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吃完饭,宋冬宝主动去洗碗。宋知夏和宋知南一起收拾屋子。
  宋知夏说:“三妹,我把冬宝以前住的那间房给你收拾出来,你以后可以随时回来住。”
  说到这里,她又小声说:“冬宝现在不敢住他原来的房间,也不敢住爸妈的房间,每天晚上把小床搬到我门口睡觉。”
  宋知南说:“没事,习惯了就好了。”
  宋冬宝跟宋知夏一起生活,姐弟俩的感情变得空前的好。
  宋知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生活,还没有人管束,家里都是她做主,她越发觉得自在。
  宋冬宝有姐姐依赖和照顾着,也觉得挺好。
  上次刚吃完鱼,没两天,宋知南就告诉他们有鸡肉吃了。宋知夏直接收拾东西带着宋冬宝去了宋知南家。
  她们今天吃的是小鸡炖蘑菇,三人吃了个肚儿圆,吃饱喝足后,三人一起去溜狗散步。
  宋知夏感慨道:“咱们姐弟三个很少有这么和谐的时候。”
  真是奇怪,父母没了,家散了,他们的感情反而变好了。
  宋知夏让宋冬宝帮她把缝纫机搬回家里,她每天下了班就开始学做衣服。她喜欢做衣裳,又肯下功夫钻研,手艺越来越好。宋冬宝也听了宋知南的建议开始学手艺,他选的手艺就是做饭。
  宋知南买了好东西偶尔会喊两人过去吃饭,鸡鸭鹅还有鱼虾他们都吃过了,宋冬宝的手艺也越来越好。
  宋冬宝胖了几斤,个子也窜了一截,他又变成了那个没心没肺的开朗大男孩。
  邻居们见到他,不由得感慨:这娃的心是真大呀,心大也挺好,至少不会一言不和就捅人。
  宋冬宝还时不时地向宋知南表忠心:“三姐,以后肯定没姑娘肯嫁我,我将来就跟着你混了。我给你当保镖和厨子好不好?”
  他是家里最小的,依赖心也是三人中最重的。他无法想像自己一个人怎么过。
  宋知南说道:“冬宝你放心,以后姐会护着你。再过几年,咱们换个地方,去省城或是帝都,那里谁也不认识你。”
  “真的?”
  “肯定的,我以后一定会很有钱很有名气。”
  宋冬宝笑着说:“嘿嘿,姐,大家都说你是文曲星下凡,你将来肯定能成为著名作家。”
  他妈还说什么他和大哥有慧根,可拉倒吧,他算是看出来了,他们宋家慧的都是不带根的。
  家里发生了这样的变故,大姐宋知春来得也比以前勤多了,每次来都不空手,给他们三个带点吃的喝的,顺便帮着做做家务。
  宋知春最担心的还是三个弟妹的精神状态,看到空荡荡的家,再想想死去的爸和大弟,她就忍不住伤心落泪:“你说咱们几个咋就那么可怜呢?这样的惨事偏就让咱们家赶上了。”
  大姐一哭,宋知夏也忍不住想哭,宋冬宝也跟着哭。
  邻居们一听到他们哭,也有心软的人跟着哭。
  宋知南来的时候就听见院子里哭声一片。
  她只好先把人劝住,宋知春惦记着家里的孩子,跟宋知南说了一会儿话就抹着眼泪离开了。
  宋知春人走了,但家里的气氛仍然很低迷。
  宋知南只好说道:“二姐,以后大姐再来你劝劝她,让她别哭了,也别总觉得咱们很可怜。”
  宋知夏说道:“可是咱们真的很可怜呀。”
  宋知南说:“咱们可怜什么?宋秋实发疯没了,爸没了,可是咱们活下来了,咱们三个可是幸存者。咱们有房子住有工作,有什么好可怜的?首先,咱们不能自认为自己很可怜,别人说咱们可怜也不要认同。你一自怜不打紧,有的人闻着味儿就来占便宜了。最关键的是二姐,你现在离婚又遭逢家庭巨变,小心有男人打你的主意。你不要试图从男人身上寻找安慰和缺失的父爱。咱们亲爹身上都没有父爱,更何况是陌生男人?他们有爹味但没有父爱,因为他们本质上都是巨婴。”
  宋知夏嗯了一声,表示听进去了。
  宋知南看着宋冬宝和宋知夏,语重心长地说:“人活着的最大目的是要让自己开心,你们两个不要花太多时间去琢磨自己怎么可怜,怎么坎坷不幸。你俩把注意力集中在做什么能让自己开心和充实上。”
  两人听完宋知南的这番话后,倒也真有所改变。
  再有人说他们可怜,宋知夏淡然答道:“我们不可怜,你们以后别说这话了,好像故意想让我们难受似的。”
  挑起这个话头的邻居脸上讪讪的。
  宋知南这次又猜对了,有人见宋知夏有房子有工作,还没有父母,就开始打起了她的主意。
  有个媒人上门说媒,说男方人老实能干会疼人,不嫌弃宋知夏离婚和名声不好,愿意娶她。
  宋知夏一打听,男方今年三十八了,家里有五个孩子,她气得把媒人骂走了。
  媒人还委屈地说:“年纪大点咋了?年纪大了会疼人。人家男方可是个老实人。这样的条件配你不是刚刚好吗?”
  宋知夏骂道:“你爷爷七十了会疼人不?要不你离婚再嫁个九十的,更疼你。”
  媒人悻悻地说:“我看你以后能找个啥样的。”
  接连骂走三个媒人后,宋知夏为了清净也学了妹妹的那套话术:她也克夫。谁娶她,谁全家倒霉,轻者没蛋,重者没命。
  这流言一出,众人见到姐弟三人就忍不住摇头叹气,小声议论,这一家子将来要出三个光棍,他们咋就不愁呢?还每天乐呵呵的,咋笑得出来?
  宋冬宝听到这些议论后,心里不得劲儿,回来向两个姐姐诉苦。
  宋知夏安慰他:“冬宝,别理他们,咱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就行。反正我现在过得无比舒心,长这么大就数现在最舒心。”娘家婆家她都没有归属感,现在却有了,每天过得既充实又心安。
  宋知南说:“三个光棍咋啦?三根光棍就是三根中指,我们在向这个世界表明自己不屑的态度。”
  第98章
  宋家出事以后, 宋自强和何梅帮着他们办了丧事。之后又来看过姐弟三人几回,两家之间的走动也随之变多了。
  何梅跟宋知南说:“你大伯本来想给老家的亲戚发电报让他们来奔丧, 被我拦住了。我说,他们那些人帮不了什么忙,还净添乱,先别让他们来。
  现在你妈又抛下你们走了,就剩下你们三个晚辈。万一你叔他们再盯上你爸的工作和你家里的钱,你们的麻烦可就大了。虽然你本事大,不怕他们,但麻烦嘛,能避免最好避免。你觉得呢?”
  宋知南都忘了老家还有亲戚了,便说道:“大伯母,还是你想得周到。你做得很对。再说了, 他们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 而且现在正赶上春耕, 可不能耽误了生产,还是别让他们来了。等他们以后知道了再说吧。”
  “你说得对, 就是这样。”
  何梅越来越欣赏宋知南了, 这孩子聪明灵透,一点就透,还不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哪像她家那个榆木疙瘩,在她脑袋上戳个洞也点不透。
  何梅忍不住叹气。
  在看完三姐弟没几天,何梅又提着一篮子吃的来了。
  她一看到宋知南,就笑着说:“哎呀小南,我听你姐说你爱吃馅饼, 我特意多烙了几样,你尝尝好不好吃。”
  宋知南拿了个韭菜鸡蛋馅的尝尝, 馅饼还是温的,味道确实不错。她看着何梅的神色,看这架式有是事找她呀。
  宋知南边吃馅饼边问:“谢谢大伯母,馅饼很好吃。你今天是有什么事吗?”
  何梅未语先叹气:“唉,还不是因为你湘湘姐,你说她那脑子是咋长的?你们是堂姐妹,你跟知夏身上的聪明劲儿她是一点都没学会。”
  何梅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巴拉巴拉说个不停,概括起来就是,宋湘看上了一个人俊嘴甜但家穷负担多的对象,何梅坚决不同意,宋湘坚决要谈,母女二人已经吵了好几架了。
  何梅越说越越委屈:“小南,你帮我评评理,我对湘湘有多好,从小到大,家里吃的穿的先尽着她,你堂哥都得靠后。现在倒好,她是好日子过腻了,非要到别人家吃苦去。那个刘俊除了一张脸长得不错和嘴甜外,没有一样拿得出手。家里要是一般穷也就罢了,他有瘫痪在床的爹,还有四个弟弟妹妹,你说湘湘不是往火坑里跳吗?”
  宋知夏在一旁也听到了,直皱眉头:“大伯母,你反对得对。这门亲事确实不靠谱。”
  “是吧是吧,知夏你也赞同我。”
  宋知南想了想说道:“我个人也不赞同。”
  何梅一拍大腿:“那就好,咱们三个都不赞同,那这样,这个星期天,我把湘湘叫过来,小南你好好跟她谈谈。你是妇联的干部,专门负责调解矛盾的,你肯定有办法。”
  宋知南说:“我试试吧。”
  到了星期天,宋湘一个人来了。
  她一来就送给宋知南一顶浅蓝色的宽檐帽,宋知南接过来试了试:“谢谢湘湘姐,帽子我很喜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