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怎么会呢?”终于有人忍不住说:“余老师,我们都知道,观众也都知道,您的片子保质、保量。只要质量上没问题,票房肯定没问题。”
  “保质保量的前提是制作方不参与创作,不打乱节奏。这一点云翔一直做得很好,”余寻光又对杜制片说:“虽然是第一次合作,但贵公司的表现很让我期待第二次的合作。”
  被他放在眼里的杜制片是真的想拎起毛巾擦一下脑门上的汗。
  余老师这是在说实话,还是在说反话?
  第二次合作是什么意思?云翔再插手创作,下次不会合作的意思?
  余寻光不去管杜制片脑海中的翻涌,他望向刚才开口的那位投资商告诉他:“以前的片子好,当然也是题材好,每部剧都有各自的卖点——当然我不是说《少年之死》没卖点。大家刚才也看过了电影,对内容和表演形式应该也有部分了解。我们这个项目,就是在用小众的表演方法讲一个理想化的故事。诸位都是专业投资人,有自己的审美和胃口,肯定也清楚如今的市场与观众。咱们项目到底如何,各位应该在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称。”
  有以为投资人给予肯定,“从刚才的成片来看,潘导和武编不愧是专业学院出来的高材生,水平很高。”
  导演和编剧知道自己今天只是陪衬,笑笑不说话。
  余寻光到底更有底气,直接开口:“您要是欣赏,以后还可以合作嘛。”
  投资商便笑笑,“会有机会的。”
  看在余寻光的面子,话也不能说太死。
  余寻光握了握手里的酒杯,终于说:“潘导呢,对诸位投资商一直都很尊重,他今天在来之前还特意托我问问大家,不知道就按照现在的进度把片子拍完,可不可以。”
  有人忍不住,直接问:“真不能做大场面吗?”
  余寻光便也认真回答:“文戏,话剧表演形式,特效大场面,我个人觉得这种搭配是和看到老外做西红柿味的臭豆腐一个道理。”
  这个比喻太生动了,直接把那位投资人难受得龇牙咧嘴。
  这时候,坐在余寻光身边的那个投资商终于动了。他举起酒杯和余寻光主动碰杯,“余老师,您是实在人。”
  余寻光向他致意,然后把这一小杯酒一口干了。
  “我知道,大家今天能抽时间过来,都是给我面子,我也一直很感激大家的支持。”
  又有另外的人起身,举杯,“我听说像余老师这样的艺术家都是有艺术追求的。这回,算我们不懂事。”他抬了抬手,“我喝惯了,我干了,您随意。”
  余寻光感念他,还是倒了一浅杯回敬。
  第三个人站了起来,“《盛阳之下》要是明年能开第二部,或者还有什么别的大项目,您千万记得咱们。”
  余寻光不说话,用同样的方式去回。
  酒喝了一轮,事情便也这么解决了。接下来大家吃吃喝喝,像没事儿人一样围成一团吃饭,再也不提《少年之死》的二期投资。
  宴席到9点左右酒散了。
  余寻光这回没送人,而是被投资商们好好地第一个送上车。
  潘泽永、武晨远、陈泰英当然是一起离开。
  来接他们的是剧组里的人。余寻光一上车后就咳了一声,陈泰英的记忆雷达亮起,立马给他递了瓶水。
  潘泽永扒着后座问:“小余,你还好?”
  余寻光抬头冲他笑:“鄙人酒量上佳,尚能坚持。”
  潘泽永眨着眼睛望着,只有感动。
  余寻光不愿意他惆怅,安慰说:“师兄,今天的事你别心上,那群投资人本来就是冲我来的,我去解决也是理所应当。”
  按照余寻光的想法,他估计潘泽永是被云翔坑了。云翔就是欺负潘泽永没名声,所以逮着他忽悠。
  这事儿他打电话去跟叶兴瑜确认过。云翔为什么那么热衷于拉二期投资,其实就像之前潘泽永考虑过的那样,不外乎是剧组贪污。钱越多,可以做手脚的地方也就越多。
  一期投资盖房子的支出就算了,要是真有两个亿的二期投资追加,陈泰英一个人怎么看得过来?有些钱怕是跟着水龙头一起流掉了都没人知道。
  当然,这事儿不能怪潘泽永。小潘哥一直是走正路的,邪门歪道他暂时还不能了解。
  但余寻光仍是打算把这件事告诉李恕坤,让坤叔去跟他说。
  武晨远心眼多一些,他也回过头问:“师兄,你刚才在餐桌上没答应他们什么吧?”
  余寻光抿了抿嘴,笑:“《盛阳之下》是我主演,但又不是我公司的项目,我说了不算,他们知道的。”
  “那他们后来是……”
  “催我拍戏呢。”
  投资哪个项目不重要,重要的是余寻光现在手里没一个大制作。
  人在盛名之下,难免会被盛名所累。
  余寻光明白这个道理,他并不焦躁,也不会内耗。
  他每一次都只会顾及“眼前”。
  过了这天之后,剧组照例开工。云翔制作公司换了另一位制片人过来与大家沟通、协商。
  聪明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没有特意去计较。
  武晨远这时候提出了一个建议:“要不还是把东方玄幻的背景改掉吧。”
  这玩意儿表现上是为了方便电影发行,后来成了制作公司敛财的手段。现在“敛财”计划失败,这种背景也没必要横贯在电影设定里。
  他想得很清楚:“要改很容易,甚至不用动台词。”
  服装方面当初他和潘泽永担心做得太夸张,盯得很紧,所以没弄出什么出格的造型出来。
  把完全不重要的东方玄幻丢掉,就用一个近现代架空,到时候电影上映,更方便观众理解。
  余寻光首先认可了这个观点。
  于是《少年之死》最后存在的一点问题也没有了。
  其实,在拍摄这部电影时,余寻光感慨良多。
  一个个不成人形的少年,如何能帮助这块满身疮痍的土地?
  少年们在这个世界跌跌撞撞,只是为了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什么叫做自己的路?
  你走的路,就是自己的路。
  不论发生了什么,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剧组忙得热火朝天。最终,在1月份的一个大雪天,《少年之死》剧组杀青。
  “恭喜宿主与角色达到[灵魂好友]状态,属性点获得相应提升。”
  姓名:余寻光
  年龄:32(恭喜正式入行10周年)
  智力:8.9(聪明人会说聪明话)
  情感:8.8(世间百态皆能入你眼)
  外貌:9.6(宿主面部开始第二次生长,请查收)
  演技:9.0(已入登峰造极境)
  台词:9.0(已入登峰造极境)
  气质:8.8(优雅随行)
  参演作品:22(再次解锁新的剧种)
  可体验角色:21/22
  这天是个雪天,余寻光去见兰玉修时,他那边也是个雪天。
  放眼望去,万籁俱寂,天地无瑕。
  余寻光是那样的了解兰玉修,那样的明白他心中所想,兰玉修当然也明白他是如何懂他。
  所以,没有什么话好说的,他们早就在见面之前就已经交心。
  “你的梦想实现了吗?”
  “我觉得我又离它近了一些。”
  “这种触手可及的感觉真好。”
  “我相信,你也会有这一天的。”
  “是的,我期待着。”
  他们相携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前行。
  不会因为这一片洁白太过美好而不敢踏足。
  余寻光回到京市,一时间有很多工作需要处理。
  央视丢来了几个综艺、电视剧的企划,邀他参加;《盛阳之下2》的建组通知出来了,确定是今年10月中旬开机。
  聂梵这回想去拍雪景,所以把时间定在足够北方差不多下雪的地方。
  余寻光想起当初拍《辰起时》受的折腾就忍不住抖了一下,下意识地裹紧了身上的袄子。
  他的记忆里开始发冷,脑子却活跃得很。
  10月开机的话,岂不是他有自己建组的时间?
  余寻光心里激动着,赶忙去联系人。这是他拍摄的第一部作品,他谨慎地找到凌爽当参谋。
  关于余寻光的电影计划,凌爽这边早就被通过气。听他说完打算,见他眼睛亮晶晶的,面含期待,首先肯定了他的想法。
  “但是你还得把剧本和镜头给我,我才好帮你把关。”
  他不愿意余寻光受到打击,自认为给他出了一道难题。
  结果没想到正月一过,余寻光就把应该有的东西都拿给他看了。
  凌爽看着那些齐备的准备,意识到了余寻光的认真。
  他最后问他:“想拍?”
  余寻光无比肯定:“想。”
  凌爽大手一挥,拍板,“那就试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