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公平二字,这样的他们没有任何由不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可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意想不到、天意难测倒是时时刻刻。
  我们能赢吗,我们会赢吗?
  陆离以为自己会很忐忑,他以为自己会焦躁不安,他以为自己会日夜难眠,可一切他以为的情况都不曾发生。
  他就只是按部就班的将一切做到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然后,不是静待命运给出答案,不是期盼天命的垂怜,而是相信自己的同僚与老板不会令人失望。
  他们从未让人失望过不是吗。
  比起尽人事听天命,果然还是听人命更加好一些吧,陆离忍不住想到了自己前世看过的热血漫画,这也就是穿越到了历史频道,换成是热血频道的话,只要喊着友谊啊,羁绊啊冲上去,一般很难会输吧。
  小小发散了一下思维,陆离又忍不住想要叹气了。
  乱世非常不好的一点就在于,战争说开始就开始,完全不遵循避开春耕的种田规则。
  虽然也能够解,毕竟战机转瞬即逝,打之前要先说一声的形式主义战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发展不下去了。
  可是
  只能说幸好不是在荆州打,至于益州,先让刘璋头疼着吧。
  不,考虑到对方那个做派,对方可能并不会感到头疼。
  明明还不是曹操的地盘,陆离却已经忍不住开始贷款担忧上了。
  那或许还不是曹操的地盘,但迟早会是的,实在很难不担心那群人将地方糟蹋的太过,之后收拾烂摊子都不好收拾。
  毕竟陆离干得,真的是收拾烂摊子的活。
  陆离在这边做着后勤保障,前方搅入益州大乱斗的主力目前是夏侯渊,而曹操正在准备赶来的路上。
  刘璋那边原本是浑水摸鱼的一个状态两方都不帮不说,还两方都要趁机偷偷摸摸打。
  但是有张松在,刘璋那边很快就变成了准备配合着曹操打,说不定还能一步到位成为对方的自己人,然后让他继续做一州之主也不是没希望啊。
  就算他这边官路断了,但他又不是没有儿子,子嗣的官路不断,这不就是往上走的一个象征吗。
  考虑到曹操很可能要改朝换代,汉室宗亲怕是没有办法继续当下去了,做一做新朝的世家豪强也是一个不错的奋斗目标嘛。
  刘璋这个汉室宗亲看得很开,他没有什么光复汉室的想法,毕竟天子都有子嗣了,就算绝嗣,这皇位也轮不到自己身上来不是。
  况且天下汉室宗亲何其多,他们这一脉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的后裔,真的是远到没有什么爵位或者封地可以继承的那种。
  当初他亲爹靠着汉室宗亲的身份也没有谋得多么大的官职,后面主要还是靠着自己努力向上奋斗得到了一切。
  这里面汉室宗亲的身份不能说没有起到一点帮助作用,但帮助作用确实没有那么大。
  换到如今这个时候,汉室宗亲的身份反而成为了一种枷锁与危险。
  反正刘璋没有非要对得起列祖列宗的想法,他也没有这个本事,他认了。
  就这样,在刘璋的认命下,很神奇甚至可以称之为很荒诞的一幕出现了。
  原本大家都以为接下来要么是曹操打扬州,要么是曹操打益州,结果现实情况是益州牧配合着曹操一起打汉中与刘备。
  嗯,这场面谁看了不说一声长见识呢。
  反正陆离也觉得挺长见识的,刘焉要是知道自己儿子是这么样子的一个儿子,也不知道当年还会不会据力争的非要在地方上设置州牧了。
  哪怕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陆离依旧记得那场自己在朝堂上失败的辩论赛。
  虽然说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有着陛下帮忙拉偏架的他妥妥的虽败犹荣,可陆离半点不这么认为,失败就是失败,不会有什么可光荣的地方。
  更何况那一场失败带来的东西太多了,比如跟董扶之间的一拍两散,比如说直接意识到自己其实根本没有办法改变刘宏任何已经真切定下来的事情,再比如说他深刻明了大势难逆
  当年的胜利者刘焉没能活到现在,可是活到现在的陆离将一切记得明明白白。
  不说别的,我就说汉室宗亲其实并没有那么可靠,你看如今应验了吧。
  当年天下初乱的时候,看似最大的势力是袁氏两兄弟,可实际上当年的汉室宗亲组也不可小觑兖州的刘岱、扬州的刘繇、幽州的刘虞、益州的刘焉、荆州的刘表。
  但凡他们真的都心向汉室,这乱不乱的还真的不一定会怎样。
  可惜他们半点没有团结的意思不说,有些人是能力不济,有些人是寿命不行,还有人属于一点上进心都没有。
  唯一最有能力、有寿命,还上进心的那个,偏偏命途多舛,一路漂泊,这种事情任谁看了不觉得天命弃汉呢。
  现在四方大乱斗,其中两方合作,而四方中有两方都为汉室宗亲,但他们并不是合作的那两方,嗯
  刘璋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虽然他们同为汉室宗亲,可实际血缘关系都远出八百里去了,
  刘备也已经习惯了这种淡薄的亲戚关系,又或者说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在同为汉室宗亲的存在那里受到过照顾,当然了,他其实也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就这么说吧,想当初公孙瓒跟刘虞不对付,他还是公孙瓒那边的人呢。
  两位汉室宗亲都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倒是陆离这个外人忍不住感慨了一下。
  但也就是一下而已,反正他也不可能跑去帮助哪个汉室宗亲,他们爱咋咋地吧,能够内部将自己全都送去见祖宗那就最好不过了。
  大家各有各的立场,但张鲁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无妄之灾。
  什么叫做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这就是这样啊。
  你说他好好的待在汉中招谁惹谁了,那刘备夺走巴郡往成都而去的时候,他还在心里为对方叫好呢。
  结果刘备辜负了他,不是要去打刘璋吗,怎么突然跑来打他了,难道就没有人为我发声吗?
  作为汉中的掌权者,五斗米教的当代天师,张鲁可不是刘璋那个废物,他在汉中经营日久,一手抓兵权,一手搞玄学,真真切切的政教合一、人心归附。
  结果刘备倒是会选,不打刘璋反而跑来打他,怎么着,他在对方看来更像是软柿子不成?
  张鲁虽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没准备像是刘璋面对曹操一般对着刘备投降。
  打呗,咱们看谁先抗不住!
  张鲁的优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张鲁的劣势手下能征善战的将军完全比不上刘备。
  他自己其实也是将军,但是跟他做宗教领袖的本事相比,军事方面的才能就有些不够看了。
  这个时代宗教的凝聚力到底有多强,张角用几十万黄巾军,诸多暗中赞助的世家豪强、达官显贵交出了答卷。
  但是缺少优秀将领会有怎样的结果,黄巾一年内战败也给出了展示。
  人数多并不代表胜利,曹操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张鲁信心满满的迎敌,第一个照面就被打了一个灰头土脸。
  想到那支擦着自己的头部盔甲射出的箭矢,昔日公认运气太差的刘备,如今俨然一副气运如虹的架势,好似前十几年的坏运气是在为此刻的强运进行积攒一般。
  张鲁这个天师可不是什么装神弄鬼的面子货,他是有家学渊源在,且自身能力实打实摆在那里的。
  但是他喜欢用这些来让别人屈服,不代表自己要为之拜服。
  就好像那些天子们自称上天之子,可真要是老天发下什么旨意来,还真没有谁会听从。
  运气如虹又如何,他张鲁难道是什么背运之人吗?
  他迅速改变了策略,没有跟刘备那边硬刚,而是紧缩力量对关键地区尽心防守。
  几个小县城的得失是不足为惧的,只要坚守住关键地点,就算那些小县城被人夺走了,以后也能顺利收回来。
  但要是关键的关卡被人攻克,之后连带着周围一片地区都要失去控制。
  张鲁或许不是什么军事奇才,但是这种基本的军事常识他还是很明白的。
  那刘备不过刚刚得到巴郡而已,哪里有那个底蕴跟自己打消耗战呢。
  刘备不足为虑,倒是刘璋与曹操那边,张鲁不由陷入了思考。
  依照他对刘璋的了解,对方是个妥妥的软柿子,这要是对方向着曹操投降,自己这边可就麻烦了。
  第249章 与人相处
  张鲁的顾虑并非没有道,但也并非全然正确。
  刘璋确实是他所了解的那种人不假,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们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性是一种很复杂的东西,人心同等,就好像刘璋之前还想着要投靠曹操,甚至配合对方那边军事行动,现在却又有点变了想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