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不良人 第495节
一旦显隆帝对他起了疑心,慧言法师之后的许多布置就都无效了。
他当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慧言法师刻意把道门放到了最后,而且是用一种毫不在意的语气提及。
他越是如此,显隆帝反而越是看重。
“圣僧快仔细说说。”
其实比起书院,显隆帝更恨的是道门。
比起山长,显隆帝更失望的是袁天罡。
道理嘛也很简单。
自始至终书院都没有臣服于朝廷,山长也没有答应过显隆帝入朝为官。
也就是说浩然书院只是恰巧建在了长安,仅此而已。
书院并没有食朝廷的俸禄,更没有得到显隆帝的多少恩惠。山长一直以来也是以一个隐士高人的身份自居的。
这种情况下,书院不服从朝廷调令,不听显隆帝的圣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道门就不一样了。
千百年来道门一直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推崇。
那套垂拱而治,无为而治的理念也被许多君王所赞许。
远的不说,就说大周朝,能够吸引那么多的道士来到长安定居,立观自然是因为国策方面的导向。
大周对于道士是很优待的。
这种优待直接体现在吃穿用度上。
至于袁天罡,显隆帝更是将他宠上了天,不但授予他大周国师的称号,还让他入朝为官做钦天监的监正。
钦天监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观测天象,观测王朝气运的神圣场所。
袁天罡若是不接这个茬不做这个官倒也罢了。偏偏袁天罡答应做官了。
答应做官那你就好好做吧。
既然吃的是皇粮,自然理所当然要认真做事。
可是袁天罡是怎么做的?
除了日常监测一番天象,袁天罡几乎没有做什么正事。
在显隆帝需要袁天罡挺身而出的时候,在需要他联络山长的时候袁天罡都选择了闭关不出。
这种缩头乌龟的行径另显隆帝觉得不耻。
更可恨的是,袁天罡每每还能找出一些道貌岸然的理由,让显隆帝一时间还挑不出错来。
显隆帝确实拿袁天罡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只要是袁天罡的超品大宗师的身份过于扎眼。
显隆帝可不想在得罪了山长之后,把袁天罡也得得罪了。
要是长安城两位大宗师都成了显隆帝的仇人,那显隆帝怕就真的是睡不着觉了。
仅仅靠郑介一人,是不足以对抗山长和袁天罡两位大宗师的。
但是如今慧言法师来了。
这位来自西域佛门的金刚大宗师境界并不在山长和袁天罡之下。
若是慧言法师和郑介联手能否敌得过山长加上袁天罡?
当然,这个念头只是在显隆帝的脑海中闪过那么一瞬。
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显隆帝是不会做出这种鱼死网破,玉石俱焚的事情的。
哪怕双方战力真的相当,那打起来也是两败俱伤啊。
岂不是叫异族和异兽渔翁得利?
现在最理想的情况是书院内乱,山长袖手旁观,袁天罡站在朝廷这边。
这样的话,显隆帝觉得局势就很稳了。
“在贫僧看来,陛下需要引入另一个门派宗教来跟道门竞争。道门最近如此张狂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对手,所以可以有恃无恐,肆无忌惮。”
慧言法师的话一瞬间就让显隆帝陷入了沉思。
他很清楚慧言法师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身为一位登基几十载的皇帝,显隆帝很明白制衡的重要性。
在朝廷之中,他往往会任由朝中官员结为许多的党派。
这不是因为显隆帝不明白结党营私的危害,而是他希望朝臣们结为不同的党派之后会把精力用在攻讦竞争对手身上。
如此以来,他们就没有心思再去对付显隆帝了。
显隆帝的帝位就能够十分的安稳,他也就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长此以往,显隆帝也是这么坚决执行的。
一个党派稍稍有独大的苗头,显隆帝就会在朝中再扶持另一个党派与之对垒。
久而久之,朝廷乌烟瘴气,乱作一团,但是显隆帝却能够高枕无忧。
在显隆帝看来,只要他的皇位没有受到威胁,那就是极好的。
至于其他的事情,显隆帝不想去管也不愿去管。
这也是显隆帝这么多年来能够稳稳操控朝政的要诀。
可他在朝政上的精准把握却没能体现在他对于道门的控制上。
这么多年来,显隆帝实在是太过于信任袁天罡,信任道门了。
以至于袁天罡可以肆意的发展道门,中原道观近万座,长安光是道观就有几百个。
这简直是太夸张了。
与之相比佛寺的数量不过是十之其一,有些太寒碜了。
不管怎么说一家独大都不是好事情。
哪怕袁天罡对显隆帝表现的十分驯顺,显隆帝最终也要对道门动手。
因为如果道门强大到一定的程度,有可能威胁到显隆帝的帝位之时,显隆帝就必须要考虑钳制甚至扼杀之。
佛门显然是一个不错的扶持对象。
“慧言法师觉得引入那个宗派合适?”
“这个贫僧不好回答,要避嫌。”
慧言法师故作退避道。
其实他此时此刻心里已经是乐开了花,无比的希望显隆帝能够将佛门列为道教的最大竞争对手。
以慧言法师的实力,他相信只要给他资源,他是一定能够干死道门的。
至于袁天罡这个老匹夫,确实有些难对付。
但是慧言法师知道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他,而在于显隆帝。
只要显隆帝这个大周皇帝能够确立佛门的重要地位,能够扶持佛门跟道门干仗,佛门就一定可以最终成为胜利的一方。
“无妨,朕恕你无罪。”
显隆帝捋着胡须笑道。
“呃,既如此,贫僧就实话实说了。”
慧言法师双手合十行了一礼随后沉声道:“贫僧觉得陛下可以扶持佛门。原因有三。其一佛门是外来宗派,跟本土宗派的道门核心思想完全不同,不存在恶意竞争的情况。他们的受众也不一样,冲突会降低到最小。其二,佛门目前的势力远不如道门。即便朝廷刻意扶持,短时间内也难以与道门匹敌,更不会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若是将来佛门有超越道门的苗头,陛下也可以再转过来扶持道门打压佛门。”
帝王心术被慧言法师看的透透的。
但是帝王心术就和拉屎放屁一样是有些见不得人的,偏偏慧言法师就这么干脆直接的说了出来,这显隆帝觉得十分的尴尬。
见显隆帝面色涨的通红,慧言法师作惊讶状:“陛下,是贫僧说错话了吗?”
显隆帝连忙摆手道:“无妨,朕只是在思考圣僧刚刚说的话,朕觉得圣僧说的有理。但是具体要怎么来实施,道门和佛门的比重朝廷如何来分配,如何来布置这些都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的清楚的。”
“这是自然。事涉朝廷的方针,贫僧也不好妄言。贫僧只是给到陛下一个建议,一个方向而已。具体要如何决策,害的陛下来拿主意。”
慧言法师知道显隆帝是一个顺毛驴,他不能够把显隆帝逼得太紧,这样一来显隆帝一定会觉得很不舒服从而逆反起来。
而如果给到显隆帝一个较为宽松的决策环境,能够尽量的顺着显隆帝的心思来,那一定是最好不过的了。
“嗯,朕会仔细想想,也会召集臣子们商议。”
做皇帝的好处就是不需要事必躬亲。
他只需要动动嘴,就会有满朝文武一堆智囊团替他献策。
而皇帝需要做的不过是从这万千条建议之中挑选出他认为较为合理的。
“陛下英明。既如此,贫僧也不再多言了。这件事贫僧本来就该避嫌的。”
既然已经决定了策略,慧言法师就要将策略执行到底。
“陛下还有别的事情吗,如果没有的话贫僧就告退了。”
“圣僧且慢,还有一事一直困扰着朕,朕苦之已久,还望圣僧能够替朕解惑。”
见慧言法师想要跑路,显隆帝连忙叫住。
“陛下请讲。”
“是关于储君之事。”
显隆帝叹了一口气道:“朕的儿子虽多,可没有一个成器的。如果他们之中有一个能有朕一半的实力,朕也不用为身后事发愁了。万一朕百年之后,登基的新君不成器,将祖宗江山给糟蹋了,朕便是见了列祖列宗也无法交代啊。”
慧言法师还以为显隆帝要问什么呢,原来是储君之事。
这个问题也算是历朝历代的老大难问题了,基本没有皇帝不为其头疼的。
不过慧言法师还是心道,显隆帝的脸皮真的是太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