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临安不夜侯> 临安不夜侯 第890节

临安不夜侯 第890节

  有的现在境遇很好,已经是富富态态的富家翁了;
  有的瘸着一条腿,如今只是某个坊里的打更人;
  也有如老苟叔、计老伯这种开个小店做生意谋生的小商小贩。
  但是,他们都无比珍惜这个机会。
  有一个老军双腿已经瘫痪,厢公所接照户籍找来的时候,见他这般模样,本来不想让他去了。
  但那老军为了争取这个名额,竟要用他不多的积蓄来贿赂厢公所的街子。
  很多街邻包括那个老军的儿子、孙子,他们都不明白,为什么老爷子会如此珍视这样的一件事情。
  有意义吗?
  他们不理解。
  ……
  至今尚未出兑出去的齐云弓箭社里,杂草丛生。
  言甚、第五浮屠,以及陆续赶来的金国间谍,渐渐汇聚成了一支四十多人的队伍。
  第五浮屠正向所有人讲解着他的计划。
  “在阅兵礼的时候我们不要动,当阅兵队伍过去,开始进行献俘礼的时候,我们就冲破宋军士兵的警哨,直趋宗阳宫。”
  “到时候,我就是金国的使节!”
  第五浮屠说着,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符节:“金国大败于两淮,遣我为使,主动向宋求和。
  并为此,将大宋皇太子送返大宋,以表我金国诚意。”
  赵谌听了脸上浮现出一抹不太健康的红晕。
  他恨金人吗?
  当然恨。
  再没有人比他更恨金人了。
  但,他还活着,活着……就只能往前看呐。
  当初,他本有机会逃出汴梁城,南渡逃亡再立朝廷的。
  可惜,身边的太监总管裹挟了他出城向金人投降,从此他就沦为了阶下囚,长居于北国。
  他不想这么默默无闻地死去,他是皇帝之子,是皇后所生,是法理上无可争辩的大宋帝国的继承人。
  他以前从未来过临安,这还是头一次,他看到,临安的繁华已不逊于当初的东京汴梁了。
  这花花世界、大好河山,本就应该是他的!
  而他要想拿回本属于他的东西,现在却只能借助他最恨的那些人的力量,听从他们的摆布。
  忽然之间,赵谌心中竟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到时候大宋皇太子的身份一公布,众目睽睽之下,大宋如今的官家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江山让不让的另说,但他必须得打开宫门,亲自出迎皇兄,到时候……”
  ……
  曲大先生一听“大茶壶”的禀报,立即察觉大有问题。
  他马上唤来一架腰舆,载着他匆匆往崇新门的方向赶去。
  他住在后市街,这儿本就繁华,因为今日阅兵的缘故,御街被封了,大量行人只能走其他道路,因此道路更显拥挤。
  这时候就算是有车子或马匹也根本跑不开,反不如这腰舆灵活。
  晋王府里,晋王妃领着一群宫娥太监还有侍卫武士,匆匆地赶到了客舍。
  李凤娘拉着既好奇又害怕的小公主也跟在他们身边。
  一进寒酥的房间,就见扶光和寒酥已双双昏厥在地上,气色灰败。
  扶光是毒性发作,寒酥的衣袍染红了大半。
  晋王妃急忙道:“御医呢,快,赶紧救治她们。”
  晋王府本也有太医常驻,两位太医急忙上前检视两位姑娘伤情。
  寒酥倒好说,一看就是被簪子扎伤,失血过多。
  倒是扶光比较麻烦,分明是中了毒。
  晋王府一听中毒,立即严肃起来。
  出现了毒药,那事儿就严重了。
  “务必救活她们,我要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晋王妃肃然下令:“王府上下,立即全面搜索,尤其是扶光和寒酥的住处。
  通知膳房,所有食物,全部封存换新!”
  赵宁儿和李凤娘鬼头鬼脑地在后边探看,这里边如此血腥,晋王妃怕吓着她们,尤其是年纪尚幼的小公主,赶紧叫人把她们带了出去。
  到了廊下,赵宁儿好奇地问道:“凤娘姐姐,她们为什么要打成那副样子呀,是为了向晋王争宠吗?”
  “大概是吧,不然还能为了什么呢?”
  “哇!那她们也太厉害了吧!北方姑娘都这么彪悍的么?”
  “谁说不是呢。”
  李凤娘想了想,忽然觉得自己承小公主叫声姐姐,就有责任教育好她,以后莫要长歪了。
  于是,李凤娘便执起赵宁儿的手,谆谆教诲道:“宁儿,古语有云:一不妒足以掩百拙,女儿不妒品自高。
  妇人有七去,七去之道,妒正为首。妇人不妒,则益为君子所贤,欲专宠而自私,则愈疏矣。
  你以后长大成人,嫁了夫家,可千万要以她们为诫。不要妒性太重,害人害己,惹得夫君不喜。”
  宋朝的驸马也是可以纳妾的,当然,娶的毕竟是皇帝的女儿,得公主答应才行。
  所以,李凤娘如此叮嘱她,倒也合理。
  赵宁儿急忙辩解道:“人家才不会呢,人家那么乖巧的小女子,怎么可能成为悍妇呢。”
  “哎呀,你别急呀,我也就是想到了顺口叮嘱你一句嘛。”
  “那你以后嫁了人会生妒么?”
  “怎么可能!想我李凤娘貌美如花,我需要跟人抢男人?嘁!”
  赵宁儿生气了,气鼓鼓地道:“那你就是说我不好看呗?我不想跟你好了。”
  “你看,又急。我也不是这意思,我就是说……嗯,像你我这么可爱,要是有男人不喜欢,那就是他眼瞎,我们根本不必为了这种瞎子寻死觅活,自然也就不会生妒了。”
  “那倒是。”
  “那你还去不去看你姑夫我叔他阅兵了?”
  “去去去。”
  “走!”
  两个小姑娘手挽着手儿,欢欢喜喜地跑开了。
  此时,宫中御宴已毕,皇帝领着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已经摆驾宗阳宫了。
  第649章 今日大吉
  黄罗伞盖缓缓移动到了宗阳宫的正门城楼之上。
  虽然天子还没有露面,但四下百姓看到黄罗伞盖,就知道天子到了,顿时骚动起来。
  这处原秦桧赐第被改造的最主要部分就是宫墙和宫门。
  毕竟这处宅院里边的屋舍,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本就极为高大宏伟。
  当初那位临安府尹张澄为了拍秦桧的马屁,几乎就是按照宫殿的规格进行设计的。
  所以要把这里改造成一座宫殿也非常容易。
  考虑到改建成“宗阳宫”后,这里将成为皇室举办一些大型活动的所在,因此这里的宫墙和宫门城楼等都是加盖或改建的,完全符合宫城正门的标准。
  皇帝此时已经登上城楼,只是还没有上前扶宫墙而下观,而是在城楼中歇息。
  陪侍在皇帝左右的自然都是朝中重臣。
  好在大宋皇室的爵位逐代而减,靖康之变时又被掳走好多,现在的皇室宗亲着实不多。
  不然这座城门楼都挤不下够资格待在里面的人。
  至于次一等的官员们,则在城楼上候着。
  此时倒也无人约束他们的走动,但是为了方便皇帝出来时,能迅速回到自己的位置,官员们大多都是就近与其他官员攀谈说笑,极少离开自己站位太远。
  但,吏部的潘恒久、鸿胪寺的宾忠、兵部的雷应星、枢密院事叶奕章、直学士吕柱维、叶荃等几人却离开了自己的站位,走到宫墙边,举目远眺。
  宗阳宫在御道之左,道右就是太平坊和中瓦子。
  太平坊和中瓦子后面,就是后市街和青石巷了。
  举目望去,禁军隔断出来的御道上一片空旷的坦途,其后是人山人海,十分的热闹。
  吕学士和叶学士对视了一眼,强作的镇定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终是有些绷不住了。
  他们很紧张、也很恐惧。
  最初,他们或是为了仕途前程,或是为了政见不同,所以站了队、抱了团。
  但是随着对诸多事件的站队与参与,他们身上的山头标签也就越来越鲜明。
  再后来,最初本心是因为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他们已经摆脱不了自己身上的标签,只能聚为一党。
  这时候,汤参政的表兄,曾经的巨室豪门岭南言甚又和他们结识了。
  言甚购下豪宅,时常邀请他们饮宴作乐,互赠礼物,诗词唱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