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晏融叫人唤了李嬷嬷过去,好像在问些什么。
  孟之方才听晏融有意为晏箫遮掩并且不相信晏箫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待她去验证一下再做出判断也不迟。
  孟之转身挤出了人群,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她拉开自己妆台的抽屉,那枚贤王腰牌正好好地躺在里面,孟之拿起腰牌仔细检查了一番。
  腰牌还在。
  孟之思索了一番,发现自己心里更倾向于是晏箫指使莫尘杀了王四。
  晏箫阴晴不定,脾气极差,这一刻他分明还好好的,谁知道下一刻他会不会发病,而且他发起病来可不是一般的残暴。
  既然如此,她心里也有了决断。
  孟之重新出了门,空心老头已经走了,线索也找到了,李嬷嬷便让云韶署的宫人都去干自己的事情,一时间王四房门前就剩下李嬷嬷和晏融在交谈。
  孟之看晏融转过身去准备走了,孟之连忙加快步伐叫住了晏融:“太子殿下请留步。”
  李嬷嬷听到声音转身看向来人,见是孟之不禁皱眉瞪大了眼睛,连忙跟孟之使眼色,让她老实些,不要多管闲事。
  孟之看了一眼李嬷嬷又移开了目光。
  晏融转身看到是孟之,一改方才严肃的神情,微笑着对孟之说:“幽桐姑娘可是有事找在下?”
  李嬷嬷看着晏融的反应,又听晏融对孟之说话时的语气,面上的表情可是相当精彩。
  这丫头什么时候认识的太子殿下?
  李嬷嬷突然发觉她不再能掌控住孟之了,或者说她一直都不能左右孟之的思想和行为。
  “太子殿下,奴才想起来一件事情,或许可以为太子殿下提供一些证据或者线索,只是不知道有没有用。”孟之说。
  “姑娘但说无妨。”晏融表情很温和。
  “奴才记着那王四死的前一日,莫尘侍卫确实带着晏白进过宫,并且奴才在太医署亲眼看到晏白咬了人。”孟之停顿了一下,思索片刻,“咬的好像是太医署的一位医官,至于那医官的相貌离得太远奴才也不记得了。”
  孟之还是没有把孙昭拖下水,毕竟孙昭这人实在,自己还收了他好些好东西。
  “晏白是……贤王养的蛇吗?”晏融问。
  “……是。”孟之真的很想咬下自己的舌头,就连晏融都不知道晏箫的蛇叫什么,她一个小舞女竟然知道,这像什么话?
  而且晏箫给一条蛇取名还姓国姓,这成何体统?
  “姑娘为何会在太医署……”晏融又问。
  “我去抓些药,那几日身子有些不舒服。”孟之说完又补充道,“殿下不要误会,奴才只是说出奴才看到的,没有攀污贤王的意思,奴才并没有看到莫尘侍卫来了云韶署,也没有看到晏……贤王养的蛇咬了王四,更没有看到莫尘侍卫带了弓箭。”
  晏融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多谢姑娘提供的线索,只是在下并没有听说太医署的哪位医官出了事,我这就叫人去查。”
  孟之点了点头,她没什么想说的了,转身正要走时她突然想到了什么:“太子殿下。”
  晏融再次停下了脚步。
  “姑娘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奴才想起一个人,殿下大可以问他,只是……”孟之上前又走到晏融跟前。
  “是谁?”
  “和王四一同当值的吴七,不过在前几天他的神志就出了问题……”孟之看了一眼李嬷嬷,“奴才亲耳听到吴七看到王四死状之后嘴里念叨着什么蛇大仙,饶命,求放过之类的话。”
  晏融听到之后眼眸一亮。
  “多谢姑娘,我这就去审问吴七。”
  孟之点了点头,目送晏融回去了。
  她虽然没有提供关于王四之死的实质性的线索,但是尽力把能说的全都提供给了晏融,这已经是她给出的最大的诚意了。
  晏箫阴鸷偏执的性格就是埋在地里的一颗大雷,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炸掉了,到时候他自己出事孟之不管,可不要再牵扯上自己。所以孟之可不敢再与晏箫有什么牵扯了,而太子晏融是未来的天子,她早些取得晏融的信任,之后的路或许就能走得顺些。
  “你这丫头,真是什么都敢说!”在孟之发呆之际李嬷嬷已经来到了孟之身旁。
  “嬷嬷。”孟之跟李嬷嬷行了个礼。
  李嬷嬷看着孟之,正要数落她,后又想到什么没有开口,只是叹了一口气。
  “还好,你没有替贤王说话……”李嬷嬷说。
  “我为何要帮他说话?”孟之不知道李嬷嬷说这话是何意。
  就算晏箫长得英俊,并且正好长在了孟之的审美点上,她也不会犯傻到去送死。
  “你连贤王的侍卫和贤王养的一条蛇叫什么都知道,你是不是还跟贤王有联系?”李嬷嬷拧着眉说。
  “还有你好端端的去太医署做什么?这几日你总是一声不吭就出去了,是去干嘛了,是不是去见贤王了?”李嬷嬷又补充道。
  孟之还以为李嬷嬷都没注意到自己下午总是偷溜出去,而且事情太过复杂,她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我……”孟之笑了笑,“嬷嬷放心,就算跟贤王有什么牵扯也已经快断干净了,不然我也不会跟太子殿下说那些话。”
  李嬷嬷长舒一口气点了点头,又想到了什么继续发作起来:“你跟太子又是怎么一回事?”
  在跟孟之说话时,晏融连“孤”的自称都不用了,太奇怪了。
  “这个嘛……说来话长,待我之后再慢慢跟您说。”孟之随口糊弄,“嬷嬷放心,我做事很有分寸的。”
  一直以来李嬷嬷都像个大家长,甚至说比孟之她娘还要关心她,孟之知道她一直担心自己会不会闯出祸来,便总是主动跟她再三保证。
  虽然保证完也不一定有用,可是没有用又能怎么样,就算挨了板子孟之还是不会有什么改变,还是那个不撞南墙不回头,不到黄河不死心的倔强的性子。
  “最好是这样。”李嬷嬷看了孟之一眼。
  “对了,你随我来,我有东西要给你。”李嬷嬷说完便抬脚就走。
  孟之不知道好端端的李嬷嬷要给自己什么东西,连忙跟了上去。
  “将门关上。”李嬷嬷看了一眼门外。
  “哦。”
  神神秘秘的。
  李嬷嬷转身站到自己桌子旁边,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书出来,递给了孟之:“眼瞧着你的生辰就要到了,这是给你的生辰礼。”
  最近事情太多,孟之都快忘了自己的生辰是什么时候了,没想到李嬷嬷还记着。
  “这是……”孟之结果一看,正是上次孟之送样衣时在李嬷嬷桌子上瞧见的静太妃的手记。
  “这是师父留给我的手记。”李嬷嬷看着孟之手中的书册说。
  孟之看着封皮上写着“婉晴录”三个大字,字型端秀,风骨天成。
  “婉晴……”孟之用指尖抚摸过封面上的几个大字。
  “是师父的闺名。”
  很温柔的一个名字。
  “这东西太贵重了,是静太妃留给您的,我不能要。”孟之小心翻看了前几页,都是些少女心事,静太妃应该从很早之前就开始写手记了。
  换作是孟之,手记恐怕就是自己最大的秘密了,她死了也要带着手记陪葬,是万万不会送给别人的。
  “我当初也是这样跟师父说的。”李嬷嬷笑了笑,神情像是在回忆之前的事情,“可师父根本就不在乎,并且还说手记里的东西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孟之听了又看了看手中的手记,许多都是记录静太妃当年心情想法的语句,她并不觉得这些能随便让人看。
  可静太妃却那般爽快肆意又洒脱,说送人就送人了。
  “这东西是静太妃留给您的,我不能收。”孟之还是不好收下。
  “如果说是她许我把这手记送给她的小徒孙呢?”
  第51章 “贤王……贤王怎么样了?”
  孟之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有些吃惊地开口:“嬷嬷,我没有听错吧?”
  李嬷嬷笑了笑:“你愿不愿意呢?”
  云韶署的管事嬷嬷们收徒弟是常有的事,甚至可以说是惯例了。一个嬷嬷一般都会收一两个徒弟,之后管事嬷嬷归家荣养之后其中一个较为杰出的徒弟被提拔为下一任管事的概率会大一些。
  当年李嬷嬷就是这样成为管事的。并且孟之听说静太妃只收了李嬷嬷一个徒弟。
  现在李嬷嬷竟然要收自己为徒,这是孟之不敢奢想的,毕竟自己不是这里资历最老的舞女,也不是舞技最佳的舞女。
  本来因为孟之母亲跟李嬷嬷是同一批进宫的舞女的缘故,李嬷嬷一直就对孟之多加关照,平时就很关注孟之的生活练舞等各个方面,孟之在云韶署的日子算是云韶署最幸福的,这些本没有什么。
  可孟之害怕李嬷嬷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才愿意收自己为徒,那这样对她不好,对其他人也不公平,毕竟有多大的胃才能吃下多大的东西,否则只会平白落人口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