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而且这些年信件交流下来,说的好听点是跟荀氏交好,可实际上跟陆离通信的从始至终都只有荀绲一人而已。
一开始陆离也以问好为由说到过其他长辈,但后面依旧只有荀绲一人的信件,这事其实就已经很明显了。
对方一病,陆离甚至直接就跟荀氏失联了。
当初荀攸与荀彧一同前往洛阳,前者跟自己关系还算不错,但后者虽然是荀绲的亲儿子,但总感觉这份亲戚关系带来的亲近,都还不如由郭嘉衍生出来的朋友的朋友来的亲近。
虽然不知晓当年陆乔到底做了什么,但很显然对方是真的将荀氏给得罪狠了,连带着陆离都不招人待见。
此次前去,主要也是看看荀绲,这个陆乔这种气人精都没能得罪死的宽容伯父。
就冲着这一点,陆离都觉得对方可称之为神人了。
对方如今年纪大了,不可能亲自跑出来迎接自己,但荀氏也没有冷待陆离,出来迎接的是荀绲的第三子荀衍,字休若。
除了荀绲、荀攸、荀彧几人,荀氏大多数人对待陆离的态度就像是如今陆离对袁绍一般礼貌有余,亲近不足。
陆离也不在意这个,他只是走着走着就忍不住拖沓了起来。
荀衍看着恨不得一步分成三步走的表弟,也不催促,甚至配合着对方慢下了脚步。
很多人听说过陆侍中后会对陆离有所想象,这些年陆离对于荀绲也是有所想象的,后面因为身边有个参照物,他都是对着荀彧进行想象的。
荀绲的话,作为荀彧的亲爹,应该跟荀彧老了之后的样子有几分相像吧,须发换成白色的,脸上添上皱纹,皮肤松垮一些,身形佝偻些许
等到真的见到人,陆离发现荀彧其实并不怎么类父,反而是荀谌更像荀绲一些。
而且作为表兄弟,荀绲看起来竟然跟陆乔有一分相似。
陆离对着对方执辈礼:伯父。
伯安不必多礼。说着,荀绲便开口让陆离坐下。
他看着陆离那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脸,实际上他与陆乔已经许多年不曾见过了,可是当陆离自屋外缓缓走来,他恍惚间有种再见故人之感。
因为年岁渐长,他的视力不免出现了些许模糊,可这一点也不妨碍他此刻清晰捕捉陆离身上的每一个相似点。
许多非父母长辈对于辈的爱,总是免不了一个爱屋及乌的。
陆离在荀绲这里得到的好,正是依托于此。
此刻被人这样看着,陆离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还这样看刘协呢,左不过一报还一报罢了。
不过他倒是没有想到,自己的亲爹还能得到这样的一份眷念。
问候了对方的身体,说了说这些年的经历,政治上的事情是半点不曾涉及的,如今陆离在兖州牧帐下,荀氏在冀州安家,哪怕得到了袁绍的应允,也不免瓜田李下之嫌。
只冲着这份周全,似乎就足够区分陆离与他的父亲。
也有可能是陆乔没有经历过官场的毒打吧,他总是张扬外放的。
荀绲做不了那样的人,但这不妨碍他喜欢那样的人。
陆离看起来周全有礼,可他本质上其实也是如他父亲那般的人。
可荀绲年纪大了,再也没有去喜欢这样一个人的力气了。
他知晓荀氏因为陆乔对陆离产生的迁怒,也清楚陆离对荀氏未必真的有多深的感情。
一旦自己死去,双方之间的亲缘怕就要彻底断开了。
荀绲对此并没有做什么,他既没有劝说荀氏这边不要迁怒小辈,也不曾对陆离说看在自己面子上亲近荀氏。
何必要强求,强求是得不到好结果的。
年过七十之后,荀绲学会了顺从自己的心意,曾经那个怒斥他迂腐的人要是见到如今的他,也不知会不会收回自己曾经的评价?
故人已然无法给出答案,荀绲只是看着对方的儿子,怀念着过去的一切。
陆离觉得荀绲真的是那种梦中好长辈,既不会东管西管,也不会仗着自己是长辈、年岁高就对你说教,他只是很平和的与你进行着交流,听你说曾经的故事,与你说你不知晓的过往。
荀绲:伯岧是最出彩的那一个
是的,对方尤其喜欢说陆离亲爹的相关故事。
虽然陆离一点都不觉得对方口中那个善解人意、温柔善良、爽朗开阔的人,跟自己的亲爹到底有什么关系,可对方愿意说,那他就听听呗。
在说完了戴着至少八百米滤镜才能说出的评价后,对方看起来有点犹豫,但还是将一旁的一个木盒拿起来放在了陆离面前。
一直陪在这里的荀衍早在木盒被拿起来之前就被支出去了,对方这个连亲儿子都瞒着的郑重态度,让陆离都不由跟着严肃了起来。
荀绲:这是你父亲生前寄给我的,说是若有一日你本人来到了我的面前,就将这个拿给你看。
盒子上贴着封条,上面的字确实是陆乔的字迹。
想到陆乔干出来的事,勾结黄巾也好,谋害亲爹也罢,见不得人起来那是真的一点都不能见人的。
如果可以,陆离是不想要当着别人的面拆开这个的。
可是考虑到陆乔都能将这东西送到对方这里来,再结合上对方将儿子支出去的举动。
陆离似是近乡情怯般:家父遗物可是有何不妥?
荀绲摇头:我也不知,只是伯岧常有惊人之举,骇人之言。
所以你将儿子支出去,是怕吓着孩子吗?
陆离心中犹豫了一瞬,看向荀绲坦言道:虽说子不言父过,我却也知晓家父从来非同常人。
我忧心其中怕真有惊世骇俗之物,不敢在伯父面前打开,望伯父见谅。
荀绲闻言却是笑了:你跟你父亲倒是不一样,若换作是他,可不会对我说这些。
对方只会抱着盒子干脆走人,才不管你会不会心里不舒服呢。
他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伯岧说若你拒绝示于我面前,便将此信予你。
陆离双手接过信件:若我不曾出现在伯父面前呢?
荀绲笑道:我会在我死前,将这些统统毁掉。
第110章 心意
陆离是抱着盒子出来的,毕竟这盒子也不小,陆离可没那个本事将它给变没了。
路上遇到几位年长的荀氏族人,注意到他们看向自己手中盒子时那如芒在背、如坐针毡、如鲠在喉的模样,陆离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双方勉强维持着礼数互相见礼,然后这就是全部了。
虽然这算是陆离仅剩的亲戚了,但是这门亲戚其实按照东汉亲缘关系划分的话,算不得多么亲近。
举个地狱一点的例子来说明的话陆离来荀氏抄家,都算不得大义灭亲。
带着东西迅速回到住处,陆离让人在外面守着,他看着盒子思考了一会儿。
考虑到墨迹就容易败北,为了避免横生枝节,陆离用小刀将封条割开,然后将盒子打开。
一路将东西抱回来,陆离早就感觉到里面的重量并不算是多么重。
心中猜测的无非就是书信或者别的小东西,不过考虑到陆乔一向擅长出其不意,他心里也做足了准备可能会看到一些出人意料的东西。
可事实证明陆乔总说陆离古板不是没有原因的,荀绲认为陆乔是东汉掌管出人意料的神,那也不是没有道的。
当他看到里面的东西后,陆离不由愣住了。
那是一个剪断了线的纸鸢,虽然如今纸鸢又旧又破,但是从上面某些地方隐约可见的纹路来看,对方当年显然也是美且珍贵过的。
这玩意其实解读是比较多样化的,你可以解为剪断束缚,也可以解为切断联系,打破循规蹈矩。
陆离万万没想到,自己也算得上是一把年纪的人了,竟然还要做已经去世的父亲留下的阅读解题,这算是怎么回事啊。
看完盒子里的东西,陆离从怀中拿出那封信拆开,这应该是参考答案对不对。
没有任何意外的,里面并不包含任何父子煽情内容,信里只是讲了一个世家嫡长孙被娇养着长大,与许多人交好,有着洁癖,在乱世里冰清玉洁的故事。
对方没有任何指名道姓,但陆离莫名觉得这说的就是自己。
准确说,是自己的一种可能性。
陆离不由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因为堆肥吐了的场景,当时陆乔就在边上,没有任何劝慰与鼓励,他就只是静静地看着陆离,似是在等待他继续或者放弃。
对方难道想要通过这个告诉他,命运并非不可改?
陆离看的速度加快了些许,最后一张上写着的是人第一个要成全的,是自己。
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