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而陆离也不是孤军奋战的,他输出了一波之后,尚书卢植跟上也是直言反对。
  董卓说自己这番废立是效仿伊尹、霍光,那卢植就用魔法来打败魔法。
  从董卓明显气急的表情来看,这场争论到底谁占据上风已是显而易见了。
  可惜董卓不仅在门生故吏方面不按照常出牌,在这种事情上他愿意跟你耍嘴皮子的时候,可能会被你辩的气急败坏。
  可若是他不愿意跟你辩了,不那么在意所谓的名声了,刀剑一出,这桌子说掀也就掀了。
  这场关于废立的争辩,结果就是卢植被罢免,而陆离这个已经收拾好包袱准备着适时发表点巩固人设的言论后,与卢植一起滚蛋的天子近臣,结果却依旧还是侍中。
  有一说一,这个结果是真的让陆离有点懵了。
  那董卓看起来也不是一个多么真心礼贤下士的人,就算对方是,也不应该下到自己这里来,现在这样是藏着什么心思呢?
  中平六年,这个帝位交接的年份,在刘宏去世刘辩继位后已经先后改元为光熹和昭宁,而这年九月一日,新任尚书丁宫在崇德前殿主持废立仪式,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御座后,年号再次变更,由昭宁改元为永汉。
  董卓不曾让陆离跟卢植一起滚蛋似乎就是为了此刻,为了让对方见证自己的成功,为了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反复阻止不仅失败,还失去了再次走进权力中心的机会。
  董卓有意显摆,陆离不愿意去都非要用尽办法强行让他过来。
  而让他过来之后,却又将他一个侍中直接安排着站到几位校尉之中,好似生怕陆离会当众发难上前去刺杀董卓一样。
  几位校尉之中曹操盯的最紧,不是要借此向着董卓示好,而是生怕陆离一个冲动就干了什么害了陆离自己性命的事情。
  而其他侍中所站立的地方,也有一束目光带着担忧向他投来,那束目光来自陆离的老友杨琦。
  陆离为这些真心的关切感到感动,却又不免为刘辩而难言。
  这里最大的受害者,最该被担心的,分明就是对方啊。
  陆离看着上面面色惶恐的刘辩,对方的视线不停在下方逡巡,似乎在期待谁能站出来为自己张目。
  可直到对方被袁隗扶着走下那最为尊贵的地方,都不曾有人站出来。
  陆离看着那双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这是曹操的手。
  他侧头与对方四目相对,随后只是垂眸不语,曹操却看到了对方自手心滴落的鲜红液体。
  陆离确定对方看到了,痛苦如果不表现出来让别人知晓,如何称得上是痛苦呢。
  自己非要倔强的偷偷藏起来舔伤口,不是不行,但是对现在的陆离而言没有性价比。
  演戏嘛,你要有痛快的快意恩仇,有令人钦羡的君臣相得,自然也少不了苦情、苦肉戏份。
  这种戏不能是直接拿着刀子当着别人的面捅自己那么直白,却也不能藏得严严实实让人压根看不出来。
  虽然演出了十二分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愧疚难受,可实际上陆离并不觉得自己有亏欠刘辩什么。
  不说他与刘宏之间其实颇有点真真假假、互相利用的意思,只是大家披着一层君臣相得的华丽外衣心照不宣而已。
  演多了可能会有点真,但也就只是如此了。
  而刘辩如今这个结果,真要说究其原因的话,抛开如今近在眼前的董卓,去源头上找问题,明明就是他的父亲、母亲与舅舅一起将他推入了此刻的绝境之中。
  他父亲的有能力却不作为,知晓他的孩子在他死后可能会有的不堪却也只顾着自己的享乐,他母亲愚蠢的过度信任宦官逼急了自己的兄长,而他的舅舅则是心急之下引来了豺狼。
  现在这三个人里面,刘宏与何进已死,何太后在刘辩被废,刘协继位之后,被董卓等人以杀害董太后为由被迁入永安宫。
  董卓通过这场废立,倒也确实成功在洛阳更进一步的确立了自己的权威。
  废立仪式结束之后,那几个全程都没有放松过对陆离监视的校尉倒是不再围着他了,而所有人的视线都有意无意的扫过陆离。
  上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在当朝辩论废立之事是,而上上次,是在先帝去后。
  董卓不仅没准备事后算账,还颇为热络的对陆离进行邀请的行为,让这份注视越发炙热起来。
  大家看陆离的眼神都不像是在看人了,他们同步了昔日宦官们的视角,感觉自己像是看到了一个绝世狐狸精。
  陆离觉得吧,但凡这个名声流传后世了,自己这个事业运绝对要被好好讨论一下的。
  可惜,他既然已经接了刘宏的玉,后面跟曹魏拉扯拉扯还好说,可是跟董卓,抱歉,这妥妥是不可能玩到一起去的。
  在其他人的视角中,陆离像是被这份邀请直接气笑了,毫不顾忌的阴阳怪气道:离何德何能,怕是无福登临司空的府邸。
  说完,他拂袖而去,好似完全没有察觉到周围兵器被握紧的动作。
  来到洛阳快三年了,他第一次在刘宏之外的人面前展现出那种符合他年龄的意气用事,可看起来却如此要命。
  董卓为陆离的这份不识相大加恼火,而曹操也为甩袖离开后安静的陆离颇为担忧。
  有句话说的好啊,孩子静悄悄,指定在作妖。
  他实名怀疑陆离准备搞事情。
  而他怀疑了也不空怀疑,他直接找上门去。
  陆离一脸不明白的看着突然上门的曹操:孟德兄突然登门,难不成就是为了这样看着我吗?
  离虽自知貌美,却并不准备倚门卖笑。
  这话一出,曹操感觉自己的头好疼,此刻他压根还没有的头风病都好像要虚空出现了。
  对方这话像是在自嘲,可实际上分明就是在嘲讽某些人对着董卓卖笑。
  说句不敬的,这跟着先帝虽然学不到什么好,却也没有必要学不到好的就学习不好的。
  曹操不跟对方开玩笑的:此时事已成定局,天下忠臣义士何人不恨董卓,可空恨是最无用的事情,若不能一招致命,白送性命岂不愚蠢。
  这话要是别人说,陆离会觉得这话很空,现在做不到的事情寄托给未来出现机会,这也太消极,也太不靠谱了。
  可如果说的人是曹操,他心里是信对方遇到机会是真的会做的。
  可他做是他的事情,他会做陆离就不能做,这世上哪里有这样的道,他可还没将自己卖给曹家呢。
  陆离:孟德兄放心,离不是不爱惜自己性命的人,我今天不就表现的很安静吗。
  那董卓出入之间皆有强人随行保护,离不过一柔弱书生,能奈之如何?
  陆离这鬼话曹操是一点都不相信的,就他,还柔弱书生,就算他武力值真的不行,就那张嘴,也能将人气个半死,将人气个半死之后还可能会让自己因此而死。
  他也是真的将对方当做朋友,今日才会跟对方说这些:伯安,我不与你玩笑,我知你心有大汉,可若只为争一时之气,空耗性命,这绝非先帝愿见之事。
  虽然陆离是有目的的跟刘宏来了一场君臣相得的好戏,可现在这个效果,好到真的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了。
  如果就连自己曾经吐露过心声的曹操都这样认为,那么
  这事可真的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陆离保证道:孟德兄放心,离绝不为那无用的刺客之行,也不做无用的口舌、意气之争。
  但很抱歉了曹老板,不搞事情是不可能了,毕竟我已经准备离开洛阳了,现在就差一个机会了。
  指望别人给机会,如何比得上自己给自己机会呢。
  陆离保证的模样看起来很真诚,曹操心中不好的预感也非常真实。
  果不其然,第二日朝会之时,昨天对他保证了的陆离当庭便道:先帝之嫡子现既已为弘农王,实在不宜于宫中久留,臣请迁弘农王及王太后既刻前往藩地就藩。
  董卓一派的都准备要杀人了,怎么可能让他们离开,自然是要出言反对的。
  陆离却说:董司空之前以伊、霍自比,昔日霍大司马废帝为海昏侯,可未曾让对方久留京内,董司空如今强留弘农王及王太后,离不知司空意欲何为?!
  董卓看起来是真的被陆离烦的不轻,还是其手下李儒站出来代为解释道:侍中误会,司空只是怜惜弘农王年纪尚小,藩地再好,何能与洛阳相比。
  这个解释在陆离听来完全就是屁话,他面带讥讽道: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废立既定,何有让其久留洛阳之。博士为弘农王郎中令,如今这番言论,也不知这洛阳到底是对弘农王更好,还是让郎中令更为眷恋不舍?
  李儒拱手回道:侍中此言实在无稽,儒已言,此尽是司空爱惜先帝之子,在这件事情上,侍中当解司空之心才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