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天已经黑透了, 国都城万胜门城楼上挂满了灯笼,夜禁早就开始了。
  郑国公夫人坐的马车缓缓停下,守城禁军察看管事递来的腰牌和文书, 赶紧拉开两排拒马放行。
  马车从城门下经过,驾车的管事看到魏国公府的马车赶紧勒住马缰,禀报:“大娘子,魏国公来迎了。”
  郑国公夫人踩着马凳下车,看到了同样下车的魏国公大娘子,两人相视一笑,赶紧挽起手紧握在一起。
  “阿姐,怎么样了?”魏国公大娘子急切地问。
  “潜儿已经做完所有手术, 可以说话,可以握手, 还唤醒了主君, ”郑国公夫人话没说完就哽咽了, “主君也做了手术,心的缺损也补好了, 真的……”
  “太不可思议了……医术精湛又有仁心,还在上巳节救了那么多人……明日一早,就会让管事带着米面粮油去。”
  “太好了, 真是太好了,”魏国公夫人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阿姐你也要保重身子, 回去好好休养。”
  “放心吧,明日大长公主就回城了,我们肩上的担子能再轻减些。”
  “很晚了,回家去。”
  魏国公夫人不好意思地微笑:“不瞒你说, 我家那几个在国子监上学的孙子曾孙们,看到医仙们救人的情形,都要学医。”
  “不止我家,这六日,有好多家都来提,连国子监祭酒也来,想请飞来医馆的医仙们来开课。”
  “阿姐,你看?”
  郑国公夫人轻轻摇头:“孟鸿才太医已经在飞来医馆学习,日日在那里观摩学习,据说他也旁观了郑国公的手术。”
  “我也问过邵馆长,他说飞来医术精深艰涩,非常难学,对学生要求极高,首先要有仁济之心,还需要聪慧刻苦,门第反而不重要。”
  “后来,邵馆长又说,会让孟太医回一趟国都城,挑选适合的学子;我也问过孟太医,他说还需要精良工匠仿制工具。”
  魏国公夫人倒吸一口凉气:“飞来医馆连国子监和太医院的学生都瞧不上么?”
  郑国公夫人轻轻拍了拍闺中蜜友的手背,凑到她耳畔:“飞来医馆需要真正的好学生,而不是靠祖荫护佑的学子。”
  “而且言语中,邵馆长对世家子弟似乎有些成见,我现在想来是事实。”
  “医在大郸是下九流,但在飞来医馆不是。”
  魏国公夫人一脸懵,这可如何是好?
  郑国公夫人熬了一日一夜、又车马颠簸,实在乏得很,松了好姐妹的手:“不早了,我们都回家歇息吧。”
  两人上了自家马车,沿着漆黑的街市向前。
  郑国公府门前灯笼高挂,因为景佑帝特别灵通的消息,国公府家眷都在门口等着,看到自家马车时都松了一口气。
  郑国公夫人下了马车,看到出迎的孩子们,疲惫的脸庞终于有了发自内心的笑意:“主君醒了,潜儿也醒了,都需要留在医馆治疗。”
  “虽然难关还有许多,但至少都醒着。”
  一大家子相顾无言,泪眼朦胧,簇拥着当家主母走进大宅,今晚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国公夫人回到寝室,任由女使拆卸钗、宽衣解带,忽然传来敲门声:“阿娘,您歇下了吗?”
  “凝儿,进来。”国公夫人最疼爱小女儿。
  赵凝进屋,先让女使们退下,拧了帕子替阿娘洗漱,又替她揉肩捶背,最后才扶她躺到床榻上。
  国公夫人温柔地看着最贴心的女儿,微微笑:“说吧,又想做什么?”
  赵凝笑得特别可爱:“阿娘,女儿想去飞来医馆学医。”
  “不行。”国公夫人的笑意凝在脸上,“女儿家的,岂可做如此不雅之事?”
  赵凝转了转大眼睛:“阿娘,女儿学医后可以治女医,不看男病即可。”
  “阿娘,女儿的口臭、阿兄被惊马踢翻、阿耶心疾,如果没有飞来医馆,根本不敢想,是不是?”
  国公夫人这一生经历太多事情:“凝儿,即使你是郑国公的女儿,国子监、太医院都不收女弟子,你识字读书都是阿耶亲教的,这世俗成见根本无法打破。”
  “凝儿,你想做其他的,阿娘都依你,学医不行。”
  “阿娘,那明日女儿想去探望阿耶和阿兄。”
  “不行,医仙说最近五日很是关键,暂时别探望,每晚向陛下报平安。”
  赵凝瘪了憋嘴,替国公夫人盖好薄被、放下帐幔,点好安睡香,“阿娘,女儿退下了。”
  国公夫人叹一口气,挨着枕头没多久就沉沉睡去。
  ……
  第二天夜禁开禁时,赵国公府家浩浩荡荡的马车队驶出万胜门,满载着米面粮油、瓜果蔬菜,向飞来医馆进发。
  上午十点,郑国公府的马车队就进入方沙城,到达医院西门下方,管事熟练地递了清单,等候传送带启动。
  医院保科长带着志愿者们,开着液压叉车、手动转运车等在西门,分工明确,配合得特别有默契。
  魏璋从移动梯下去,和郑国公府的管事闲聊片刻,又上来吉祥物。
  一名科员望着方沙城下方:“保科长,我觉得基建狂魔和种花家的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你看方沙城改建得多快?”
  “再过半个月就能完工了吧?”
  保科长点头:“应该可以,我前几日看到他们的图样,还准备在这里用巨石堆成斜坡,方便我们的车下去。”
  “还别说,他们的构思和施工真的可以。”
  一袋又一袋粮食被传送上来,堆到预备的木架上,正在这时,忽然有声“哎哟……”
  保科长念叨:“还没搬呢,哎哟什么呀?”
  下一秒,众目睽睽之下,有袋粮食动了。
  ? ? ?
  保科长用力眨了眨眼睛:“小李,你看到了?”
  “我……看到那个麻袋动了。”
  魏璋一个箭步过去,把扭动的麻袋搬到一旁,避免被后面的麻袋压到,厉声质问:“你是谁?报上名来,不然就把你扔下去!”
  ! ! !
  在场所有人都惊了,不是,麻袋只是动了一下,不至于吧?
  “我,我是嘉宁郡主!”
  保科长懵了:“魏璋,郑国公府连丫环都送来了?这……不太好吧?”
  魏璋呵了一声,拿起手机打给邵院长:“院长,郑国公府的嘉宁郡主把自己装麻袋里,送上来了。您打算怎么办?”
  “咳咳咳……”邵院长又一次被呛到,“什么意思?装麻袋里送来了?这是郑国公府表示的感谢吗?”
  保科长和一众志愿者惊掉了下巴,连传送上来的麻袋都忘了接。
  魏璋无语:“大概是和家里闹了什么别扭,或是想念家人偷摸来的。毕竟郑国公和赵潜都在复苏室里躺着。”
  “我是来看望阿耶和阿兄的!”嘉宁郡主偷摸苦练飞来语,说得特别清楚。
  魏璋呵呵:“郡主,你觉得我们傻么?谁家探望病人把自己装麻袋里?”
  扭动的麻袋忽然僵了一下,没有反驳。
  “我不回去!”嘉宁郡主努力发声,自从上次就医,她就知道,飞来医馆的人会认真聆听她每一句话,“我-是-来-学-医-的!”
  五分钟后,邵院长火烧火燎地赶来,望着扭动的麻袋吃惊不已:“魏璋,不打开吗?”
  魏璋皱了一下眉头:“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嘉宁郡主已经有婚约了,按大郸的习俗是不能随便见外男的,偷跑出门更是大忌。”
  “不解麻袋还能保住颜面,要是解了,如果家中有老古板长辈,能把她活活打死。”
  邵院长、保科长和志愿者们神色一凛,第一次见识封建礼教的厉害。
  “邵院长,我给陛下发了消息,现在把麻袋扛下去交给郑国公府的管事,应该能在事态恶化以前遮盖掉。”
  “我不回去!我不要回去!我要见阿耶和阿兄!”嘉宁郡主继续扭动。
  魏璋无语望苍天:“你阿耶和阿兄现在需要静养,平心静气,不能有任何情绪波动,知道你这样来,能立刻气死,你要不要试试?”
  “呜呜……”麻袋里传出抽泣声,“我不想整日是被困在高门之内,我想学医,想像飞来医馆的女医仙那样救死扶伤……”
  “我很认真的……呜呜呜……”
  魏璋无奈地看向邵院长,双手一摊,您拿主意吧。
  邵院长想了想:“陛下现在早朝?”
  魏璋点头:“应该是,不知道方不方便接电话?也不知道他手机还有多少电?”
  邵院长思来想去,发了一条长长的文字消息过去,然后对魏璋这样那般地细说后,又嘱咐:“好好劝劝她。”
  魏璋挠了挠头,蹲到麻袋旁边:“你听好,十日后,飞来医馆会派医师和孟鸿才太医去国都城选弟子,不论男女和门第,也不问家里行当。”
  “只要聪慧坚定,肯苦肯学,都可以报名,当场选拔。这个消息会在明日一早贴遍国都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