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综合其它>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第414节

角色体验系统[娱乐圈] 第414节

  “学余寻光是吧?”
  “这话我好像听余寻光说过呢,呵呵。”
  这些嘲讽马霁明的话,在薇博上得到了他本人的回复:
  【是的,确实是在向余老师学习。】
  他来了这么一出胸怀坦荡,倒把黑他的别家粉给弄得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谁能想到他真敢承认啊?
  以至于后来马霁明甚至在拍摄杂志时,特意在采访里安排了这么一个问题回应:
  “余老师的工作态度确实对我造成了很大启发。以前……大家都知道,我们同一年毕业,虽然说学校不一样,但是同一时间进了同一家公司,哪怕有高层精心安排,努力避免我们走同一条路造成内耗,还是免不了会互相对比的。我属于那种……想得比较多的人,也特别在意其他人的评价。说句实在的,刚入圈那会儿,我还没火,就一天要在网上搜自己三回。遇见好评笑一下就算了,遇到恶评会一直记在心里,晚上睡前还翻来覆去地想。那时候心窄,经常以这样的方式给自己增加无端的压力。当时年轻不明白,一根筋地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后来也是破釜沉舟,想从环境改变自己。这几年我重新学着做人,修心,去思考更有意义的事,一点一点地慢下来,想明白看清楚了之后,才知道因为自身的敏感错过了很多东西。有些事情不是你一厢情愿地去想了,就能够得到的。做人做事,其实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马霁明的话里藏了很多东西,有些人逐一分析,可能跟他当时从叶兴瑜工作室解约去乘风有关。
  《辰起时》到后面的剧情,就是向怀辰去追杀真正的幕后黑手尤显,作为饰演尤显的演员郭嘉予也是迎来了从业生涯这么多年来的第一波骂。
  “老登你可坏透了。”
  “你啥好事不干,你胡作非为。”
  “就是你害死了我师父!”
  “支持向怀辰把尤显大卸八块!”
  观众不仅在《辰起时》的超话里骂尤显,还会去郭嘉予的薇博评论去骂他。郭嘉予如今五十来岁了,但他一直有在网络上活跃,面对气势汹汹涌过来的网友们,他像酒店服务员一样热情接待。
  网友:“你这么坏,你怎么升得了仙的!”
  郭嘉予:“是啊,我不仅升不了仙,我也早过了考公的年纪了。”
  网友:“你长得就不像好人,你本人绝对也坏透了。”
  郭嘉予:“那不能。年轻的时候大家都说我正气十足,就是公务人员该有的模样。”
  网友:“相由心生,你就是老了变坏了。”
  郭嘉予:“污蔑!你可以说我变老变丑,但不能说我变坏!我姓郭不姓尤的。姓尤的坏你找他去。”
  网友:“你现在也只能演这种戏了。李传英不开组你就没饭吃了,呵呵。”
  郭嘉予:“这话还真是。感谢李传英导演。唉,现在年纪大了嘛,没办法,不然您给我介绍个工作?”
  网友:“呵呵,杀人犯。”
  郭嘉予:“言重了,一辈子只敢杀鸡。”
  郭嘉予事后还上传了自己的杀鸡照,甚至把哪一年春节余寻光来给他拜年,在他家里吃饭的照片放上了薇博,并配言:看吧,还是被向怀辰享用过的鸡。
  在冲浪达人高强度的互动下,反而把一些来骂演员的不理智粉丝整得无从下手。
  吃瓜网友也哭笑不得。
  “第一次见演员自己反黑的。”
  “叔你五十多了,打字速度好像比我还快。”
  “好有趣的叔叔,说些大实话逗我们开心。”
  “老一辈的演员就是玩得起啊。”
  “活人气好重,笑死我了。”
  郭嘉予接受采访时也笑呵呵的,看得出来完全没有受到恶评的影响。
  他还对记者说很感谢现在的小朋友花时间来和他互动,关爱孤寡老人。
  面对记者说“网上有人说您是凭一己之力避开了网暴”,他说:“我个人是觉得无所谓的。也不叫网暴吧,就是大家一起玩,纯娱乐。观众过来骂我,只能说明我演得好,或者说编剧将这个人物塑造得立体。”
  一过五十,郭嘉予也没有怎么保养,他脸上有了抹不去的老态。
  记者问到关于他年纪的问题,他也一副无所谓的状态:“可能是没主角演了,但又有什么关系呢,谁能够保证自己演一辈子主角?又不是英年早逝,30岁就过到了头。年轻的时候演主角,当红花,老了演配角,当绿叶去衬红花,这是演员的常态嘛,我是不会难过的。”
  说着说着,郭嘉予又反悔。
  “不对,我难过了一回。”
  郭嘉予笑着笑着,眼睛里就蓄满了眼泪,“都是余寻光那小混蛋,今年跟他聚餐的时候,突然之间跟我说一句「嘉予哥你老了」……”
  郭嘉予“哼”了一声,笑着留下泪来,“抱着我嗷嗷哭,莫名其妙。谁不会老呢?他都步入中年了。”
  这时候记者再拿出一张《刑事大案1》的剧照,郭嘉予再也坚持不住了。他红着眼睛,以怀念,幸福的眼神盯着那张有些年代感的剧照说不出话来。
  《辰起时》由于演员配置,加上那些演员的采访,莫名奇妙掀起了一股“复古风”。不说每年都被观众拎出来盘点的剧,这回连郭嘉予年轻时演的刑侦剧都被各种up找出来集中盘点。
  前后一对比,大家陡然发现,郭嘉予年轻的时候也帅得嘞。
  “叔叔三十岁的时候简直一枝花呀。”
  “这部剧算《刑事大案》的前身吧?”
  “这世上最难过的便是英雄迟暮。现在是郭嘉予,在并不遥远的20年后,就是余寻光。”
  “别虐了,别虐了,余寻光老了也是一枝花,也是我最心爱的老baby!”
  这或许也是一种宣传方式吧。在剧情和演员的加持,到最后大结局时,《辰起时》交出了3.13的高收视成绩。
  余寻光为此,还特意去了一趟央视开会。
  由他建议,这回的会议把《辰起时》里一群出色的演员全部都带上了。
  今年过年,电视剧有《辰起时》打下大盘,电影市场倒是失了民心。今年的春节电影总共不过6部,票房冠军才以36亿的成绩登顶。
  一时间,行业里又冒出“影视寒冬”的传言。
  余寻光为此还接了不少电话,问他有没有安排新作品。
  “余老师,玩了那么久,您也应该做点正事了。”说出的话好像还带着怨气。
  《漫长的孤独》早在去年就决定在3-4月定档,可是一些投资商并不满足于这类文艺片。
  余寻光交际了几回,后来烦不胜烦,直接让人去找康纯。
  要整商业片,那就拿出诚意来,先把钱给到位。
  3月17日,沪市国际电影节开幕,《漫长的孤独》被同时提名“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
  这次的提名带有安抚性质。毕竟《漫长的孤独》的思想核心与国内主流精神不符,能够给出一个提名,已经是官方对凌爽、对余寻光的认可了。
  凌爽说:“我知道拿不到,但是……”
  余寻光望着凌爽,有些话没说出口,全在眼神里。凌爽望着他出神,突然一笑,像是自问自答,其实是在回答他的问题:“是的,我很开心。”
  他一直渴望,一直探求的路其实就在脚下。只要他抬起头努力去分辨,他就能拨开迷雾,抓住那些想了十几年的东西。
  很多人会说,凌爽兜兜转转走了十几年的弯路,他是可惜的,是有些浪费的才华。可凌爽自己觉得,不管以前走过哪些路,哪怕是错的,那也是构成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环。
  人不应该以走错路而自傲。
  也不应该以走错路而羞耻。
  所以,在沪市国际电影节的红毯上,凌爽面对记者的提问,把头仰得高高的。
  他还是那个造作的,根本停不下来的、一心追求着用电影去表达、尽力展现着自己心中的光影艺术、拍自己想拍的故事的那个凌爽。
  第199章 两部电影的上映
  既然确定拿不到奖, 那就把这儿当成公园逛吧。电影节是有很多片子展览的。余寻光拿着名单,一边在心里自己琢磨,一边听凌爽推荐, 很快就归拢出了一些想看的电影。等到红毯那天他再来, 毫不意外见到了许多熟人。不全是演员,有很多制作人和投资商之类。他平时也不经常交际,这个场合也方便了他们。余寻光收了一堆名片,也从助理那里拿到近今年开的工作薇信加了一些人。他没有抗拒这种社交,跟一些人聊得有来有回, 很快就被人围了起来。和他搭话的人有无意间偶遇的, 也有像伍迟雁那样,特意带着找不着北的“挂件”找过来的。
  等到余寻光身边的人差不多散开, 伍迟雁才靠过来。在外讲究亲疏,余寻光那会儿正跟凌爽在一起, 所以伍老师也先对他打招呼,“凌爽导演。”态度亲近又不谄媚。
  凌爽朝他点了点头,然后和“挂件”章晔握手,“章老师,好久不见。”
  握手,是章晔仅能接受的社交距离里的亲近了。凌爽和他合作过,知道他的毛病, 也确实认可他,所以愿意依着他。好演员在他这里就是有特权的。
  和余寻光成功会师了,伍迟雁说了两句话便把章晔丢下,自己去交际了。她的这种行为其他二人都已经习惯,章晔站在余寻光身边,姿态主打的就是一个听话乖巧。
  男人内敛沉默, 眼神无害,对每一个人的注视都能清澈得望回去。偏偏他又对身边的年轻人表现出极度的依赖,两人的胳膊都有一定的重叠。这场面凌爽第一次见,觉得新鲜,忍不住调侃,“嘿,你俩,怎么回事?弄得像对父与子。”
  年轻的爸,大龄的儿子,十来岁的年龄差,诡异又莫名自然。
  章晔知道他只是比喻,没有其他意思,并未把这句不太妥当的话放心上。他反而还笑了两声,好脾气地问:“凌导,您家里小孩还听话吗?”
  去年凌爽当父亲那会儿他就发短信祝福过,所以有此一问。他跟凌爽合作时,虽说还没有被全网黑过,可那会儿在组里凌爽也是尊重他的。章晔天赋好,肯努力,又听话,某些方面还有些逆来顺受,导演说什么都会努力尝试去做,这种百分百配合的演员凌爽不要太喜欢,是以他二人相处起来并没有其他人那种水火不容。只是他二人的性格又成为不了朋友,没办法在专业和灵魂上产生共鸣,所以相比较之下,又到达不了和余寻光交心的那种程度,平日见了也是礼貌客气居多。
  “哎哟,”说起这个,凌爽一摸脑袋,皱着脸发愁,“甭提了,那混世魔王简直跟恶鬼投胎没什么两样,我现在见了他就害怕,又不能丢下他去烦他妈。”
  他本来想嘟囔两句牢骚,抬头望见没结婚只知道抱着别人家儿子玩的余寻光,又瞅了眼和老婆过了多年二人世界的幸福玩家章晔,还是把这种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到的“烦恼”给压下,说起了其他的事儿。
  今天灵鹿的四个台柱可以说是倾巢出动,不仅《漫长的孤独》被提名,李中桓和王宗伦也带着《礼物》过来了。这两部电影都是试用的灵鹿公司的工业化体系,主打的便是一个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成片。
  当然,为了防止左右手互博,《礼物》这回只是受邀来展览的,在电影节上意思性地放映两天就会下映。等到6月的京市电影节,那儿才是《礼物》的主战场。
  同样是为了贴合沪市电影厂的周年庆活动,这部电影会在今年暑假8月15日在全国院线上映。
  章晔来之前已经去看过一遍《礼物》了,他在这部电影中客串了几个镜头,只是当时没跟余寻光在一块儿拍。眼见着凌爽跟旁边找上门来的人聊去了,章晔低头和余寻光往角落里走了走,两人凑一起小声说:“怎么《礼物》没有申报沪市电影节?”
  讲沪市电影厂故事的片子在沪市电影节上发光发热,多合时宜。
  余寻光给他解释:“现在网上说什么有一张嘴就够了,凌爽怕别人拿东西说事儿,对李中桓导演不好,所以取舍了一波。沪市电影节的评审团们差不多也是这个意思。”
  这叫“避嫌”。
  章晔点头,有感而发:“那这样一来,京市电影节的奖我估计你大概可以稳一手了。”
  余寻光也不敢把话说太死,“我不太重要,主要是李中桓导演和王宗伦导演。”
  余寻光现在不缺奖,能得奖固然好,不得奖也没什么。但是李中桓和王宗伦不一样,他们要在市场里打开名气,获得主流奖项的认可便是第一步。
  章晔点头,稍微一想那部片子的构成便明白了余寻光的言外之意。圈内要好起来,有话语权的导演是不可或缺的,凌爽和余寻光这样上心也是为了以后好。知道他心中有数,便不再说这个,开始聊其他,“你今年好像要到下半年才能开组?”
  余寻光点头,“现在就是在等着我师弟武晨远还有潘泽永师兄那边的进度。”
  章晔笑:“《少年之死》对不对?他们拿那个剧本来邀请我了。”
  余寻光的眼睛都亮了,“那晔哥,你觉得怎么样?”
  章晔如今也是中生里数一数二的演技派代表。这几年地位上来了,举办一些大型晚会,他都能坐到第一二排靠中间的位置。他和余寻光一样,接戏从来只看剧本好坏和导演的诚意,只是这回的《少年之死》他仍旧拒了。他知道潘泽永和武晨远跟余寻光的关系,故而笑得不太好意思:“很好的剧本。很有精神,但是我没精神,我怕我演不好。”
  余寻光本来以为他是在谦虚,察觉到章晔的神色后立马明白他说的是真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