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戚长夜小时候寄人篱下,最盼望的就是有一块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先前是不得不让他将房间让给赵岁岁一半,小朋友已经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情,他这个大人就更不能将这件事给忘在脑后了。
届时算上已有的三间便一共有五间房了,戚父戚母的那间屋子不准备动,留下一间用来应急,平时也能放些东西。
粮仓地窖是必须要挖的,柴房灶房都要扩大上一些,还要尽快抽个日子去镇上将打井的工队给请回来,这几日戚长夜花了些积分在系统里面查阅了些资料,感觉这附近能出井的可能性极高,但他到底还是个外行,只能勉强做个参考。
“我准备在这几日就抽个时间将砖和材料都定下来,还得麻烦大伯跟我跑上几趟,毕竟我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
“盖房的工人也得要大伯帮着找找,戚家或是村里的汉子都行,工钱就按照市价来给,每人每日十五文钱,同样要包一顿中饭。”
戚大伯点头:“你放心吧。”
戚长夜又道:“大哥二哥要是有空也都过来,既然包饭还得找两个做饭的人,大伯可以回去问问渔堂哥的意见,要是能来同样也是每日十五文钱。”
戚渔盖房时戚长夜也过去忙了几日,大抵摸清了这些汉子们的性格,戚大戚二都随了戚大伯的老实性子,都不是会糊弄的人。
戚大伯深吸口气,语气有些激动,却还是劝他:“小五,十五文太多了!”
戚长夜摇头:“不多的,毕竟要做那么多人的饭,也不是个简单的活计。”
“岁哥儿不一定能每日有空过来帮忙,这些钱都是应当拿的。”
赵岁岁听到自己的名字,有些疑惑地抬起头来,但也没有当着戚大伯的面提出自己的疑问。
做饭真不是个简单活计,尤其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整日对着锅灶烟熏火燎的,更何况还是那么多人的饭菜,戚长夜压根就没想着让赵岁岁来,他准备在村子里面雇上两人,毕竟除了盖房的汉子们外还有他在镇上请来的打井工队。
他太清楚赵岁岁的性子,要是让赵岁岁也呆在这里……他怕不是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给累死。
倘若让赵岁岁来选,他肯定会自己将这些活计全都接下来,早上跟着汉子们干活中午匆匆去灶房忙活,忙完再一头扎进工地里面,只为给戚长夜多省下几个铜板。
“我和岁哥儿想在半个月内将房子完工,想请大伯来做这监工,大伯的工钱便按每日二十文算。”
戚大伯刚要拒绝,戚长夜便给了赵岁岁一个眼神,赵岁岁顺势接了过去:“大伯,我对村里不是很熟,这么多人里最信任你,想来戚大哥也是这样,到时还得麻烦你多多费心。”
戚大伯皱着眉头,最后还是叹了一声,点头道好。
这事儿说来他可赚大了,每年秋收一过村里便有不少汉子成群结队地前往镇上寻找工活,其他村子也是这样,一个位置能引得数十人争抢,能找到的终究还是少数,像是这样在村子里面干着活计就能把钱赚了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戚大伯已经可以想象到消息放出去后会被抢成什么样子!
虽说戚五的名声不好,但在银钱面前谁会在意这些?名声这东西不过是用来桎梏那些贫穷的底层的,人都快饿死了还有闲心顾忌那些乱七八糟的流言?哪怕戚五是骗人的,豁把子力气出去蹭顿午饭也不算亏!
纵然一定会有人受戚五的名声影响不敢过来,但这么大的一个村子想找几十个愿意来的实在是绰绰有余,再说了,戚家还得分几个名额走呢,这样一算也没剩下几个名额了!
戚长夜将找人的权力给了戚大伯,戚大伯定然会先可着自己熟悉的人来,他这汉子本就性子朴实,心里只有感念的份儿,做起事来只会更加认真。
戚家众人日子都过得艰难,戚大伯本就因为戚渔的事情掏光了家底,朝廷收税单是戚渔就又征走了上百文钱。他拿自己的微薄积蓄贴补渔哥儿……老大老二虽然没说但心里都如明镜一般,心里肯定是有不满的,戚大伯这几日正愁着这事儿呢,突然就来了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刚好能借着这事儿赚上一点,连带着他的两个儿子都能攒上一些。
渔哥儿马上就要搬到村尾,手里要是能攒上些银钱,戚大伯心里也能放心一些。
戚大伯擦了擦眼角,感动的眼睛都红了。
第80章
趁着秋收税收刚过, 戚长夜去村子里面收了一批粮食。
今年的粮价相较于去年几乎没有什么起伏,每年的这个时候镇上的粮商都会派人下到村里收粮,价格会与镇上差上那么一点。不过他们收的量多, 也不需要村民费力将粮食拉到镇上, 他们自己会派人派车前来推走,所以会有不少村民选择与这些粮商交易买卖。
当然这只是部分人的选择,还是有人家宁愿费力自己去镇上卖的, 不过具体要卖上多久就不好说了。
戚长夜直接在村子里买,板车来回拉了几趟,一口气将未来大半年的粮食都买了出来,他空间里还时不时地能签到出点米面粮油, 吃到明年这时候不成问题。
粮食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剩下的就是他与戚大伯商量的盖房的事了。
戚大伯急匆匆地回了大院,因为走路太着急的缘故险些直接被块石头给绊倒在了地上, 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进了院后正见着在院子里面扫地的戚渔, 连忙朝人叫了一声:“渔哥儿, 你大哥二哥呢?”
戚渔抬起头:“大哥二哥去挑水了,马上就能回来。”
戚大伯点头,顺口又问了一句:“那你嫂嫂们呢?”
戚渔沉默了下。
“在屋里面。”
戚大伯脸上的笑意霎时减淡了一些。
戚家大院人多,日常消耗的粮食柴火也都不在少数, 戚奶奶没有专门安排某一个人去做这些, 院子里的汉子夫郎们都是轮番来的。
农忙时节除外,农忙时家里的汉子全部都要下地干活,平时则是每几个汉子轮上一天,洗衣洒扫收拾菜园则由各家媳妇夫郎们轮流着来,戚老太太并不是什么刻薄的人, 即便这些媳妇夫郎里也有着她不喜欢的,她也没仗着老太太的名义和孝道逼迫对方做什么事情。
毕竟是人都会偏心,在这种朝代能不受私心影响磋磨他人就已经是相当难得的了。
今日轮到了戚大戚二挑水,那院里的活便本应由着他们的夫郎来做,可现在却是渔哥儿替他们收拾这些……戚大伯虚虚攥了攥拳头,最后也只能无奈松开。
“等你两个阿兄回来了,叫他们带着他们屋里的来找我,你也一起跟着,我有事要说。”
戚大伯最后只能这样说了一声。
戚渔应下,继续拿着巨大的扫帚清理起院子,戚大伯则转过身子进了屋里去寻戚老太太,而不远处的另一间房里,戚大戚二的媳妇夫郎正坐在一起商量着事情。
“我们就这样把活都丢给了渔哥儿,公爹知道不会生气吧?”戚二媳妇有些忐忑,时不时地朝着门口瞥了一眼。
戚家人多,房间也都又挤又小,用块木板圈出块私密空间来就能算是个小屋子了,除了戚老太太住的那间以外没有一间是宽敞的,老鼠进来都能迷路。
这“小屋”里更是连个窗户都没有,两人也不清楚戚大伯已经回来的事情,老大夫郎无所谓地摆了摆手:“知道又能怎么样?就算是奶奶知道也没什么好怕的,找个借口说是渔哥儿自己要帮的就成,难不成他戚渔还敢否认?”
戚二媳妇想了想,确实也是这个道理,于是也跟着放下心来,穿了针线去补手里的衣服。
“那我就说二郎的衣服坏了个口子,明儿就要去镇上找活了,总要穿的体面一些才能被那些老爷们看上。”
总要趁着还有天光的时候补,否则等天黑了就来不及了,事有轻重缓急,老太太和公爹听了也没法怪她什么。
戚二媳妇儿缝了几针,又偏过头去压低了声音:“哎,听说渔哥儿那房子已经盖好了,暖过了房就能搬出去住了,我昨儿偷偷过去瞧了一眼,嚯!盖的还挺好呢!”
“挺好的,奶奶公爹和大郎也能放下心了。”老大夫郎瞧了她一眼,却没有顺着老二媳妇儿的话往下去说。
他知道老二媳妇儿想说什么。
昨天晚上他悄悄地在大郎耳边也问过了这个问题。
——这得花上多少银子啊!
戚大只呵斥他不要乱问,可他知道,戚大心里也是在意着的。
渔哥儿的户籍已经改了,他不知道具体要花上多少银钱,但既然和官府那边扯上了关系那肯定是便宜不了的。
公爹还张罗着给渔哥儿盖房,虽然已经能省则省尽可能地从村中取材从戚家出人了,但到底还是买了一些盖房用的材料出来……更不用说今日公爹掏出来的那百来文税钱,一个人的人头税就一百多文了啊!再加上给皇上的那笔献费,那可是足足二百多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