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武侠仙侠>食渔> 食渔 第34节

食渔 第34节

  游客们顺着镇子主街往山间寺庙逛,有好多人都会买特产,到了庙门口又没有可以寄存的地方,当然就拎进去了。
  吃斋班的男男女女们,一个个都背着只黄褐色经包,他们统一住在后山一栋民宿里吃素念经,今天是最后一天,下午大家就一起坐大巴回城了。
  好几个人加上了微信,约定以后有这种活动一起参加。
  杨大姐问:“爱兰,过几天我要去普陀山拜观音娘娘,你去不去?”
  徐爱兰心里记挂着许多东西,大师那边请的符要供七七四十九天,快到日子了,她得去取符。
  符要是不行,大师说就花钱摆阵。
  她心不在焉回答:“我出门好几天了,家里要收拾收拾去,我们常联系,要是方便我就去。”反正两人就住在对面的小区,要是不来吃斋祈福班,还真的不认识。
  杨大姐点点头,看着花糕说:“早知道我也去买两盒了,我就买了花生酥,这个糕看着还真挺好的,我儿子讲不定喜欢吃。”
  徐爱兰眼睛一亮,杨大姐家里有个儿子!
  但她不动声色,也不提自己女儿几岁,也不问对方的儿子多大,只笑着说:“还买什么,我分你一盒,还是热乎的。”
  杨大姐推辞不肯要,最后一人一盒糕一盒花生酥。
  徐爱兰说:“杨姐,我看你也刮了香炉灰,你是治什么的?”
  “风湿老寒腿!”杨姐笑着指指膝盖,“我老伴那个腿,天一阴湿就要疼,我刮这个回去给他敷在膝盖上,你呢?你刮这个有什么用?”
  除了初一初二天晴,后面几天天都下雨,下雨刮的香炉灰没用,整个吃斋小组,只有她俩起大早刮到了。
  “我是给我姐刮的,她腰伤了,来不了,也说这个回去敷一敷能好。”
  “伤筋动骨一百天,年纪大了扭了腰可不好受。”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终于杨姐问了:“爱兰,你女儿多大啦?”
  徐爱兰心里笑了:“二十八了。”其实已经二十九了,算虚岁都三十了,但这种话不能说。
  二十八岁还能挑一挑,三十就是被别人挑了。
  因为杨姐先问了,徐爱兰也问:“你家儿子呢今年多大了?”
  “三十了。”杨姐笑着埋怨,“工作太忙,在公司外面买了房子,一年到头啊也不来看我几次。”
  “我女儿也一样的。”徐爱兰很想问问杨姐的儿子有没有女朋友,又忍住了没问,她得沉住气。
  上赶着不是买卖。
  杨姐也没再说,两人上车之后还坐在一块儿闲聊天。直到大巴停到小区门口,两人一个住这头,一个住那头,这才挥手告别。
  杨姐一走,徐爱兰就叹气。
  车上说了那么一篓子废话,就是不谈谈儿子有没有女朋友,估计肯定是有的,一直不提,可能是不满意。
  徐爱兰回到家,打开屋门一股臭气,丈夫一个人在家,剩饭剩菜没收拾,空调开足放了几天,可不就馊了!
  她放下行李穿起围裙,洗碗洗衣服,擦桌子拖地,终于把家里家外全都收拾干净。
  她先打电话给丈夫,万建国没接,她又打电话给
  女儿万宁:“小宁,妈妈回来了,你晚上吃什么?妈妈给你送菜去吧?”
  万宁在电话那头说:“不用,我跟晓禾在看电影吃火锅。”
  徐爱兰听到女儿说起蒋晓禾,脸上的笑几乎立刻就挂下来,但她声音不变:“好呀好呀,你们好好玩,明天晓禾有没有空啊,一起来吃饭吧。”
  万宁捂着手机:“晓禾,我妈问你有没有空?”
  蒋晓禾摇了摇头。
  万宁对电话那头的妈妈说:“她没空,我自己回来。”
  “好的好的,那我做油面筋塞肉吧,做个猪肉的,再做个虾滑的。”
  万宁一边讲电话,看到番茄锅里的炸响铃熟了,她捞起来挟到蒋晓禾碗里,又答应了妈妈两声,这才挂掉电话。
  徐爱兰庆幸她一直没跟女儿挑破,女儿已经跟丈夫闹翻了,要是跟她也闹翻,就再也不会听他们的话了。
  蒋晓禾也给万宁的碗里挟了筷笋片,万宁问:“你明天不是还休息嘛,要是有空就跟我回家吃饭吧。”
  蒋晓禾摇摇头:“不了吧。”她觉得,万宁的妈妈不喜欢她。
  第28章 一辈子她从没卖错过一味药。
  “怎么了?”万宁察觉到她情绪变化。
  蒋晓禾不知怎么描述,她其实也没有具体的例子,就是一种感觉:“我明天要攒稿子。”
  她一说要赶稿子,万宁马上就不再问了。
  蒋晓禾写网络小说,大一的时候她就开始写了,毕业也还干这行,多存点稿子,开坑的时候压力能小点。
  万宁笑说:“你真能攒下来啊?”天天嚷嚷存稿,到最后都是裸更。
  气得蒋晓禾撤回一个牛肉丸,不给万宁吃了,她自己吃!
  万宁赶紧给她又挟筷番茄响铃,给她鼓劲:“我们晓禾明天肯定能写五千!”
  蒋晓禾没吱声,万宁降低一档:“四千?”
  看她还是不吱声,万宁忍着笑:“三千!”
  这回蒋晓禾拿起杯子,跟万宁碰了一杯,她又高兴起来:“今天那个电影,我还是更喜欢老版本的。”
  “老版的好看吗?”万宁问。
  蒋晓禾大吃一惊:“你没有看过老版?你有没有童年啊!”
  “我小时候家里不怎么开电视机。”她几乎都在学习,“是美术绘画的部分更好看?”
  “美术各有各的好。”蒋晓禾认真想了想说,“我更喜欢老版的人物。”
  新版改成阖家欢的设定是很老少咸宜啦,但她觉得在她童年光辉过的,给她震撼的那个形象,大大失色了。
  她对万宁摇头:“可怕啊,你这个没有童年的人。”
  万宁笑了:“等我有空看看老版的补补童年,行了吧。”
  蒋晓禾嘿嘿笑一声,这次给万宁挟了个牛肉丸子:“一起一起,我再看一遍,我来买零食饮料,给小宁同学好好补童年。”
  ……
  徐爱兰自己一个吃饭就只下点青菜面条,想往里面放一个年前做的肉圆子的,一看冰箱,她年前做的菜已经全吃空了。
  在庙里吃了五天斋,回家又干了这么久的活,手脚有点发软,没有肉圆子,卧了一个荷包蛋放在面上。
  徐爱兰打开电视机,春晚的声音在房间里回荡,她又点开手机,给朋友圈里的吃斋小组们随喜赞。
  手一滑,就看见了蒋晓禾刚刚发的朋友圈。
  蒋晓禾的微信是小宁刚读大学的时候她加上的,小宁不怎么爱发朋友圈,徐爱兰会通过她的朋友们来关注女儿的生活。
  她从不给蒋晓禾点赞,怕被蒋晓禾发现。
  每次蒋晓禾发朋友圈都要凑满三行,这次也是一样。
  电影票照片一张,爆米花照片一张,然后是吃火锅的照片好几张。
  吃的鸳鸯锅,肥牛卷,炸响铃,笋片,毛肚……一看就知道哪些是女儿吃的,哪些是那个蒋晓禾吃的。
  两个女孩拍了一张干杯的照片,修长的那只手是女儿小宁的,手指又短又圆乎的那只是蒋晓禾的。
  再划一张,是她们合租屋的沙发,两个女孩并排坐着,她们俩的腿中间,四仰八叉躺着一只杂毛猫。
  猫是蒋晓禾年前捡的,又脏又臭,一看身上就长满了跳蚤,这么脏的东西怎么能挨着人睡呢?
  徐爱兰突然觉得上不过来气儿,好像有猫毛哽在她气腔里似的,她放下筷子走到窗边,打开窗吹着风,这才觉得好受了些。
  不能再等了,女儿明天回来,先从土偏方开始试!
  再有一天符就开好光了,到时候就好了。
  汪大师给了徐爱兰好几个食疗偏方,一个是煎谷树子加白茅根冲水喝,先喝上三个月,大师说了,轻度的同性恋这样就能调理过来。
  徐爱兰已经买好煎好,明天就说是养生茶让女儿带回去,最好她们俩一块儿喝。
  明天要做的偏方菜,也是大师给的单子。
  黑豆怀山药煮粥,再买条鳜鱼,鱼肚子里塞上黄花菜和牡蛎肉,再加芥菜卤,放在锅上蒸透了给她吃。
  万建国一晚上都没回来,徐爱兰起了个大早去菜市场。
  在菜市场水产店里碰到了杨姐,杨姐看到她问:“爱兰,这么巧,你也来买鱼啊?”
  徐爱兰笑着点点头:“我女儿今天回来,她喜欢吃鳜鱼,我来买一条回去红烧,你买什么?”
  杨姐提了提手上黑色的塑料袋:“买条鲫鱼,回去炖汤。”
  两人都觉得跟对方有缘,约好了晚上一起去跳广场舞。
  徐爱兰又买又淘又烧,一个多小时就把菜都做完了,门铃响了,她小跑去开门:“真是的,你用钥匙开门嘛,干嘛还按门铃?”
  万宁笑了笑,低头一看门口的拖鞋:“他出去了?”
  徐爱兰责怪地看了女儿一眼:“什么他,你爸爸呀,快点进来,我饭都做好了,油面筋塞肉给你装了一份,你带回去给晓禾尝一尝。”
  提起晓禾,万宁脸上露出笑意:“好。”
  坐到饭桌前,徐爱兰看了眼女儿:“宁宁,工作的事情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总归是爸爸的熟人,现在外面环境又不稳定。”
  万宁低头喝了口粥,就因为是熟人,所以给她开了个低于市场价的工资。
  万建国从来就是这样,压榨老婆压榨孩子,给朋友做人情。
  妈妈不了解行情,万宁不怪妈妈,只是说:“我已经找到新工作了。”
  徐爱兰皱眉:“你爸爸难得帮你找工作,你就答应他吧,去干几个月也好呀。”
  确实是“难得”帮她,万宁看着妈妈满是担忧的目光,讽刺的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新工作的工资,比那个“陈叔叔”开给我的要高三倍。”
  徐爱兰一下子愣住,半天才说:“真的啊?”
  “真的。”万宁挑了一筷子鳜鱼,“妈,你这是什么做法?鱼肚子里怎么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徐爱兰笑得灿烂:“这是我新学的养生菜,这个黄花菜降血压,牡蛎肉排毒还能缓解疲劳,你太忙了,身体要注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