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宋知南摆手:“不用了不用了。”
  “不行,你必须得拿着,你不拿我跟你急。”
  宋知南只得让队员们收下。
  拖拉机拉着几大麻袋的东西一路冒着黑烟把他们送到城郊才回去。
  大家把东西往自行车上装,一边装一边感慨乡亲们可真热情。
  按照以前的规矩,车队的队员骑车,其余的坐公交车回去。
  不过这次路程有些远,宋知南建议李群英三人先骑到公交站再换成她和宋知夏王翠花三人骑。
  到了公交站,宋知南把钥匙给李群英说:“你们应该先比我们到,你们几个先到我家去歇着,等我到家,咱们把东西分一分。”
  “好的,你们三个辛苦了。路上小心些。”
  “没事没事,你们赶紧过去等车吧,别错过了。”
  路上,王翠花笑声爽朗,一脸的意气风发。
  “知南妹子,你是真有本事呀,到哪儿都吃得开。”
  “都是大家配合得好。大家团结一心,黄土变成金。”
  “哈哈,你说得对。”
  王翠花接着说:“我跟你们说,我婆婆那人可势利了,之前我跟着队伍去演出时,她百般阻挠。后来见我往家里拿东西了,就啥也不说了。昨天还跟我探口风,说牛大妈都能当演员,为啥她就不能?我没搭理她。”
  聊了一会儿,宋知南突然想到王翠花说她几年没回过娘家了,便建议道:“王姐,你不是好几年没回老家了吗?你今年就可以回了。咱们演出的补贴你攒着,到时回家的路费不就有了?”
  王翠花说:“咱俩想到一块去了,我已经在偷偷攒钱了。”
  王翠花又想到什么,看了一眼宋知南,有些欲言又止。
  宋知南笑着说:“王姐,你有话就直说。我能帮你就帮,不能帮就陪你唠唠嗑。”
  王翠花笑道:“就是我想把咱们发的东西先放在你家,到时带着回娘家,省得我婆婆说三道四的,就是怕麻烦你。”
  宋知南爽快答应:“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点小忙算个啥?你尽管拿来就是。我家空房多,我专门给你腾出一个地方。”
  “不用那么麻烦,等我有空拿个箱子来,随便找个地方放就行。”
  三个人骑了两个多小时,下午四点才到家。她们到时,大家伙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
  大家伙赶紧帮忙往下搬东西,牛春草把三人往屋里推:“你们三个赶紧歇会儿,喝口水。”
  宋知南喝完半杯温水,开始指挥大家分东西。按照以往的规矩全部均分。
  其实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大家伙心里就是高兴。一个个欢天喜地的提着东西回家去。
  当天晚上,王翠花就拎着一个半旧的藤条箱子悄悄地来了。里面装着她这些日子攒的毛巾、瑕疵布料、棉线、手套、火柴等东西。这些拿到乡下都是稀罕物。
  第二天,宋知南让宋知夏把吴明珠和陆诗月的那份东西给送过去,人家这次虽然没去,但毕竟是队里的一员,分红也得给。
  陆诗月收到东西时有些受宠若惊,吴明珠不在乎这点东西,但想到是自己挣来的,还是挺自豪,她准备拿回去给爸妈瞧瞧。
  星星之火文工队的演出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在各个工厂和附近的公社大队巡回演出,各种补贴不断。有人亲眼看见,他们三辆自行车驮得满满当当地回来。
  做为文工队的队长,宋知南的名声又上升了一个台阶。
  人家现在不但有名声,还有很多实惠,听说光是粮食就有几大袋子,大家看着都眼红。
  宋知南每月还有稿费拿,人家还有正式工作和房子,这条件……
  宋知南要是性子老实些,都不用多老实,哪怕只是稍稍泼辣些,在大家的眼中都是一块行走的肥肉。
  现在的她是一块带刀片的肥肉,虽然吃下去有可能会割到嘴,但还是很有油水啊。贫穷和贪婪让他们格外勇敢。
  那些男联盟和婆婆盟们有些松动了。有些人只要利益足够大,连国家和民族都能背叛,更何况是一个没有任何约束力的民间联盟,谁也不会真把它们当回事。
  特别是家里儿子多不怕费儿子的人家思想松动得更厉害。这要是能当上宋知南家的上门女婿,这日子得有多好啊?
  一个男人家里情况不好,自己又干不好,还想过好日子,那就只能“嫁”得好了。
  第84章
  叶大爷和他老伴张大妈最先起了这种心思, 两人已经退休,家中有四个儿子, 人们都说多子多福,对于叶家来说,他们家是多子多愁。
  别的不说,儿子娶媳妇得准备彩礼和婚房吧。他们一家六口住在两间小房子里,睡觉都恨不得站着睡,狗摇尾巴都得竖着摇,这种情况怎么娶媳妇?
  老俩口整天紧蹙眉头,主打一个愁。
  现在二儿子下乡当知青去了,大儿要结婚,得腾出一间房。三儿子是个临时工,四儿子即将高中毕业, 不出意外的话, 四儿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也得下乡。
  俗话说, 大孙子老儿子那是心头宝啊。他们心疼小儿子,就动了心思想让三儿把工作让给四儿, 至于三儿, 他们也给他想好了后路,让他当上门女婿去。人选就是宋知南。
  你说宋知南厉害?那没关系,他儿子老实,不怕打不怕骂。
  宋知南不招公婆喜欢?那也没关系,他们压根就不上她家去碍眼,嫁出去的儿子泼出去的水,他们虽然失去了一个儿子, 但还剩三个儿子,而且省了彩礼和房子, 还多出一个工作名额,何乐而不为?
  至于名声啥的,穷人连饭都吃不饱,还讲究个啥名声?
  叶大爷和张大娘商量完毕,就开始着手考察宋知南。
  第一次,张大娘拎了很多东西,一步三喘地经过宋知南身边,宋知南见她可怜,就顺手帮了她一下,还送了她一段路。
  张大娘回去禀告老伴:“这个小宋今天帮我忙了,她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绝情啊,人倒是还行。”
  叶大爷点头:“再绝情的人也有发善心的时候,再说了你是女的,宋知南对男人更狠。改天换我再试试。”
  隔了两天,张大爷走着走着突然摔倒在宋知南面前,哎哟哎哟地叫唤个不停。
  宋知南见状,双脚先于脑子行动,蹬蹬后退十来步。
  经常看新闻的人都知道,路边的老人不能随便扶,扶了你就有可能说不清楚。
  现在可没有摄像头,到时候她是有理也说不清。她不怕事不代表她爱惹事,更何况倒下的这人还是个看着就挺鸡贼的老头,碰瓷的嫌疑更大。
  叶大爷见宋知南避之不及的样子,内心腹诽:“果然是个狠心的。”
  宋知南离开后,叶大爷自己爬起来拍拍屁、股施施然离开了。
  躲在墙角暗中观察的宋知南:我就说吧,果然是来讹我的。
  宋知南记住了叶大爷的长相,隔了两天,这个叶大爷又出现了,还带着个长相平平无奇的年轻男子。
  叶大爷对三儿叶来财指着宋知南说:“来财,你看见没?那个姑娘就是我们为你选的媳妇,长得还不错吧?要不是她性子太强,名声不好,也轮不到你。你嫁到她家后就有大房子住,还有好吃的,听说这姑娘花钱大手大脚,听邻居们说,她每月都要割几回肉,做饭煎炸烹煮的也不怕费油,你跟着她算是享福了。”
  叶来财没什么意见,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总是频繁地遇到这一家三口,宋知南也察觉到不对劲了。她记住三人的相貌特点回去向李群英打听。
  李群英想了一会儿说道:“我知道你说的是谁了。那个老头是叶大爷,他家四个儿子,天天愁得睡不着觉,之前还托媒人来我家说过媒,说他家不嫌弃我年龄大、长得不好看,他家前面三个儿子随我挑,我气得把媒人赶出去了。最近听人说,他们总在咱们这附近转悠。还有人说,他们打算让三儿子叶来财当上门女婿,估计是看上你了。”
  这个消息着实出乎宋知南的意料:“不都说咱们附近有男联盟和婆婆盟吗?不都说要抵制我吗?怎么这么快内部就出现叛徒了?”
  李群英笑道:“什么联盟不联盟的,只要好处足够大,他们什么不能背叛?不过是吃不着葡萄反说葡萄酸罢了。”
  宋知南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她觉得叶家这事必须得好好解决。要不然,她以后还会遇到类似的事。
  一个有工作有房有点钱的单身女人在别人眼里就是一盘菜,你不上桌,那些等着吃菜的人就少了一个大菜,他们能不着急惦记吗?
  她得让这些人知道,她不是盘菜,她是块烙铁,谁敢伸手,就烫死他们。
  宋知南分别向多位邻居打听叶家的事,搜集足够的消息之后就开始行动了。
  叶家二老都挺迷信,可以说,这个年代不迷信的老人很少。据说他们还偷偷找过张大爷算过。只不过现在打击封建迷信,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进行迷信活动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