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57章
这户人家姓徐, 不同于戚家这样的外来人家,徐家祖上几代都在杨溪村里生活,徐家汉子和戚大伯同岁, 因着进入村中必须要经过村尾的缘故一来二去地就和徐家人熟络了起来, 两人年纪相仿又能玩到一块去,在戚大伯仍住在山脚戚家时隔三差五地就来找他,算是戚大伯这个沉默寡言的汉子在村里仅有的一个能称得上是朋友的存在。
徐汉子有一儿一女, 女儿嫁去了隔壁村子,儿子才刚刚成亲不久,娶的也是个徐姓姑娘,虽然同姓但七拐八拐地拐出了不知道多少道的亲戚关系, 早就是出了五服的存在了。
戚大伯带着他们走到了附近, 边走便给戚长夜指了刚划出个框架的戚渔的房子,戚长夜边听边注意着身边的赵岁岁, 这么一会儿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赵岁岁险些又是一个趔趄, 戚长夜便往他的身侧靠近了些, 也能在第一时间扶上赵岁岁一把。
戚大伯回头看了一眼,没说什么。
这个距离对于村里的普通汉子和哥儿来说已经显得有些暧昧了,换做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汉子哥儿是会被村里的人指点议论的程度,不过如今天色太黑, 附近也没有什么人存在, 就算有人看见了应当也不敢说戚长夜什么,戚大伯更是抹不开脸面和小辈说这种事情。
他甚至根本就没往那方面想,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啊,原来这两个已经发展到这样的地步了。”
他就说呢,这两个人一个俊一个俏, 日日同住在一个屋檐下面朝夕相对的,不发展出些什么才有问题呢。
虽然戚大伯很不想打扰后面的两个人,奈何他们现在已经站在了徐家的门口,戚大伯只能轻轻地咳嗦了一声,伸手敲了敲徐家的大门。
“谁?”过了片刻,一个有些清亮的声音自门后传了出来。
戚大伯一下子就听了出来:“大郎,是我,你戚大伯,来找你爹。”
门后的人走了几步:“好咧大伯,你稍等一下。”
戚长夜能听到脚步声逐渐远去,想来是徐家大郎去询问徐汉子了,又过了一会儿门才被人一把拉开:“老戚,你怎么来了?”
戚长夜也看向了人。
徐汉子明明与戚大伯同岁,从面上看却要比戚大伯年轻上不少,一点都不像戚大伯看着那般苍老沧桑,这汉子的个头倒是也相当优越,仅比戚长夜再矮上一点点,眼神清亮唇边带笑,看来是真的同戚大伯的感情不错。
戚大伯朝侧面让了一步:“老徐,这是我侄子,戚五,这是他……这是赵哥儿。”
戚大伯也不知道该怎么介绍赵岁岁,想来想去干脆直接以赵哥儿来代替了。
徐汉子的脸色僵了一瞬。
这村里就没有没听过戚五的大名的,想也知道徐汉子应当对他也没什么好印象,戚大伯也知道这点,连忙补充了句,“我侄儿想买些鸭蛋,我想着你家刚好养了鸭子,便带着他过来问问。”
徐汉子点了点头,松了口气,总之不是上门找茬的就好,徐汉子刚刚甚至还以为戚大伯被他侄子给威逼胁迫过来抢钱的呢。
徐大郎甚至都差点要去摸墙角立着的那个锄头了。
但他也没有太过放松。
他没敢再将人往屋子里迎,而是直接与人站在院子里谈了起来:“是这样啊,我家是存了一批鸭蛋,都是这个月新鲜下的,本来想着过几天一齐拉到镇里卖了的,不知道戚……戚五侄想要多少?”
徐汉子这话说的格外别扭,总感觉某时某刻一只拳头就要从黑暗里面冲过来了。
戚五倒是没打过他,但他曾近距离见过戚五打人,心里多少有些发憷,不然婆娘也不至于常常骂他“那么胆小白长了一副高大个子”了。
这个时候他又有些懊悔,早知道将人再往里面带上几步了,免得这黑灯瞎火的什么都看不清楚。
戚长夜想了想:“你这儿有多少?”
徐汉子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了想还是如实回道:“四五十个吧。”
戚长夜点头:“怎么卖?”
徐汉子又回:“一文一个,买十个送一个。”
和鸡蛋倒是同样的价格,不过在他们这地方鸭蛋并没有鸡蛋好卖,因着每次进镇都要缴上一个铜板的缘故,徐汉子便次次都攒上一堆再一口气拉到镇里卖掉。
戚长夜点头:“行,我都要了,劳烦徐伯清点下数量,我这边好方便结钱。”
他知道徐汉子在担心什么,主动提了结钱的事情,果然徐汉子眼中的怀疑稍稍减淡了一些,他朝着站在一边的徐大郎看了一眼,徐大郎立即会意跑去了鸭舍。
巧合的是徐家刚好有四十四个鸭蛋,刚好算是四十文钱,戚长夜又朝着赵岁岁看了过去,有了刚刚在戚家的那一遭赵岁岁付钱已经很习惯了,他很快就数出了四十枚铜板。
徐汉子同戚家人一样震惊,他们听到的传言都差不太多,都对这个被强行抢来的哥儿没抱有什么乐观态度,尽管后来戚长夜与赵岁岁一同出过几次大门、赵岁岁无论是状态还是衣着都要比以前好上不少,却也仍旧没多少人往太好的方面想,最多最多只是觉得不过是这村霸暂时没有下手罢了。
但如今见着戚家的这村霸连家里的银钱都交由赵岁岁管着,霎时便没人再将他当做临时的玩物买来的奴隶了,人们只觉得赵岁岁是个有本事的,这才不过半个月的功夫,竟然将这戚家的村霸给管的服服帖帖。
起初赵岁岁没想到这些,后来倒是反应了过来,戚长夜是拿着银钱的事儿顺势给他做面子呢。
许是因为拿到了银钱,徐汉子的畏惧担忧减去了不少,徐大郎仔仔细细地将鸭蛋给装了起来,戚长夜带来的那个篮子装不下这些,徐汉子便让徐大郎去屋里翻了个篮子出来,将鸭蛋装好以后递到了戚长夜手边。
“哪天有空顺手将篮子捎回来就行”,徐汉子没敢将话说的太死。
不还他也没有办法,难不成还能为了个篮子真找上门去啊?就算不还他其实也没什么损失,那篮子也不值什么钱,是他自己编的东西,抽空在院里坐上个把时辰就弄出来了。
戚长夜点头:“行,我知道了。”
这场交易要比徐汉子想象中的顺利上许多,戚长夜拿到鸭蛋也没有多留,干脆利落地告辞离开,只留下徐汉子自己站在原地。
徐大郎重新将门掩好,转回身便看着他爹傻站着的身影:“爹?”他疑惑地叫了一声。
徐汉子摇头:“没事。”
他和儿子回了屋子,老妻和新进门的儿媳妇儿都在屋子里等着,徐汉子见状摇了摇头,将手里的沉甸甸的铜板往上扬了扬:“好事儿,鸭蛋全都卖出去了!”
老妻和儿媳妇的脸上顿时都带出笑来。
虽然镇里的价格更高,但大部分人其实都更倾向于在村子里卖,杨溪村并不是离镇子最近的村子,人家路途近的卖鸡蛋卖青菜都有着优势。
再说了,镇上又不是没有养鸡养鸭的人家,镇民指不定从哪边买呢,猫一天狗一天的能不能卖出去都不好说,要是路上磕了碰了更是要心疼上好几天,无论是牛车还是板车坐上去屁股都能颠出八瓣来,就更别提易碎的蛋了。
“那怎还在院里呆上那么长的时间?”徐大娘不解问他。
徐汉子仍是有些不可置信,过了一会儿才道:“你知道刚刚是谁来买的鸭蛋吗?!”
徐大娘看他:“不是戚家老大吗?”
方才徐大郎来喊他爹的时候徐大娘也听了一耳朵。
徐汉子摇了摇头:“不,是他那个侄子!他家排第五的那个!”
徐大娘也愣住了。
她急急忙忙地扑到徐汉子身上:“老头子,没动起手来吧?”
徐汉子哭笑不得,连忙摇头。
徐大郎和徐氏也凑了过来,徐氏有些惊讶地看向自己相公:“真是那个村霸?”
徐大郎点头。
“我还以为得扯皮上一段时间呢,没想到竟然挺爽利的,比村里的不少人都爽快,看他行事也干脆利落的。”徐汉子感慨道。
徐氏插了一句:“是啊,我今儿个在村口树下也瞧见他了,他和他家的那个哥儿,两个瞧着都挺俊俏的,远远看着就和刚成婚没多久的小两口一般,和传言里的人根本就对不上号。”
徐汉子又掂了掂手里的铜板,最终还是感慨了一句:“我以前也不是没见过他,明明都是同一个人,现在却看不出一点那时候的跋扈样子了。”
徐大娘不以为然:“人总是会变得。”
“这样想想,那时候也不能全都怪他,村里传的风言风语……有些的确是太难听了,也不怪他有那么大的反应。”
徐汉子叹了一声。
---
徐家的事情戚长夜全然不知,与戚大伯分别后很快就带着赵岁岁回了家里。
戚桐这小家伙已经醒了,倒是没什么害怕的情绪,正在屋里抱着小狗发呆,见着他们两个回来立时从椅上蹦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