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她下了车,由太后身边的嬷嬷亲自引着,朝着太后宫中走去。
  太后刚从小憩中悠悠转醒,正闲适地坐在榻上,手中端着一盏茶,热气袅袅升腾在静谧的大殿中。
  寝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太后见唐琳儿踏入殿中,眼皮微微一抬,透着几分慵懒,开口问道:“你之前说的能扳倒沈氏和燕景焕的法子,可有眉目了?”
  话落,她冷冷地瞥了唐琳儿一眼,眸光恰似一把锋利的匕首,紧接着又补上一句:“太子妃的位置已经给你了,若想不出法子,可别怪哀家换人。”
  唐琳儿神色未变,脸上依旧挂着浅淡笑容,可那笑意却未达眼底,眸中寒意悄然蒸腾,似一汪深不见底的寒潭。
  她规矩福身行礼,不紧不慢地开口道:“法子自然是有的,不过么您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事儿,得慢慢来。”
  太后一听,顿时来了火气,不耐烦地说道:“慢慢来?我哪有那么多时间慢慢来?”
  “我恨不得他们立刻就死无葬身之地!”
  一阵风吹过,刮得窗户纸沙沙作响。
  唐琳儿见状,笑意更胜,狡黠狐狸似地,“既然如此,那便先除去他们的一份助力。臣妾听闻,北方近日似乎不太平?”
  太后微微蹙眉,“好端端的,说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儿做什么?”
  唐琳儿垂眸敛目,开始算计起来,“如今西边战事吃紧,北方趁乱进犯。那北方晟国国力强于咱们,如今咱们又无多余兵力抗击北方。”
  太后冷哼一声,没等唐琳儿说完,便打断道:“张大将军的兵权都被夺了,你还说这些做什么?哀家要你扳倒沈家,你操这些打仗的闲心干嘛!”
  唐琳儿倒也不着急,依旧笑得温婉,缓缓说道:“太后娘
  娘别急,且听我一言。”
  “与其耗费兵力打仗,不如主动和亲,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太后听闻此言,沉默良久,而后缓缓开口问道:“派谁去和亲?”
  殿内的烛火猛地跳动了一下。
  唐琳儿眸中划过狠厉,抬眸望向太后,一字一顿地说道:“自然是那个吃里扒外,助纣为虐帮着沈星晚,污蔑太子殿下和皇贵妃的广安公主了。”
  “若非有她暗中相助,就凭沈星晚他们几个,怎能如此轻易得手?”
  太后一拍扶手,“啪”的一声脆响在静谧的寝殿中回荡开来,震得空气都微微一颤。
  她咬牙切齿道:“是了,若不是这丫头从中作梗,又怎会让张大将军失去兵权,让子麟承受幽禁之苦。”
  “看来这丫头,是断然留不得了。”
  太后胸口剧烈起伏,显然被气得不轻。
  唐琳儿轻声附和道:“太后娘娘息怒,广安公主如此行径,实在是大逆不道。”
  “这和亲一事......”她眼珠微转,“既能解北方之危,又能惩戒于她,实乃一举两得。”
  唐琳儿微微低头,神情说不出的阴鸷,继续说道:“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毕竟广安公主身份尊贵,深受皇上宠爱,若贸然行事,恐生变故。”
  太后冷哼,垂眸抿了一口茶水,“越是尊贵,越应当去和亲,她身为公主,受万民供养,自当为国家献身。”
  “不过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此事确实不可操之过急。你且说说,该如何安排?”
  太后冷笑一声,缓缓抬头望向唐琳儿。
  第44章 妙人装什么柔弱白莲
  唐琳儿面上挂着意味深长的浅笑,莲步轻移,缓缓凑近太后身侧。
  她微微俯身,樱唇凑到太后耳畔,压低声音,仿若怕隔墙有耳被旁人听见一般,悄然细细耳语起来。
  她的声音如同丝线般,在静谧的寝殿内若有若无地缠绕着太后的心神。
  每一个字都似精心雕琢的暗器,精准地打进太后心坎里。
  太后原本微微蹙起的眉头,随着唐琳儿的话语紧拧,继而又缓缓舒展,眸光亦是几度变幻,时而闪过一丝狠厉,时而又透出几分思索。
  待唐琳儿说完,太后微微向后仰靠在榻上,目光重新落在唐琳儿身上时,眸中已然多了几分欣赏之色。
  太后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微扬,带着几分赞许说道:“早这样多好,从前装什么柔弱白莲?”
  “若早知你是如此心思玲珑的妙人儿,哀家早该对你另眼相看,早早垂怜了。”
  唐琳儿听闻,面上浮起恰到好处的娇羞,赶忙福身行礼,轻声说道:“太后娘娘谬赞,臣妾不过是为娘娘分忧,为太子爷着想罢了。”
  “你能有这个觉悟很好,为子麟着想,才是为你自己着想。”
  唐琳儿垂眸浅笑,眸底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她见太后眼中的欣赏之意愈发浓郁,心中暗自得意,又趁热打铁,再次进言。
  她微微抬起头,眸光中透着隐隐算计,轻声说道:“太后娘娘,如今沈云朝对臣妾似乎分外不同,臣妾想着,或许可以借此与他书信往来。”
  “如此一来,说不定能从中窥见军情。况且,沈云朝所率领的军队里,有许多都是张大将军的旧部,他们定然不肯心悦诚服地听从沈云朝的指挥。”
  说到此处,唐琳儿故意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太后的神色。
  见太后微微点头,似乎在认真思索她的话,便接着说道:“不如趁此良机,设法将沈云朝除去,再让张大将军的旧部取而代之。”
  “如此这般,兵权不就又回到您张家的手中了么?”
  太后听闻此言,狠厉眸中闪过一丝惊喜,略一思忖,便深以为然。
  她当机立断,立刻吩咐嬷嬷备好笔墨,亲自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送去给张大将军。
  写完书信,太后心情大好,伸手拉住唐琳儿的手,慈爱笑容满面,带着几分亲昵许诺:“琳儿啊,你好生辅佐子麟登基称帝,这皇后之位,必然是你的。”
  “哀家向来赏罚分明,只要你尽心尽力,荣华富贵断然少不了你的。”
  唐琳儿垂眸浅笑,乖巧地应道:“多谢太后娘娘厚爱,臣妾定当不负所望。”
  她心中明镜似地,太后这佛口蛇心的老妖婆,说的话根本不可信。
  皇后之位她自然志在必得,可她并不屑于被太后这般施舍。
  这几日的磨难于她来说,简直度日如年,如今的她,已然懂得了一个道理。
  想要什么,便自己去争,唯有自己亲手握住的,才是实实在在属于自己的。
  太后执意留她一同用膳。
  寝殿内,烛火摇曳,光影在墙壁上诡谲地舞动,仿佛也在侧耳倾听这一场密谈。
  两人一边浅酌慢食,一边低声交谈,言语间尽是权谋算计,每一个字都似无形锋刃,在空气中悄然穿梭。
  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逝,待唐琳儿终于起身告退,踏出太后寝宫时,已然是月上中天。
  清冷月光如霜花般洒落在宫中的青石小径上,将她的身影拉得细长。
  周遭静谧得有些诡异,唯有她凤袍裙摆拖地发出的细微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唐琳儿回到东宫,殿内烛火昏暗,隐隐透着压抑的气息。
  魏子麟早已等候多时,见她踏入殿门,原本阴沉的脸色愈发难看,几步上前,猛地伸出手,死死捉住唐琳儿的手腕。
  他眸中满是暴戾之色,厉声逼问道:“陆玉芝的死,可是与你有关?说!”
  唐琳儿微微仰头,冷冷地看着魏子麟,殷红唇瓣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
  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她轻轻挣了挣手腕,却未能挣脱,索性也不再挣扎,开口说道:“魏子麟,你还是这么天真。”
  魏子麟瞳孔震颤,眸中暴怒再也隐忍不住,低喝道:“你说什么?!”
  “陆玉芝也好,沈星晚也罢,死了便死了,又有什么要紧?”
  唐琳儿冷笑,声音很轻,在静谧的夜里听起来像毒蛇吐信的‘嘶嘶’声似地。
  “你满心只看到她们身后的势力,可曾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所谓的势力,不过是过眼云烟,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上,顷刻间说倒便倒了。”
  她仰起头,凑近魏子麟,直勾勾地盯着他的眼睛。
  “家世出身算什么?”
  “谁能真正助你坐上那至高无上的皇位,谁才是你真正该珍视的人啊。”
  唐琳儿的声音在寂静幽暗的大殿内久久回荡,一字一句,似冰锥般锋利,又似带着蛊惑人心的魔力。
  魏子麟被她判若两人的变化所震慑,整个人仿佛被施了定身咒般,怔忪望着她。
  他眸光几度变幻,情绪复杂,有震惊,有疑惑,更有一丝难以言说的陌生感。
  他嘴唇微微颤抖,半晌,才缓缓开口问道:“你......究竟知道些什么?”
  唐琳儿只是轻轻笑了笑,她微微仰头,目光如春水般凝视着魏子麟,一字一顿地说道:“我只知道,这大魏的皇帝,只能是你...魏子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