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胡医生忽然打了一个响指:“我们科有尘肺矽肺的学习资料和视频短片,先让他看明白,然后再讲结合书信讲解清楚,怎么样?”
于是,郑津夫妇在魏璋的带领下,小心翼翼地走进了电梯,被忽然的晃动惊到,两人的手紧握在一起,在“叮”一声走出电梯后,又看到了更加明亮的走廊和安放的绿植,以及墙上的装饰画。
这一刻,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比长信宫都奢华美丽的存在。
魏璋打开多媒体会议室的门,按扭放下自动投影幕布,给郑津夫妇拿来矿泉水拧开盖递过去,胡医生回科室拿来自己的笔记本,联上投影仪。
郑津夫妇望着全透明的矿泉水瓶,清澈得难以想象的水,小心翼翼地喝了一口,清甜甘冽,有种说不出来的气味。
魏璋坐在他俩旁边,递了纸笔给郑津:“我会和你们解释,有不明白的可以写下来,看完以后再讨论。”
郑津看着雪白的纸页,拿着中性笔,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笔尖怎么这么细?不用磨墨?”
魏璋随手写字,又一次看呆郑津夫妇,就……实在太方便了。
尘肺的视频将近一小时,内容包括病因、工作环境、分型和治疗、以及最后的转归,有动画、视频和采访等等,即使不学医的人也能看明白。
郑津边看边听边记根本来不及,视频播放结束后,忐忑地问:“能不能再看一遍?”
结果这一看就是三遍,记了满满当当两大张的问题。
就在郑津还想看第四遍的时候,食堂樊主任推着餐车来送午饭了。
胡医生把保温饭盒送到郑津夫妇面前,用自己那份盒饭示意打开方式,又拆了一次性筷子给他们:“吃吧,这是飞来医馆食堂做的,希望你们喜欢。”
“今天是杂粮饭,酸辣土豆丝,蕃茄蛋汤,炸鸡腿,还有一个流沙小猪包。”
饭盒打开的瞬间,郑津夫妇就被食物的香气给吸引住了,看着从未见过的菜色,楞是忘记说“平日不吃午饭”的事情,拿起筷子向胡医生点头致谢,就细细品尝起来。
酸辣土豆丝清脆爽微酸,炸鸡腿外皮酥脆鸡肉鲜嫩多汁,蕃茄蛋汤酸甜口……两人胃口大开,吃得干干净净,连米粒都没剩,之后就对着粉粉的小猪包,有些不忍下嘴。
胡医生挟起小猪包解释:“趁热才好吃。”其实挺想给示范捅猪鼻子看流心淌下来,但又觉得有些不雅,别把他们给吓到。
“内馅有些烫,小心!”
“咝!”几乎同时,郑津被流心馅给烫了,可是虽然烫,但松软可口、流心细腻甜润,真的好吃。
蒋大娘子第一次见到这么可爱的小猪包,左看右看怎么看都喜欢,最后在郑津的催促下才轻轻咬了一口,温热偏烫的流心进嘴……欣喜得不知该有什么表情。
“好吃吗?”郑津笑眯眯地看着妻子。
“好吃。”蒋大娘子笑得比小猪包还甜。
正在这时,魏璋拿出拍立得,对着郑津夫妇说:“看这里,一,二,三!茄子!”
郑津夫妇完全不明白怎么回事,看着魏璋手里的粉色拍立得满眼新奇,更奇怪的是,粉色盒子下面吐出一张照片,直到照片近在眼前才发现,拍的是自己? !
这是……什么仙人法器,自己怎么就到照片上了呢?
郑津夫妇两人翻来覆去地看,根本舍不得放开。
魏璋收走空饭盒才说:“要不要休息一下?或者四处转转?后面有个小花园,花花草草不少。”
郑津看着自家娘子:“去转转?”
蒋大娘子却说:“还是学如何诊病吧,那些病人实在可怜。”能见识飞来医馆这样的地方,吃到这样美味的食物,再好不过了。
接着,胡医生、魏璋和郑院使三人,摊开带着编号的书信,对照着郑院使的问题草稿,开始逐一解释。
首先是郑院使作为中医,对人体的解剖有基本了解,但对肺组织的微细结构一无所知。
胡医生拿出放大镜向郑院使解释,不断放大到单个肺泡结构,来解释微粒只进不出的原因。
其次,郑院使对呼吸循环的全过程只有中医的理解,胡医生从呼吸系统基本结构和原理,解释了经鼻呼吸,鼻毛的第一层过滤功能开始,整个呼吸过程。
两项解释清楚后,郑院使对尘肺的发病原理、经过和愈后就有了直观且明确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胡医生再讲解尘肺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就容易得多。
郑院使边听边记录,对胡医生充满尊敬又敬佩,也有困惑,看起来最多二十五六,医理知识丰富得让人惭愧。
全都解释完毕,胡医生问:“所以,戴厚实布巾蒙住口鼻,湿式雕刻,轮班制等是预防的重点。预防措施最便宜也最有效,真到最后,我们也没办法。”
“一定要告诉他们,戴布巾确实闷,但那是为了活命。”
“明白,”郑院使如释重负,拿着纸页沙沙地写,“某现在就起草回信,争取能赶上明日出发的邮差,这样,五日后就能送达林州府的医馆。”
这一写就是不短的时间,傍晚时分,郑津总算写完,忽然想到一桩事情:“胡医生,如果像您所说,开矿、采洗等等行业都有,是否也该把书信给其他州府发一份?”
“当然。”胡医生对郑津也很佩服,一眼就能知道是位脚踏实地的好医生,也许受眼界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局限,但对病人的事一丝不苟。
郑津揉着酸胀的手腕和手指,这么厚的书信至少要抄十二份,这得抄到什么时候去?
胡医生看着面露难色的郑津:“郑院使,您准备发多少份?”
“十二份。”
胡医生拿起厚厚的书信,说了句稍等,就离开了多媒体会议室。
魏璋拉开窗帘,收起投幕,晚霞从玻璃窗透进来,把郑津夫妇俩渲染成绯色,顺便介绍:“从这里可以俯瞰飞来医馆的其他地方,瞧一眼?”
郑津立刻拉着妻子走到大玻璃窗前,看着楼下大片大片的树木花草,以及形状各异的建筑物,根本移不开双眼,飞来医馆怎么能如此美丽?
等他俩看够了回头,发现胡医生捧着厚厚一撂纸页走进来,用五颜六色的“条杆”把书页装好,一刻钟后,十五份“尘肺病”防治方案就已经装订完毕。
红黄蓝绿白的各色抽页条,配上完全透明的书皮,那样即使翻上许多遍也不会卷残破损。
郑津不可思议地抚摸着书皮,拿起来翻看一页又一页,整个人都梦幻了,这飞来医馆其实是神仙聚集之地吧?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法器才能做的事物?
“多谢,”郑津和妻子深深一揖,是啊,三十年未曾出游,飞来医馆一日游胜却无数,只觉得此生能见识过这些也算无憾了,“今日所学甚多,感激不尽。”
“胡图图”咧嘴一笑特别卡通:“客气。”平白赚了一整天出诊,还没有麻烦的病人,可太舒服了。
郑津走出两三步,又折回来:“下官才疏学浅,还有许多疑难杂症,不知明日能否再来请教?”
“来呀,欢迎,如果病人比较近,可以直接来。”胡图图立刻邀请,十天期限已经过了两天,如果这次任务完不成就会停电。
这么大医院停电……后果不堪设想。
“感激不尽!”郑津激动得热泪盈眶,和妻子一起捧着厚厚的复印件,走出会议室却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这里太大了。
正在这时,睡饱了的齐王殿下,背着医护们的爱心背包,走出电梯,刚好看到茫然的郑津夫妇:“郑院使?”
“齐王殿下,”郑津夫妇立刻恭敬行礼,“您对下官的照顾,铭记于心。”
“飞来医馆不用行礼,”齐王把郑津扶起来,立刻看到他们手里的“尘肺防治方案”,“这是……什么新病么?”
郑津赶紧把林州府王母山石匠得病的事情简单说完,然后禀报:“齐王殿下,飞来医馆的医者们不吝赐教,下官要在夜禁前赶回国都城,请邮差分发至大郸各州府医馆。”
“明日一早,下官还会来这里请教疑难杂症,只是有一点,飞来医馆如此干净整洁,送来的病人该如何安置?”
赵鸿当然知道飞来医馆缺病人,同时也知道这里床位紧张,郑津只来了一天,就惦记着送危重病人来,真不愧是最踏实的太医。
“郑院使,本王已经与大长公主、魏国公和郑国公商定重建方沙城,城中格局将请飞来医馆设计、出图,会先建砖木结构的简房,让国都城百姓来这里看病有歇脚之处,若是需要住院,也方便照顾。”
“方沙城重建的勘探工作,已经命工部着手开展。”
“如此甚好,”郑院使听了连连点头,可是城中百姓贫苦居多,就算家中有病人,也出不起看病的米面粮油钱,就算咬牙凑齐了,却连运送病人的马车牛车都没有,“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