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没有!”裴清策随口道。
  沈大海最近和他越来越亲近,有些不好意思说的话也好说出口了,打量了他一番,问:“就没说一些让你娶高官之女好平步青云的话?”
  “说了,我拒绝了。”裴清策一乐,也算是明白岳父为何会等在这里,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他笑道:“当初我费尽心思才娶到了惜儿,有些事你们做长辈的不清楚,一开始我们能定亲,是惜儿她相看够了,实在不想见那些奇葩,所以找到了我做假未婚夫妻,酬劳就是她花金银供我读书。当时她一心想着等我前往京城就解除两人之间的婚约,我好不容易才把这假未婚夫妻变成了真的,美梦成真,我欢喜都来不及。让我放弃她,除非我死!”
  沈大海:“……”
  “还有这事?”
  裴清策提醒:“惜儿身怀有孕,您千万不要责备她。”
  沈大海抽了抽嘴角:“我还什么都没做呢,你先护上了。”跟女婿谈过后,他随着的一颗心彻底落下,困意上来,忍不住打了个哈欠,“我老了,年轻人之间的感情我也不懂,懒得管你们。”
  *
  顾胜到了京城,先是去见了皇上,之后并不老实,到处登门拜访,试图找人帮赵尚书说话。
  然而赵尚书所犯的罪人证物证确凿,辩无可辩,皇上一直压着没管,不是想找机会放了赵尚书,而是最近忙着科举,他还没来得及。
  顾胜的动作落入了皇上眼中,皇上当即把人宣进宫中臭骂了一顿,还勒令他闭门思过。
  与此同时,裴清策入了皇上的眼。
  他新写的策论于恢复民生有关,还言之有物。皇上并非不知朝堂上的乱象,科举也并不能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如今朝堂上三足鼎立,赵尚书一倒下,也还有两棵大树,一棵是柳尚书,另一棵是太傅大人。
  皇上今年五十有二,在农家已是需要儿孙奉养的老人,但皇上自小养尊处优,感觉自己正是闯的年纪。
  他留了裴清策深谈,半个月内见了他三次,后来更是将他招为御前行走,平时帮忙写个圣旨之类。
  落在旁人眼里,裴清策是皇上面前新晋红人。
  别人不知皇上到底看中了他哪里,却不妨碍众人讨好他。
  这天底下几万万人,朝堂上也有大几百人,皇上日理万机,哪能认识每个人?
  裴清策能够经常见着皇上,要是能得他在皇上跟前美言几句,那没有机会为皇上效力的人也有了出头的可能。
  可是裴清策从不收贵重的礼物,明着送,暗着送,他都一律退回。
  区别是明着送礼是明着丢人,暗着送礼,丢人只有自己清楚。
  于是,找沈大海牵线的人更多了,他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却从不在外过夜,也不接受别人送的美人,天再晚也要回家。
  沈大海赚的银子多了,心里也没底,在裴清策在家时特意找了他:“我这银子大把大把赚,到底有没有事?”
  裴清策想了想:“开个铺子吧,货物明码标价,账本账目清晰,不会有事的。”
  “行!”沈大海如今是女婿怎么说就怎么做。
  他有点理解那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意思了,哪怕不收礼,只要开个口子,就有源源不断的银子入账。他这段时间帮忙牵线搭桥,那都是别人主动送上门的生意,而且收益丰厚,且不会被拖欠。
  沈宝惜也认识了一些人,这天城里一位姚夫人神情相邀,约她一起逛街喝茶。
  姚夫人的夫君是翰林院官员,比裴清策高两级,同样是外地来赶考的寒门举子,说是寒门,家中有几百亩地,两人趣味相投,又经常见面,渐渐地就有了几分交情,最要紧的是,姚夫人前头生养过两个孩子,如今肚子里怀了第三胎……裴清策一开始是找姚大人请教如何养胎,渐渐才熟悉起来的。
  二人肚子里有孩子,凑在一起有话说,对于怎么养孩子,胡氏忘得差不多了。倒是姚夫人,对孩子的衣食住行都能说得头头是道,且还都有几分道理。
  沈宝惜每次都听得认真,胡氏有空,也会在边上旁听。
  这日,二人找了个茶楼闲坐着。
  天气渐热,两人也不是说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就找了个四面透风的凉亭,微风徐徐,周围景致不错。唯一的缺点,就是过于敞亮,若是有客人路过会看见二人。
  裴清策最近名气大,但他到底根基浅薄,没多少人会注意到沈宝惜。
  巧了,沈宝惜原以为不会碰上熟人,最多就是与人打几句招呼。没想到刚坐下不久,就看到一群人说说笑笑着走了过来。顾夫人赵氏赫然就在其中。
  赵氏在淮安府时特别傲气,等闲人都入不了她的眼,哪怕言语间刻薄谁几句,旁人也只有忍着的份。
  但在那一群夫人之中,赵氏站在靠后的位置,脸上笑容始终没有落下过,隐隐带着讨好之意。
  如果赵尚书不出事,或许赵氏用不着这么卑微。看见沈宝惜姿态闲适的靠着椅子,赵氏笑容微僵,别开了脸去。
  她是打算当做没看见,可不巧的是一群人中有人认出了沈宝惜。
  裴清策是御前红人,能红多久,暂时还不知,如今众人对裴清策的态度,那是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呦,没想到裴夫人也在。”打招呼的夫人一转眼,看见姚夫人后,只对其笑了笑。
  “裴夫人这么有兴致?看来这胎养得不错,想当初我有孕,那真的跟丢了半条命似的,从孩子上身就吐到孩子落地……”
  其他人纷纷对沈宝惜打招呼,沈宝惜也起身一一还礼,轮到赵氏,她唤了一声顾夫人。
  有夫人好奇问:“说起来,你二人都来自淮安府,原来你们认识吗?”
  沈宝惜:“……”
  那可太熟悉了。
  互相之间看不顺眼,赵氏简直视裴清策为眼中钉。
  赵氏原本不打算多事,可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她笑着道:“自然认识。裴举人家境贫寒,还是我家大人资助了他一段时间……”
  沈宝惜眼神一厉,顾胜如今自顾不
  暇,没头苍蝇似的乱闯,且赵尚书最近麻烦缠身,但凡和他扯上关系,都一定要倒霉。赵氏张口就说裴清策胜顾胜资助,落在旁人眼中,难免将裴清策归于赵尚书一派。
  她当即打断了赵氏:“是认识,不过,我家夫君当初家境贫寒,全都是托顾大人和顾夫人的福。这些“恩情”,我家大人一直都记着呢。”
  “恩情”二字,语气尤其重。
  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到,两家之间不仅没有故旧之情,似乎还有些恩怨。
  地方官在当地就和土皇帝差不多,当地百姓被欺负,除非是进京告御状,否则就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听了这话,好几位夫人看向赵氏的眼神都不对了。
  顾胜年年政绩都是优,他辖下似乎也没有出过大事,可内情如何,只有淮安府的百姓知道。
  该不会顾胜的优等政绩是假的吧?
  赵氏垂下眼眸:“裴夫人说笑了,裴大人出身就贫寒,怎么能是我家大人害的呢?”
  沈宝惜呵呵,意味深长问:“顾夫人,你确定要在这里跟我掰扯此事?错事不是我家大人做的,到时倒霉的人是谁……你可要好生掂量掂量。”
  第83章 分歧赵氏眼睛恨得几乎喷出火……
  赵氏眼睛恨得几乎喷出火来,她没想到沈宝惜当着众人的面会把话说得这么直白。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她和面前这几位夫人一起出来游玩,大家互相看着感情还不错,但各自心里怎么想的,只有自己清楚。
  万一有人将这些话听入了耳中,进而跑去查证,顾胜多半要倒霉!
  “裴夫人!你说话注意点。”
  “我哪句说错了么?”沈宝惜一脸疑惑。
  赵氏差点没气死,深吸一口气:“你如今是官员家眷,说话要谨言慎行,得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我以为裴大人做官后你会收敛几分,没想到一点长进都没有。”
  沈宝惜疑惑:“你在教我做事?”
  外人眼中,两人非亲非故。虽然顾胜的管职更高,但前途未明。裴清策如今却是皇上面前红人……对着裴家人,只能交好,不能得罪。
  赵氏在淮安府时,从来就只有她说教别人的份,不管有没有道理,被说的人都得听着,还要诚心诚意感谢她的教导。
  到了京城后,她收敛了不少,可在面对淮安府的人时,习惯了高高在上,忍不住说了几句,被沈宝惜这么一问,她悚然一惊,顿时后悔自己多嘴。
  “没有,我是好心劝说,你要觉得有理,就听一听,要是觉得我这话不对,就当我没说过。”
  察觉到众人看过来的目光,她只觉得特别尴尬,多说多错,干脆避了:“我忽然想起来还有点事,得先走一步,你们自便!”
  然后,她落荒而逃。
  众人都觉得有些古怪,想要试探几句吧,又怕把人给得罪了。于是,一群人很快分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