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沈桑却想着一会儿教弟弟一套拳法。
  这拳法能够强身健体,配上加了灵液的井水服用,可以慢慢打通经脉,说不定还能练出内劲。
  姐弟二人知道这事儿瞒不住。
  所以回到家二人就把河边上发生的事情跟周继河说了遍。
  听到刘勇立竟然污蔑小俞,周继河脸色沉沉,直到听完后续,周继河才放心下来。
  沈桑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做,就把那套拳法教给沈俞。
  她盯着沈俞做。
  哪个动作不对,也会矫正。
  练了半个小时,沈俞已经瘫在椅子上,满头大汗。
  沈桑:“小俞,好了,晚上在继续,争取这两天把这套拳法的动作记熟。”
  沈俞一脸的生无可恋。
  沈桑道:“你要是把这套拳法学会,别说一个刘勇立,一百个刘勇立都打不赢你。”
  沈俞一听,双眼发亮。
  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个武侠梦。
  他也不例外。
  快到吃晚饭的时候,马老爷子领着他家小孙子马阳过来。
  马阳今年五岁多,个头小小的,很瘦,面色发白不好看,透着一点青。
  沈桑只是看了眼就知道这是典型的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就不爱吃东西,强迫吃肉或者吃的太补,就会积食消化不良,积食还会导致肺热,开始咳嗽,总之恶性循环,需要先调理好脾胃。
  马老爷子乐呵呵道:“周家老大,我听桑桑说你会中医,你帮着我家阳阳瞧瞧,这孩子,半个月前才去医院打完针,现在又咳嗽了,哎。”
  周继河看了桑桑一眼。
  知道桑桑这是希望他以后开个中医馆,才帮他在乡亲们面前美言一番。
  周继河给阳阳把脉,把阳阳的症状都说了遍。
  马老爷子忙不迭道:“对对,症状都说对了。”
  本来他想带阳阳过来,家里老婆子跟儿媳都不同意,是他坚持,他觉得沈老头的医术好,周继河说不定真能继承沈老头的医术。
  周继河给开了药方,正打算让周老爷子去镇上的中药店抓药。
  沈桑却说,“马爷爷,你先带阳阳回去吧,这药方上的药要去镇上的中药店抓。而且中药煎药极苦,怕阳阳不吃,我让我爸帮你把它做成药丸子,也好吞咽些,等晚上我亲自把药丸子给你送过去。”
  马老爷子笑道:“好好,还是桑桑想的周到。”
  等到马老爷子带着小孙子离开。
  沈桑却帮着周继河把这幅药方里面添加了几味药材。
  周继河有点震惊。
  但他也自学了十几年。
  知道桑桑添加的这几味药材的确使得整个药方更加温和,更加适合小孩子服用,效果也更好,简直是点睛之处。
  沈桑道:“爸,我去镇上抓药,等一会儿回来就熬成药丸子。”
  小孩子根本不愿意喝中药,不如做成药丸子。
  周继河自然同意。
  镇子上的中药店不远,骑个小电驴十分钟就到了。
  沈桑抓了药回来,帮着熬药。
  她特意取了水井里面的水熬药。
  还告诉周继河,“爸,以后就吃水井里面的水,熬药也用井水,井水有地气,煎药熬药对药效更好。”
  周继河点点头。
  中药的确需要地气。
  有时候煎药熬药的水也很关键。
  周继河看着沈桑麻溜的帮着熬药,才清楚的意识到,桑桑的医术很厉害,甚至比他的医术还好。
  做好药丸子,沈桑吃过晚饭,就把药丸子给马老爷子送了过去。
  第31章 吃坏了怎么办
  沈桑把一瓶药递给马老爷子。
  “马爷爷,这是四十九天,四个疗程的药量,除了治疗阳阳的脾胃虚弱,还可以慢慢调养他的身体,抵抗力增强,以后抵抗力增强了,就不会那么容易生病。之所以要吃四个疗程,是因为每天的药量都很少,毕竟是孩子,用药不能太猛,慢慢调理最好。”
  马老爷子接过药瓶,笑眯眯说,“谢谢桑桑,这些一共多少钱,我把钱给你。”
  沈桑道:“一共二百三十五块钱,看诊费十块,药材钱加起来差不多两百。”
  等于就赚个三十块钱左右。
  算是非常便宜了。
  马老爷子进屋拿钱出来递给沈桑。
  马老太婆有些不愿意,站在院子里嘀嘀咕咕说,“这也不知道开的什么药,万一把阳阳吃坏了怎么办……”
  “老婆子,别说了。”马老爷子皱眉。
  他跟沈老头是几十年的朋友,现在沈家这种情况,他也心疼,就想着帮沈家一把。
  其实他对周继河的医术也是心里没底,但要是真能治好阳阳,说明周继河医术不错,以后也能继承沈老头子的衣钵,村里人看病也都有地方去了。
  马老婆子这才不吭声了。
  沈桑倒是没在意马老婆子的态度。
  这是周继河第一次行医,别人怀疑他的医术也是正常。
  人之常情。
  但是只要能把阳阳的身体调理好,周继河的名声就算打出去了。
  沈桑收了钱,还把药方给了马老爷子。
  “马爷爷,这是药方,你要是不放心,也可以给镇上的中药店拿去看看。”
  马老爷子的确不放心,但他也没打算把这药方拿去镇子上找人看。
  他还是相信自己老友的孙女。
  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传闻他也不信,一个村里自己看着长大的女孩,怎么可能是网络上传言的那种人。
  还是阳阳的母亲实在放心不下。
  拿着药方去镇子上中药店询问。
  南源镇有个很大的中药房。
  只是卖中药材的,并不怎么给人行医。
  里面是有个坐诊的中医太年轻,但还是学徒。
  阳阳母亲把药方给他看过。
  年轻的小医生虽然医术还不够。
  但看得出,药方上面的确是治疗脾胃虚弱,而且药剂量不大,五岁孩子服用不会有任何问题。
  阳阳母亲这才放心下来。
  回家后,吃过晚饭就给阳阳喂了一颗药丸子。
  药丸子也就小拇指甲盖大小,顺着水吞服下去。
  本来阳阳白天还在咳嗽,可是吃了药晚上睡着后,竟然一声都没在咳嗽过。
  每次阳阳白天开始咳嗽,晚上睡着症状肯定加重,第二天就要去医院打针吃药。
  到了第二天,阳阳竟然都没咳嗽。
  马家人欢喜,马老婆子还很自责,“没想到周家老大医术如此好,昨天真不应该当着桑桑的面说那种话,哎。”
  马老爷子乐呵呵道:“那可不,老沈的医术你们知道的,周家老大既然继承他的衣钵,医术肯定也不会差劲,你要是想道歉,一会儿把家里的鸡蛋鸭蛋捡一点给桑桑送过去。”
  “行。”
  …………
  沈桑昨天晚上回去后。
  吃饭时,父子两人对她的医术倒没多大问题。
  因为从小到大,沈桑就喜欢翻看沈老爷子留下的中医书籍跟药方。
  以为她也是自学中医。
  就是好奇她为什么力气如此大。
  沈桑自然也找好了理由,“以前从姥爷留下的书里翻到一本拳法,就是今天教给小俞那套,去了市区后我每天都在偷偷练习,练到后面力气就越来越大。”
  这自然是假的。
  不管拳法还是其他,都是她从其他世界学会的。
  父子二人信以为真。
  沈桑还说让继父跟着一起练,说这套拳法不止可以增加武力值,还能强身健体,对身体有好处。
  周继河自然愿意。
  趁着吃晚饭。
  沈桑跟周继河说了说自己的建议。
  “爸,我觉得你的医术不错,或许可以把姥爷的医馆继承下去,你想不想试试?”
  周继河还是有点犹豫,“我就只能看点浅显的病……”
  他觉得自己就是看看普通的病症。
  要是遇到疑难杂症,他肯定就不会了。
  沈桑立刻说,“爸,咱们一点一点慢慢来,现在中医的传承本来就越来越少,我们就先看普通病例。
  你也一边看一边学,姥爷那些医书都还在,还有关于针灸的书籍也都在,你到时候慢慢把针灸也学会。再说中医治疗疑难杂症这些也都是慢慢积累起经验的,你说是不是。”
  至于针灸,继父还没学好。
  针灸在中医里不可或缺。
  它可以开气,行气,理气。
  因为周继河现在医术其实也只能算是一般。
  像是普通的风寒感冒这些。
  另外各种慢性病,像是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高血压, 高血脂等等。
  加上一点古药方跟灵液,都很容易调理好。
  正好可以让继父把名声打出去。
  针灸就让继父慢慢学着。
  上辈子她的绝症跟他的肺痨,都属于疑难杂症,周继河就治疗不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