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邵院长把拜贴递给赵鸿:“你自己看,是不是她的字?”
赵鸿再不信也只能信,这的确是大长公主的笔迹,只是她上山做什么?
邵院长用对讲机传话:“将移动梯准备好。”
第45章
“邵院长, 移动梯可以暂时不管,”赵鸿经过一晚的琢磨,已经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按大郸礼数,您要写封回信让送礼的女使带回, 信上注明您何时有时间, 这样大家都方便。”
“啊?”邵院长下意识看向金老,得到肯定的眼神以后, “行, 我写。”
“并附上收礼的清单,一并带回, ”赵鸿想了想又继续,“若飞来医馆坚持不收,请说明理由。大长公主非常通情达礼,什么事都好商量。”
邵院长当然知道“礼尚往来”, 反问:“需要回礼吗?”
“大长公主是注重心意之人,同时也有好奇之心。”赵鸿努力回忆老师教的关于“大长公主”的一切,眼神带着愁怅。
邵院长想了想:“这样,我邀请大长公主到飞来医馆做个体检,她来了以后,如果喜欢这里的东西,能送的当然不会吝啬。”
“多谢邵院长,”赵鸿郑重其事地一揖, 又赶去急诊帮忙了。
邵院长问金老:“礼物收吗?”
金老看向魏璋。
魏璋嘿嘿:“邵院长,只有飞来医馆收了贵重的礼物,大长公主才能提各种要求,也许她有一批疑难杂症的病患求医无门。”
“礼物越贵重, 病人越多也越严重。”
邵院长和金老有些不明白:“你哪儿看出来的?”
魏璋故意叹了一口气:“赵鸿听说大长公主要到飞来医馆来那个震惊的样子。”
“不问世事很久的大长公主,名利地位什么都不缺,只听说飞来医馆就第一时间赶来送礼物投拜贴,不是自己生病就是牵挂的人生病,就这么简单。”
“还有,大长公主一定见过魏国公了。”
有道理,邵院长特别庆幸魏璋和金老两人在医院,不然得踩多少坑?
正在这时,邵院长的对讲机响起来:“邵院长,保科长他们已经把移动梯改成转运机,方沙城有很多东西要送上来。”
“行,保科长,”邵院长提高嗓音,“注意安全,仔细清点。”
“好嘞!”保科长立刻回答。
昨天是方沙城第一次见识转运机,今天就“一回生,两回熟。”
魏国公的随从们像昨日赵鸿那样,一袋接一袋往传送带上放物品……
而医院西门的志愿者们,也熟练地把物品堆在木架上,速度比昨天的更快。
一小时后,邵院长的对讲机又响了:“邵院长,米面粮油已经运完了,方沙城往上送的物品又大又沉,看起来又特别贵重。”
“我马上就来。”
邵院长赶到医院西门,接过大长公主贴身女使妙言双手呈来的礼单,只觉得眼前一黑:
沉香木雕一套十二件、白玉嵌七彩宝卧佛一对、紫檀木彩绣山水屏风一对、古籍字画若干、七色彩宝镶嵌如意一对……
和上次的大郸国礼一样,每件礼物已经足够贵重,外包装的木盒一样价格不菲。
于是,邵院长又到了一波“贵重礼物”的冲击,人都麻了。
又一个小时后,邵院长和金老在库房核对礼物后,回到办公室写邀请信时,忍不住问:“金老,你是真不知道这些东西值多少钱?”
金老笑着摇头:“这事情要让魏璋来说,他更清楚。”
魏璋脸上的笑意扩大:“邵院长,还记得之前那两座玉雕吗?”
“嗯,记得。”
“运回去的话,玉雕没成以前,拇指大小做成玉坠,大概卖两万还算便宜的,那是作为玉雕胚子的价钱。仓库里的雕工精湛、构思奇巧,再算上人工。”
邵院长想到比八仙桌还大的玉雕群,以及上面栩栩如生的佛像与罗汉,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魏璋比画了着继续:“当玉雕底座的木料,做这么小的一个笔筒,人情价五千块,市面价一万。”
邵院长瞳孔地震:“那以前大郢送的那些?”
魏璋想了想:“差不多吧,但年代比大郸久一些,应该更贵。”
邵院长捂着胸口,以后绝对不再问价钱了,冲击太大心脏有点受不了。
魏璋可没打算停:“邵院长,大郸和大郢应该都是多产玉石,但彩色宝石几乎没有,全靠波斯等地的商人千里迢迢运来,价格也比玉石高昂得多。与现代人造宝石估价是两码事。”
“行,知道了,”邵院长赶紧拿起对讲机找食堂樊主任,“老樊啊,这次送来的米面粮油怎么样?”
“邵院长,这次送来的和之前大郢的差不多,已经算很干净了。”樊主任的声音里有遮不住的喜悦,真是太好了。
邵院长结束通话,在金老的指点下写好邀请信,措辞也很用心,又在礼单收据上签字,分别装入信封并用双面胶粘好封口:“魏璋,把这些交给大长公主的……人。”
嗯,说贴身女使总觉得有点怪。
魏璋拿着书信走了。
邵院长推着金老离开仓库,又用对讲机找保科长多要了两把锁,锁上仓库门后稍微放心一些,还是有些担心。
金老完全不担心:“这些礼物没人要,一是搬不动,二是就算能偷出去也没法变现,三是就算有人能偷得出去,谁敢接手?这些礼物都有戳记的,一出现就会被抓。”
邵院长觉得很有道理,又状似随意地问:“魏璋怎么连掺沙米都知道?”
金老笑着回答:“魏璋在大郢也是功高盖主的人,他的好友是第一富商,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胖子,一进医院就全院大会诊,搁置的减肥门诊就是为了他才开设的。”
“魏璋才多少岁就能功高盖主?”邵院长对魏璋的了解并不多,金老也基本不说。
“他的发小是九皇子,然后变太子,最后登基,”金老双手一摊,“他是人形眼线,对,就是俗称的间谍组织一把手。”
邵院长又一次捂胸口:“他还叫你爸?次次复查都是他跑前跑后。”
金老有点无辜:“他主动要求的。”
邵院长不捂胸口,改捂双眼,终于理解什么是“凡尔赛”。
……
与此同时,经过连续的对症治疗,宁温书已经可以在走廊上自由走动。
经过内分泌科和神经内科两位医生的会诊,给宁温书列了每日三餐的详细清单,让他去药房取药就可以出院了。
宁温书喜出望外,原来是到飞来医馆当使臣的,却怎么也没想到反复晕厥、最后还在这里捡了条命,领了药,又在药剂师的嘱咐下学会了吞药和吃药时间。
这是宁温书近两年来,头脑最清醒的一天,又找到金老,特别恭敬地问:“不知道药费诊费需要多少,可有详单?某立刻让管事差人回去运送。”
金老操控电动轮椅,带着宁温书去了结帐处,打出了长长的费用明细。
宁温书收好明细,对金老说:“某立刻派人把足够数量的米面粮油送来,您放心,这些收讫后某再离开。”
金老想了想,拿起对讲机告诉邵院长。
邵院长接到消息后,因为魏国公生的气就这么顺了,一个大郸人讨厌,并不意味着所有大郸人都讨厌是吧?宁温书、陆淳还有大郸病人们都挺好的。
既然宁家家仆要赶回去运米面粮油,对于这么诚信的病人家属,飞来医馆当然也会有点表示。
宁温书写好纸条,又拿出自己珍藏的飞来医馆糖果小盒,把纸条塞进盒子里,走到医院西门,用力一掷,不偏不倚刚好落在宁家管事眼前三步的地方。
下面的宁家管事一怔,立刻捡起来,因为飞来医馆的工匠们把突出的部分敲断了,现在抬头就能看到自家主君在挥手,顿时长舒一口气。
正在这时,保科长和志愿者们用液压转运平车拖了两大箱矿泉水到医院西门。
宁温书听到车轮的声音立刻回头,保科长拿出对讲机示意他听好。
对讲机里传出金老的声音:
“宁侍郎,这些水分给他们,免得路上干渴。当然,水瓶这些还是要收回的。宁家管事很聪明,把黑色垃圾袋一起放下去,他就知道了。”
宁温书拿着对讲机,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立刻回答:“多谢送水。”这么干净的水,除了飞来医馆哪里能喝得到啊?
宁家管事打开铁皮盒子,看到上面列出的米面粮油数量,以及要求送达的时间,立刻召集宁家家仆和随行工匠们收拾临时营地。
等他们收拾完,保科长他们已经把矿泉水和垃圾袋都用绳索吊下去了。
宁家管事看到后立刻明白,大声招呼着:“快,拿各自的水囊来接水!”
宁家家仆们立刻拿着各自的水囊,像之前领压缩饼干一样排起长队,拧开瓶盖倒水装好,再把空瓶放进黑色大垃圾袋里,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