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不夜侯 第462节
可这时韦太后先表态了,沈该心中的天平不免就又向赵璩这边倾斜过来。
如果两宫明确支持赵璩,自己这一票其实就用处不大了,还不如也支持赵璩。
这样,一旦这位新帝有些什么荒唐行为,自己作为拥立他的宰相,也更有资格规劝天子。
想到这里,沈该拱手道:“老臣以为,恩平郡王可为天子。”
吴皇后心中一宽,欣然道:“既如此,张大珰,去传恩平郡王来垂拱殿。”
“奴婢遵旨。”
侍立于殿下的张去为知道,大宋帝国的新皇帝,现在已经确定了。
张去为一溜烟儿地出了垂拱殿,直奔恩平郡王赵璩所在的集英殿。
张去为一溜小跑,越过普安郡王赵瑗所在皇仪殿,匆匆跑到集英殿,一进大殿,“刷”地一下,就是一个滑跪:“奴婢张去为,拜见大王。”
赵璩刚把茶端起来,就看到张去为滑到了他的面前。
赵璩顿时瞪大了眼睛。
“张去为。”
“奴婢在!”
张去为赶紧又膝行两步,就差缩起一对爪子,再吐出一条舌头了,谗媚之态,溢于言表。
这也就是赵构刚刚驾崩,他实在不好对赵璩叩头说一句“奴婢为大王道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否则,更不要脸的事儿他也干的出来。
赵璩道:“起来起来,站起来。”
“是!”张去为赶紧答应一声,站起身来。
赵璩道:“过来过来,站近一些。”
赵璩弯腰摸了摸张去为的膝盖,张去为一脸茫然地道:“大王这是在做什么?”
赵璩惊讶地道:“本王还以为你这膝盖上面绑了护膝,原来没有啊,那可真难为了你。”
张去为一愣,这才明白赵璩是在讽刺他,顿时窘的老脸通红。
不过,眼前这位可是这座皇宫未来的主人,就是唾他一口痰,他也只能笑脸儿迎着。
张去为便讪讪地道:“大王说笑了。奴婢奉太后和皇后懿旨,恭请大王移驾垂拱殿呢。”
赵璩乜了张去为一眼,问道:“普安郡王可已去了么?”
张去为一愣,道:“两宫只命奴婢请大王去,尚不曾有请普安郡王。”
赵璩摊手道:“普安郡王不去,本王去了,拜见何人呢?”
张去为惊讶地道:“大王在说什么,奴婢不明白。”
赵璩道:“你不需要明白,就如此回禀两宫去吧。就说,等普安郡王去了垂拱殿,本王再去不迟。”
张去为能哄得赵构一直把他当作心腹,岂能真的不明白。
赵璩一开口,他就明白赵璩的意思了。
只是他实在想不到,这世上居然有人会放着送到眼前的皇位不要。
赵璩这是也想做个“让皇帝”么?
世上真有不愿意做皇帝的人?
张去为讷讷地看着赵璩,只希望刚才是自己听岔了。
赵璩道:“还不快去,告诉两宫,普安郡王到了垂拱殿,赵璩再去不迟。”
“是,是,奴婢这就去。”
看着张去为惶惶而去,赵璩懒散地往椅上一靠,淡淡自语道:“若做了皇帝,便做不了逍遥王,我何必去做那皇帝?
若做了皇帝,依旧能做逍遥王,本王怕不是要被千夫所指。大哥,这副担子,还是你担着吧!”
张去为赶紧退出集英殿,急匆匆奔回垂拱殿。
经过皇仪殿时,张去为突然萌生了一个冲动。
恩平郡王已经明确表示不要这个皇位了,如果我现在就进皇仪殿,请了普安郡王同去垂拱殿呢?
尚未向两宫请旨,也未让众臣知晓,此举未免……,可风险大,收益也大呀。
这样的话,普安郡王一旦登基为帝,无论如何,他也得保住咱家的位置,对咱恩宠不断。
哪怕,普安郡王对我厌恶至极。
天子赏罚分明,这个态度,他必须得有。
可是,投机的收益和风险,在他心里转了几转,终究没敢自作聪明。
张去为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皇仪殿,还是赶回了垂拱殿。
杨沅按刀立于垂供殿前,眼看着张去为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并不曾带回赵璩。
杨沅心中便已明白了。
新天子在皇仪殿,集英殿里是贤王。
今年夏天,他可以去天目山的鹅王别业避暑了。
第406章 拉胯的副皇帝
赵璩居然会拒绝接受天子之位。
而且,他这和那种礼仪制度中的“三辞三让”还不一样,他这是真的不想当皇帝。
张去为把消息传回垂拱殿后,一时间两宫和众大臣都傻眼了。
皇帝的候选人一共就这么两个,一个坚决不肯当,那还能怎么办?
吴皇后和赵璩最亲近,如果可能,她当然希望由自己抚养长大的赵璩登基。
但是赵璩不肯,这也没有他强迫的道理,难不成搞一个“黄袍加身”?
吴皇后了解这个养子的脾气,他既不肯,那就没得劝了。
况且,公允地讲,她也觉得赵瑗更合适。
两宫和众大臣又简单磋商了一下,就一个候选人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商量的,便叫张去为再去请赵瑗来垂拱殿了。
张去为到了皇仪殿,毕恭毕敬地请普安郡王赴垂拱殿面见两宫、宰执和六部尚书。
等赵瑗到了垂拱殿,众大臣便请他上座,齐齐拜倒,口称官家。
自此,确立了南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
皇帝既立,就要为大行皇帝定庙号,为两宫立名份,以继任者身份为大行皇帝治丧。
韦太后被尊为太皇太后,吴皇后被尊为皇太后,而恩平郡王赵璩,则被册封为晋王。
其实,只要先把宫里的名份确定下来,就可以为大行皇帝治丧守孝了。
登基大典是要等到守孝结束的。
一方面,这是送旧立新的礼制。
二来也是因为,新君登基有一套很隆重、很繁琐的程序,不是三天两天就能准备好的。
因此新君灵前即位后,先以皇帝的身份主持国事,执掌了权柄。
但是要等他给大行皇帝治丧完毕,新君登基大典准备好了,才能正式登基。
一些相关的皇室人员的提拔、想要任命的大臣,完全可以在登基大典上颁布任命,这也算是一种君臣同喜。
可是,赵瑗对恩平郡王赵璩的册封,有种迫不及待的味道。
赵璩和赵瑗两兄弟以前故作不合,私下里感情却很好。
那时赵璩就不只一次对赵瑗说过,他不争皇位。
即便如此,赵瑗也没有想到,当皇位真的送到赵璩面前,他只需要点点头的时候,他竟连片刻的犹豫都没有,当真坚决辞受了。
如今赵瑗已经称帝,对自己这个“亲兄弟”自然要投桃报李。
皇帝的兄弟当受封一字王,也就是亲王。
一字王的王号里边,以“晋、秦、齐、楚”四个封号最为尊贵。
因为这四个封号代表的国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四个国家。
这四大封号之中,又以“晋”最为尊贵。
四大尊号往下,就是第二梯队的“周、鲁、赵、魏、梁、燕、代、韩、宋、吴、越”等。
赵瑗封赵璩为晋王,这就是把最尊贵的王爵封号给了他。
此前,大宋第二代皇帝赵光义也曾领受过这个封号。
不过,这个王爵封号没有世袭下来,那就可以再拿来封予别人。
唐朝时候,秦王这个封号,也是曾被反复利用过的。
毕竟,王爵封号一共也就那么几个。
如果仅是一个尊贵的封号,也还没有什么。
但是赵瑗在旨意上,还特别申明:晋王赵璩一应王仪卤簿,均比照天子而行。
这就不仅是“一字王”,而且是“并肩王”了。
“一字并肩王”,历史上并不曾有过这样一个称呼。
评书里边,只是把“一字王”这种封号、“并肩王”这种待遇总结在一起,杜撰出的一个王号。
可是“一字并肩王”的王爵封号虽然不是真的,历史上享有过这种尊荣待遇的王爷,却是真的有过。
而今,鹅王也拥有了这样的尊荣,俨然成了大宋的副皇帝。
如果说,这些封赏都还只是尊荣封号的话,那么赵瑗给赵璩的另一项职务,就真的形同副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