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第232节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第232节

  “当时就想报复他。”
  “可这是两败俱伤的做法。”
  余寻光生活的周围没有“恨”,以前他理解不了,但是演完朱明祎,剖析了他的内心世界,他能明白了。恨是一种浓烈的情感,它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在折磨自己。
  余寻光想到那段时间,他眼中的凌爽和武晨远,“你很痛苦,他那段时间也不好受,你们都……”
  武晨远的话很干脆,“是,所以要不是我看开了,我都没打算告诉你。这不是一件好事,这是我们的事,本来有我们俩难受就足够了。”
  但是人呐,还是会下意识的去靠近温暖。
  他小心翼翼地问:“师兄,你会从此就讨厌我吗?”
  余寻光的表情很复杂,“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武晨远老实说:“我当时没缓过劲儿来,我太偏激了。现在回头想想,我那时候太幼稚了,也没有学会怎样去做人,做什么都欠考虑。”
  余寻光仔细琢磨,“你被封杀,是他们家……我听说他家有点关系。”
  “他说不是,我也觉得不是。不过不管是不是,封杀的事都是那个莽夫造的。《昆仑玉》那部电影太可惜了,生的年岁不好,撞宣传伤口上,我们俩都是被抓典型了。”
  余寻光发散了一下思维,想到如果他答应了去演《昆仑玉》,事情是不是就不会发展成这样?
  但是,好像不能对没有发生的事说如果。
  可如果余寻光真去演《昆仑玉》会怎样?
  那应该是另一种光景。
  余寻光不是初出茅庐的新人了,凌爽打磨演员的那套对他完全没有用。余寻光不存在表演上的自卑,那么他在凌爽面前就是绝对自信的。况且,他们两个人的价值观本来就有差异,如果《昆仑玉》的核心思想不落地,电影要想拍下去,估计会很难。
  连聂梵都有承受不住余寻光的时候。可以想象,到时候余寻光会用自己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教凌爽做人。
  武晨远之前也想过这种可能,他觉得特别可乐。凌爽当初起了劲儿要拍余寻光,他想过跟余寻光合作的后果吗?余寻光可不是没有思想的布偶娃娃,他不仅三观铁正,对底层、对农村的了解还比凌爽深,而且他看采访,他知道余寻光有丰富的“管理”导演经验,连港城导演都架不住他。凌爽太自大了,他坐在导演椅上那么多年,从来没想过会被演员“折磨”的可能。
  两人发散思维想着同一件事。看锅底开了,武晨远主动服务,拿起公筷把余寻光刚才点的食材先下进锅里,“师兄,你不知道,这学期期末的时候,我们俩还见了一面。”
  “他主动来找你?”
  “他来找我道歉。”
  余寻光抬起眉头,撑着,表情难以言喻。他试图去理解凌爽,他发现他居然能够理解他。
  凌爽生在城市里,但他仍旧是个长在红旗下的人。他的人生和执导生涯里生了很多杂草,他以前不认识,他自信地把那些东西当成了养分。后来,因为《昆仑玉》,他跌了跟头,再看到《泥点子》,他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玉是石头,石头是死的,只有泥里才能开出花。
  凌爽在三合村的县城里跌倒,又在三合村的土地里爬起来。他和小陶哥朝夕相处了一年,他从那位踏实、有大智慧的守村人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在他在利用那些经验去芜存菁,等到他把这片杂草砍光了,再埋好,来年生了肥,就能长出全新的、漂亮的鲜花了。
  武晨远就像是在说笑话,“那混蛋不知道经历了什么,在我看来像是洗心革面了,他找我道歉,说明白自己以前的行为过激了,要同我和解。我说,道歉我接受,但我绝对不要跟他和解。凭什么他想,我就要配合他?我和他说,玩蛋儿去吧,世上哪来这么多称心如意的事?休想在我这儿寻求心理安慰,我从来不是什么大度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也只是针对出家人呢。”
  他转述的活灵活现,画面感太强了。
  武晨远继续说:“我还跟他说,我不欠他的。拍电影时他对我不好,我后来举报了他,所以他也不欠我的,我们两个从那个时候起就已经两清了。他跟我道歉,我也向他道歉。我知道我举报他的事做得损,我从接戏那会儿就欠考虑,但是做了就是做了,万事没有回头路,我武晨远也不吃这世上没有的后悔药。我不知道凌爽原谅我没有,反正,我们俩这辈子就这样了,实在不行就都成为对方心里的一根刺,互相扎一辈子。”
  余寻光吸了口气,“你上回还说,要跟他作对一辈子呢。”
  武晨远说得洒脱,“现在也差不多,但是情绪没那么强了,也没那么偏激没那么坏了。师兄,读书真的有用。考研成绩出来之后,我看了很多书。常老师推荐我看毛选,我算是跟着先辈开拓了心胸与思维。我想清楚了,如果我以前私德有亏,那我就改,人不能想岔了一件事,就没有将来了吧?”
  这句话让余寻光想到了韩妈妈和郑云开,还有那些孩子们。
  他没资格评价小武,但是这句话,真的很好。
  “至于凌爽有没有反思,谁管他呢?我犯不着因为他一辈子跟自己过不去,多闹心呐。师兄,我跟你说,他可真自恋。我向他下战书,我说我早晚在成就上收拾他。他说他比你大10岁,比我大13岁,放以前旧社会,条件好些他都能当我爹了。他摆明了没把我当回事。我当时有些生气了,就说,那就试试看谁是谁的爹吧。”
  来了,男人之间熟悉的父子环节。
  “他还劝我呢,他说他拿了那么多奖,哪怕不是国内的,地位我也比不上。呸,真不要脸,给他能的。我说我不要跟他比地位,我要和他比时间,他比我老13岁,他能活得过我吗?”
  余寻光终于没憋住,笑了。
  “瞎说什么呢?”
  武晨远也跟着笑。他的脸上没有郁气了,眼神干干净净的。他现在能笑着把这件事说出来,说明他是真的放下了。
  他的本质到底还是善良,他做不出那种恶性竞争的事。
  就像韩妈妈相信那些小孩,余寻光也愿意相信武晨远。他告诉他,“你别大意,凌爽的名号不是吹出来的,他敌人可多呢,聂梵导演就想把他弄趴下。”
  “嗯,聂梵也是我挑战的目标。”
  “有目标是好事。”少年人的梦想值得尊重。
  今天再说这种话,余寻光心里终于轻松。
  武晨远也轻松。他放下凌爽的事,又像重活了一次。他絮絮叨叨的,一边给余寻光夹肉,一边诉说自己的幸福,就像是在给家长汇报情况。
  “师兄,我在学校里可努力了,不同于读本科的时候,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包括编导、编剧、摄影专业的同学。我那天想跟灿星签约,不仅是为自己,也想带着同学们好。圈子里年轻人太难出头了,幕后人员更难。他们摄影圈,道具组,灯光组的臭规矩比想象中的还多。”
  武晨远想,如果可以,他想让大家轻松一些。
  他的朋友们值得他付出。
  “我那天晚上回去了跟大家道歉,结果他们都说这不算什么,都在安慰我,让我不要想太多。师兄,就像你说的,背着这么多个人的梦想,我能走歪路吗?你放心,外面的世界我先不管了,我已经跟同学们约好了,等研二结束,我们就去排自己的舞台剧,我们要把这场毕业大戏当成职业生涯的第一座舞台。”
  “就演这个剧本吗?”
  “对,我还是男主角呢。”
  余寻光往锅里丢了一手牛油,“那到时候你提前跟我说,我有空就来看你们的戏。”
  武晨远开心得眉飞色舞,“好啊,欢迎欢迎。”
  余寻光转头看着他,认真地说:“再遇到什么困难,不管是专业上的问题,还是想法上的困惑,都要想办法说出来。人是情绪动物,你心思细腻,又爱想,坏情绪在心里憋久了,真会出毛病的。”
  武晨远把嘴巴一扁,久违地使用自己的娃娃脸,“我知道,用这边话说,我就是心窄。既然师兄都开了金口,那我到时候不找别人,就来烦你。”
  余寻光很是大方,“不用你客气。未来的武大导演能给我一个出手相助的机会,我感谢还来不及。”
  武晨远笑得不好意思,“师兄,你别寒碜我嘛,我在你面前算什么?你是大鱼,我是小武呢。”
  “什么新鲜说法?第一次听,你跟我瞎贫是不是?”余寻光没忍住,伸手往他头上薅。
  手感还不错。
  掌握小孩脑袋的感觉真好,怪不得郭嘉予老喜欢对他动手动脚。
  第113章 《密信》:百姓长乐,国泰家安
  杜栀子自从《烈火英雄》入坑到现在, 已经算是余寻光的老粉了。
  她关注余寻光的那年,正好是粉丝和论坛口中的「寻光元年」。美貌又勤劳的年轻演员一年播了五部剧,部部质量佳, 部部表现好, 不同类型各有特色的角色轮番上阵,直接给爱美又吃设定的小姑娘一榔头捶死在坑底。
  年底的颁奖季,大发神威的余寻光用凭真本事挣来的奖杯让网友和饭圈狂欢,直冲进脑门的杜栀子爽快得耳朵嗡嗡响。
  这还只是起点。
  爆红之后的第二年,余寻光做事更加细致、叫人挑不出来毛病。往后两年保证每年上新两到三部的作品, 再加上时常的路透, 采访,还有工作室和经纪人薇博上的营业, 勾得杜栀子老老实实,一心一意, 再也没关注过其他演员。
  这么多年了,要问杜栀子粉余寻光的追星体验,她说出口的第一句绝对是:“稳稳的,很安心”。
  口碑好到每次有黑帖,路人赶在粉丝反黑队前出手。
  口碑好到合作过这么多演员,没人说他不好。
  口碑好到有人去职业狗仔那儿买余寻光的黑料,狗仔破防大骂余寻光有毛病不让人赚钱。
  除此之外, 经纪人和工作室不作妖,同事不硬蹭都是加强杜栀子追星幸福感的筹码。
  当然,作为正主,余寻光还能管理好颜值和身材。虽说有时候角色需要会晒黑会增肥,会剃平头,但是由于颜值能打, 再加上日积月累出来的滤镜,她们这群会溺爱的粉丝只当是品尝其他风味了。
  在时间的流逝中,余寻光陪伴着杜栀子走完了她的大学生涯。他是独一无二的演员,她是千万分之一的粉丝。他虽然不知道她的存在,但杜栀子能感受到,他们都是很努力在生活的人。
  这种殊途同归的本源,让她对他的感情更深。
  就像她在薇博上的id:[栀爱寻光]。
  余寻光尽着偶像的责任,杜栀子也给了余寻光自己全部的爱。
  去年毕业,为了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触到偶像,她以此为动力留在了沙市。今年年初,她的工作刚稳定,刚好碰上余寻光的第一部电影《故梦》上映。她运气好,抢到了票,顺利地在路演时通过手机放大倍数,见到了陪伴了她三年的精神支柱。
  在手机屏幕里看到余寻光时,她是没有感觉的。
  真正让杜栀子头皮发麻的,是余寻光拿着话筒说出的那一句:“大家好,我是余寻光。”
  如听仙乐耳暂明。
  几千年前,白居易听到琵琶女的乐声后,和她现在的心情一样吗?
  不。杜栀子突然觉得这个典故不好,她赶紧在心里否决。
  她爱着值得被爱的余寻光,她怎么忍心让他过气呢?
  哪怕是想象中也不行。
  门前冷落鞍马稀,这种事绝对不会发生。
  余寻光要一直红下去,他的能力,他的性格,他的为人,都值得他一直红下去。
  或许是杜栀子的祝愿取到了一点作用,《故梦》后来的总成绩突破了20亿。那段时间,她身边的同担都很开心。有技术的,做大字报庆功;有钱的,发红包与大家同乐。杜栀子什么都没有,只能等着《故梦》上视频网站,在当前页面开了一个很久没有续过费的会员。
  她一直在尽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余寻光。
  努力工作了半年,今年暑假,余寻光的第二部电影《一封来自突厥的密信》要播了。杜栀子心里存了计划,在路演票出来的第一时间去抢。幸运女神又一次眷顾了她,她不知道在那一秒内抢赢了多少人,总之,她得到了《密信》上映第一天在京市电影院见到他的机会。
  杜栀子由此规划好行程,踏上了前往京市的路。
  她在余寻光的故乡工作,现在她要去余寻光工作的城市走一遭。
  除了那些出名的旅游景点,她还要去看看余寻光的学校,公司。看看叶兴瑜采访里说的,和余寻光签约的那座「九楼」。看看诞生了《风雅颂》的拍摄地点,踩过或者从陈敏笙身边拂过的尘埃。
  《密信》首映当天,剧方一共安排了5场路演。从上午的9点场到晚上的7点场,余寻光会和另外两位主演及导演、制作人代表,围着京市小转一圈。
  路演时,除了主演穿的是自己人物形象的漫画版文化衫,其他出席人员的短袖t恤上都只在胸口上印了一个有“加密”两字的信封。
  统一着装,倒是省了演员们搭配服装的功夫。
  宣传方为了带动粉丝购票,同时让路人感受到回票价,特意在各大影院准备了同款文化衫,作为观众们凭电影票根抽奖的奖品。
  看电影免费送周边好礼,还有可能获得主角同款,这种效果对愿意拨冗前来观影的人来说,不亚于鸡蛋对老太太的吸引力。
  《密信》的电影票也未采用常规形式,院线特意在机器里设置了新程序,观众在打印时,可以选择三个主角的漫画形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