的方塘。碧绿的水域,平静如镜,微风拂过,漾开细细的水纹。四周屋舍俨然,倒映在水面上,形成了“清流如带漾涟漪,家家门巷有清泉”的画卷。
  而看到南湖以及横跨其上的画桥,便会浮现出一个电影场景:湖中芙蓉桥,湖边垂柳生,李慕白牵马过桥。
  宏村不大,林秋母女跟在导游后面走走停停,不到三个小时便逛完了。
  折返的的时候已经接近午饭点,导游知情识趣,熟门熟路的把她们领到一家饭馆,拍着胸脯打包票说:要是不好吃,可以找他退钱。
  林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点了臭鳜鱼、笋衣烧肉和炒时蔬,并邀请导游一起用餐。
  谁知导游摆摆手,说还要去接一个团,便大步向前,扬长而去。
  这顿饭母女俩吃得很满意,鳜鱼虽然不大,但是鱼肉细嫩、风味独特,笋衣烧肉略有点咸,但是也很下饭,加上时蔬新鲜清甜,三个菜被母女俩一扫而光。
  “我还以为我不能接受臭鳜鱼的味道呢!”王珊吃饱后瘫在椅子上,端着店家送的甜米酒,小口小口的啜着。
  林秋喜欢冰冰凉凉酸酸甜甜的米酒,觉得超级解腻,大口喝完后,擦干净嘴巴,才开口:“和我们湘省的臭豆腐类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我还没有吃过臭豆腐呢?”王珊一直知道臭豆腐是湘省的特色,但是一直没机会品尝。
  “那下次回老家带你去星城,星城的臭豆腐才好吃!”林秋也很多年没尝过家乡的小吃了,也有些想念。
  “噢耶!”
  王珊惊呼,然后记起这是在公共场合,赶紧捂住嘴巴,不好意思的左右打量,生怕刚刚的声音吵到了他人。
  林秋看她干了坏事怕被抓包的小模样,乐得不行,“你下午打算干嘛?”
  “去南湖写生!”王珊早就计划好了。
  “那行,我等下把你送过去,然后就回客栈午睡,你自己待着别乱走!”
  “我肯定不会乱走的。”王珊保证道。
  南湖风景那么好,能画的景那么多,写生都来不及,怎么可能乱走?王珊心想。
  “行,那我们去买单吧!”林秋起身。
  王珊跟上。
  等回到客栈,林秋帮着女儿把写生用到的工具一起拿到南湖边。
  临走前,又再三叮嘱:“就在南湖这一块写生,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另外手机放好,别丢了。”
  “知道啦,知道啦!”王珊随意的招了招手,连头都没有回,直接架起画架,铺上画纸,拿出颜料,准备画画。
  “这孩子!”林秋摇摇头,然后往回走。
  伴着隐隐约约的人声,林秋睡了一个冗长的午觉。
  等睡醒时,抬起手看时间,已经将近下午四点了。
  她伸了一个长长的懒腰,听到关节发出咔咔的声响,又下床活动了一番,总算完全清醒过来。
  好久没睡过这么长时间的午觉了!
  林秋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倚靠在窗户边上,像昨晚那样,眼神落在外面的风景上。
  这样悠闲的时刻可真是太难得了!
  林秋突然发现,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自己好像很少有这样闲逸的时候。
  前世一直忙着田里的粮食、地里的蔬菜、家里的孩子,这一世虽然不需要种田种菜,女儿也有父母帮着管,但还是忙。
  先是忙着报刊亭,然后忙着士多店,再是忙着网吧,终日不得闲。
  记忆中少有不忙的时候通常都是在过年的时候。
  那个时候店门关了,自己好不容易可以轻松一点,但又得准备过年的事情。
  这样算下来,自从结婚生女后,要不是这次陪女儿出来写生,自己竟没有完整的休息过一天。
  林秋为这个发现而震惊。
  她又想到现在在老家的周清,在她将近七十年的人生里,估计到现在都没能闲下来。
  是闲不下来吗?
  还是说习惯了被迫忙碌?
  林秋不知道。
  林秋只是突然发现,做一个女人好难,一边工作,一边相夫教子,女人没有休息日,身体和时间都是别人的,只有逝去的青春,脸上逐渐爬起来的皱纹,是属于自己的。
  第191章 独处
  越想越觉得意难平。
  林秋把杯子里的水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地吐出一口气,然后下定决心要对自己更好一些。
  看了看天色,想起女儿写生还没有回来,林秋把杯子放好决定去找她。
  林秋一路上遇到不少背着画板的少男少女,走到南湖边上,发现王珊不在中午写生那个地方。
  环视一圈,发现画桥那头围着一圈人,林秋慢慢凑过去。
  果然,王珊正坐在人群中间,正在和一个老师模样的中年男子交谈。
  林秋也没上前打扰,静静站在人群后面,看着女儿落落大方的和人交流。
  虽然听不清王珊说了些什么,但也能看出中年男子眼中的赞许之色。
  王珊突然瞥到了林秋的身影,和中年男子交谈几句,就拎着画架,提着颜料、画笔等材料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妈妈,你怎么不叫我啊?是不是等了很久啊?”王珊以为林秋等久了,有些懊恼的开口。
  林秋从女儿手中接过画架,笑语盈盈:“我刚到没多久。聊什么呢?这么开心。”
  说到这里,王珊激动地抓住林秋的手,“妈妈,你知道吗?刚刚那个是鲁迅美术学过路的游人院的孙老师,他和郭老师认识,上次在画展上见过。”
  “是吗?居然这么巧。”林秋也很诧异。
  “我们也觉得很意外,孙老师今天带着他家的两个后辈过来这边写生,在南湖边上看到我了,就过来和我打招呼,他还给我指导啦!我觉得我真是太幸运了!王珊手舞足蹈地说起下午发生的事情,清亮的眼睛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看得出来王珊今天真的很高兴,叽叽喳喳讲了一路,完全没有平常沉稳淡定的模样。
  林秋看见这样活泼的女儿也很高兴,“孙老师有没有说在这里待多久?”
  “孙老师说在宏村待三天,就去西递,然后再去婺源。他还说在徽州的这几天我要是有问题都可以去找他。”
  “孙老师可真好是个大好人!”林秋也没想到居然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本来还以为王珊这次写生只能纯靠自己的领悟,没想到还能收获孙老师这样的大师的指导,这可是千金都难求的好事。
  “珊珊,你明天问问孙老师方不方便一起吃个饭。”
  王珊点点头,一蹦一蹦的跳进客栈。
  她今天可是太高兴了!
  晚上吃完饭,王珊还想继续画画,却被林秋以放松筋骨为由,强行拉着去外面走了一圈。
  走到月沼边,四周的建筑亮起了灯,粉墙黛瓦马头墙倒映湖中,和灯影一起在池中波动,景色美轮美奂。
  看到如斯美景,王珊感激地看了林秋一眼。
  多亏了妈妈,自己才能看到宏村如诗如画的夜景。
  接下来无论是在宏村还是在西递,王珊都是跟着郭老师师生三人一起行动。
  林秋不用担心女儿的安全,有更多的时间享受这次旅行。
  相较于江南水乡般婉转的宏村,林秋更偏爱另一座世外桃源般的古村落——西递。
  这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古村落,这里保存着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林秋一个人背着相机,漫步在西递的石板路上,时光仿佛在倒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