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宋知夏在家休息两天,跟宋冬宝一起坐上了开往乌鲁木齐的火车。
这一去最少得半个月,宋冬宝细心叮咛:“姐, 你可要好好照顾自己,记得按时吃饭啊。你不想下馆子又懒得自己做饭, 就去隔壁群英姐家蹭饭。”
“行,你放心吧。”
送两人上了车,宋知南回到家里已经是中午了。
要文从幼儿园放学后就跑过来叫宋知南:“南姨,走啊,到我家吃饭去。我奶奶今天做好吃的了。”
宋知南笑道:“我还真来蹭饭了。”
几天后,白衣组了个局,介绍于红林和牛抗美认识,李群英也跟着去凑热闹。
她回来跟宋知南说:“牛抗美这人还真挺有意思,大大咧咧的,说话很好玩。她跟于红林聊得挺投契,感觉这次合作有戏。
哦对了,人家一听说咱俩是好朋友还是邻居,对我可热情了。她非常喜欢你,很想认识你。下个星期她在西城饭店请客,想请你吃饭,你给面儿不?”
宋知南想了一下,说:“既然人挺有意思,那就见一面吧。”
牛抗美整得挺正式,还特意让人送了请帖来。
到请客那天,宋知南稍一收拾,就带着李群英去赴宴。
两人要出发时,要文蹬蹬追上来,眼巴巴地望着李群英:“妈妈,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了?”
李群英认真想想:“我带了包了,还忘了什么呢?”
要文指指自己:“我呀。你是不是忘了带我了?”
李群英哭笑不得,跟要文解释道:“妈妈这是为了应酬,带着你不方便,你留在家里看家,乖。”
要文撇撇嘴,哼了一声转身回去了。
李群英对宋知南笑着说:“这小家伙越来越有主意了。”
“人家长大了嘛,现在得叫她要文同志。”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往西城饭店走去。
牛抗美在饭店门口等着两人,她大约三十来岁,个子挺高,身上有一股飒爽之气。
李群英介绍两人认识,牛抗美略有些激动地上前握着宋知南的手:“宋老师,您能赏光前来,我真是太高兴了。我早就想认识您了。您写的那些小说读起来太带劲了,我跟我姐妹一起看,我把她的大腿都拍疼了。”
宋知南笑了笑:“你说话确实挺好玩。”
“唉,我这人就是嘴贫。”
牛抗美一边说话一边领着两人进包间,两人一坐下,她赶紧张罗着倒茶水,拿来菜单问两人想吃什么,有什么忌口的。
宋知南说:“客随主便,你随便点就行。”
“那就我点他们家的招牌菜了。”
这一顿饭吃得挺愉快,牛抗美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能说还会说,说话又风趣幽默,怪不得交游那么广阔。
哪怕对方是有钱的红三代,宋知南也没有一点巴结的意思,平常心对待。
她穷的时候就不把富人当回事,要不然也不会整治老板。现在不穷了,还有了点社会地位,更不把富人当回事。
用那句话说,就是“自家富贵,不着意里;人家富贵,不着眼里。”主打一个不把任何人当回事。
再有钱的人不请她吃饭,也跟她无关。
再有权的人只要不给她升官,也跟她无关。
今天吃什么跟她关系比较大。
宋知南这种云淡风轻的世外高人模样,让牛抗美愈发心折。不愧是她喜欢的作家,身上有一种高级的、让人不讨厌的清高,有傲骨但无傲气,
不像上次,她喜欢一个明星,经朋友引荐终于见到了本人,结果对方一听她的身份,对她的态度突然变得特别热情。
牛抗美瞬间下头,突然就不那么喜欢了。
她还是比较喜欢他以前那种桀骜不驯的样子。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双方愉快地告别。
回去之后,牛抗美就拍板决定投资300万让于红林拍电视剧。
于红林激动地打电话给宋知南:“宋老师,您的面子是真大呀,牛抗美就见了您一面,回来之后就答应投资了。这下我的心定了。对了,这次总编剧必须得是您,别人我不放心。不会耽误您太多时间的,您只需要负责大方向大框架,具体的事自有其他编辑去干。”
“行。”
次日,于红林带着合同上门,分红比例仍按以前的约定,10%。
宋知南说:“先暂时这么定,如果后面我追加投资,咱们再补签合同。”
拍摄电视剧的周期比较长,很容易出现拍着拍着预算不够了,如果拉不到投资,只能烂尾或压缩集数,她做好了救场的准备。反正她现在帐上有大几百万躺着呢。
于红林听到这话,不禁喜出望外:“好的,没问题。”
于红林走后,李群英也来找宋知南商量:“知南,你上次说的那个作家经纪人我真的心动了。你看我认识这么多作者,本身又是编辑,也跟多家出版社交过交道,我干这种事那不是得天独厚吗?”
宋知南说:“你可以干个试试。你可以当我的经纪人,我给你5%的提成。”
李群英摇头:“咱俩这种关系,我帮你忙是应该的,哪能还要提成?
”
宋知南正色道:“亲姐妹,明算帐。偶尔让你帮个忙可以,但若长时间地麻烦你我也不好意思,如果你拿提成,我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
李群英感动地说:“我交到你这个朋友,真是三生有幸。”
宋知南笑着说:“好煽情,都有些不习惯了。”
李群英把自己的想法给格羽罗静林她们一说,两人也十分赞成,表示也愿意跟宋知南一样,愿意聘请李群英当她们的经经人。
“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我一定会好好干。”
宋知南还弄了份简易的合同,把自己的作品交给李群英运营,格羽和罗静林有样学样。
李群英摇身一变,成为了三人的经纪人。她焕发了第二春,一有空就风风火火地去外面跑业务。
黄桂枝见自家闺女突然间满面春风的,又是买新衣裳又是买新包的,在家对着镜子背台司,还天天往外跑,就跑过来向宋知南打听:“小南,你跟阿姨说实话,群英是不是谈恋爱了?”其实她也疑惑,当初跟要文她爸恋爱时也没这样啊,难道是因为老房子着火,所以才烧得格外猛烈?
宋知南笑着摇头:“没有没有,她现在是我、格羽、静林的经纪人,在帮我们跑业务呢。”
“哦哦。”
黄阿姨放心的同时又有些怅然,“还以为又处上对象了呢。我跟你叔还在猜测男方是干啥的,有没有孩子?要文以后怎么办?这不瞎操心嘛。”
一个星期后,李群英兴冲冲地跑回来告诉宋知南:“宋老师,有个法国汉学家打算翻译你的作品,你的小说将在法国出版发行;还有个美籍华人也打算把你的作品介绍到美帝去。”
宋知南十分惊喜:“李总,你厉害呀。你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啊。”
李群英喝了几口茶水润喉,接着说:“下一步,我打算把你推向世界,什么小日子,苏联,英加,每一个都不放过,还有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格羽和静林我也尽量把她们推出去。唉对了,你没觉得从今年开始诗歌的热潮突然下去了吗?”
宋知南说:“确实下去了,它的黄金时代快要结束了。可能文学的黄金时代也没几年了。”
李群英一脸失落:“风潮过得可真快呀。”
下一步,她又重作振作起来:“那我更得加把劲了,时不我待呀。我得催促格羽抓紧时间再出一本诗集,愤怒出诗人,失恋也出诗人。”
宋知南同意:“确实,那个明河伤害了格羽,就应该把他当作素材赚钱。”
宋知南也靠明河赚了点钱,写了三篇杂文骂他。现在明河查无此人,有人说他出国了,有人说他在南方。
半个月后,宋冬宝和宋知夏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宋知夏的神色有些哀伤:“妈去世了,我们给她办完了丧礼就回来了。”
宋冬宝说:“咱妈并没有死不瞑目。她的两个继子被我吓得胆战心惊的,我夜里假装梦游,拿着刀要割他们的鸡蛋,他们吓得嗷嗷叫。他们的爹也被我吓得够,我跟他说:咱们是一家人,我就算梦游把他们全家的鸡蛋都给割了,公安也不会重罚我,最多拘留一阵,就算判个几年我也能承受。
我孑然一身,没对象没工作,现在全靠姐姐养着,我姐要有点事我的生活也没着落了,那不如就弄了他们父子四人,进去吃国家饭,也不用担心生活无着了。他们一家人吓得夜里睡觉都睁着眼。丧事一办完,他们就赶紧帮我俩买了火车票送我们回来。”
宋知南欣慰地说:“冬宝越来越聪明成熟了。”
宋冬宝心中得意:“毕竟在首都混了这么久了,本事肯定长点的。”
宋知南笑着说:“你们俩辛苦了,一会儿我让饭店送几个菜过来,给你们接风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