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孔思益顺着他的话问他,“是谁提醒的你?”
“是余寻光。”王文质说起小兄弟就忍不住笑。他至今记得他拍《群鸦风暴》时,余寻光对他说的那些话。
“我老婆是个很温柔的人,可能是我很少惹她不痛快,所以这么些年她从来没有批评过我……有时候人是很难看懂自己的,也不容易发现自己性格上的缺点。”
孔思益一听到“余寻光”的名字就来了精神,她迫切的希望听到他人嘴里对这位“新秀”的评价。
“别人不敢说,但是余寻光他敢说。”
王文质纠正她,“他不是敢不敢说,他就是直接。余寻光和很多人一样,他不把你当自己人,他就对你客客气气的;他一旦认可了你,他就不会跟你整虚的,他有什么说什么,并且他会站在你的角度为你考虑。”
孔思益问:“你觉得这样好还是不好?”
王文质的声音都提高了一些,“当然好啊,谁都希望拥有一个能互相说心里话,说真话的朋友呀。”
孔思益提前做过功课,她大概了解,“你跟余寻光的友谊是在拍《烈火英雄》的时候建立的?”
“是的。”
“你认为和他建立友谊容易吗?还是说,你和余寻光的友谊只是在封闭训练期间,在吊桥效应这种外界刺激促成的?”
她的问题问得很犀利,完全没有跟随着采访稿走。
王文质便沉默着给了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
“两者都有吧。”
“你觉得,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你们还会是朋友吗?”
“大概率不会。”
孔思益的语气有些讶异,“你回答得很快。”
“因为事实就是这样,也不是谁的问题。”王文质看得开,他也说得很清楚,“很多人能够相识,就已经算有缘的了,更不要说相知。两个人之间能够成为好朋友,绝对是需要契机的。我们可以说是在最好的时机遇到了最适合的人。如果是现在的我再和他相遇,我们不会有现在的关系。”
孔思益又问:“你和余寻光相处起来快乐吗?”
王文质点头,“当然是快乐的。用现在的网络用语来说,他是一个特别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朋友。他很可爱,有时候说话硬邦邦的,有时候又会跟你逗闷子。他是一个内心很柔软的人,同时他又非常坚定。”
王文质想了一阵,又说:“其实我觉得我和他之间,他包容我的地方比较多。”
孔思益说:“你的意思是,他在向下兼容你?”
“对,”王文质觉得自己的小兄弟很好,他乐意于在媒体面前夸赞他,“小余是一个思想层面非常丰富的人,但是鄙人不才,不能够在专业方面和他有所探讨。我们之间讨论的更多的是生活。可以说我们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就是一对有缘分的兄弟。”
孔思益这一次能共情到她的嘉宾了,“这就是你会在婚礼上抱着他哭的原因,因为你把他当成了亲人。”
王文质因为有一说一,录完节目之后感觉还挺好,他没觉得孔思益有哪里咄咄逼人。
孔思益也欣赏王文质的真诚,她最后还跟他解释,“王老师,抱歉,因为后面我也要对余寻光做专访,所以忍不住兴趣,通过你深挖了一下他的侧面。”
王文质表示理解,反正他又没说余寻光的坏话,他一点儿不心虚。他回去后还发消息跟余寻光说起了这回事。
余寻光那会儿正在三合村,消息他过了有一段时间才回。
为了感谢去年大家对他的照顾,余寻光请人在三合村里摆了三天的流水席。
村子里的人给他面子,都愿意来吃,余寻光心里特别高兴。
还有件有意思的事。湘南台信号覆盖范围广,三合村的大家都在看《与善同行》。最近余寻光在三合村里每天听到最多的话,与宋启丰有关。
“江瑞安,你演的那个姓宋嘞,可真不是个东西嘞。”
离村几个月,三合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路修好了,一些人家也盖上了新房,大家伙儿畅想着美好的未来,每天忙上忙下,红光满面,浑身上下都是使不完的劲儿。
赵林山用当时客串桐庐村给的工资,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陶庆国在积极与县里沟通,他想把三合村建设成一个农家乐点。
他借着这个机会跟余寻光说:“我看你挺有名的,到时候你们那个剧播了,肯定会火。俺们这地界,搞不了什么养殖,还不如发展旅游业。”
余寻光觉得这个点子很不错,他建议道:“再种点花吧,弄个规模相当的观赏园,等游客来了,也有事儿干。”
陶庆国点头,表示他的想法十分不错,可以一试。
余寻光还有工作,不能在三合村久待,只能略住几天。这回走,他的两个朋友和于婶都来送他。
于婶没说话,只看着他流泪,赵林山不善言辞,在旁边闷着头哭。
只有陶庆国出面说:“余寻光,以后不叫你江瑞安嘞。俺们知道不管你叫什么名字,反正你都是你。你有空多回来看看,俺们可都想你。你要记得,这里就是你的第二个家。俺们家里盖新房都给你留了一个房间,你要常回来,别忘了这儿。”
余寻光点头,他也禁不住心里发酸,跟着泪目。
一部《金满桐庐村》,让余寻光在这个小山村里生了根。
回去京市,余寻光拿到了《故梦》的剧本。
由原作老师编写的剧本与原作相差不大,余寻光将其导入系统后,系统给剧本一个「a+」的评分。
黎耀川送来了两个技能,一个是“油画(入门)”,一个是“交谊舞(入门)”。
两个技能都是余寻光需要的。
接到剧本的第二天,余寻光被导演聂梵约出去吃饭。今天饭桌上的人除了她之外,还有制片人梅雅清、叶兴瑜,还有饰演杜晚舒的文简,饰演侯文庭和伊宁的两个演员也都来了。
在演员来之前,制片人先和导演见面。
趁着喝茶的功夫,叶兴瑜掏了张照片出来。
“给你们看个人。”
她把柯辛尧的照片摆到了桌上。
聂梵只瞟了一眼,立马收回目光,“我不要他。”
叶兴瑜笑了,“为什么?”
聂梵向来只有一个答案,“不美。”
梅雅清拿起照片,仔细打量,“挺帅的啊。”
聂梵眉头一皱,有理有据的挑剔,“额头太宽,五官分布过于拥挤……”
叶兴瑜帮着解释,“他这是方脸。”
聂梵并未被影响,继续说完:“嘴唇太厚,脖子太短,脸也短,一点儿都不美,我不要。”
梅雅清摇头,“聂导呀,你对于「美」的评定太狭隘了。”
聂梵不为所动,“电影本来就是在输出导演狭隘的观点,个人的艺术审美同样小众。”
梅雅清“啧”了一声,她的眼睛还是放在照片身上,“脸部线条流畅,眼睛很大,目光有神,五官分布没问题。三十来岁,年纪也不算大,整体来说挺有男人味的。哪儿弄来的?
叶兴瑜笑眯眯的,略微显得不怀好意,“小余的朋友跟他介绍的,现在孩子问到我这儿来了,问我能不能推推。”
梅雅清惊讶了,“这是小余第一次推荐人吧,现在都有人走他的关系啦?”
叶兴瑜能够理解,“红了嘛,正常。”
梅雅清还是讶异,“他乐意?”
叶兴瑜心里自豪,忍不住在面上露出来了半分,“挺乐意的。他说他以前也被人这样帮过,如果能帮到一位优秀的演员,他会很开心。”
梅雅清一眼看穿她,“行了,知道你家孩子对你的脾气,别秀了。”
叶兴瑜装作听不懂她说话,“小余说这演员特好,如果只是没有机会就被生生埋没了,挺可惜的。”
梅雅清问:“单位上的人吧?”
叶兴瑜说:“雍州话剧团的。”
梅雅清不免感慨,“话剧团这几年确实是越来越不好混。”
叶兴瑜也心有戚戚,“圈子里的演员太多了。”
有一些只为捞钱的也配称为演员?
梅雅清忍住讥讽,只盯着照片问:“这个人你要不要?”
叶兴瑜“嘿嘿”一声,把狡猾浮于表面,“我想问一下你的意思。”
“感觉可以捧。”梅雅清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中肯的建议,“他能走硬汉。反正你的工作室里现在也没有中生,他来了不至于让小余小马难做。硬汉这个赛道,虽然人多,但其实看来看去还是那几个。你要是能吃得下,有对应的资源,可以签。”
聂梵突然说:“反正我的戏不要他。”
她突然开口,吓了叶兴瑜一跳。她叹了口气,颇为无奈,“放心,不会让他来的。”
她把照片收起来,心里已经有了底。
没一会儿,演员便到了。
余寻光离得近,是最先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