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更重要的是,再是如何的精兵,在战斗开始陷入混乱的黑暗中后,都有可能因为这种混乱与黑暗陷入一种寸步难进,不明东西的惶恐之中。
  所以一般事先安排的命令就是一鼓作气,选择少量且精锐的兵马,团结在将军的身边,跟着对方一路冲过去,即进即退,不能恋战。
  重要的不是杀人,是制造慌乱。
  在深夜袭营中死伤的绝大多数,很有可能并非死于敌手,反而更可能死在慌乱的自己人手中。
  刘备他们也很清楚己方的粮草劣势,实话实说,真的吃不了几天了。
  所以此次袭营,一共两队人马,一队制造慌乱,一队尝试性的焚烧粮草。
  至于为什么是尝试性的,那自然是因为曹操当年能够打败袁绍的一大元素就在于毁了对方的粮草所在地,在这方面不大可能犯下疏漏防备的错误。
  而且对方如今的后勤补给处太近了,便是烧了粮草最多也就是一时的打击,恐怕很难产生什么根本性的动摇。
  在粮草方面有些事情真的是让人很难言,在许多人看来,曹操明明是在有了一块地盘之后,战争几乎就没有停止过的存在,结果还很少遭遇粮草危机,这种事情到底要找谁说啊。
  真的是越努力越幸运的真实写照了呢,曹孟德。
  至于某些越努力越倒霉的剧本到底是什么人在拿,只能说:这是恶评,刘玄德请勿观看。
  碍于粮草压力与曹孟德带来的压力,这场袭营计划迅速定下并迅速开展。
  再耽误几天的话,都不用曹孟德来打,饥饿的士兵可能就要发生暴动了。
  这种事情便是刘备是魅魔本魔也没有办法,没有食物的人是会变成鬼的。
  刘备这边很迅速,曹操那边也没有拖沓,但到底还是刘备这边更快一点,有些时候越是近乎一无所有的人,越是容易孤注一掷。
  而这份孤注一掷,很多时候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刘备军队此次的深夜袭营不敢说大获成功,比如说通过一场袭营便直接奠定了胜负,但也绝对在一定程度上成功打击到了曹军的士气。
  被践踏的营地,混乱中死伤的士兵,一面砍倒的旗帜
  曹操这些年走的太顺了,哪怕告诉自己要戒奢戒躁,可那是人性上的弱点,不是拼命告诫自己就能完全消除的。
  如果此次袭营的是孙权还好说,可刘备,被他们视作软柿子的刘备。
  哪怕根本没有对他们造成任何根本性的动摇,可曹操明白有什么东西隐约变了。
  庞统向着曹操汇报完昨夜被袭营后的受损情况,便退出了对方所在的营帐。
  看曹操的样子,倒也说不上大受打击,只是明显在思考着什么。
  庞统自从来到曹操身边后便很受重用,他提出过刘备袭营的可能性,而曹操并非没有相信,但相信的程度不同,做出的防守力度自然也会不同。
  虽然他本人不是什么好脾气的人,却也不至于情商低下到在这个时候跑到曹操面前说:明公,你看你不听我的劝告,如今坏菜了吧。
  毕竟人家也不是没有听从,事实上庞统设想过刘备会有这样的举动,毕竟设想嘛,总得想的全面一些。
  可想像是可以无边无际的,实际实施却有条件限制。
  如今这般,只能说刘备豁出去的程度与行动力超过了他们原本的判断而已。
  而这种超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证明了刘备那边情况的不容乐观程度也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算。
  他看得出来曹操如今的思考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这场袭营,还有一些别的,或许可以被称之为过去的东西,而那些更加具体的东西,如果他此刻已经跟对方相处了好多年,或许还有得可聊,但是刚刚来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掺和这种事情了。
  看着朝着这边走来的郭嘉,庞统与对方见礼后,便干脆离开了。
  很显然,郭嘉作为与曹操已经认识了好多年的好祭酒,相当自觉的承担起了这个责任。
  请见得到允许后进入营帐,郭嘉拱手道:如今军中诸事正待司空定夺,司空怎在此偷闲?
  曹操将庞统送过来的文书往旁边一放:我念仲德昔日与我言语,今日方知此言不虚。
  是何言语呢,在这个时候说,说的自然是刘备可杀不可纵的言语。
  虽然刘备压根算不得打败了他,但是有这个胆量在这个时候做这种事情,本身已经足够说明很多事情了。
  郭嘉看得出来曹操其实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志消沉的情况,非要说的话,对方此刻反而有点被人劝解着谨慎了半天,结果发现自己还是不够谨慎的感觉。
  郭嘉没有劝说什么,反倒是说:司空怎么就只记得仲德言语,当年嘉明明也有所言语来着。
  划分功劳与正确者的话,可不要落下嘉哦。
  曹操:
  奉孝你是会说话的,这个时候是说这个的时候吗?
  而且真要算的话,伯安等人也要一并算上吧,我现在是要念谋士名单吗?
  短暂的看似不靠谱之后,是非常靠谱的郭奉孝:明公实在无需忧虑,不过是临死反扑而已,且只如此便是他们已尽全力的结果了,何能与明公相较。
  明公你就是最棒的,刘玄德什么的,完全不是你的对手!
  郭嘉传达的意思曹操很好的接收到了,他的第一反应是幸好伯安不在这里,不然高低得拉着奉孝念叨好久,比如说让对方不要随便向明公传达这种骄兵思想。
  以伯安那个闻骄色变的情况来看,说不定还要专门写上一篇文章,一个弄不好全天下都知道曹孟德跟郭奉孝平日里是如何互相吹捧的了。
  曹操在心中疯狂婉拒这种可能。
  郭嘉没有任何给自家好友拖后腿的想法,但是有些事情一味地压制可不是什么好事,不仅不会真的全部压制下去,某一天反扑到来甚至能够将人掀翻。
  所以要在合适的时机适当的帮忙放放气,松松腰,如此方是长久之策。
  通俗点说,打完棍棒可不能忘了给甜枣。
  刘备军队夜袭曹营的事情,孙权这边自然不会错过。
  该怎么说呢,意料之外,情之中的事情吧。
  而刘备在这场夜袭中展现出来的模样,倒是看起来挺有能力的。
  有关刘备的能力,目前为止对于很多人而言算是一个未知数。
  人们习惯性的从结果来分析能力。
  你说他有能力吧,你看被他选择跟随的那么多人都不是什么赢家。
  可你要说人家没有能力,人家还能在一次次失败中全身而退。
  以婚嫁来算这种追随情况的话,刘备就是那种克死了好多丈夫了,应该收拾收拾想办法往皇宫里面送的那种奇女子。
  而且真的有这样的情况,大家多半都会以为所谓的克夫不过是为了送她进宫特意营造出来的名声,谁能想到有人真的就这么命格贵重呢。
  话说他在许昌的时候,到底算是投靠了天子,还是接受了来自曹操的招揽?
  如果是前者还好说,要是后者的话,曹操这算是个什么成分?
  忽略过往,刘备如今这么一遭,倒是让结盟的可能性大了不少。
  孙权可不希望出现自己这边给钱给粮,结果刘备见势不好直接跑了的情况,对方是有这方面的前科的。
  可如今他都对着曹操动手了,想跑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至于这会不会是对方跟曹操唱双簧,孙权没有刘表那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且这种事情的可能性不说完全为零,也可以说近乎为零了。
  在乱世之中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总免不了要赌的,赌胜败,赌运气,赌人心。
  孙权这边属于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但是刘备,呵呵,他根本就没有庙。
  而且不得不说的是,刘备这一场夜袭,也让曹操彻底认真起来了,结盟之事,刘备那边的粮草情况注定他们没有时间拖下去,而刘备那边的窘境也反向让孙权没有太多拖延的时间。
  毕竟再拖下去的话,想要结盟都没有人可以跟你结了。
  再次发出邀请,虽然这次的结盟比起上次多了不少真心,但强弱对比依旧不曾发生偏转,孙权不会因为想要跟对方结盟就变成低声下气、上门倒贴的那个。
  只不过这次的邀请倒是没有继续指名道姓要刘备亲自前来,只说请能够拿定注意的人前来商议。
  随便你来谁,他能够拿主意便可。
  上次指名道姓要刘备来的时候,刘备不曾前去,这次不曾指名道姓要求必须刘备亲自前来了,刘备却真的来了。
  上次不来是表明态度,这次前来则是展现诚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