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你也不要想太多。”明霄突然说。
余寻光低头,他发现这时候他居然能看清明霄的眼睛。
他们牵在一起的手,暖得发烫。
“你的世界,和我们这里是不一样的。你明白吗?”
余寻光点头,他已经明白明霄在说什么。
“你很善良,但是善良不够,你还需要变得强大,只有强大才能抵御黑暗。”
“我会努力的。”
“我和弟弟每日拜完三清后,会一起祝福你的。”
真好。
余寻光再一次得到了一份祝福。
还有一份可能不大情愿的祝福。
第111章 《大树下的儿女》郑云开
从《大明奇案》剧组出来之后, 余寻光缓了两天。
也没干什么,就是发呆,睡觉, 体验了一下无所事事。
很久未有过的松弛与清闲舒缓了他在饰演朱明祎时紧绷的精神。
易崇那边却没停, 其他的工作也都等着余寻光呢,一说他杀青了,各种邀约雪花一样的飘过来。
华清牛奶最近研发了果味酸奶的新品,需要余寻光拍摄新的广告。
代言的西装也要更新宣传画报,正在跟易崇磋商时间。
康纯这回给余寻光谈拢了某豪车新品的代言, 叶兴瑜给余寻光把之前的手表代言换下, 弄了一个更高端的产品。还有杂志的拍摄,以及在7月上映的《来自突厥的一封密信》的宣传工作, 都等着余寻光完成。
一张具体到某天某时的工作安排表,被易崇发在群里。
事情太多, 小陈一个人辅助起来会累,易崇便把小米又调了过来。
除了商业活动、宣传活动之外,余寻光还需要准备他的新剧:《大树下的儿女》。
该剧讲述的是“爱心妈妈”韩雅琴和她收养的孩子们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1983年的晋省。刚经历下岗潮的韩雅琴在摆摊卖早餐时,遇到了几个从教管所出来,被原生家庭抛弃的孩子。这群孩子们的父母大都离异,又在孩子劳改期间重组家庭,已经有了新的幸福生活的他们自然不愿意再收留有“瑕疵”的孩子。
少年们无人看管, 便成为了混迹在“社会”的“流浪儿”。韩雅琴看孩子们实在可怜,担心他们再次走上歧途,便将孩子们认作干亲留在了身边。几十年间,她和朋友们一起,收留了700余名无家可归的孩子,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剧情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女主角的名字为了致敬原型定为[韩雅清],由大满贯视后,如今55岁的甘琼饰演。
《大树下的儿女》的剧组演职人员表是在6月初被贴上网,网友们当时一看,纷纷齐呼“好家伙”。
“从看到余寻光上热搜我就知道这小子出组了,没想到这么快他又要进组。”
“劳模小余,多多干活。”
“这回的剧组也顶啊。央视自制剧不说,甘琼今年春晚不是和余寻光合作了一个小品吗?原来那个时候就已经定下共演了。”
“我看女二名单,也是同样参演《碰瓷》小品的石韵之啊。”
“春节联欢晚会的含金量还在提高!”
“余寻光的公司是去年11月份公布的大树的片约,甘琼和他又是男女主角,名单肯定是最早定好的。”
“跑去了解了一下原型故事。韩妈妈太牛了,700多号人啊,怎么办到的?”
“同样疑问,怎么会有那么多无家可归的孩子?政府不管吗?”
“都说了是上个世纪80年代啦,那个时候还没这么发达,社会服务系统不够健全是正常的。”
“700个有前科的小孩全部都洗心革面,韩妈妈真大功德。”
“我看到的报道里说,韩妈妈实际帮助的人数有3万多,这简直是现代活菩萨。这种题材也真的只有央视敢拍,什么时候播?期待住了!”
“所以这次余寻光真的去演劳改犯了?”
“完蛋,坏猫成流浪猫了。”
“不仅是流浪猫,可能还是野猫之王,是管辖好几个小区的丧彪咪咪。”
“我知道,小少爷阎培熙出来后发现家里破产,无奈只能跟随韩妈妈搬砖讨生活。我都帮这部剧想好宣传口号了,反正是余寻光自己的流量,不蹭白不蹭啊。制作组看好了,你们可以打个《霸道骄横粤少洗心革面,摆摊重铸光荣岁月》的小标题。”
“有更多的人看剧,才能更好的把故事,把精神传达出去。非常赞同楼上的巧思,制作组不要怕丢人好吗?强烈建议按照楼上的来。”
“笑死,你们多损啊,阎培熙已经够可怜了,求你放过他吧。”
在网友们的疯狂玩梗中,余寻光点开了一个名为[大树]的薇信群。
这个群里暂时只有甘琼、石韵之、余寻光三人,是春晚时甘琼建的。
甘琼尽管有些年岁,但她可不是那种拒绝现代化的老一辈演员。大姐把“老年人友好模式”一开,老花眼镜一戴,对网上热梗那是了如指掌,冲浪速度比余寻光这种不经常上网的年轻人还要快。
余寻光在《大明奇案》杀青前一周就在群里留了讯息,意识到项目要开始了,甘琼便把廖源拉了进来。
由于在综艺小推车和《密信》中有一面之缘,廖源很会来事儿的发来一条私信:“余老师,又要合作啦。”
余寻光不知道说什么,回了一个“握手”的表情包。
人一多,大家纷纷把群名片改成自己的角色名。
甘琼(韩雅清)
余寻光(郑云开)
石韵之(焦丽娟)
廖源(何晓强)
改完后,甘琼发来一段语音:“宋金红和孙国强要等到下周才能进群,他们还没放假。”
这两个角色的演员是实打实的高中生,现在正在寄宿学校里努力学习呢。
《大树下的儿女》的剧本内容是根据人物原型真实经历改编,再在基础上加以艺术创作。余寻光将剧本投入系统后,得到了一个[s-]的评分。
这回余寻光饰演的郑云开同志非常大方的给他刷了3个概括性技能:建筑小工的自我修养,良好家庭的成员管理能力,板砖的正确使用方法。
看得余寻光直挠头。
可能有些抽象,但是看了剧本,你一定能够看懂云开哥的意思。
郑云开,17岁,父母离异之后他整天跟着一群社会人士混迹在街头。后来跟着人打架,稀里糊涂的,初中没毕业就被送进了少管所。16岁出来后,为了不被饿死,他带着少管所里认识的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以乞讨为生。
郑云开、何晓强、孙国强、宋金红,他们四个是最开始遇到韩妈妈的孩子。
韩妈妈收留他们之后,教他们做人,带他们干活,极力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别人不干的活,他们去干。在帮助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从小就缺乏关爱的四个孩子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终于对社会、对人生有了希望。
他们之中,最大的是17岁的郑云开,最小的是15岁的宋金红。后来,韩妈妈还收养了其他孩子。孩子多的时候,她手下能有一百来人。一群青春期的少年们聚在一起,人多难免容易滋生矛盾,收养的孩子们肯定不会都是本性善良,众人闹起事来,韩妈妈心有余而力不足,好在有郑云开帮忙。
“建筑小工”是郑云开挣家用的生活技能。
“管理能力”是他在维护家庭和谐的独门密技。
“板砖”是他“镇压”小兔崽子的绝佳利器。
江湖传言,云开大哥不是普通人,那是真混过的!
等饰演宋金红的莫芸涵和饰演孙国强的苏亚进群,甘琼欢迎他们之后,发来一串语音,说出她想组织大家去拜访韩妈妈的想法。
群里几个主演有商有量,一起约好了出行时间。
由于今年春节时,三位在一起演过小品的主演就已经去过一次晋省,所以这回也由他们领头。
此时再过去,算“重返”了。
上次过来是为了拜年,这次过来是为了看望。
不存在什么采访。甘琼作为大前辈,一开始就把话说得很清楚。老人家今年已经87岁了,怎么好意思再让她烦扰?韩妈妈的事迹多年间被多家媒体报道过,央视也对各位当事人进行过采访,大家真想了解,可以选择看往期报导这种更为稳妥的方式。
没有人对这项决议有异议。
甘琼这回一来,拉着韩妈妈就喊老姐姐,两人亲亲热热的唠家常。石韵之和余寻光,还有三个孩子都是合格的小辈,乖巧地坐在旁边听着。
韩妈妈如今住在晋省龙城市中心的一位干儿子家里,老年生活可以说非常幸福。她的身体很健康,牙口也好,中午留演员吃饭的时候,自己还吃了一大碗。
拜访完,三个演员没有离开,而是特意找了酒店,在这边留宿。
没整什么排场,三男三女,刚好订两个三人间。
不说甘琼那边是怎样的光景,已经很久没有过集体生活的余寻光看着面前的两个兄弟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