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第143节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第143节

  余寻光从亲戚那里接收到了普通观众的反馈。
  “这个姓宋的,性格软趴趴嘞,还喜欢冲堂客哭,我一开始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人。”
  “哦哟哟,还大学教授,负心多是读书人,有文化的人最会骗人嘞。”
  “余寻光,你怎么不演点正经角色,非要演坏蛋呢?你别跟宋启丰学坏了。”
  每到这个时候,余寻光都会轻轻的回一句,“他带不坏我,他……”
  也不能说他挺好的吧。
  宋启丰的精神内核被直白的暴露在亿万观众眼前,大家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余寻光一时竟不知如何帮他狡辩。
  总之,由“茶茶公主”进化成“茶王”的宋启丰在「装模作样」方面挺有水平的。
  亲戚们当然也不是一直在说宋启丰。
  “真论起来,如果不是那个卷头发的女人贪心,姓宋的也害不到人。”
  卷头发的女人说的是吕嘉言。
  哪怕胡元恩的结局悲惨,爱憎分明的广大老百姓对她还是持有意见。
  有的亲戚还会说:“余寻光,你谈朋友不能谈这样的女孩,晓得不?要学会看人。”
  她们甚至帮他拉红线,“我看你和那个华雅君挺般配的。”
  余寻光每一次都会强调:“大姨,我和她是演戏,是同事,不能乱讲的。”
  妈妈也会帮他说话,“余寻光还小嘞,暂时不考虑这回事,他在工作上接触的都是同事,是合作伙伴。”
  除了走亲戚,余寻光还在正月初五参加了王文质的婚礼。
  他见到了王文质的爸妈,二老拉着他直说好。
  “我们一直听小文说起你。”
  “你是个好孩子,以后多来家里串门。”
  “咱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
  能够看到王文质迈向人生的新阶段,余寻光特别高兴。
  他欢欢喜喜的给嫂子送上礼物,然后和王文质一起哭。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就是被王文质带起情绪来了。
  王文质不是难过才哭,他是痛快。
  他说:“我真的,直到去年才感觉自己算是个人。”
  他在事业上熬出头了,终于有脸结婚,和老婆一起承担要肩负一辈子的责任。
  侯悦和她父亲,以及王文质和余寻光一起抱头痛哭的照片被传出去,完全是媒体好事。因为后面,王文质也抱着侯悦哭了。
  他哭得稀里哗啦,一直在跟她说对不起,说自己没用,自己好面子,让她等了这么久。
  王文质后来参加了湘南台的一个访谈,他在访谈上说起了这回事。
  他参加的正是孔思益主持的《与你有约》。
  “东北老爷们儿都有一点……就大家说的那种大男子主义,特好面儿,特别喜欢把事儿往身上扛,好像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有多牛气。我其实以前没怎么意识到这方面。”
  孔思益顺着他的话问他,“是谁提醒的你?”
  “是余寻光。”王文质说起小兄弟就忍不住笑。他至今记得他拍《群鸦风暴》时,余寻光对他说的那些话。
  “我老婆是个很温柔的人,可能是我很少惹她不痛快,所以这么些年她从来没有批评过我……有时候人是很难看懂自己的,也不容易发现自己性格上的缺点。”
  孔思益一听到“余寻光”的名字就来了精神,她迫切的希望听到他人嘴里对这位“新秀”的评价。
  “别人不敢说,但是余寻光他敢说。”
  王文质纠正她,“他不是敢不敢说,他就是直接。余寻光和很多人一样,他不把你当自己人,他就对你客客气气的;他一旦认可了你,他就不会跟你整虚的,他有什么说什么,并且他会站在你的角度为你考虑。”
  孔思益问:“你觉得这样好还是不好?”
  王文质的声音都提高了一些,“当然好啊,谁都希望拥有一个能互相说心里话,说真话的朋友呀。”
  孔思益提前做过功课,她大概了解,“你跟余寻光的友谊是在拍《烈火英雄》的时候建立的?”
  “是的。”
  “你认为和他建立友谊容易吗?还是说,你和余寻光的友谊只是在封闭训练期间,在吊桥效应这种外界刺激促成的?”
  她的问题问得很犀利,完全没有跟随着采访稿走。
  王文质便沉默着给了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
  “两者都有吧。”
  “你觉得,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你们还会是朋友吗?”
  “大概率不会。”
  孔思益的语气有些讶异,“你回答得很快。”
  “因为事实就是这样,也不是谁的问题。”王文质看得开,他也说得很清楚,“很多人能够相识,就已经算有缘的了,更不要说相知。两个人之间能够成为好朋友,绝对是需要契机的。我们可以说是在最好的时机遇到了最适合的人。如果是现在的我再和他相遇,我们不会有现在的关系。”
  孔思益又问:“你和余寻光相处起来快乐吗?”
  王文质点头,“当然是快乐的。用现在的网络用语来说,他是一个特别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朋友。他很可爱,有时候说话硬邦邦的,有时候又会跟你逗闷子。他是一个内心很柔软的人,同时他又非常坚定。”
  王文质想了一阵,又说:“其实我觉得我和他之间,他包容我的地方比较多。”
  孔思益说:“你的意思是,他在向下兼容你?”
  “对,”王文质觉得自己的小兄弟很好,他乐意于在媒体面前夸赞他,“小余是一个思想层面非常丰富的人,但是鄙人不才,不能够在专业方面和他有所探讨。我们之间讨论的更多的是生活。可以说我们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就是一对有缘分的兄弟。”
  孔思益这一次能共情到她的嘉宾了,“这就是你会在婚礼上抱着他哭的原因,因为你把他当成了亲人。”
  王文质因为有一说一,录完节目之后感觉还挺好,他没觉得孔思益有哪里咄咄逼人。
  孔思益也欣赏王文质的真诚,她最后还跟他解释,“王老师,抱歉,因为后面我也要对余寻光做专访,所以忍不住兴趣,通过你深挖了一下他的侧面。”
  王文质表示理解,反正他又没说余寻光的坏话,他一点儿不心虚。他回去后还发消息跟余寻光说起了这回事。
  余寻光那会儿正在三合村,消息他过了有一段时间才回。
  为了感谢去年大家对他的照顾,余寻光请人在三合村里摆了三天的流水席。
  村子里的人给他面子,都愿意来吃,余寻光心里特别高兴。
  还有件有意思的事。湘南台信号覆盖范围广,三合村的大家都在看《与善同行》。最近余寻光在三合村里每天听到最多的话,与宋启丰有关。
  “江瑞安,你演的那个姓宋嘞,可真不是个东西嘞。”
  离村几个月,三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路修好了,一些人家也盖上了新房,大家伙儿畅想着美好的未来,每天忙上忙下,红光满面,浑身上下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赵林山用当时客串桐庐村给的工资,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陶庆国在积极与县里沟通,他想把三合村建设成一个农家乐点。
  他借着这个机会跟余寻光说:“我看你挺有名的,到时候你们那个剧播了,肯定会火。俺们这地界,搞不了什么养殖,还不如发展旅游业。”
  余寻光觉得这个点子很不错,他建议道:“再种点花吧,弄个规模相当的观赏园,等游客来了,也有事儿干。”
  陶庆国点头,表示他的想法十分不错,可以一试。
  余寻光还有工作,不能在三合村久待,只能略住几天。这回走,他的两个朋友和于婶都来送他。
  于婶没说话,只看着他流泪,赵林山不善言辞,在旁边闷着头哭。
  只有陶庆国出面说:“余寻光,以后不叫你江瑞安嘞。俺们知道不管你叫什么名字,反正你都是你。你有空多回来看看,俺们可都想你。你要记得,这里就是你的第二个家。俺们家里盖新房都给你留了一个房间,你要常回来,别忘了这儿。”
  余寻光点头,他也禁不住心里发酸,跟着泪目。
  一部《金满桐庐村》,让余寻光在这个小山村里生了根。
  回去京市,余寻光拿到了《故梦》的剧本。
  由原作老师编写的剧本与原作相差不大,余寻光将其导入系统后,系统给剧本一个「a+」的评分。
  黎耀川送来了两个技能,一个是“油画(入门)”,一个是“交谊舞(入门)”。
  两个技能都是余寻光需要的。
  接到剧本的第二天,余寻光被导演聂梵约出去吃饭。今天饭桌上的人除了她之外,还有制片人梅雅清、叶兴瑜,还有饰演杜晚舒的文简,饰演侯文庭和伊宁的两个演员也都来了。
  在演员来之前,制片人先和导演见面。
  趁着喝茶的功夫,叶兴瑜掏了张照片出来。
  “给你们看个人。”
  她把柯辛尧的照片摆到了桌上。
  聂梵只瞟了一眼,立马收回目光,“我不要他。”
  叶兴瑜笑了,“为什么?”
  聂梵向来只有一个答案,“不美。”
  梅雅清拿起照片,仔细打量,“挺帅的啊。”
  聂梵眉头一皱,有理有据的挑剔,“额头太宽,五官分布过于拥挤……”
  叶兴瑜帮着解释,“他这是方脸。”
  聂梵并未被影响,继续说完:“嘴唇太厚,脖子太短,脸也短,一点儿都不美,我不要。”
  梅雅清摇头,“聂导呀,你对于「美」的评定太狭隘了。”
  聂梵不为所动,“电影本来就是在输出导演狭隘的观点,个人的艺术审美同样小众。”
  梅雅清“啧”了一声,她的眼睛还是放在照片身上,“脸部线条流畅,眼睛很大,目光有神,五官分布没问题。三十来岁,年纪也不算大,整体来说挺有男人味的。哪儿弄来的?
  叶兴瑜笑眯眯的,略微显得不怀好意,“小余的朋友跟他介绍的,现在孩子问到我这儿来了,问我能不能推推。”
  梅雅清惊讶了,“这是小余第一次推荐人吧,现在都有人走他的关系啦?”
  叶兴瑜能够理解,“红了嘛,正常。”
  梅雅清还是讶异,“他乐意?”
  叶兴瑜心里自豪,忍不住在面上露出来了半分,“挺乐意的。他说他以前也被人这样帮过,如果能帮到一位优秀的演员,他会很开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