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水泥这等神器也被制造了出来。
还有,现今帝国富裕,加上务工的百姓增多,识字更方便干活和管理,各地州府兴建了蒙学堂,开始“扫盲”,教导百姓认识简单的文字和算数。
……
这个话茬,李骥一开口,简直讲不完,他的声音越来越洪亮,目光也越来越亮。
直到一口气说了小半个时辰,他感到口渴,暂停,给自己倒一杯水。
这下都不用烛音开口了,芭芭拉说:“神使,我看你明明干得很开心嘛!”
第332章 绝嗣帝王的送子神女 22
李骥被神兽一语点破,怔怔抬眼,撞入神女了然的眼眸。
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动作十分不雅,他已经许久不曾用过了。
没办法,在外人眼里,即便是大臣们和陛下的眼中,他都已经是一个越来越合格,越来越有“仙气”的神使。
只有在神女这里,他才能卸下所有包袱,仿佛重新变成了那个平平无奇的青年李骥。
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表现得很明显吗?”
烛音默默给了他一个眼神:年轻人,嘴都快咧到耳边了。
李骥也不装了,眼神闪闪亮亮:“好吧,我确实很高兴。”还有点骄傲。
虽然真正厉害的,是他脑子里那本《百科全书》。
可他也是切切实实帮到了很多人。
大玄这几年的发展,他全都看在眼里。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走向世界的时间,比历史书上的记载,足足提前了一千年。
他忽然小声问:“神女,其实,您知道我的来处,是不是?”
他对烛音的“身份”深信不疑,这样强大的神仙,他不信对方不知道他不是原来那个“李六郎”。
烛音点头。
李骥像是松了口气,又有点紧张:“那神女,我还有回去的机会吗?”
烛音:“你想回去?”
芭芭拉有些意外,它也知晓李骥的来历,他在一千多年以后,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父母早逝,亲戚们凑份子,加上政府给的福利,顺利长到成人。
他的履历,在那个世界普通到犹如大海中的一滴水。
而在大玄,他是独一无二,受万人景仰的神使。
李骥在神女面前总是毫无保留。
他有点纠结:“还是想的吧,毕竟是生活了十几年的故乡。大玄也挺好,但总感觉缺了些归属。”
可很快他又迟疑:“不过在那边,其实好像也没什么归属感……”
当然,抛开归属感这种玄妙的东西,他其实还想念空调,冰箱,网络……还有他最爱的二次元女神和游戏。
李骥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之中,忽然听到神女道:“你想回去,我可以成全你。”
他这神使当得十分合格,她不介意顺手帮他一把。
李骥目中一喜,试探着问:“我回去了,还能回来吗?”
烛音瞥他一眼:“别太贪心。”
穿越时空这种事,有亿万分之一的野生概率。
可定点穿越,就不是一个概念了。
烛音有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开辟一个传送通道,连接大玄和未来李骥所在的时代。
但头顶上还有个世界意志呢,烛音偶尔带走一个人,祂也许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建立两个时空的传送通道这种影响世界稳定的“高危行为”,祂不可能坐视不管。
所以,不管李骥想去未来,还是回来,都需要烛音手动给他打开时空裂缝,并护住他的肉身和灵魂,以免迷失在光怪陆离的时空乱流之中。
烛音愿意出手送他一次,是感谢工具人的付出,自己才不想当传送门工具人。
李骥得到回复:“这样啊……”
他表示自己得再想想。
过了几天,他再拜见神女,说明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再等几年。”
大玄正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百科全书》这件神器,记载的内容,根本不是大玄几年能吃透的。
他要是走了,这金手指大概率会跟着自己一起消失,这损失也太大了。
而且,他还没看到大玄把那个那个还有那个国家打下来划分为属国呢,怎么甘心离开?
这一等,又过了五年。
这五年中,大玄的疆域扩大了三分之二,李骥心心念念的那个、那个,还有那个国家,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了大玄治下郡县。
他只要一想起后世历史书上面可能会写那一句“xx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就爽得不行。
如今的大玄,各地粮仓满溢,兵强马壮,百姓富足,几乎达到路不拾遗的程度。
许多异域的外族,甚至一些海外的番邦,都仰慕大玄的威名,跟随大玄的商队漂洋过海,想要亲眼见识一下这强大的帝国。
朝廷之中,得益于神女所赐异兽肉,皇帝和重臣们依旧称得上“年富力壮”。
储君已经快十岁,已经去岁就开始跟着陛下上朝听政。
说来神异,自储君诞生之后,陛下沉寂多年的后宫,亦开始接连传出喜讯。
短短数年,储君殿下就多了五个妹妹和四个弟弟。
皇帝自觉孩子已经足够,不用再生了,最近一年鲜少再进后宫——他从神器中得知,纵欲不利养生。
他还想多干几年,缔造更强大的大玄盛世。
储君听政一年,朝臣们极为惊喜:殿下聪慧多智,这点大的年纪,听繁琐的政事也不觉得枯燥,关键是,他还听得懂!
不止听得懂,还能思考,并给出一些虽青涩却很有灵气的意见。
这就是神女预言的“天生不凡,贵不可言”的神童吗?
许多大臣想起自家十岁还只会玩泥巴的崽,默默留下羡慕的泪水。
随着储君年龄逐渐增长,他的生母身份,大家也逐渐不关注了——陛下爱重,殿下灵慧,还有神女批命。
三重buff加身,地位稳如泰山。
李骥亲眼看着未来的太宗陛下从小不点逐渐长大,这种感觉实在奇妙。
他感觉自己已经干得很不错了。
遂休了个长假,想亲自看看这大好河山。
皇帝要为他准备出行车马和护卫,李骥没要——不开玩笑,他如今看起来虽然像个弱不禁风的富家公子哥,但实际上,服用了很多仙泉水的他,其实强得可怕。
虽然不能和神女一样呼风唤雨御风而行,可身体素质,绝对已经到了“超人”的地步。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他真的不必担心自己的安全。
李骥原本计划着,花个几年时光游历这千年前的大玄。
他准备写两本书:一本用来记录途中所见,另一本,抄录自己从《百科全书》里,搜索出来的各种资料答案。
想到什么问什么,现在用不上的以后总用得上。
烛音有一次凑巧想起他来,想看看神使今天到了哪里,就看到他在一座雅致的江南小院里,认真抄写什么。
仔细一看:核聚变反应的具体过程xxxxxx。
烛音:……
这很神使,不愧是你。
第333章 绝嗣帝王的送子神女 23
烛音的任务在储君十五岁那年就结束了。
但她并未急着走,因为某个说过几年就回“故乡”的人,也还没走。
距离李骥说那句话七年之后,烛音找过他一次。
那时候李骥在一个叫做绿水村的偏僻小村庄,这里风景特别好看。
他在那里当教书先生。
他告诉烛音,这里虽然很美,可住在这里的人并不觉得。绿水村是这个县城最穷的地方,据村民们说,过去没吃过饱饭,还饿死过人。最近几年才好些了。
县城招人,村里有点力气的男女都去务工了,剩下老人和孩子。
没有教书先生愿意来这穷乡僻壤。
县城里有不收学费的蒙学堂,是朝廷出银钱修建 ,请先生坐馆教孩子们认字启蒙。
可学堂不管饭也不管住,这些孩子爹娘都要上工,没有余力和闲钱照顾他们。
他最开始只是来欣赏风景。因为长得好看,穿得体面,从外面来,村里的孩子们都喜欢找他说话,问一些很有意思的问题。
待着待着,他就不忍心走了。
对着烛音,李骥很诚实:“我孑然一身,没有牵挂,恰好可以顺心而为。”
他在绿水村又待了五年。
离开绿水村,他往北行,路上遇到一户归乡的人家。
男主人十分热情,见李骥一个人,请他吃了一顿饭,又问他是否需要一起同行。
他是个商人,在外经商十几年,挣得了不少银钱。
如今家中父母老迈,思念儿孙,他变卖了产业,带着妻儿,雇佣镖师,护送自己一家人归乡。
“我长女都十一了,还未曾见过我爹娘呢。”男人说起这句话的时候,李骥看到他眼角的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