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牛抗美酝酿了几秒钟,突然拍着桌子狂笑起来:“哈哈哈,笑死我了。”
于红林也跟着一起笑。
宋知南端起酒杯,优雅地说道:“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来来,我敬大家一杯。”
宋知南在宴席上露了一下脸,震撼了一下大家就飘然离去。
她离开以后,酒桌上的老板们不由得擦了一下脸上的汗,心有余悸地说道:“有文化的女人就是厉害呀,骂人不带一个脏字。”
有人喃喃自语道:“原来我的那些女朋友都是菩萨呀。”
还有人问旁边的人,“老刘,我真的有口臭吗?”
“你说呢?”
……
聚会结束后,牛抗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特意绕路去宋知南家,专程向她表示敬意:“宋老师,我长这么大,没服过谁,但我就服您。”
宋知南惊讶道:“不会吧?你现在才服我?你不应该一见面就服吗?”
“嘁,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进来喝杯茶不?”
牛抗美摇头:“不喝了,家里还有小美人等着我呢,我就是专门来向你表示一下敬佩。乘兴而来,兴尽而去。”
《无畏的女人》一经播出就掀起了空前的讨论热度。
女主角元北宁泼辣飒爽,金句频出,故事跌宕起伏,不走寻常路。时而让人愤怒地紧握拳头,时而让人捧腹大笑,辛辣的讽刺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没有喋喋不休地说教,但却让人们在娱乐中受到了教育和震撼。
当然,也有些观众对里面的角色分配很不满。
“为什么男性角色没几个正面的?”
“可是你不觉得里面的男配角都很常见吗?感觉都见过似的。”
“可是正面角色就是少啊。”
“那说明现实中正面的男人本来就少啊。”
“不对,不应该是这样的。”
……
“都十几集了,为什么男主角还没有出现?”
“好像这剧没有男主角。”
“那怎么能行呢。”
“导演是怎么想的?这么好看的剧却不给配上男主角。”
“对啊,我好想看元北宁智斗公公婆婆,大战大姑子小叔子。”
“格局小了。这么拍就落入俗套了。”
……
《无畏的女人》让于红林和宋知南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人。现在连偏远的乡村都知道了有个大作家叫宋知南,骂人特别厉害。
电视剧的热播也带动了原著小说的热卖,出版社连夜加印。
而宋知南的家乡青阳市南星区做为小说的发源地,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有的人不远千里过去探寻真相。
南星区的人们在各位领导的教导下,早已做好准备。
“《无畏的女人》你们也看了吧?”
“都看了。家里有电视的直接把电视搬到胡同口让大家看,工厂食堂也安了电视,大家吃饭时看。”
“这里面的角色都是取材于你们这里是吗?”
“理论上确实是这样的。”
“可是电视剧出现那么多反派,你们会不会觉得不舒服?”
“有啥不舒服的?我跟你讲,那些人比电视里讨厌呢。反派咋了?难道你生活中遇到的全是好人?如果都是好人,前两年严打国家咋杀那么多人呢?大运动是咋闹起来的?人家宋知南实话实说咋就不行了?非得把人夸成一朵花呀?”
“如果宋知南骂的是你或是你的家人,你还会替她说话吗?”
“我实话告诉你,她就是骂我本人,我还会这么说。我们这里的人跟你样可不一样,毕竟是作家故里的人,眼界格局都不一样了。爱之深才会骂之切,像你这样的,我们宋大作家都不稀得骂你。”
提问者:“……”他连被骂的资格都没有吗?
也有人去寻找算命的张大爷,张大爷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脑子时清醒时糊涂的,但一提起宋知南,他浑浊的双眼闪闪发光:“哦,你说她呀。我早说过,她是文曲星下凡,将来必将颠覆文坛。你们看,我说中了吧。”
“那您能老人家再算算,咱们这里下一个大人物是谁吗?”
张大爷摇头:“大人物是白菜萝卜吗?那么随便就出现?我夜观天象,发现这几十年内是出不了小宋那样的大人物了。”
“听说宋知南的父母和哥哥都不在了是吗?”
“他们的命太薄,承受不住这样的大福气,所以老天只能把他们收走了。”
“哦——”
探寻真相的人问了一圈,更加迷惑了。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让这些人连被骂都甘之如饴呢。想不通,实在想不通。这个地方的风气实在太怪了。
他们又去了宋知南的母校——青阳四中。青阳四中这几年的变化特别大。
去年宋知南给他们捐赠了一间图书室。还说等电视剧的分红拿到手,要和朋友一起给母校捐赠一栋教学楼。
另外,宋知南还设立了一个“南星奖学金”,专门支助家境贫寒但成绩好的女生,有当地政府和妇联以及人民群众共同监督。一旦发现资金有挪用现象,立即曝光。
来青阳的除了这些好事者,还有白衣带领的记者团,她主要是来探亲,朋友们一听说她也是青阳的,非要跟着她一起来。
这帮记者们专业多了,乡亲们更是积极配合,一方愿意问,一方愿意说,双方配合得极好。
半个月后,报纸杂志上出现了大量关于宋知南的文章,而且还以夸赞为主。
宋知南有些疑惑,有人夸她很正常。但这么多人同时夸就有点反常了。
她打电话问于红林:“你花钱雇人夸我了?”
于红林断然否认:“不可能,我穷得咬人。要真这么干,我肯定找你报销。那这事到底是谁干的呢?”
牛抗美?也不大可能,这家伙不是干好事不留名的主儿。
猜了一圈,宋知南才知道是白衣带着记者团回乡了。
白衣笑着说:“宋老师,咱们青阳的人们是真可爱啊,觉悟特别高。”一个个都像过专业训练的似的。你随便采访一个人都能侃侃而谈,有条理有内容。
宋知南语气复杂:“是啊,咱们家乡的人们都挺好。我爱他们爱得深沉。”
所以,才骂他们骂得这么狠。
白衣又问道:“宋老师,听说您想给四中捐赠一栋教学楼?”
“是有这个打算。”
白衣笑道:“算我一份。光靠咱们的力量太有限了,我看看能不能再拉几个有钱的人进来。最好把整个学校都翻新一下。”
“行行。”
宋知南想了一下,也给牛抗美打了个电话,开口就问:“你现在虽然有钱身边有小情人,但你是不是总觉得心灵莫名的空虚?总是有莫名的烦恼,说出来别人说你矫情,不说你又难受?”
牛抗美惊呼道:“你真是神了,你怎么知道?”
宋知南说:“最近有大老板也有这种症状,这就是有钱人的烦恼,但我帮你们找到了解决方案和救赎之道,那就是做慈善积攒功德。有很多老板非要哭着喊着要捐款给我的母校,我想着你是我的好朋友,我特地给你留了一个名额。”
牛抗美迟疑片刻,就爽快答应:“行,那就这么定了,我捐50万,本来打算给我的小宝贝买辆车的。这钱就捐了吧。”
宋知南好心地劝道:“你是不是傻?哪能给男人花那么多钱呢?你这么做一是会惯坏他,二是会让他翅膀硬了,他一硬不得飞了呀?你看看那些男老板是怎么做的?给情人花小钱可以,绝不能花大钱,更不能让他们有资产。以后别找那些太物质的男人。”
牛抗美瞬间清醒:“南姐,不愧是你。你连这个都懂。真的,我真傻。我以前觉得你没包过情人,肯定不懂这行,没想到你什么都懂。失敬失敬。”
牛抗美捐了50万,还拽着朋友们捐了10万。白衣那边也拉了50万的捐款,再加上宋知南的50万。
收到这些捐款,青阳教育局笑歪了嘴,青阳四中的师生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南星区的邻居们也愈发坚信,宋知南骂得好骂得对,骂他们一顿捐个学校,孩子们再也不用在破学校里上学了。
骂一骂怎么了?又不是多金贵的人。别的地方的人想被骂还没这个机会呢。
有人撺掇王翠花给宋知南写了封信:“下一部剧,你还骂我们吧。”王翠花写完,大家们一起签名。
宋知南收到这封信,愣怔了好一会儿,她家乡的人们是如此地喜欢受虐吗?她随手写的那个理论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她若是搞研究,是不是能对祖国的学术界造成威胁?
青阳四中的新楼一栋栋拔地而起,最先建好的是知南楼,第二栋是抗美楼,第三栋是白楼,依次这么排下去。
宋知南把抗美楼的照片发给牛抗美,“此时此刻,你是不是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又确实存在的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