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赵淩瞧瞧神俊的两只大狗,还真的挺想要的,但是:“现在不行,没地方养。”
清瑶给他拧了热毛巾擦脸擦手:“它们娘子在山里,是母狼。”
赵淩肃然起敬:“真的?”
清瑶把毛巾轻轻放回盆里:“骗你做什么?好了,带大黄大灰出去遛遛,它们等你一天了。”又叮嘱,“别跑远,就在庄上走走。”
“好!”赵淩马上就带上两条大狗一溜猫出了门。
其他人也不跟着,反正庄上安全。
走了没一会儿,点点也带着几匹马和驴、骡子加入了队伍。
赵淩带着那么多动物根本走不远,一小块草地、一只小昆虫都能让他们好奇半天。
等到天黑了,他才想着往回走,听到略显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赶紧约束着小动物们让到一边,小声问:“顾棱和崔玉书忘记什么东西了?应该也没什么要紧东西放这儿吧?还是宫里头有急事?”
小动物们当然不会给他答案。
没一会儿,一匹通身乌黑发亮四只蹄子洁白的马经过。
马匹跑过不到三丈,就自己停了下来,回头走到赵淩身边。
“墨荷。”赵淩招呼,摸了摸低下头的马鼻子。
马背上的骑士跳下来,没好气地走到赵淩跟前,掐着小孩儿的咯吱窝往上一举:“好样的赵水灵,只看见墨荷,没看见我?”
“哈哈哈!豆豆快放我下来!”赵淩当然认出了窦荣,“晚膳用过了没?怎么就你一个人?”
“咪。”一只黑狸花从他衣襟里探出头,顺着窦荣的胳膊就爬到了赵淩的肩头。
窦荣把他放下来:“没呢。明天休沐,我下课了直接从宫里出来的,让人回去报了信。周东周南应该得晚一点才到。”
赵淩抱着小黑狸花,带着窦荣往回走:“我让人给你送的饼干收到了没?”
“收到了。”窦荣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盒子,“喏,就那么点,吃完了来找你要。”
小盒子巴掌大一个,寸许厚,里头能装的饼干数量不多。
赵淩把竹制的盒子打开,里面果然连一点饼干屑都没剩下:“刚烤了没多少,你不来,我明天也让人给你送了。你喜欢,回头让大力叔给你家也砌一个土烤炉。”
土烤炉就那么点大,烤制需要时间。
这不是没日没夜做就能多做多少的。
他需要送的人还多。
太后肯定要送,帝后二人得分开送,太子顾朻也得单独送一份,还有平时给他授课的几位先生。
自己家里肯定也不能少,还得多留出一部分给他爹当上班吃的点心,或者是送人。
嗯,送人估计是没的。
毕竟饼干就那么点,盒子再小,也装不了多少盒。
就他家那么多人,一人一块分着吃都够呛。
不过常大力已经回城了,先在家里砌两个土烤炉。
宫里头的话,跟着他送去的饼干一起,饼干方子连着土烤炉的图纸也一并送了过去。
要不了几天就能实现饼干自由。
窦荣还挺喜欢吃饼干的,听他这么说就高兴:“算你有良心。”
回家冷面已经没有了,常娘子给煮了一碗热乎乎的汤面,搭配一只烤鸡。
窦荣吃了半只鸡,撕了一点鸡胸肉喂猫。
剩下半只等周东周南来了吃。
烤鸡皮脆多汁,窦荣很喜欢,又撕了一点鸡腿肉喂赵淩。
赵淩眼睛是挺想吃的,无奈肚皮不允许,只能拒绝了,坐在边上陪他吃饭,琢磨着还是得有蜂蜜,烤鸡烤鸭刷上蜂蜜烤,想想就美滋滋。
现在这个版本,到底差了点意思。
窦荣吃过饭,把小动物们挨个撸了一边,就去休息了。
他也不用特意再给收拾房间,直接和赵淩睡一屋,点着蜡烛把床上的猫猫狗狗通通赶跑,往赵淩身边一躺:“你天天都这么睡?不嫌热?”
赵淩:“……习惯就好。”
窦荣本来还想跟赵淩聊聊这几天的事情,到底身体还是个小孩子,很快就睡着了。
赵淩下午睡了一觉,这会儿倒还不是很困,捞起因为长得黑没被窦荣发现的小奶牛猫放在胸口,意识进入自己的牧草空间,果然发现空间里多了个新品种——紫云英。
紫云英是非常优秀的牧草,也是绿肥,以及蜜源植物。
在现在这个蔬菜品种匮乏的年代,紫云英的嫩尖也可以作为一种蔬菜食用。
伴随着紫云英出现的,还有成群的蜜蜂。
原本一片绿油油的牧草空间,多了一片紫色花海。
大虞倒是一直都有紫云英,只不过江南比较多。
赵淩不清楚他空间里的紫云英和本土原生的紫云英有什么区别,短时间内还是不要拿出来,顶多就是悄咪咪整点给点点加餐,另外看看能不能收点蜂蜜。
咦?
他的空间这算是升级了?
契机是什么?
种满多少年升一级?
还是别的什么?
总不能是因为他下午多睡了一会儿?
难道就是因为他想要蜜源植物,所以空间就给他刷新了紫云英?
那他是不是再用力想一想,就能想出紫花苜蓿、羊草、玉米草、甜象草、提摩西草?
嗯?
这些牧草都长啥样来着?
草啊,都是一些什么样的草啊?
草啊,给点提示啊草啊!
窦荣自从四岁开始一个人睡后,这是头一回跟人一起睡觉,睡得安稳也不安稳,明明睡得很沉,但耳边总有人像念咒一样嘀嘀咕咕:“草……草……草……”
第20章
周东看到赵淩很高兴,大声招呼:“四郎起了?快收拾收拾,咱们一起去钓鱼。”
他已经看过了。
这边的淩水河段更加宽阔,鱼一定更大!
赵淩刚叫了一声“东叔”,就被窦荣打断:“钓什么鱼,咱们进山去打猎!”
“哎……”裴先生刚想说自己不想给赵淩放假,得给学生讲解昨天写的策论,小光头就已经被外面来的土匪架着上了马,一溜烟就跑了个没影。
作为一个高配版的小湖村,小庄这边的山也更高更深。
清瑶只来得及叫大灰和大黄跟上。
两条威猛的大狗进山就跟回家一样熟门熟路。
赵淩在小庄几天时间,这还是第一次进山,好奇地四处张望:“姑姑说山里头有泉眼,裴先生每天煮茶的水就是从山里头运来的。”
刚进山的这段路修得非常不错,能走一辆驴车,显然是经常有人进来运水。
同行的还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叫余大,皮肤黢黑,总是未语先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前面山坳里就有泉眼。路就修到那边,再往里走就能碰着野兽了。山里头有狼……”他骑着一头驴子,看看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两条大狗,改口,“有狼狗群。除了秋天大家伙一起进山捡点山货,别的时候可不敢进。”
他是几年前被老太监从河里捞起来的,跟了老太监姓余。
赵淩好奇:“带着大灰大黄进山也不行?”
余大又看看两条大狗,回头对赵淩笑笑:“它们平时可没这么听话。”
这两条大狗说是放羊的,更像是……放羊的。
牧草是种的,很集中,附近没有野兽。
羊有草吃也不会走远。
放羊的主力是庄上的几个老太监。
其实也不用人多么盯着,早上赶着羊到草地那边,晚上再赶回来就行。
边上有个棚子,防着有人过来偷羊,略微防着点羊把草根撅出来吃了。
两条大狗平时想放羊就放羊,想进山就进山。
想驱策着它们进山打猎?想都别想。
余大多看了一眼赵淩,心想:还得是赵四郎,啥动物都跟他亲。一会儿进了山,是不是山鸡野兔都会往赵四郎怀里撞?
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泉眼附近,再往山里头走,就没路了。
马匹和驴子留在附近,一行人跟着两条大狗进山。
夏季草木繁盛,赵淩还想自己走,一走进去,草比他还高,还好能骑狗。
窦荣走在边上:“你这样子,回头我画下来,给表哥瞧瞧。”
赵淩紧了紧背上的弓:“嘿!太子殿下肯定笑话我。”
“他怎么会笑话你呢?他是瞧你好玩。”
“玩他自己弟弟去!”赵淩心想再过个几年的,等他腿长一米八,让他知道什么叫好玩。
余大对附近的地形很熟悉,哪里有野果树,哪里有板栗树,哪里有水源,哪里可以歇脚,一看就知道平时没少偷摸着上山。
周南笑呵呵地跟他套话,余大两三下就承认了,又赶紧补充道:“我们上山都是好几个人一起,不会单独一个人过来,也不跑远,就这附近的两个山头,下几个套子、砍点柴什么的。”
小庄这里生活,比一般佃农要强得多,至少不至于饿死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