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第184节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第184节

  “可以,放下吧。”叶兴瑜现在已经不减肥了,自然是有多少吃多少。
  吃完了攒点力气,下午还得应付胡继周和雷纬明呢。
  林勇先一开始的计划还真没错,《密信》围读会的五天里,有三天是用来给两位主演磨剧本了。
  胡继周和雷纬明非得把剧本琢磨得半点问题没有,才肯点头通过这项环节。
  后面的两天,余寻光在和两位前辈一起对词。
  雷纬明在整理语气,胡继周在合适的加入川省方言,余寻光在通过口语环境重新以结巴的形式断句。
  五天后,剧本围读结束,《密信》开始定妆。
  余寻光被分到了一套破旧的军装,和鸡窝一样的发型。
  比起战士,他更像个乞丐。
  不,冯知平绝对不是乞丐。
  余寻光对着镜子,仔细的调整仪容姿态。
  他正在慢慢靠近冯知平的路上。
  第92章 独自体验
  没有人可以一直在路上。
  但是余寻光能感受到他会一点点的离角色更近。
  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或许很远, 又实在很近。
  电影《一封来自突厥的密信》在9月15号于京市开设了记者发布会。当天,参与投资的资方悉数到场,现场也请来了数家媒体。灯光交错, 人声鼎沸, 一时间好不热闹。
  在这种场面里,演员主要起到陪衬作用。
  《密信》的发布会是余寻光见过的最商业的发布会了。
  余寻光跟着胡继周和雷纬明老老实实地站在一边,需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就露脸说话,不需要的时候,他们就发扬精神, 做最优秀的摆件。
  会议进行到1小时的时候, 出品方之一的灿星文化的负责人借着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突然对媒体说:“我相信, 我们的电影,一定能够突破20亿大关, 成为明年最优秀的电影!”
  一句话,让余寻光直面感受到了语言的冲击。
  他维持着表情管理,没露出什么异样,胡继周却不客气,“嚯,真能吹。”紧接着,他说出一大段形容词进行谴责, “夸大其词,哗众取宠,跳梁小丑,害群之马。”
  最后他还他还“呸”了一声。
  胡继周对于灿星文化的意见是从他们随意修改剧本往里面加料时就开始了。
  现在,电影还没开机,负责人为了制造噱头就敢大放厥词, 可见其商人本质。
  雷纬明虽然没像老哥哥一样愤然开口,但是他对灿星负责人的行为是同样不赞同的。现在为了搞宣传,各大影业公司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今天敢说20亿,明天就敢说50亿。可国内破20亿的电影才多少?《密信》现在还是个未出生的孩子,就被爹妈拉出去放到火上烤,可真缺德。
  他感受不到这群制片人对电影的半分尊重。除了卖吆喝之外,他们关心的只有数据。每个人都想成功,但是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是否太超过了?圈内这群做电影的到底懂不懂,吸引观众的是电影的质量,而不是轰炸式的广告宣传。
  “太过了。”雷纬明轻声说。
  这种华而不实的宣传,算什么?
  胡继周气得胸口一阵起伏,好半天才平静下来。他现在正是属于谁也看不顺眼的时候,他眼瞅着余寻光面色沉静,不为所动的模样,火气又冒上来了,“你倒沉得住气。”
  他语气不太好,暗里还带着刺,“小年轻的忍气功夫比我们这俩老的还厉害。”
  雷纬明拉了他一把,说:“你又犯糊涂,怎么跟小孩儿一般见识?”
  胡继周挣脱开手,不认为自己哪里有错。
  个牛脾气。
  雷纬明懒得理他,笑呵呵的对余寻光说:“小余,对不住,你胡大哥不是那个意思。”
  余寻光摇了摇头。只是一句话而已,不至于对他造成什么影响。
  他不是小心眼儿的人。
  相反,他觉得胡继周挺有意思。
  50多岁的年纪,和他爸差不多的岁数,按理来说他的身体机能已经开始退化,可胡继周灼灼有神的目光愣是让他看起来像40岁。再一个就是他丰富的情感和高涨的情绪,就像他自己说的,他确实比20多岁的小伙子还要精神充沛。
  他带着更老一辈人身上的斗争精神。
  岁月没有磨平他的棱角,反而把他打磨得更加尖锐。他遇到不平事要说,遇到看不顺眼的也要说。他大声的发表意见,好像一个在人间行走的判官。
  大家都在说,混娱乐圈的,越老越人精。胡继周为什么能丢掉这种精明,一直保持自我的状态呢?
  余寻光想起第一次在金凤奖颁奖典礼上见到他时,叶兴瑜给出的介绍:
  “这是胡继周胡老师,他的军人形象深入人心……”
  余寻光想,胡继周应该不仅是演军人出名,他以前应该也当过兵。
  当过兵的,有原则。胡继周的道德水准一定更高,所以他看不惯灿星张口就是“20亿”。
  所以他无法理解“老罗”这个逃兵为什么能在部队里留下来,他又为什么要留下来。
  所以他刚才呛余寻光,是觉得余寻光在这种不平事上的沉默太没性格。
  他不知道余寻光是知道自己暂时做不了什么,才选择沉默的接受。
  义愤填膺的说几句话,改变不了任何事,还不如保留情绪,将情绪力量留给更需要这份能量的表演舞台。
  想清楚一切,余寻光看着胡继周笑了一下。
  老实说,胡继周有被吓到。
  这小伙子,有点神经吧?
  他刚挤兑了他,他还冲他笑。
  这个人是没有脾气还是没有性格啊?
  开完发布会,制作人们又要请记者吃饭,主演也得相陪。
  吃吃吃,吃个没完没了,吃得人不厌其烦,胡继周更来气了。他脾气一上来,直接挂脸,谁的面子也不给。
  他的助理也不知道怎么劝,只是默默的献上降压药。
  大哥,您头发都开始白了,别瞎折腾了。
  好死不死,灿星文化的人这时候过来敬酒,胡继周把屁股死死贴在椅子上,纹丝不动。他歪着脑袋斜眼看人,当着他的面把降压药往嘴里塞。
  “对不起,年纪大了毛病来了,喝不了。”
  那场面太有意思了。余寻光没忍住,微微低头,藏住嘴角泄露出的半分笑意。
  他不喝,有的是人喝。灿星的负责人浑然不觉自己被撂了面子,他转头,乐呵呵的冲雷纬明敬酒。
  雷纬明刚要有动作,胡继周抓着降压药就往他嘴里塞。
  得。
  灿星负责人撑大眼睛,他算是看明白了。
  他只能把酒杯冲向余寻光,“余老师,您辛苦。”
  他着实选对了人,余寻光还真的不会不给他面子。当即站起来,碰杯,小抿了一口。
  保住脸面,灿星负责人笑眯眯地前往下一桌。
  胡继周没忍住骂骂咧咧,“真不耐烦搭理这种人……”
  余寻光听着他哼哧哼哧,又低头垂眼偷着乐。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懂他的笑点,真的很有意思。
  开完记者发布会,《密信》剧组回到宁川,又在影视基地举行了开拍发布会。开机当天,现场又来了一些媒体,还有粉丝。
  余寻光的后援会给剧组送来了10个花篮,庆祝余寻光开始攻克第10个剧组。
  余寻光无以为报,又拿着笔,开始签名答谢大法。
  今天有空,他还和粉丝们一一合影。
  信件他也收了一堆。这回见过最夸张的是一个粉丝一口气给他塞了一沓信,目测二十来封。她说有之前没机会见他攒的,也有其他人寄给她拜托转交的,她心里没底,弱弱的央求余寻光一定记得看。
  余寻光说:“我会看的,但是我可能没办法给大家回信。”
  粉丝们说不用回信。
  “小鱼,只要你在输出作品,我们就能看到你的回信。”
  “是的,我们都学会更加关注你的作品。”
  初时,余寻光的粉丝可能还指望着他综艺,指望着他演更多自己想看的剧。但是这两年下来,他一部部的拍,一部部踏实的走,粉丝们都已经习惯他的节奏。
  可以说,余寻光用自己的节奏,改变了他的粉丝们对于年轻演员的看法。
  这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戏迷与演员的生态关系。
  杂乱的各种仪式过去,《密信》剧组终于能开拍。
  为了方便调度,同时尽可能的控制成本,《密信》开机之后,制片方选择把大场面大动作戏集中在前期拍摄,体现在剧本里的内容就是唐军出征与突厥作战的剧情。
  电影是烧钱的艺术。那些千军万马在沙海中奔腾的镜头看着气势磅礴,其实拍摄的时候费钱又费人。
  好在林勇先港城影业出身,在拍摄打斗场面时有丰富的经验。他调动着群演、马匹,闹得整个影视基地尘土飞扬。面对广阔的天地,他自个儿也生出挥斥方遒的豪气,宛若真的在指挥千军万马。可《密信》到底不是他的剧组,林勇先说白了只是个打工人,他的这种意气风发一般要不了多久便会消失殆尽,因为每天到了下午,就有资方派来的监制和制片过来检查他拍的片段。
  林勇先第一天拍摄的素材就被否了。
  “注意场面啊,林导,”监制的话里头不带一点儿客气,“我需要的是大场面,是训练有素的军队,不是小混混在打巷战,你要注意,我们需要体现的东西跟你以前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导演吃了挂落,导演没办法,导演只能继续拍。
  拍了两天,上主角。
  天气晴朗,尘土飞扬,胡继周和雷纬明天天在人群与马群中被折腾得灰头土脸。
  为了防止后期剪辑素材不够,余寻光也被安排拍摄了一段。如果这截内容被采用,那么将会出现在闪回里。
  他和别人拍了大半天的劳动成果,最后可能只会出现3秒不到。
  这对从事影视行业的人来说,是再常见不过的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