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她先用自己的故事勾起她的兴趣,等聊热乎了,再趁机提出要求。她是把先前用在男人身上的那套手法用在自己身上了。不过宋知南并不太反感。
  她考虑片刻,爽快地答应道:“没问题,下午6点钟,你就在这里等着,我让我弟给你送过来。”
  江茶诧异地看着宋知南:“你这就答应了?”
  “不然呢?”
  江茶愣了一下,郑重地道谢:“谢谢你,其实你有很善良的一面。只是我以前不小心激发了你的黑暗面而已。”
  “你说得对,记得以后不要再激发它了,让它沉睡吧。”
  宋知南临走前又想起一个问题:“对了,你怎么不找顾朝华要资料?你应该跟他有联系吧?”
  江茶苦笑:“我不再是以前的我了,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我不敢轻易再问男人要什么,因为他们的每一丝付出都要收回更大的回报。我跟顾朝华之间的交易已经结束,后面不想再跟他有任何牵扯。他现在眼睛瞎了一只,下面坏了,他郁郁不得志,充满怨气,他就是第二个霍峥嵘。他也流露出想要我嫁给他的意思。用他的话说,他是残废我是破鞋,我们俩正好凑一对,谁也不嫌弃谁。可是,我还是嫌弃他。他处过十五个对象,都觉得自己风流而不下流,凭什么我只处过一个对象就是破鞋?”
  认识这么久,宋知南第一次对江茶表达了佩服:“江茶,你不愧是茶中碧螺。我开始欣赏你了,这样,我再给你多弄一套复习资料,尽量让你那里的女知青都考出来。”
  宋知南说完,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了。
  走在路上,宋知南陷入了深沉的思考当中。
  果然,穿越的人一般是带着使命来的。要不然,为什么别人都不穿,就她穿了?
  她宋知南的使命就是让更多的人迷途知返,让该上路的人早点上路。她是灵魂摆渡人,是阎王的好帮手。
  第125章
  下午6点钟, 宋知南让宋冬宝给江茶送来两套高中课本和两套复习资料。
  江茶抚摸着课本的封面,激动得热泪盈眶。终于把课本和资料弄到手了, 她没有辜负姐妹们的委托。
  江茶拿出一大把零钱给宋冬宝,这些钱是知青们一分一毛凑出来的。
  宋冬宝好奇地打量着江茶,说:“我姐说让你总共给10块钱就行了,这是成本价,不赚你的钱。”
  “这么便宜?”
  “嗯,我姐说你们太穷了,多留点钱在身上比较方便。”
  “好的,替我谢谢你姐。”
  江茶数了十块钱给宋冬宝。
  宋冬宝回去后疑惑地问宋知南:“姐,你跟那个江茶不是不和吗?为什么要帮她呢?”
  “这叫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女人一般都讲义气又大气。”
  宋冬宝差一点脱口而出:“没听说过。”
  但他话到嘴边又拐了个弯:“姐你说得对,我也这么认为。你们女的可不像男的那样小心眼。”
  宋知南欣慰地看着宋冬宝:“冬宝,你不愧是我弟, 觉悟越来越高了。我得给你点奖励, 这样吧, 等我俩考上大学,咱们去饭店大吃一顿。”
  宋冬宝满脸笑容:“行。”
  第二天上班时, 宋知南收到了一个包裹, 是李群英寄来的最新复习资料和一封信。
  信中说今年高考政策规定考生年龄不得超过30周岁,她今年35了,不符合参加高考的条件,她很遗憾。好在她因为以前发表过文章,找到了一份杂志社的工作。那份杂志在大运动中被迫停刊,现在正准备复刊,杂志准备改名, 等正式确定下来她再写信告诉她,希望到时能找她约稿。
  宋知南把资料拿给何黛:“这份资料咱们这儿没有。你去油印十几份, 你、无双、翠花姐的大女儿、陆诗月、吴明珠、边月她们各一份。其他女工谁想要,让她们自己去抄去印。”
  何黛大致翻看了一下资料,诧异道:“南姐,这份资料很珍贵,你就这么轻易地给我们了?咱们可是竞争对手?”
  宋知南轻笑道:“我的竞争对手是全省乃至全国的考生,不差你们几个。我希望咱们大家都能考上。”
  何黛愈发钦佩宋知南,南姐就是大气。
  吴明珠和陆诗月收到资料后,也把自己的资料印了一份送过来当回礼。
  宋知南抽空给李群英回了封信,让她随时关注考试方面的消息,国家既然恢复高考了,以后说不定还会有电大、成人大学可上,她建议她尽力提升一下学历,对她以后的工作也有帮助,至于约稿的事,等她考完试再说。
  宋知南去寄信时,何黛一看是往首都寄的,忍不住开始八卦起来:“哎,群英有没有跟你说,她的婚姻生活过得咋样啊,肯定很幸福吧?”
  宋知南:“她没说,应该还可以吧。”
  她和李群英有太多话题聊,文学、写作、读书、个人和国家前途、妇女工作等等,她们很少谈论李群英的丈夫,宋知南只知道他的名字叫钟山,人还行,至少现在看着还行,长得不错,挺讲礼貌,其他的没了。
  何黛有些不解:“我咋觉得你俩都没把李姐夫当回事,说起他这么轻描淡写。”
  宋知南笑着说:“那不然呢?天天谈论他?我以后对你的爱人也是这种态度。”
  何黛假意打了宋知南一下,“讨厌,一边去。”
  回完信后,宋知南开始跟着大家伙一起复习。她仍按照以前的节奏,早睡早起,努力学习。
  纺织厂的那些女工们比她用功多了,她们是争分夺妙地学习。她们白天要上班,有的还要做家务带孩子,时间都是靠要硬挤出来的。
  她们的家里人明面上不敢反对,但私下里搞小动作的也有不少,比如趁你学习时喊你干活,故意打断你,或者让孩子去你找闹你。
  这些女工们苦不堪言,她们很多人下班后便到厂里的礼堂和会议室里看书。
  天气越来越冷,她们穿着厚厚的棉衣甚至裹着被子,瑟瑟发抖地背书做题。
  男工们搞事未遂,现在也老实起来了,毕竟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一分一秒都得珍惜。
  这时候,他们觉察到女工们的基础比他们扎实得多,这些人便厚着脸皮向女工们请教。
  有些女工懒得搭理他们,也有些脸皮薄的女工耐不住男工们的软磨硬泡,偶尔也会指点一下他们。
  今年的高考是先报志愿再考试。
  宋知南第一志愿想报北大,不过很快她自己就冷静下来了。
  她前世的妈有一个朋友就是77级大学生,她挺爱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曾说七七年北大中文系在河东省只有一个招生名额。
  “那一个人就不能是我吗?”
  这个念头一起来,张雪峰老师的灵魂质问在耳边响了起来:“你家祖坟着了?”
  她们宋家的祖坟没着,她还是换一个学校吧。河东大学,略过。河西大学还不错,曾经的重点,后来的985,中文系也是河西大学的王牌专业。
  宋知南的第一志愿就填了河西大学中文系,第二志愿是河东大学,第三志愿是河东师范。
  宋知夏这段时间一直跟着妹妹复习,信心有点,但不多。
  她的第一志愿是河东师范,为了保险,她后面的两个志愿填的都是师专。
  时间过得飞快,1977年的高考在大家的一片哀嚎中来了。
  12月9日10日是考试时间。
  考试前一天,大家沮丧、紧张、忐忑,还有人原地发癫。
  宋知南应大家之邀做了一次考前总动员,她长话短说:“同志们,明天就要考试了,你们记得拿好准考证,带好笔,尽量多带几支。别紧张,你们觉得自己没准备好,别人也没准备好,放松一点,自信一点。如果控制不住自己就是紧张,那也没关系,紧张也是正常的。大家晚上早点睡,别熬夜了,不差这一时半会的。如果有人失眠也不要太当回事,咱们年轻,一宿不睡也没什么,一点也不影响考试。”
  失眠这玩意儿,你越把它当回事,它越干扰你。人的心里暗示非常重要,你要是觉得自己一宿没睡好,考试全完了,那就真的完了。
  大家认真地听着宋知南的话,尽量把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
  就连那些平常总是看不惯宋知南的男工们此时也是安安静静,对她态度相当恭敬。
  宋知南的讲话很短,大家都没听够。他们也知道时间宝贵,倒也没缠着她继续讲。
  动员会结束后,大家一边热烈讨论着一边往外走。
  “宋主任这么一说,我的紧张缓解了不少。”
  “我每逢考试必失眠,本来担心得要死,宋主任一说,我也不担心了。不就一宿不睡嘛,怕个头。”
  “宋主任真是咱们的福星,我要是考不上,我不觉得对不起我爸妈,我就觉得对不起宋主任。”
  “为啥不觉得对不起你爸妈?”
  “我爸妈自己都承认把我生得太笨了,我的脑子就随他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