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而押送米商和随从进入国都城的妙音,给本就已经焦灼的早朝,又加了一把火。
  而之前查“燎祭”库存时,已经有将近相当多的户部、礼部官员、兵部官员牵涉其中;大部分已经入狱收押。
  齐王、晏敦、梅敬竹、魏国公和郑国公,在看到持大长公主令牌站在文德殿外的妙音时,不止他们,殿内官员们也都暗暗吃惊,只觉得悬在头上的刀没落下、又添了一把利剑。
  妙音代传大长公主令,并呈上了清点后的地下存粮详尽数量,还带上了魏璋和王强友情提供的手机照片和录像。
  尤其是魏璋边走边解说的长视频,将地下存粮的位置、保护存粮雇用百戏团成员、掺沙的工具以及外面的机关等,明白清楚地摆在文武百官眼前。
  满座皆惊!
  齐王殿下立刻宣布原地解散,但官员们不得离开长信宫,改去廊下吃早食或点心。
  文德殿内侍和女使关闭门窗,退出殿下值守在二十步远的位置,捧日军将殿外团团围住。
  “官粮掺沙”像个恶性肿瘤,不治会很快把病人拖走;要治,不能只切掉肿瘤,还要清扫附近的组织器官和淋巴结,并在术前术后配合化疗。
  齐王、大长公主、郑国公和魏国公意见一致,不仅要治,还要下狠手。
  于是正午时分,国都城长信宫门外、旧城和新城所有张贴栏里都有一则奇怪的告示,有人拿着长筒大声宣读:
  “方沙城西南地下发现大批无主存粮,粮袋无标记无字,请粮主尽快到国都城康安府报失,若三日内无人认领,存粮将归康安府所有。若有人蓄意冒领,定严惩不怠。”
  这份告示一出,整个国都城的百姓们都沸腾了,米市每日限购两年多了,米价疯涨,米商一直说没米,现在知道不仅有米,还有不少,这简直是春日喜雨以后的又一大好事!
  然而,百姓们的欢呼雀跃都没超过一柱香的时间,很快又为各自的生计奔走。
  米市米商都说缺米,但高门大户从来不缺,这些米粮就算没人认领,就算最后归康安府所有,又与百姓有什么关系?
  百姓们“吃饱穿暖”的愿望,总是很难实现,这么多年了,一向如此;这年能实现吗?谁知道!
  这份告示引起的波澜不在百姓,而在米商以及官商勾结的官员,还有许多官员家眷参与其内,甚至包括了一部分皇亲国戚。
  ……
  而刑部尚书梅敬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仵作查验需要至亲同意。
  而大郸“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以往只有凶杀或死因不明等情形,仵作才有机会验尸,而现在,需要验尸的秦王殿下。
  梅敬竹年轻时,耿直果敢,得罪了不少人,经过三次降罪外放又三次被提拔回国都城,直至告老居家,都觉得自己没错。
  但经过魏国公的劝说和飞来医馆目睹的一切,梅敬竹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医护们为了能让病人配合听话,各种“善意的谎言”张嘴就来。
  谎是说了不少,效果也很不明,治疗目的达大了,医患关系缓和了,皆大欢喜。
  所以,梅敬竹从“脚气病”生死大关走了一趟,愉快地把这烦人的事情带回文德殿。
  “禀齐王殿下,秦王殿下死得蹊跷,若要寻找确实的病因,需要仵作验尸,而验尸需要至亲同意,更何况秦王身体金贵,等闲不能动刀,请殿下定夺。”
  “不仅如此,就连陛下与慧妃的死因也有蹊跷,要不要查?合起来还是分开查?能不能验尸?”
  短短两句话,把文德殿的几个人轰得脑瓜子嗡嗡的。
  慧妃已经去世十年之久,开棺验尸?
  陛下与秦王虽然还未入棺,但是……
  一向泰然自若的齐王,第一次有些慌乱地看向郑国公和魏国公,这可怎么办?
  郑国公和魏国公也懵了,啊这……
  开棺验尸、仵作剖尸这两项不可能秘密进行,礼部官员必然像当初御史们那样死谏,在朝堂之上闹得不可开交。
  查验一事必须秘密进行,可仵作也是肉身凡人,既没有神仙的慧眼,也没异于常人的手段,哪里都不让动,又怎么验尸?
  郑国公和魏国公又回望齐王,三个人忽然眼前一亮,有飞来医馆啊!
  飞来医馆的设备可以看清头颅内里、胸腹腔脏器……滴血化验能知道身体状况,预知疾病转归。
  郑国公问自己也问其他人:“飞来医馆是治病救人的地方,也验尸吗?”
  这话一出,文德殿内安静极了。
  梅敬竹喜欢看别人苦恼,看到魏国公和郑国公两人苦恼得恨不得要抓头发,内心相当惬意。
  齐王思来想去:“晚上本王回飞来医馆,向邵馆长和金老讨教一番,毕竟他们那儿连夜观天相定十雨的人都有,说不定就有能替死人申冤的奇才?”
  “按飞来医馆的习惯,先替本王备一份他们死亡时的模样,最好带上太医院的秘档文书。”
  这下,众人的眼睛都亮了,那就必须带太医院郑院使,他是行走的“医秘档案”,什么都记得清清楚楚。
  傍晚时分,郑家小屋前,停了魏国公府的车马,刚从飞来医馆回家没多久的郑院使,就被齐王请上马车,沿着街坊行驶,直奔国都城万胜门。
  马车内,齐王一言不发。
  郑院使有些困惑:“齐王殿下,您又带老夫上飞来医馆做什么?”
  齐王比了个安静的手势,保密。
  郑院使心领神会,巴不得快些到飞来医馆,坐马车容易思绪发散,望着对面格外年轻的齐王,发现他的双眼与慧妃很像,悲伤难过时特别像。
  只是,向来英姿勃发的齐王殿下为何这么悲伤?
  第77章
  天黑透了,魏国公府的车马挂着灯笼行驶在通往方沙城的官道上,不论是夜袭燃烧的焦痕,还是散落的利箭,又或是受伤的偷袭者,都已清理干净。
  马车经过山坡最高处时, 掀开帷裳就能看到黑暗中熠熠生辉的飞来医馆。
  郑津舍不得移开眼睛,忍不住叹气,不知魏璋那个咔嚓一下就能出画像的小机器,能不能把夜晚的飞来医馆也拍一张,让自己好好收藏。
  齐王也在看, 没有叹息只有感慨:“郑院使, 你知道吗?前天本王才知道,飞来医馆在省电, 如果按他们来大郸前的日常, 飞来医馆在夜晚会更加明亮, 月光都只能当陪衬。”
  郑津惊愕地注视着齐王。
  “本王看过夜景照片,比现在亮多了。”
  “郑院使, 本王小时候对不住您, ”齐王特别真诚地道歉,“打人, 骂人,还咬了你。”
  郑津赶紧起身行礼,却被摁住:“齐王殿下, 这可使不得,下官才疏学浅,没能治好您的身体,愧不敢当。”
  “郑院使,是您让阿娘别给本王乱吃补药,也是您在父皇面前说了好话,本王才免受责罚。”齐王觉得自己小时候确实让人讨厌,动不动就哭,能哼哼唧唧哭小半天。
  本质就是有恃无恐,因为被阿娘疼在心里,又被父皇宠爱,虽然每次都会因为哭被责罚,但也因此不用再做自己讨厌的事情,比如与几个哥哥一起写字听讲。
  所以到最后,自己被送出国都城,在外人看来是被厌弃,但只有自己知道,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
  齐王从大长公主那里得知了一些事情,对阿娘和父皇有了全新的认识,比如虽然送出去,但配了很好的老师们,以及明里暗里的保护。
  出发时有许多老师,随着不断遇袭和各种变故,现在只剩一位了。
  想到这里,齐王握紧双拳,如果有人以不易察觉的手段谋害阿娘和父皇,即使再难再多人反对,他也会一查到底,不死不休。
  马车驶入方沙城后,齐王先去移动医院看了机关师和矮人们,之后才踩着移动梯到达医院西门,闻着夜风吹来香樟树叶的清香,只觉得精神一振,压在肩上的沉重瞬间抛开,又成了大郸少年。
  “郑院使,走,我们去蹭食堂的晚饭!”齐王愉快地带路。
  “这……”郑院使连婉拒的词都挤不出来,只想更多地了解飞来医馆,哪怕是食堂,也会与长信宫的有很大差别吧?
  正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邵院长、金老和魏璋都在食堂,看到赵鸿进来就挥了挥手。
  赵鸿带着郑津特别熟练地取餐,然后走过去一起吃。
  郑津几乎下意识要行礼,却发现自己格格不入,只能硬着头皮坐过去,还是惴惴不安地打了招呼。
  魏璋是最让人无法拒绝的“社交恐惧分子”,招呼着:“郑院使,这是肉末炒茄子,海带冬瓜排骨汤,虾仁炖蛋,杂粮饭。不知道够不够?”
  “够了,很够了。”其实郑津也觉得奇怪,大郸一日两餐,每餐都吃得非常多,到正午还要加点心,但飞来医馆的餐量不大,但很顶饱。
  刚好,崔主任查完房也到食堂吃饭,刚进餐厅就看到了赵鸿和郑津,也端着餐盘坐到一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