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话未出口就见着戚长夜抬眸看了他一眼。
  吴四突然福至心灵:“那就、那就多谢步当家了!”
  第83章
  纵使步大当家极想与戚长夜多交流一会儿, 每日镇门关闭的时间却不能为他的意志所更改,尤其是在戚长夜说自己家里有个几岁大的哥儿弟弟的时候,步大当家更是没法将人留下了。
  只不过他性情豪爽, 戚长夜也不是小家子气的人, 两人虽然聊的不多却已经是极为投缘,直让戚长夜忙完家里的事情就来镖局找他喝酒。
  ——顺便两人再好好打上一架。
  戚长夜哭笑不得,一看就知道面前这人是个武痴, 与他轻轻碰了下拳:“好,一言为定。”
  他在歩大当家恋恋不舍的目光中转身离开。
  好歹是赶上了镇门关闭前走了出来,戚长夜没有雇佣牛车,天色已经暗淡下来, 他沐着最后一点落日的余光往村里走, 边走边想今天发生的这些事情。
  说实话,他和吴四其实也没什么交情。
  不过吴四这人根子不坏, 和那些混混本质上多少还存在着些差别,戚长夜并不介意帮上他一把, 毕竟有时候有些镇上的事情要查……吴四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也仅限于路过顺手帮上一把了, 要让他专门为了吴四抽出时间精力……戚长夜大抵也是不会做的。
  他很清楚自己的性格,只能说那些混混会选时间,偏偏就赶上了他在镇里偏偏就赶上了他刚刚好好路过那个位置听到了他们发出的声音,只能说一切都是上天注定。
  当然, 会在那里也很正常, 毕竟那条巷子就在吴四租的房子旁边,应当是吴四回家时被他们给当场拦住了。
  帮吴四是一方面,与镖局的人结识又是戚长夜的目的之一。
  他这人本来就在记路方面有着一些天赋存在,连大山里的繁复地形都能一次记住呢,更不用说镇上的这些房屋小巷了。
  镇西这地方混乱贫穷没有一点城镇布局规划, 不像他印象中的古镇那样以中轴线为中心两边对称,正因为镇西环境太过复杂,所以戚长夜在前几次来时就多用了不少心思观察周边环境,刚刚他听说县里的镖局来镇西租房落址时就在心里思考起一个问题——他们会选在什么地方呢?
  他还记得老何头提的那句“他们要改造个演武场出来”,房子太小根本改不出来,戚长夜心里迅速过了一遍位于镇西的面积足够的宅邸,符合条件的本就不多,故而很快就想了出来。
  不过他也不太确定是不是自己想的那座,于是同老何头说了自己着急要回村里,果然,老何头便带着他抄了近路穿了小巷,这下戚长夜的猜测对象便又少了几个。
  来的路上他就已经判断出了那宅子离吴四家不远,又想到了上次进镇与吴四喝酒时提到的他被混混纠缠的事情,再一联想到老何头说的镖局的汉子与本地混混发生过好几次冲突的事情……戚长夜心里便隐隐约约有了个想法。
  但他也确实没想到能正正好好全部赶在了一处,事情顺利的有些超出他的想象。
  不过顺利就好。
  他顺利地与镖局那边搭上了关系,短时间内吴四也算是有了个庇护。
  戚长夜舒出一口气,快步地往杨溪村走。
  入了秋冬天黑的也快,没过多久天色就已经暗淡下来,远处的漆黑大山瞧着也尤为慑人。临近村口戚长夜便放慢了脚步,这时间点已经没人在村外晃悠,他借着袖子和夜色的遮掩从空间里摸了包□□糖出来。
  这是他今天签到得的东西,巴掌大的一包却有足足一斤,前几日戚长夜将签到系统的许愿功能从“种子”更改为了“食物”,空间里存着的各色食物也五花八门地多了起来。戚长夜隔三差五地就往家里的灶房中偷渡上一些,赵岁岁至今也没有发现这些东西的来历不对,他已经习惯了戚大哥每次出门都会带些东西回来的日子。
  天色彻底黑了下来,戚长夜却走的极稳,仿佛根本没受到天黑的影响。他终于走过了村尾的戚渔的新房,渔哥儿因着要来他家做活的缘故在戚家的地位直线攀升,起码明面上没人给他使脸色看了,生怕他跑到戚长夜面前说些什么影响了戚家汉子去山脚做活的事情。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都是要朝钱看的。
  ---
  定下的材料逐批送来,是砖户家里已有的那些砖头现货,戚大伯特意帮着赵岁岁来验的货物,他检查的非常仔细,甚至于一块块地细细看过,比自家盖房还要认真。
  由不得他不认真,他的三个孩子都在戚长夜这里上工,他自己也拿着戚长夜给的工钱,单是一日他们就能在戚五这里赚上几十个铜板,戚大伯总觉得是自己占了小辈的便宜,心里总有些不好意思。
  他共在村里招募了二十个汉子,其中十二个都是戚家的人,虽然大家同为戚姓戚大伯却也没什么人都要,找来的都是踏实干活勤劳能干的。
  戚家也不是没有那好吃懒做能混且混的人,觉得他这个大伯有了好处偏心其他兄弟侄子,为此戚奶奶还专门出面警告了一番,压下了戚家人的心思后又将戚大伯叫去告诫他“千万别耽误了小五的事情。”
  戚大伯心里比谁都清楚戚五是信得过他才将这事情交给他做,一旦他找来的人人败了戚五的信任……以后想再同他亲近可就难了。
  戚大伯比谁都珍惜这个机会,剩下的八个汉子也都是他仔细挑过的,甚至还就人选问题找戚老太太商量了好几回。
  徐大郎也是其中之一。
  秋收一过,徐大郎的一个朋友就找上了门来。
  “大郎,我们几个今个晚上就准备去镇门口排着,今年粮食收成不错,家家户户都收了不少,万哥打听到镇上那些粮商大户们要多招一些扛包的汉子,明早咱几个早些过去,镇门一开就去粮铺外守着,说不定就能捞着份工做呢!”
  徐大郎笑笑:“阿关,谢谢你还记着兄弟,不过我不准备去镇上了,你知道的,我要去戚五兄弟那儿帮忙盖房的。”
  郑关一听就皱起了眉:“大郎,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难道是真的要去吗?戚五这人谁不了解啊,他家连块地都没有,他哪有能盖房的银子啊?”
  郑关这人干活也是一把好手,戚大伯先前也找了他问,只不过郑关实在信不过戚五,想都没想就给拒绝了。
  “我听说戚五要建什么砖瓦房,你看他像是能拿的出那么多银子的人吗?我是知道他好像与镇上的有马车的富户老爷搭上了关系,但砖瓦房要花多少银子?几十两他拿的出来吗?三叔公家都攒了那么长时间呢!大郎,你可别被他给骗了啊!”
  就算真的被戚五骗了,他们也不敢去找这村霸要个公道啊!
  “大郎,一年到头就这几天最好找活,你要是错过了指不定就被别的汉子给抢了,那你指不定这一个秋天都没有别的进项了!”
  徐大郎闻言,脸上同样也多了几分犹豫。
  但他最后还是咬了咬牙,猛地一拍自己大腿:“我都答应戚家大伯了,我不能说话不算数!我愿意信他一次!”
  郑关像是没想到他会这样轴,直接气的站起身来,过了一会儿才厉声道:“等过几天你在镇上找不到活时可别后悔!”
  话音未落,郑关转身就走,小徐氏正端着两碗热水走了进来,被他这样子吓了一跳。
  “大郎,怎么了?”
  小徐氏将碗放在桌上,一脸疑惑地看向了徐大郎。
  徐大郎深吸口气摇了摇头,伸手抓住的她的手:“没事。”
  同样的事情在不止一家发生。
  毕竟去镇上找活就抢那么个先机,人家招的人数有限,去晚了便什么都捞不到了,哪儿能就这样白白耽误着啊?
  郑关走前还特意到了徐大郎门前又问了一遍,徐大郎依旧没有答应,郑关只能长叹一声,与村里面的其他几个汉子一起朝着进镇的道路扬长而去。
  如郑关所预料的那般,今年的活计果然好找,郑关他们去的又早,非常顺利地找到了份扛包的活,每日早出晚归赶着镇门开启入城等到镇门关闭离开,虽然疲累的到家以后倒头就睡,但因着能赚到银子的缘故,一个个地都开心极了。
  村子不少人私下都在嘲笑徐大郎傻。
  徐大郎没说话,只盯着那人的背影看了一会儿,正要关门,就听到有人在旁边叫了他一声:“大郎。”
  徐大郎抬起头,就见着是戚大伯与戚渔走了过来。
  “大郎,上工的日子定下来了。”他听见戚大伯对他说道。
  徐大郎怔怔盯着他看,过了许久才笑了一声。
  ---
  次日清晨,赵岁岁到了腌鸭蛋的坛子旁边,从里面掏了两个蛋来。
  应该是到了能吃的时候,就是不知道腌成了什么样子,赵岁岁想到戚大哥用花椒八角盐等调料煮出来的那锅腌水,心里也止不住地期待起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