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听了金老的翻译,赵鸿的眼神都梦幻起来了,飞来医馆的药和大郸的汤药根本是天壤之别,这药只有绿豆大小,而大郸的汤药动辙满满一大碗,苦得让人干呕连连。
  可是……这么小的药丸真的有效吗?
  赵鸿看着药丸楞神的时候,忽然就想到了昨晚医护们下方沙场转运病患,今天在康复科看到的一切……
  瞬间把多疑的心思狠狠摁死在脑海里,就像魏璋说的那样,在飞来医馆什么都不用怀疑!
  赵鸿掌握了服药方法和时间,向崔主任和姬主任行礼道谢,和金老一起回抢救大厅继续编写教材,并主动提出学习飞来语。
  金老教了一辈子历史,工作生活之余的空闲时间都用来钻研精进,所以才有现在的能力,当老师的一怕没学生,二怕学生不愿学,对于主动求学的来者不拒。
  用之前与郑院长闲聊的一句话来说:“我这辈子桃李满天下,万万没想到,到老了还能教大郢人学普通话。”
  如果还能像上次一样回去,金老与郑院长再聊天,那必须再加一句:“我教了大郢,又教大郸,大郸第一名学生还是个愿意为民奔忙的皇子……”
  所以,金老打开电动轮椅的储物格,翻出一直丢在里面没收拾的、当初给大郢教普通话用的教材,放到赵鸿手中,乐呵呵地嘱咐:“先看,可以问我,也可以问魏璋。”
  “哦,对了,拼音这个还有教学视频。忙过这阵子再看。”
  “十三皇子,你可以先从《常用医术相关300句》这本开始,在抢救大厅学以致用,这样学得又快又好。”
  金老只觉得有意思,怎么也没想到,当初大郢编的教材,大郸又用上了。
  赵鸿先被金老轮椅自动弹出的储物格吓了一跳,然后就被他的慷慨不设防深深感动,打心底里尊敬他。
  但赵鸿的感慨并没能持续多久,抢救大厅满满当当的心电监护机接二连三地报警,医护们来回穿梭,开医嘱,核对医嘱并执行,反复“三查七对”。
  金老坐着电动轮椅在抢救大厅和二楼留观病房来来回回,直到魏璋补觉回来,才固定在留观病房。
  赵鸿捧着普通话教材,跟在魏璋身后当尾巴。
  而魏璋作为大郢第一译语人,为了减轻金老和自己的压力,教赵鸿也不遗余力。
  一方愿意教,一方有天赋还学得特别认真,大半天的高强度学习下来,赵鸿的进步非常惊人。
  魏璋对赵鸿刮目相看,从他身上依稀看到了大郢九皇子年少时的影子,可惜他不像九皇子有皇后当靠山,也没有父皇的偏爱。
  联想到这里,魏璋皱起眉头,有种说不出来的不对劲。
  赵鸿离开国都城时只有六岁,如果他真的不被看重、或者被大郸皇帝厌弃逐出国都城,他阿娘死于难产,是谁照顾抚养并教导他?
  六岁离京,父母不在身旁,天性聪慧又机敏,如果没人悉心教导、时时指引,是非常容易长歪的。
  可赵鸿进入飞来医馆后的言行举止与待人接物,分明是受到了最好的教养;看事看物,也是极有眼界并有能力谋划的。
  想当初,九皇子还很年幼,就和皇后一起离开了国都城,在离城外极远的农庄成大,周围都是德高望重、品行兼备的名师。
  魏璋望着赵鸿坚毅的眼神,忽然嘴角上扬,麻蛋的,哪个被弃的皇子能被龙卫护送回国都城?还能担负重任?
  可是,既然这么重视却偏偏不封王?
  不怕赵鸿进国都城长信宫的那天,被晋王秦王生吞活剥了么?
  帝心难测,这大郸皇帝真是下了好大一盘棋!
  赵鸿天生直觉敏锐,感觉到异样就扭过头来,刚好与魏璋对视,立刻向他点头示意。
  魏璋绝对不会让任何人起疑,从口袋里掏出一粒薄荷糖,撕了包装纸塞给赵鸿:“尝尝这个,飞来医馆才有的。”
  赵鸿的眼神闪了闪,犹豫片刻还是张嘴吃了薄荷糖,清凉的寒意从舌尖蔓延整个口腔,干哑多日的嗓子舒服了许多,赶紧向魏璋点头致谢。
  魏璋浅浅笑:“防人之心不可无,应该的。”
  赵鸿有些许不自在,但很快说出自己的疑惑:“不知为何,某觉得你像飞来医馆的客人,言行举止很像,但有说不出来的差别。”
  魏璋心中一凛,这小鬼的直觉简直无敌了,转念一想,这样也挺好,不论大郸皇帝把他当什么样的棋子或是让他当棋手,观人于微非常重要。
  忽然,魏璋开始期待赵鸿以后的成长,就像当初期待九皇子一样。
  ……
  下午五点,邵院长经过门诊大厅时,看到被刺配的神卫们睡得正香,听了金老的介绍,知道他们过得非常艰难,特意放轻了脚步,让他们好好休息。
  偏偏正在这时,有人忽然剧烈咳嗽,咳得不仅坐起来,还双手撑地蜷成虾状,神情特别痛苦,大厅空旷,咳嗽声听得有些吓人。
  其他神卫被吵醒了,纷纷起身,围了过去,拍背的,询问的……
  邵院长下意识戴上口罩,大步走去,发现咳嗽的正是神卫长,意识到自己不会说大郸语又停住脚步,该怎么交流才好?要不,先把金老请来?
  正在犹豫,邵院长眼角余光瞥到靠墙的推车,赶紧拉了车向神卫们走去,刚要说话,只听到一阵剧咳紧接着“哇”一声。
  一大口鲜血从神卫长嘴里喷出来,一口接一口,染红了大厅的浅色地砖。
  “快,把他抬上车!”邵院长大喝一声。
  神卫们虽然没听懂,但因为整晚转运病人,对推车很熟悉,立刻把神卫长抬到车上。
  “跟我来!”邵院长把神卫长的头偏向一侧,同时拉着车头以最快的速度向急诊走去,边走边拿出对讲机通话,“蒋主任,神卫长吐血,量大概有半瓶矿矿泉水。”
  “是,院长,”蒋主任放下对讲机,把抢救大厅的备用厅也开了出来,看向规培医生池敏,“神卫长吐血,不能排除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可能,把他放到备用厅隔开。”
  “是,主任!”
  池敏和时萱以最快的速度准备好床位,抢救大厅自动门打开,邵院长拉着推车大步走进来,鲜血沿着推车边缘淌了一路。
  池敏眼急手快,直接给金老戴了口罩外加一个面罩,必须保护好飞来医馆的“镇馆之宝”。
  时萱也递了口罩给赵鸿,看他不知所措的样子,直接给他戴上也加了一个面罩。
  赵鸿不太明白,但还是和金老一起到了床边。
  神卫长的头被偏向一侧,嘴边垫了弯盘,枕头和床位上半部分都已经铺好了一次性中单。
  赵鸿向其他神卫了解神卫长的病情,然后告诉金老。
  短短几分钟,神卫长的静脉通路、心电监护都已经上好,常规检查项目的血都已经抽完,时萱拿着长短不一的血样管往检验科送。
  池敏请金老转告满眼惊惧的神卫长:“吐血不可怕,千万不要憋,止血药很快就会用上,不要害怕。”
  金老和赵鸿成为医护与病患的“沟通桥梁”,合作得越发默契。
  神卫长知道飞来医馆的医术水准,听了金老的转告,很快平稳情绪,虽然还是吐血但已经不再害怕,只是觉得疲惫。
  同时,池敏记录下金老的沟通反馈:
  “神卫长半个月前起热、咳嗽,方沙城没有医者,没吃任何药,也没能吃到一顿饱饭,全靠自己扛,咳嗽变得很严重,尤其是这两天晚上咳得特别厉害,整个人会咳得坐起来。”
  第21章 支气管扩张
  神卫长所在的临时床位,其实是后来新辟的储物与病床两用的空间,就是为了隔开可能的传染病人而设置的,可以容纳三张病床。
  对于神卫长这种病因不明确的危重病人来说,再合适不过。
  心电监护的数据没有一项正常,呼吸、心跳加速,血压时高时低;血氧仪的血氧数值一降再降。
  虽然已经抽血送检,但检验科出结果需要时间,又因为神卫长的生命体征非常不平稳,甚至不能推他去放射科拍片。
  还因为抢救大厅夜班医护们的工作量已经饱和,所以已经下班的蒋主任穿上工作服又走进大厅里,专门盯神卫长。
  一是身为主任职责所在,二是因为之前三位病患没能抢救回来,三是因为神卫长最了解方沙城,以后找病人也许还要靠他。
  诸多因素混合在一起,神卫长的床旁站着赵鸿和魏璋,坐着金老和蒋主任。
  短短五分钟,蒋主任已经把神卫长可能的疾病都想了一遍,因为血是鲜红色伴着咳嗽喷出,并没有消化道的症状,立刻判断为急性呼吸道出血。
  又因为神卫长实际年龄也才二十五岁,正值青壮年,加上病史询问的结果,推测支气管扩张的可能性最大。
  所以,蒋主任先对症治疗,静脉点滴抗生素、止血药,给病人吸氧等等措施,如果放在现代,支气管扩张的病患口吐鲜血,那也是看着吓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