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雨下到早晨六点才停,保安老李就盯到六点,万万没想到,七点半时,车队已经进入宁家的临时营地,一眼望过去,场面很是壮观。
  七点半,不仅是医护们的交接班时间,也是保安的交接班时间。
  王强睡了个好觉,走到门卫小屋一看,老李不在,立刻拿起对讲机:“喂,老李,你在哪儿?”
  对讲机里立刻传出老李激动的大嗓门:“强哥,方沙城来了三十九辆马车和四十辆牛车,都在医院西门的下面,快来看!”
  “马上来!”王强又用对讲机通知邵院长和金老,边走边说,“不知道什么来头,老李说是凌晨进方沙城的,现在宁家临进营地附近休整,看样子是要到医院来的。”
  十分钟后,王强和魏璋站在移动梯旁向下张望,整齐的车队阵列,强壮的良马,以及训练有素的黑衣护卫。
  王强看完下面,又看着魏璋:“按你大郢的经验,都是什么官儿?”
  魏璋轻轻摇头:“不好说,每个朝代,同一个朝代初期中期和晚期,规制一直在变。就眼前的看,怎么都要是一品大员这种。”
  王强先是惊讶,瞬间平静下来,在大郢的时候,连皇帝、皇后和太子都上山了,一品大员也不会怎么样的,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不慌。
  魏璋看了一眼运动手表:“不慌,等他们上来送名刺。”
  “明刺?名赐?”王强不明白。
  “哎呀,强哥,你该多看点书了,名刺,相当于名片,上面有姓名、姓氏、官衔这些的。”魏璋有点嫌弃,“你这一问三不知的怎么教两个儿子?”
  王强不以为然:“学校师会教他们,我负责陪他们吃喝玩乐。”
  魏璋一时竟无语以对。
  正在这时,宁家管事在移动梯下面打了约定手势,表示要上去。
  医院西门的移动梯,经过供应科的改造,现在已经方便到一个人就能操作的程度,于是,王强将移动梯架到合适位置固定好,然后向下放梯子。
  趁着放梯子的间隙,魏璋用对讲机通知急诊,让宁侍郎身旁的礼部官员到医院西门来。
  很快,陆淳就匆匆赶到医院西门,向魏璋点头示意,看到移动梯下方声势浩大的车队,整个人都惊呆了,这……
  魏璋问:“认识?”
  陆淳明显震惊过度,有些懵地点头:“没亲眼见过,但听说过。”
  时间不早不晚,宁家管事已经从移动梯爬上来,怀里抱着半人高的东西,难怪爬得这么慢。
  宁家管事先向陆淳行了简单的礼,然后郑重其事地将半人高、包着布巾的物品,呈送到魏璋跟前。
  “这是……”魏璋话还没问完。
  宁家管事恭敬回禀:“陆文书,魏国公、前太子太傅晏敦、前刑部尚书梅敬竹和前参知政事戚修明,携米面粮油、名刺与拜贴,向飞来医馆求医。”
  王强被这一长串名字给绕晕了。
  陆淳立刻捧着拜贴和半人高的名刺,看向魏璋:“是不是请邵馆长与金老过目?”
  魏璋却听出了宁家管事禀报的蹊跷,看向陆淳:“他们第一次到这儿来,怎么会预先带米面粮油?”
  陆淳带上招牌假笑:“魏国公消息灵通,他们四人皆是隐世好友,互通有无也是人之常情。”
  不仅如此,陆淳还简单向魏璋讲述了他们因病告老的事情——
  魏国公年轻时战功显赫,有“天降神兵”的美誉,但沙场上刀箭无眼,数次有性命之危又奇迹般地醒来,每次死里逃生,先帝就给他加官进爵,一直到四十九岁那年,实在封无可封。
  魏国公当时还是神勇大将军和一等公,参加围猎时摔下马背,当时就动弹不得。
  先帝立刻找当时还是太医院医师的郑津精心诊治,结论是旧伤老伤一起发作,先保命然后才能想办法慢慢康复,但不管以后能痊愈到哪种程度,以后再也不能骑马、负重和习武操练。
  谁都知道,大郸第一将军就此折损,几人欢喜几人悲。
  郑津向来有话就说,把自己的判断如实上报,先帝听了既痛心又婉惜,当即加封至魏国公,同时向各州府郡县征集擅长骨伤科的名医,包括驻守军医。
  谁能让魏国公不再瘫在床榻上,立刻召入太医院;若不愿意进太医院,立刻颁“名医牌”送回原地;若是军医,立刻官升三级。
  虽然“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谁轻易敢接魏国公这样位高权重的危重病人?
  最后,还是郑津踏踏实实诊脉用药,之后一年,魏国公勉强可以坐起;两年后,魏国公终于可以下地行走,但也只是如此。
  两年时间,物是人非,朝堂官员更叠了不知多少,魏国公再也没上过朝会,也不再参加任何议政问事……淡出朝野,整日养花草、看书习字,闭门不出。
  简单来说,魏国公一身是伤,但权势似乎并未受影响。
  另外三人也是如此,都是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辞官隐退。
  他们三人先是文人相轻,互看不顺眼,之后就是三人一致对待功高盖主的魏国公,也不知道怎么的,生病以后个个心平气和,无官一身轻后反而成了好友。
  魏璋听完陆淳的简介,又一字不落地告诉了邵院长和金老,嗯,毫无预兆的,在第四项任务公布,连“120抢人团”和急诊都愁没病人的时候,大郸这些老臣们求医来了。
  不愧是位高权重的老臣们,虽然退了,消息始终是最灵通的,只怕他们手里连飞来医馆的收费目录都有一份。
  这话说出来,现代人可能不信,但魏璋很清楚,绝对有这种可能性。
  于是,陆淳捧着名刺和拜贴,送到在急诊大厅的邵院长和金老面前,去掉包裹在外面的布,是四块半人高的名牌,上面有姓名、年龄、籍贯、从官经历等等,因为笔迹比较粗,所以写了这么大的“名刺”。
  邵院长一脸懵,啊这……
  经过金老的介绍,邵院长终于知道这四块闪闪发光的是大郸高官重臣的“名片”,想到现代人用的薄薄一张小纸片,简直是天壤之别。
  病人忽然就有了,当然值得高兴,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四位病人的随从肯定比宁侍郎多得多,怎么安排这么随从,又怎么让随从变成病人,都需要好好安排。
  正在这时,暂时得空的赵鸿正准备去门诊,路过急诊大厅,看到高门大户的名牌,忍不住过来看了一眼,顿时激动起来:“邵馆长,金老,魏国公在哪里?”
  这下换邵院长和金老惊讶了,赵鸿和魏国公很熟吗?
  陆淳赶紧恭敬回答:“禀十三皇子,魏国公一行在移动梯下方的方沙城。”
  “邵馆长,金老,我现在就下去瞧瞧。”赵鸿说完就大步走出急诊大厅,脚步前所未有的轻快。
  还在医院西门的魏璋,就这么看着赵鸿熟练地从移动梯下去,像快乐的小鸟一样走进宁家的临时营地,走向最大最宽敞豪华的马车。
  大马车动了动,一位年迈的老者撑着拐杖,在随从的搀扶下,踩在马凳上,看到赵鸿明显僵住,但很快就握紧了他的双手。
  特别明显的“久别重逢”情节,魏璋和王强看得都难掩嘴角的笑意。
  忽然,魏璋脑海里浮出一个念头,难道说,赵鸿离开国都城以后,老师是隐退的魏国公?
  但听陆淳说的,魏国公连马车都没法坐很久,只能躺着,带着赵鸿东奔西跑的可能性不大,应该不是他。
  如果不是魏国公,赵鸿又为什么会这么高兴?
  魏璋很快把继续探寻的念头给掐了,自己早就远离了这些阴谋诡计,像现在这样愉快地当个旁观者多好,有医院,有金老,一切都那么美好。
  过了不短的时间,赵鸿兴冲冲地上来,眉眼俱笑:“魏璋,麻烦转告邵馆长,牛车上的米面粮油是某借来的药费诊费,暂时先这么多,多退少补。”
  魏璋嘴角上扬的弧度更明显,拿起对讲机通知:“邵院长,下面牛车上的米面粮油是十三皇子借来的药费诊费,让食堂到医院西门来领。”
  “不是,”赵鸿赶紧阻止,却没能阻止成,“魏国公说,如果我的失禁没好,这些米面粮油就不送上来。”
  啊这……魏璋有些挠头。
  第42章
  陆淳的脸色有细微的微妙变化,即使在国都城,也是看诊抓药付诊费药费,银钱两讫,毕竟没哪位正经医师会拍着胸脯保证药到病除、包治百病。
  魏国公此举放在国都城是要被人垢病的,这是为了……刁难飞来医馆?
  魏璋直视赵鸿的双眼:“你们大郸的医师们, 治不好就不收钱?”
  赵鸿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是。”说完才意识到不对劲。
  魏璋冷哼一声, 拿起对讲机:“邵院长,大郸那几个老不死的家伙, 给飞来医馆下马威呢, 说治不好十三皇子就不给米面粮油。”
  邵院长听楞了, 郑院长口述的时候提过, 大郢富户尤其是高门大户送米面粮油可迅速了,不仅如此还各种送礼物, 要不是医护们再三强调不要再送了, 全医院的库房都放不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