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218节
说起踩缝纫机,她和姐姐还是拜的镇上同一个老裁缝为师的,姐姐早学艺三年。
当她开始学时,姐姐已经出师了。
那时候师父时常会说起姐姐做事多么的熨帖、手法多么的麻利,她听多了以后就有些不忿,觉得自己不一定比姐姐差。
但事实证明师父的眼光没有差,她学了三年没能出师,只能继续跟在师父后面打下手。
随着年满二十,村里介绍相亲的也多起来了。
林家条件不错,过来相看的男的挺多的,但她都没瞧上眼。好不容易觉得有个不错的,结果被他尽快结婚的要求直接给吓退了。
渐渐的,村里就开始有人说闲话了,说她眼光高、要求多云云,她本来没当一回事。
但后面发现家里的嫂子也跟着别人一起说她的闲话,她的小暴脾气就直接给炸了。
和哥嫂吵了一架,收拾好行李,死活要跟着过来捎信的赵大哥桂香嫂子去鹏城投奔姐姐。
爹爹和姆妈拗不过她,只能同意。
就这样,林平从湘省来到鹏城。
来到鹏程,见识到大城市的繁荣,她决心要扎根在这里。
托姐姐的福,她进了一个很不错的制衣厂,厂里的师傅也因为姐姐的关系很照顾她。
因为想赚钱,她每天快乐的踩着缝纫机,从不抱怨苦和累。师傅开玩笑说她们老林家是不是血液里流着勤快的基因。
基因不基因,林平不知道,但时至今日,她仍然记得拿到第一笔工资时内心的激动。
没过多久,姆妈和爹爹也先后过来了,但很快又回去了。
这一年,姐姐买了房,在鹏城扎根了。
她也在心里暗暗发誓,自己也要在鹏城买房,扎下根来。
但当时的她不知道制衣厂是有淡季和旺季的。
当淡季来临时,她和同厂的桂香嫂子闲得无聊,只能去报刊亭找姐姐。
这一次,姐姐又给她和桂香嫂子带来了新的赚钱契机——卖冰棍。
姐姐说的一点儿也没错,小小的冰棍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利润真的一点儿也不低。
她和桂香嫂子两个人就这样,推着姐姐借给她们的自行车,顶着烈日在大街小巷卖冰棍。
等淡季结束以后,自己和桂香嫂子虽然晒黑了不少,但钱包也变鼓了。
她俩继续回到厂里,踩缝纫机的踩缝纫机,剪线头的剪线头。
等到年底的时候,姐姐又带着她和桂香嫂子一起卖春联,让大家的钱包又鼓了几分。
赚到钱以后,她鸟枪换炮,穿着新衣服,拎着大包小包衣锦还乡。
不出所料,引得哥哥嫂嫂们艳羡不已。听到他们恭维的话,她忍不住的开心。
但也因为哥嫂的小算盘,她和他们闹得不欢而散,甚至还挨了爹爹姆妈的批评。
年后,她继续去鹏城打工。
这一次返回鹏城的路上,她没想到因为买错车票,又遇到了曾经相过亲的杨哲峰。
或许这就是缘分吧。
她也没想到,因为这一次的相遇,两人又联系上了,杨哲峰还因为她跑来鹏城打工了。
顺理成章的,两人谈起了恋爱。
但很快就被老谋深算的爹爹给发现了。
于是,双方家长见面、订婚、买房、结婚。
说起买房,当时谁都没想到自己能掏出那么多钱出来,也是这一笔钱,让杨哲峰和他父母对自己更是高看了好几眼。
姐姐说的果然没错,底气还是得靠自己撑起来。
当然咯,也得亏姐姐带着,自己才能攒下那么多钱。
房子也得感谢姐姐,无论是华安苑那套还是桃源居这套,如果不是姐姐的英明决策,当机立断让自己贷款买房,那么现在估计自己还在城中村租房住,那杨六六甭想留在鹏城接受这么好的教育,有这么好的前途了。
再后来,姐姐看自己家因为买房经济窘迫,又先后把报刊亭和士多店转手给自己,姐夫也带着杨哲峰做事。
日子这才慢慢越过越好。
林平回顾这几十年的光景,发现她生命的关键时刻都有姐姐的帮助。
如果没有姐姐,就没有今天能够这么幸福坐在阳台上晒太阳的她。
林平正想着,突然听到开门的声音。
回头一看,正看到他卖力的拖着一个巨大的快递进来。
“又在网上买什么东西啦?这么大的箱子。”林平问。
杨哲峰揉了揉手腕,“不知道,是大姐给寄过来的。”
“拆看看看呗。”林秋起身。
杨哲峰拿出钥匙,在快递盒上划拉了几下,打开,“哟,是小笋,瞧这底下,肯定是昨天拔了就直接加急寄过来的。。”
“大姐可真想着我们,这次快递费可不少。”林平又拿起一根,“现在可正是吃小笋的时候。”
“可不是嘛!”杨哲峰去厨房拿了个塑料袋出来,“捡点好的,等会儿给你姐送过去。”
“大姐辛辛苦苦摘的你舍得送人啊?”林平故意问他。
“你姐又不是外人。”杨哲峰一边挑笋,一边笑道。
“不仅不是外人,还是我们家的贵人!”
林平挑眉,“你知道就好!”
第292章 番外八(林欢)
“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大姑婆家玩啊?”
林欢下班回家,刚打开门就看到儿子像颗小炮弹一样冲了过来。
林欢扶着墙稳住身形,“臭小子,你悠着点,知不知道刚刚差点把你妈我给撞翻了?”
程程赶紧抱住妈妈的腰,“对不起,妈妈。我不是故意的。”
说完又往林欢腰间蹭了蹭。
林欢被他蹭的心软成一滩水,轻轻揉了揉儿子的头,说道:“怎么啦?这么想去大姑婆家呀?”
儿子眨着大眼睛,满怀期待地说:“姑奶奶家那里可以去海边玩,还有小月亮妹妹!妈妈,我都放暑假了,你带我去吧~”
“快带他去吧,从放学回来就开始念,念的我头都大了,你爸爸也被他念得出去了。”周美忍不住从厨房探出身子吐槽。
林欢这才记起从今天开始儿子他们二年级就开始正式进入暑假了,难怪这小子待不住了。
林欢点点头,笑着答应道:“好好好,再过几天,等妈妈学校也放假了就带你去大姑婆家玩好不好呀?”
听到妈妈的话,程程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喊道:“太好啦!妈妈最好了!我要去大姑婆家咯!我要去大姑婆家咯!”
周美从厨房走出来,“小祖宗,你轻点声,小心吵着楼上楼下的邻居了!”
程程听到外婆的话,立马用手捂住嘴,两只眼睛滴溜溜的转,机灵得很。
吃饭的时候,程程忍不住在外公和爸爸面前炫耀暑假要去大姑奶家玩的事情。
林慧忍不住笑道:“程程这点还是像妈妈,欢欢小时候也喜欢去她大姑那里。”
吃完饭,程程就迫不及待的让外公给大姑婆打视频,告诉她这个消息。
手机那头的林秋笑着和他说了几句,手机就被小月亮拿走了。
两小只拿着手机叽叽咕咕聊得很开心。
晚上睡觉之前,李文博好奇地问道:“你小时候也经常去大姑家吗?”
“是啊,大姑家买了房后,差不多每年暑假都会过去玩一阵。我记得我第一次去是在小学毕业那会儿。”林欢一边往脸上抹护肤品一边回答。
“是你一个人去还是大家都去?”
“除了第一次是我一个人去,后面都是一起。”
李文博咋舌,“这么多孩子大姑不烦吗?”
自家现在就一个程程孩子,有时候还闹腾的不行。要是四五个孩子凑一块,估计屋顶都会被掀翻。
“大姑对我们一向有耐心。”林欢从没在大姑脸上见过任何不耐烦。
“难怪你们和大姑感情好!”李文博忍不住发出感慨。
“说实话,要不是有大姑,我还不知道在哪个工厂打工,更别提遇上你了。”林欢放下把护肤品收好,然后靠着床头坐下。
李文博一听这话,八卦之魂熊熊燃烧,兴致勃勃地扭头看向老婆。
“这得从我小时候说起。”林欢慢慢回想过去的事情,“我出生的时候,大姑还没嫁人,我听我奶奶说,那会儿都是她带我比较多……”
林欢从有记忆开始,就知道大姑对她很好,每次回来都会给她买吃的。
后来,她和姑父带着珊珊妹妹去鹏城打工了,那是她第一次听到“鹏城”这个名字。
大姑出去打工后,爷爷奶奶一到过节就会去预制场接电话,接了电话回来就会红着眼睛回来。
但是她和弟弟妹妹却盼望着过节。
因为在节前或者节后几天就能收到大姑寄回来的东西,有衣服和好吃的,都是从鹏城寄回来的好东西,老家这边是看不到的。
所以,在小时候她特别羡慕珊珊妹妹,能够跟大姑、大姑父一起生活在大城市里。
甚至她有时候还会想,为什么自己的爸爸妈妈不出去打工呢?
后来,小姑也出去打工了。过年回来的时候会大包小包提回来好多好多东西,有好吃的零食、时髦的衣服还有一些新奇的玩具。
林欢当时穿着大姑买的红色毛衣,嚼着小姑买的巧克力,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以后也要去鹏城打工。
再后来,听爸爸妈妈说,大姑大姑父在鹏城发达了,不仅把小姑带着发了财,连带着爷爷奶奶也去鹏城享福了。
果然,爸爸妈妈没说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