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他目光殷切地盯着戚长夜看,说出的话也格外诚恳,这倒是让戚长夜有些意外——毕竟东西是他亲手制作出来的,他若是背着戚长夜再做上一批拿出去卖了戚长夜其实也无可奈何。
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就是格外耗时耗力消磨精神。
或许是因着本身就是靠手艺吃饭的人的缘故,这些人格外注重传承名分,一旦闹出了剽窃客人方子的事情不小心坏了自己的名声,日后谁还敢再拿些东西找他们来做?各行各业的圈子总共就这么点大,万一真的传扬开了日后还想不想再在这镇里面混下去了?除非只想赚这一把子生意赚笔大的而后再也不干这行了。
铁匠是这样,老何头也是这样。
戚长夜很快想明白了这点。
他当然无所谓这一张图纸,虽说现在的他手里不缺银钱但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况且枣糕铺子若是真能开办起来肯定又要花上不少,若是能在这种时候给自己添加一些积蓄他当然也不会拒绝。
“可以卖,你准备出多少银子?”戚长夜将问题给抛了回去。
戚长夜不太了解这东西的行情,连带着上次火炕的图纸也是一样,他自己心里会估量出个大概的数字,只要对方给的价格不低于他开的这个数字他通常也懒得再管。
他这性格其实并不适合做些生意,真要论起来反倒是岁哥儿更适合这些,家里的钱袋子都由岁哥儿管着,也多亏是他在管理,要是由戚长夜自己打理这段时间的开销花费应该还要多上不少。
老铁匠认真地思索了会儿:“二十五两,我也不瞒你,这是我能给出的最高价格了,连带着这个已经做好的也白送给你,之前的定金我也给你全退回去。”
戚长夜:“……”。
实不相瞒,竟比戚长夜的心理价位还要高出五两。
这老铁匠倒是实诚,二十五两的确不低,更何况那个做出的成品也不便宜,在外面单买恐怕也要几两银子。
毕竟这东西是用铁打的,又小巧精细制作起来格外耗费人的心神,越小的东西就越是难做,这段时间老铁匠忙着琢磨这玩意儿,应当也花费了不少心思。
戚长夜点头:“行,就按这个来。”
老铁匠哈哈大笑起来:“好小子,是个爽快人!放心,叔肯定不会让你吃亏!”
他确实没占戚长夜的便宜,戚长夜也抱了和他拉拉交情的念头,毕竟他名义上的用铁额度其实也没剩下多少,日后说不定还有不少铁器要靠老铁匠来做呢。
二十五两可不少了,材料人工时间成本全都算上想赚回来也不容易,这东西也不好制作,虽说销售前景相当不错吧但做出一台也要废上不少功夫,制造时间摆在这里,一时半会儿地恐怕也是很难回本。
戚长夜非常干脆地与他签了契书,做生意的就没有不喜欢爽快人的,这次他们倒是没去官府那里盖章印证,而是按照民间交易的方式撰写了一份。
两方都相当干脆利落,各自按上了红手印后老铁匠便去给他拿了银钱,算上退给戚长夜的一两定金,转眼之间他的手中便多出了二十六两银子,还有一个沉甸甸的手摇式绞馅机器——这东西虽然看着不怎么起眼,但拿在手里份量其实也着实不轻。
他又与老铁匠提了几句烤箱的事情,烤箱肯定是不能由全铁打造的,但其中的一些部件却是需要铁来支撑。这点东西可是要比绞馅机更好做上千倍万倍,在经历过绞馅机的磋磨以后老铁匠现在看什么东西都觉得好做,听了几句就连连点头,只说明日就能弄完,让戚长夜有空随时来取。
他将银子和机器一起放到了随身带的筐子里面,拿了块布来盖在上面,随后借着布的遮掩将其收进了空间之中。完成了一件待办事项,下一件便是打探一下去哪里能买到牛奶了,根据他的记忆可知这朝代似乎并没有出现那种广告节目上常见的牧场奶牛,人们养牛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耕地和劳作,牛奶只能算是其的一件附加品而已。
倒是有户卖羊奶的,但这东西也不能用羊奶来做啊。
戚长夜想了想,决定牙行和褚掌柜那边都去问问,起码要先打听出了附近有多少养牛的人家,他还记得先前见过同福酒楼挂在大厅墙壁上的菜牌,里面也不是没有用牛奶做的东西,况且有不少糕点的制作过程中都要添奶进去,这个朝代肯定是有着稳定的奶源供应的。
戚长夜打定主意,直接朝着牙行的方向走了过去。
倘若能将牛奶的事情落实,他就能带着赵岁岁来镇子里面看铺面位置了。
第124章
接下来的一连数日, 戚长夜都忙碌的不成样子。
杨溪村人只见着日日都有牛车骡车停在戚家门前,或是往返接送那不着家的戚五,或是来回搬运着什么物品, 戚家的院门也常常开着, 有村人装作要上山拾柴火的模样“不经意地”自戚家门前走了过去,又“不经意地”朝着里面瞥了一眼,便见着岁哥儿正和戚桐一起对着角落清点着什么。
他的手上拿着张木质的板子, 顶端固定着个大大的夹子,指尖则夹着一小根炭条,穿了身水蓝色的细棉布衣,乌黑的长发被仔仔细细地束在脑后, 冷不丁瞧着竟像是个正核算着物品的小掌柜。
那村人一时间有些失神, 还想定睛再多看几眼,却猝不及防地见着他脚边卧着的大狗自喉间发出“轰隆隆”的低沉声响, 村人被吓得一个激灵,赵岁岁和桐哥儿闻声也一同转过了头来, 村人心头一凛急急忙忙就转身走了, 只留给赵岁岁一个仓惶的背影。
赵岁岁收回视线,也没将其当做回事。
毕竟这些日子这种事情常有发生。
他仔仔细细地又核对了遍送过来的枣子斤重,确定了数量后与那老伯结了银钱,这是老伯家的最后一车枣子了, 连带着其他人家的枣子也零零星星地收了不少, 明日一早他家在镇上的铺子就要开业,许是和戚长夜在一起呆的久了,赵岁岁面上也沉稳极了。
但若是在戚家院里多待上一会儿,就能发觉赵岁岁远没有面上看起来的那样淡然——他先是将已经称好重的几大筐红枣又一筐一筐地提到了秤上复称了一遍,又拿起了早就能背下来上面内容的木板来来回回查看了一番, 最后又多此一举地推开了灶房大门看了看那几大篮的鸡蛋……总之仿佛陷入了什么诡异的循环,这已经是他这一上午第三次清点家里的东西了!
戚长夜拎着几块木板从堂屋走了出来,瞧见他的模样就有些想笑,还没等他劝上几句,赵岁岁就走了过来:“鞭炮买了吧?油纸够不够?家里的秤我刚刚试了一下,都是准的,铜钱也要多带上一些,别到时候不好找钱……”。
戚长夜:“……”。
戚长夜摸了摸他的脑袋:“放心吧,都准备好了。”
赵岁岁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心不在焉。
他这辈子做的最大最放肆的梦也不过就是在镇子里面找到了个闲散零工,在里头做上几个月的活计最终得到一笔银钱,哪能想到有朝一日就这样闷声不吭地莫名其妙地突然在镇子里面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铺子!一间铺子!
别说是他了!怕是整个村里也没几个人敢做这样大的美梦啊!
是的!一间属于他们的铺子!!!
连戚长夜自己都没有想到,他去寻找铺子的过程可谓是相当顺利,甚至顺利的有些超乎他的想象。
褚掌柜的那个侄子本来就是做牙行生意的,对镇里的每一处房屋都清清楚楚,戚长夜一说就有了想法。他对铺面的要求并不算高,一个小小的门面就行,这时代的人都讲究开门迎客大门宽敞,自然是门面越大越敞亮越好,戚长夜则截然不同。
他只想要一个小小的铺面,仿照着后世最常见的临街窗口,毕竟卖的是枣糕栗子糕这样的糕点,也没什么面积太大留客人进屋慢慢品尝的必要,像那所谓的翻台率啊上座率啊根本不是他要考虑的问题,甚至于有个几平方米的位置就能将铺子给收拾起来。
这样一看可选位置一点儿都不少,因着做的是糕点的缘故甚至连水井都不是必要,总之戚长夜带着岁哥儿在镇子上面晃了两圈,很快就确定下了一个位置。
好巧不巧地,离同福酒楼也不是很远,步行也就一盏茶的功夫,这条街上的都是些大型铺面,酒楼啊布坊啊随便哪家都占地好几百平,这样一个狭小的铺面卡在中间做什么都不太合适,以至于就这样荒废了好几年的时间——据说这以前是一条过路的小巷,不过后来官府对地域规划变动将小巷给前后堵死了,便多出了这狭长的一条来。
临近的布坊本想着将这一块给买下来打通墙面与布坊连成一体的,不过据说外墙要是打了对布坊的整体建筑结构也会造成一定影响,故而买下来后也一直都没有动工,日复一日地拖延到了现在。
总之,戚长夜想租,布坊那头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反正这地方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每月多拿三两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