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遇到有人求助,不要太过热情,不要因为对方是妇女儿童老人,就降低警惕,有人专门利用女人的同情心作案,让他们有事找警察。
  宋知南把版权给了于红林,提出一个要求:“这部电影的分红加上小说的稿费,我打算拿出来成立‘打拐基金’。
  谁家女儿被拐了,想找人但家境困难需要帮助的基金会提供帮助;见义勇为、帮助、解救被拐妇女逃跑的,经查证后,基金会提供奖金;被拐妇女被解救后,生活无着,身心受创需要帮助的,基金会给予帮助。”
  于红林说:“我的那份分红也捐出来。”
  工作人员听说后,也表示愿意义务劳动,把这部电影的所得捐给“打拐基金”。
  李群英、牛抗美、格羽、罗静林等人也纷纷慷慨解囊,还有很多女演员也捐了款。
  宋知南这篇小说寄给了何黛,并给她回了一封信。
  何黛收到后,很快回了一封:“呜呜,我好感动,没想到你真的写了。小说我看了,我又气又爽又难过。你那个基金会太好了。”
  宋知南想起她在妇联工作的那段日子,想起了何黛王翠花还有许许多多的人。
  她忽有所感,坐下来写了一幅字:“少年的梦,永不褪色;我们的心,永不麻木。——你曾经的搭档、现在的战友、永远的朋友宋知南。”
  宋知南让宋冬宝用把这幅字寄给何黛。
  第157章
  1991年8月, 宋知南、李群英和李成章一起下了飞机。
  她们刚从美帝回来,宋知南去做学术交流, 李群应则是带着李成章去探亲和拓展业务。
  现在的李群英已经成了李总,编辑的工作她已经辞了,她和洪环宇,也就是帮宋知南出书的那个编辑,合伙成立了英群宇宙集团公司,旗下包括影视传媒、出版发行、作家经纪等业务。
  两人的事业心极强,李群英擅长拓展业务,洪环宇擅长包装宣传作者,两人配合得极好。两人业务娴熟,又很有契约精神,在业内口碑极好, 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李成章现在已经12岁了, 身高已经窜到了1米66, 是个大女孩了,在公众场合, 宋知南都叫她的大名。
  李成章精力旺盛, 力气也大,背上背着书包,手里拉着行李箱跑得飞快。
  李群英喊道:“成章你别跑那么快。”
  李成章应了一声,赶紧放慢脚步等着两人。
  李群英叹道:“我感觉我老了,坐个飞机腰酸背疼的。”
  宋知南笑道:“老什么老?你这个年纪正是奋斗的年纪。”
  李群英无奈地说:“你这个人呀,到你嘴里,什么年纪都是奋斗的年纪。我妈那个年纪也是奋斗的年纪。”
  李群英的爸前几年去世了, 这对黄桂枝的打击很大,再加上她年纪也大了, 整个人暮气沉沉的,干什么都打不起精神。
  宋知南一看这哪行啊,赶紧去鼓励一番,现在她天天跟着宋冬宝在别墅区种菜种花。
  嗯,宋知南现在住上别墅了,跟李群英牛抗美是邻居,她们一起在明玉山庄买了独栋别墅。
  宋知夏也跟风买了一套,一有空闲就带着女儿宋如锦来住上一阵。
  宋知南回到家时,宋知夏正跟宋冬宝一起打扫房间,准备午餐。
  宋家的院子很大,此时又正值盛夏,树木葱茏,瓜果长势喜人。
  3岁的宋如锦一看小姨回来了,飞奔出来迎接:“小姨。”
  宋知南弯腰抱起宋如锦,“哎哟,又变沉了,你吃饭挺努力呀。”
  宋知夏宋冬宝还有黄桂枝听到声音都出来迎接。
  黄桂枝拉着李成章左看看右看看,最后得出结论:“怎么回事?不都说美帝比咱们国家富吗?怎么去一趟还瘦了?”
  李成章说:“他们的饭我吃不习惯,跟奶奶做的饭差远了。”
  黄桂枝得意地笑了起来。
  宋知夏接过女儿说:“你刚下飞机多累呀,别抱她了,赶紧收拾一下准备吃饭。”
  “行,我确实累了。”
  宋知南吃过午饭,洗了个澡,吹干头发,回房间补觉去了。
  一觉醒来,天都黑了。
  她洗漱一下,坐下吃晚饭。宋知夏送她一套红色内衣内裤,“今年是你的本命年,容易招小人,你穿这个能避小人。”
  宋知南接了过来,今年是她的第三个本命年,她已经36岁了。她很满意,活到这个年纪,她已经在年龄上赢了王勃李贺等一大帮人。
  岁月不止赠予她年龄,还赠予她智慧和悟性。
  她如今是越活越自洽,身上也有了前世大家费力去追求的所谓松弛感,同时还有了所谓的富人思维。
  什么是富人思维?就是你富了很长时间之后就会有的思维。比如你会变得大方宽容,你会有长远思维。
  穷人不是不想有长远思维,是你不得不目光短浅,你现在正饿肚子呢,肯定只想赶紧吃饱,还能想到十年后的事情?
  不信,你把一个富人扔到无人区饿他3天试试?
  松弛感,是有钱有闲、见过很多世面后的倦怠感。
  这两样东西,越费力追求越没有。
  你追求一样东西时是紧绷的,又怎么能松弛呢?
  再说了,紧张感有什么不好?
  大概是人们总喜欢追求自己没有的东西吧。
  宋知南回来后,朋友们陆续上门拜访。
  最先来的是格羽和罗静林。
  诗歌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文学的发展也进入低潮。两人只能寻找新的出路,她们受到李群英的影响也试着下海扑腾了两下,两人一起创办了林格广告公司。两人都是名人又有一定的人脉,公司业务还不错。
  两人跟宋知南一样都是单身,不过,她们跟宋知南不同的是,两人对自己选择的路不是那么确信和坚定,时不时地出现迷茫。
  每当这时候,她们就会来找宋知南聊聊。
  两人携带礼物上门,宋知南笑着招呼:“格总,林总。”
  罗静林笑道:“在你和李总这儿,我们哪好意思叫总?这次美帝之行感觉如何?”
  宋知南说:“还行吧,开讲座的时候骂了他们一通,这帮人对我们充满傲慢与偏见。但毕竟是用英语骂,不如母语流畅,效果打了折扣。可能是这帮人挨骂挨得少吧,我只用了五成功力,就把他们惊住了,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两人毫不意外。
  宋知南想起自己还给两人带了礼物,赶紧去拿出来。
  格羽的是一盒巧克力和一瓶香水,静林的是一个包。
  宋知南说:“下星期是静林的生日,提前送你的礼物。”
  罗静林感动地说:“你这么忙竟然还记得我的生日。”
  “我当然记得,格羽的我也记得。”
  友情是相互的,她每年过生日时,两人都会送上精心挑选的礼物。
  现在两人处在宋知南社交圈层的第二层,很亲密但不是最亲密。
  她的核心朋友目前还是只有李群英一个。
  说来也奇怪,现在两人的人脉圈子比以前扩大了好多倍,但核心朋友仍然只有对方。
  用李群英的话说,这种朋友关系是能托孤的那种。
  她说,如果有一天她出了意外,她会留下遗嘱把一部分遗产交给宋知南,让她帮忙照看李成章,以免女儿被人欺负。
  而李成章现在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说将来要给宋知南养老送终。
  格羽和罗静林欣然收下礼物,笑着道谢。
  宋知南问罗静林今年生日宴会还办不办。
  罗静林轻轻叹息一声:“南姐,我现在其实有点怕过生日,有时别人问我年龄,我也不想回答。”
  尤其是她现在是单身,别人一问起,她自己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羞耻感。
  有时她会问自己:“我没杀人放火,我没做错任何事,为何我会有羞耻感?为什么?又凭什么?”
  罗静林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南姐,为什么我就不能像你一样坚定自信呢?为什么我总是时不时地怀疑自己选择的路?”
  宋知南说:“你迷茫、彷徨都属于正常现象。我们这代女人虽然独立了挣钱了。但我们有自己的困境。
  我们长期以来都是做为客体,而不是做为主体培养的。
  我们思考问题时,习惯性地去想我是谁的谁?我要为谁?而不是想,我是谁,我要干什么。
  我们身上背负着历史的包袱。我们重新开辟了一条小路,但这条小路上人迹罕至,荆棘丛生。隔壁的大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那条路上的人不停地提醒我们,你们偏航了偏航了,要赶紧走到大路上去。
  这种时候,迷茫、惶恐都是人之常情。但注意不要输给那些瞬间。自己在理性时定下的目标和原则,不要在感性时推翻它,还有不要在半夜三更思考人生,这个时候人的意志最薄弱,会做蠢事。要是有前男友的话,脑子一抽说不定会在这时候答应跟他复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