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
  傍晚时分,郑国公府的马车队从万胜门回国都城,马车牛车上满满当当的米面粮油非常引人注目。
  而国公府门前,赵凝的阿娘望着宽敞的街坊大路,看一辆又一辆马车经过,偏偏就是没有自家的,盼啊盼啊,好不容易盼来一辆自家的,下车的是郑国公,赶紧去迎:“阿耶!”
  “你不在家好好待着,站在门口做什么?”郑国公也急,但国都城现在的局势非常紧张,只能留一点心思在赵凝身上。
  “凝儿怎么还不回来?阿耶翁,您为何不让儿媳跟去?这大半天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郑国公走进大门,正色道:“别说凝儿,就连大长公主、晏敦和梅敬竹他们去飞来医馆,都只有一个能照顾的跟着,其他人只能留在方沙城里干等。”
  “等着吧。”
  “啊?”立刻没了抱怨,大约飞来医馆有特别的规定,“可是这样的话,凝儿晚上住哪儿?也睡方沙城的马车吗?那如何使得?”
  “不会的,金老和邵馆长会安排病房睡下,据说那里比咱家都奢华得多。”郑国公压低嗓音。
  ? ? ?
  正在这时,有人一溜小跑过来:“禀家主,刚接到飞报,嘉宁郡主的马车刚进国都城。”
  郑国公惊了,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马车上的米面粮油呢?”
  “回家主,米面粮油俱在。”
  ! ! !
  郑国公身体一晃,堪堪扶住墙才没摔倒。
  郡主阿娘吓了一跳:“家翁,您这是怎么了?”
  郑国公轻轻摇了摇头:“据说,飞来医馆药费诊费明码标价……车队的米面粮油俱在,难道说凝儿连飞来医馆都没办法?”
  像一记晴天霹雳,打得郡主阿娘措手不及,眼泪瞬间落下:“凝儿怎的如此命苦?这……以后又该如何向裴家交待?这可如何是好?”
  郑国公一记凌厉的眼刀,止住了之后的哀泣,两人特别沉默地回到花厅里。
  郑国公是极有威严的一家之主,家主脸色不善,在附近日常打扫和路过的家仆们连大气都不敢叹一声,而陆续回家的儿子们听到消息也立刻赶到花厅。
  几乎前后脚,嘉宁郡主踩着马凳下了马车,整个人被夕阳余晖映得脸色红润,带着仿佛被晚霞精心装扮过的美丽。
  因为一路上,郡主的贴身女使和乳媪反复试过,口气还有一些,但真的一点都不臭了!
  于是,内心欢呼雀跃的赵凝,迈着轻快的步伐,自带阳光走进花厅,被里面格外严肃沉闷的气氛吓了一跳,迟疑地迈出右脚:“阿爷,您怎么了?”
  郑国公猛的站起来:“凝儿,来。”
  赵凝知道国都城最近风云剧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赶紧走到近前。
  “凝儿,别怕,郑国公府都保你一生衣食无忧。”郑国公当众保证。
  赵凝楞了一下:“阿爷,发生何事?”
  赵凝的阿娘红了眼圈,紧紧握着女儿的手:“凝儿,别怕,阿娘护着你,国公府护着你。”
  郑国公叹气:“唉……”自家这么好的小孙女,怎么就生这种怪病呢?
  赵凝的叔伯们也表态,没事没事,就算裴家退亲也无妨。
  赵凝的眼圈忽然就红了,原来一直承受重压的不只自己,还有这么多关爱自己的长辈,立刻甜甜地笑了:“阿爷,凝儿好了!”
  “孩子,你别担心阿娘,用不着强颜欢笑的。”
  “真的好了,啊……”赵凝对着阿娘哈了一大口,然后拿出漱口水和零食,“看,这是飞来医馆的女医者们给的。”
  “真的不臭了!”阿娘喜极而泣,开心极了。
  花厅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反转惊呆了,直到看见赵凝手里的东西才意识到,困扰全府近一年的大事就这么被飞来医馆解决了? !
  一时间,所有人都激动起来。
  赵凝把漱口水放到矮几上,然后去净了手,按杨歌教的、顺着锯齿袋口撕开,就闻到了清新的香甜味,里面满是浅绿色的小长条,第一条当然塞到郑国公嘴里:“阿爷!”
  郑国公年轻时征战四方,年纪大了仍然耳聪目明牙口也好,一口下去只觉得从未尝过这样清脆的吃食,咸鲜口还有些甜,两条寿眉挑得高高的:“嗯……好味。”
  赵凝把豌豆脆条按年龄大小,挨个分了,最后的才自己尝。
  “鲜美!”
  “脆!”
  “好吃!”
  “……就是有点少。”
  郑国公也觉得,看着鼓鼓囊囊一包,每人两三条就分完了。
  赵凝把包装袋抻平,想到谢瑾嘱咐的扔火堆里烧了,思来想去决定好好珍藏。
  零食分完了,大家彻底长舒一口气。
  郑国公忽然想到一桩事情:“凝儿,送去的米面粮油怎么又带回来了?”
  赵凝伸出五根手指:“阿爷,药费诊费算起来,一共五袋米。”
  “才五袋米?!”
  整个花厅的人又一次惊呆了!
  赵凝解释:“本想让管事把米面粮油都送上去,当作国公府的心意,但是医者问了邵馆长,说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不能因为是郑国公府,就平白收这么多。”
  一时间,郑国公先是惊讶,然后是捂脸,最后一声叹息:“儿啊,你们有机会都带着自家子女上飞来医馆一趟,去见识什么是真正的鬼斧神工,什么是妙手仁心。”
  “是!”六个儿子齐刷刷地行礼。
  “今日晚食不用等本王了。”郑国公说完就匆匆离开花厅,头也不回地向大门外走去。
  “您去哪儿?!”
  “不可说!”
  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
  赵凝拉着阿娘走出花厅,沿路说着悄悄话:“飞来医馆的医者说了,补药不能乱吃,有害无益,女儿再也不要吃了。”
  “行!听你的,听飞来医馆的!哎哟,阿娘香香的心肝宝贝又回来了,可太高兴了!”
  “阿娘,医者还说了,身体健康就行,太胖了不好,女儿不要再吃那么多了!”
  “好,好,什么都好……”
  第70章
  郑国公离开国公府, 看了眼天色,头顶一半乌云,一半晚霞如火, 遮蔽半个国都城,这天还真是变幻莫测, 也不知道飞来医馆是如何知道何时下雨何时晴的?
  不知飞来医馆是否愿意教观天之术?
  正想着呢,郑国公踩着马凳的左脚忽然停住,哎呀,齐王正在文德殿忙得不可开交,不知他亲自营救的郑院使全家怎么样了?要不要去看看?
  还挺巧, 同样忙得不可开交的魏国公府马车刚好经过, 帷裳撩起,魏国公招呼道:“赵国公, 快夜禁了还出门?”
  “不放心。”郑国公的眼神难掩担忧。
  郑国公、魏国公、先帝和大长公主是多年搭档,是四人里最没上进心的,不知为什么,明明是有勇有谋的郑王殿下,偏偏就带着莫名其妙的颓废。
  直到大郸南北受敌,两名骠骑大将军奉命出征,偏偏户部补给军马粮草辎重不利,眼看着双军即将断粮断军饷,大郸处于危急关头。
  郑王殿下临危受命,一改平日“活着挺好,死了也行”的颓废,亲自带人重整补给线,出色完成各种调派事务。
  以至于大长公主和魏国公出征,都请先帝让郑王当自己的督军, 而先帝却打算派他当钦差查盐税之事。
  争执不下的结果就是,郑王殿下先给大长公主当了督军,然后又在魏国公出征时当督军,班师回国都城后只休了一个月,又当了钦差查盐税。
  再回来以后,先被封了郑国公,再被封为“知大宗正司事”,掌管大宗正司事务,专心打理皇族内部事务,完全不理朝政,除了宫宴很少露面。
  郑国公像之前那样,在大郸风雨飘摇之际,又一次站了出来,与魏国公和大长公主一起,合力将十三皇子赵鸿推到了齐王的高位,还会将他推上帝位。
  现下,秦王和晋王党羽众多,虽然秦王已死,但晋王还活着,危险时刻都有,意外也随时可能发生,不能有半点放松。
  郑国公向魏国公比了个手势,又交换了眼色,仿佛重新回到把后背交给对方的时候,两家马车在国公府门前交错而过,在外人看来只是打了个招呼,仅此而已。
  马车匆匆停在长信宫门外,郑国公踩着马凳下车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不是很肯定:“郑院使?”
  背影循声转来,正是被收押入狱又获得特赦的郑院使,短短几日时间,头发灰白,仿佛老了十岁,但眼神却像往常一样坚定,恭敬行礼:“见过郑国公。”
  “本王记得齐王殿下命人将郑院使送回家去,六日后再到太医院复职,今儿才第三日。”
  也不对,郑院使穿的不是院使服,而是自家常服,看起来与寻常百姓没有任何差别。
  大郸官员待遇极好,但仅限于三品及以上的,像郑院使这样的五品京官,日常生活与百姓并无多少差别,顶多就是有官粮可以领,再无其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