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157节
林秋则在附近悠闲的逛着,或举起相机拍下美景,或坐在茶楼,听闲逸的山城人民大摆龙门阵,或品尝山城一种特色美食,总之一个人很是悠然自得。
下午四点钟的样子,母女就会提着今日收获满载而归,回到王修仁的租房,准备晚餐。
等王修仁从工地回来时,推开门就能见到妻子女儿脸上盈盈的笑意和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
饭后,待王修仁洗完碗以后,一家三口手牵手漫步在山城街头,溜达几圈才回家歇息。
王修仁恨不得用时光机将这样美好的日子定格住,想到妻女即将回去鹏城,心里不由得惶惶然。
然后就变得更加的缠人。
离王珊开学前的最后三天,王修仁干脆每天白天只去工地打个卡,然后跟在妻子身旁,与她十指相扣,一起看美景、尝美食、分享见闻。
夜晚,他似乎有无限的精力,与林秋缠缠绵绵,直叫林秋招架不住。
偏他还一脸哀怨地看着她说道:“过两天你们就回去了,留我一个人在这里,跟个孤家寡人似的。”
林秋只能叹了一口气,打起精神安抚他。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第208章 行路难?
林秋带着王珊直到元宵节晚上同王修仁一道儿吃过汤圆才飞回来。
到家的时候差不多十一点了,母女俩快速冲了个凉就沉沉睡去。
明天开学,得早起报名呢!
等到带王珊报完名、领完书回来后,林秋才有时间盘算这次去山城的花费。
来回的机票、在山城吃饭、购物、景点的门票等七七八八的费用加一块儿,差不多花了八千块钱,这次没再买伴手礼了,不然一万块都打不住。
得亏家里每个月都可以收租,再加上网吧和便利店的收入。
等过了半个月,林秋把收回来的房租和两家店的收入存进银行,又给员工发了工资,等王珊周末了,就带着她去新开的日料店长见识。
现在家里主要的开支还是王珊,她现在学画的费用被郭老师打了折虽然只要一百块一节课,但现在一个月一个月二十四节课,再算购买学习资料,吃饭穿衣,更别提假期还得带着到处采风写生,一样样加一块,不是个小数目。
王珊或许是亲眼目睹过家里条件由差到好的过程,知道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所以心里多少也有些负担。
林秋就是担心她心里一直记挂着自己的花费,所以今天趁出来吃饭又算给她听:“房租每个月能够收两万块,网吧每个月将近三万上下,便利店店也有四五千的收入,即使不算上你爸爸赚的钱,家里每个月至少有五万五千块的收入。”
“你每个月的花费还不到家里收入的十分之一,家里除了日常的吃喝以及汽车加油,基本上没有其他花费,剩下的钱几乎都是存到银行里,所以你好好学习就行了,不要老是想着花了家里多少钱。你放心吧,咱们家有钱呢!”
王珊听完后心里轻松了不少,“郭老师说我再学两年就可以出师了,那时候我也上大学了,到时候可以利用周末去外面兼职,去教别人画画赚钱!”
兼职这个词语还是林欢告诉王珊的。
林欢上大学后,利用周末去外面兼职家教,给中学生辅导作业来赚取生活费。
林秋对此表示支持与肯定,但是不忘再三叮嘱林欢注意安全。
至于女儿说起兼职的事情,那还早着呢。
不过她还是特别意外,“郭老师真这么说了?”
王珊点点头,“郭老师说,再过两年他就没什么可以教给我了,以后的路就只能靠自己摸索了。”
她跟着郭老师学习已经有七年了,本来就是天赋型选手,再加上七年来风雨无阻,勤学苦练,现在的水平在郭东远看来,比美院的学生只好不差。
最重要的是,画里的灵气,不是那种应试机构培养的学生能比的。
这么多年来,在艺术这方面,林秋还是没能有所长进,还是看不懂灵气不灵气的。
但对于郭老师还是非常尊崇的,既然老师说可以出师,那就早早地把出师礼准备着。
“郭老师说的对,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林秋嘱咐女儿,“不过,即使出师了,也不能骄傲,更不能忘了郭老师的培养。”
“那当然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可是知道的!”王珊理所当然的回答。
“还是打算读美院?”
林秋想起前段时间学校文理分科时召开的家长会,班主任李老师特意把自己留下来单独交流,她和王珊初中班主任肖老师一样,不赞成王珊继续画画,希望家长能够做好工作。
林秋还是向以前一样,向老师表示尊重王珊的选择。
这让李老师直接摇头,然后被请出了办公室。
可能在她看来,自己和王修仁是溺爱孩子的典型吧!
王珊不假思索,“那是当然,央美、国美、清华美院是我的目标!”
“什么时候多了两个目标了?”林秋好奇。
“郭老师说,如果单纯从艺术角度出发,央美、国美在业内更受肯定。当然啦,我还是对清华美院很憧憬。”王珊笑着解释。
”那妈妈为你加油!”林秋举起日料店的特色饮料。
王珊也举起饮料与妈妈碰杯,“谢谢妈妈!”
“珊珊,你实话告诉我,爸爸妈妈好不好?”林秋有些期待地看着女儿。
王珊用力点头,并竖起大拇指,“你们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妈妈!”
她是真心这么觉得,甚至认为自己上辈子可能拯救了全世界,所以这辈子才能成为爸爸妈妈的女儿。
林秋听到后,浑身上下冒着喜悦的气泡,“等你爸爸回来了,你再说给他听,他肯定会很开心。”
“好!”王珊答应下来,还掰了掰手指头,”爸爸再过三十五天就回来了!”
她可是又在台历上圈记爸爸回来的日子。
“是的!”林秋对丈夫回来的日子也是了然于心,“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机场接他。”
王珊不知道爸爸回来那天是不是周末,担心自己去不了,“那要是我们要上课怎么办?”
“如果不是周末,那就请半天假!”林秋爽快地回答。
不仅自己想王修仁了,女儿估计也很想爸爸了,虽然经常电话联系,但毕竟见不到面。
半天假,应该耽搁不了学习。
相信王修仁见到自己和女儿也会很开心吧!
王珊听到后欢天喜地地表示:“如果请假了,我一定去找老师补回来!”
“我相信你!”
面对妈妈的信任,王珊拍着胸脯保证:“我期中考试一定能考进年级前五十!”
宝安中学的前五十名,要是能一直保持到高三,那国内的名校基本上就稳妥了。
更何况王珊现在还是学习画画两不误。
林秋其实对女儿很有信心,但也不想给她压力。
前世家里条件差,女儿只有拼命读书这条路,现在家里条件变好了,可她也没有因此而懈怠。
有时候,林秋看着女儿比从早忙到晚,也是很心疼,甚至想对她说:不要这么拼,妈妈能给你兜底。
但是也只是想想,毕竟不能阻止女儿的进步。
王珊自己倒不觉得苦,这条路是她自己选的,不管怎么样,她都得走下去。
更何况,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身前有老师悉心指导,身后有父母全力托举,身旁还有好友携手同行。
第209章 旗袍
这天,阿云约林秋去天虹购物中心逛街。
“今天可不是周末,你怎么有空约我出来逛街?”林秋被阿云挽着手,有些好奇地偏过头看向她。
阿云在邮政局上班,早些年林秋能够顺利租下报刊亭也是靠她帮忙。
阿云在林秋这个十多年的好朋友面前倒不隐瞒,有些咬牙切齿地说道:“还不是阿行这个不靠谱的家伙,昨晚喝多了不说,还给自己冲了个冷水澡,结果今早起来就上腹下泻的,我只能请假照顾他。”
“阿兴没事吧?”
“他能有什么事?”阿云摆摆手,“送去小区诊所挂了两瓶水,医生说没啥大碍。”
“那就好,春天可是流感高峰期,都得注意着点。”
“可不是嘛!大家都知道这个理,偏他跟个傻子似的,这种天气还敢冲冷水。”阿云有些幸灾乐祸,“这不,现在被我家公家婆指着鼻子骂,这两天他估计会凉茶喝到饱。”
林秋一向喝不来凉茶这种苦药汁子,不由自主地同情了一下阿兴。
“好了,别说他了,咱们今天好好逛一逛!”阿云拉着林秋走进购物中心,“现在出了好多春款,先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我今春一件衣服都没添,是得好好看看!”林秋也起了兴致。
女人,大都是喜欢逛街的。
或者换一种表达,女人大都是喜欢购物的。
林秋和阿云一家一家地逛着,遇到自己喜欢的还会试穿一下,再对着镜子打量,让好友评价一番,之后才决定要不要买。
阿云不是那种太纠结的人,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价格不太出格,就立马拍板拿下。
林秋会考虑许多,样式、面料、做工都是她考虑的范围,往往要货比几家才会拿下一件。
两个人就这么一路逛上去,手里的购物袋也慢慢变多,主要是阿云的。
“阿秋,你看,那儿有一家卖旗袍的,我们进去看看吧!”阿云有些惊奇地指着一家新开的店子。
林秋顺着阿云指的方向望过去,橱窗里挂着的旗袍在灯光的照射下摇曳生姿。
她突然记起上次在机场,女儿见到别人穿旗袍也要建议她尝试一下。
于是饶有兴趣地跟着阿云走进旗袍店。
林秋用手指轻轻触碰,感觉每件旗袍的料子都不相同,款式虽然看起来相似,但细细打量,每件都各具特色,尤其是细节方面。
“阿秋,你要不要试一下这件?”阿云拎起一条旗袍走向林秋。
这件旗袍的颜色很打眼,是那种嫩芽的绿色,旗袍上印着几簇盛开的兰花,很清新淡雅。
“颜色会不会太嫩了些?”林秋接过拿在身前比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