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天官纨绔> 第76章

第76章

  他儿子的那点武功,也就是比普通人身手好一点,在真正的练家子面前算得了什么。
  考校?
  别把他儿子给打坏了。
  这位胡质胡侍郎是今年刚提拔上来的,今天是第一次见到赵淩,在见证了水泥的神奇之后,对发明水泥的人很感兴趣。
  只是看到赵淩的年纪时,就有些半信半疑,别是下面的工匠捣腾出来的东西,硬是挂在一个小孩儿的名下吧?
  刚那一下,他倒也不是故意的,等看了赵家父子的反应,才想着自己这手劲对小孩儿确实是大了些,讪讪:“是我的错。小孩儿,过来。喏,伯伯给你赔个不是。”
  话都说到这儿了,赵淩又从马肚子底下钻了过来,接过胡质递过来的匕首:“谢谢胡伯伯!”
  “唉!”胡质这回控制着力气,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捏了捏,再把人掐着咯吱窝举起来掂了掂,“嗯,还真练过。”
  咯吱窝疼!
  赵淩猫儿一样扭了扭,很快被顾朻伸手接过来,放到地上。
  赵骅感激地看向顾朻,赶紧说道:“快去办正事吧。”
  赵家村的村口其实就是一道山坳,长着几棵参天大树,哪怕大热天也有些冷。
  村里一般不太会有人围在村口,老人小孩儿平时都在祠堂那边。
  这一群人进村,走了一段路之后,才有人看见。
  “赵淩!快过来!这一群人是谁?”
  赵淩扯着赵骅的袖子:“大洼叔,这是我爹呀!”
  赵大洼对着赵骅定睛一看,没认出来:“你爹?你爹不是在京城当大官儿嘛。”
  他对赵骅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二十岁面如冠玉的少年郎,眼前的中年人一嘴的胡子,脸也不太好看,怎么会是赵骅?
  他没说丑,但眼神中明明白白写着“难看”。
  赵骅气得不行,上前就给了赵大洼肩膀一拳:“十来年不见,赵大洼你还是斜着眼睛看人!快让开,我先回家。”
  他一路风尘仆仆赶回家,正常一个月的行程只花了二十天不到,也就昨天好好睡了一觉。
  他这个年纪,是睡一觉能缓过来的吗?
  形容憔悴不是很正常?
  今天一早他就往回赶,两个多时辰的路又硬生生缩短了小一半。
  天知道他以他骑马的水平,是怎么敢在山路上跑的?
  “还真是……”
  赵大洼错愕非常,想再说什么,见队伍中好几个壮汉对他看着,顿时吓得噤声。
  等赵骅一行人走远了,他才小声嘀咕:“都是些什么人啊?”
  不年不节的,家里孩子们考试也考完了,怎么这个时候赵骅回来了?
  带的那一群人也不知道是什么路数,瞧着后背都发凉。
  赵淩他们这次的行程是真的赶。
  水泥的样品和方子虽然已经寄回了京城,也试过了效果,但耐用性方面,现在也就赵家村水磨坊一个实际例子。
  水磨坊是去年年前造好的,到现在为止已经有半年时间,还是在水流的日夜冲刷下,要是这样用下来都没问题,大致应该没什么问题,可以暂时用来修一段城墙看看效果。
  文官们这时候也顾不上腿瘸不瘸了,脚下生风,跑得飞快。
  赵淩都差点跟不上,一时间有些怀疑人生。
  这还是他那个菜鸡爹?
  不科学啊。
  肯定是他这段时间疏于钓鱼……疏于锻炼。
  赵骅哪怕十几年没回来,对村里都一草一木都很熟悉。
  赵淩说了大概位置之后,他就知道了,一马当先,胡质等一干武官都跟在他身后。
  村里的几条狗子看到一群人,认识赵淩,倒也没吠叫,还以为是在玩耍,在赵淩身后跟了一路。
  可惜本地大黄体重跟赵淩差不多,不能背着他跑。
  没一会儿,人群到达水磨坊。
  这里没什么人在,只有一堆堆写着名字的麻袋放在那儿排队。
  他们过来都时候,一个汉子正把自家的大米倒进磨里,见一群陌生人过来吓了一跳:“你们是什么人?干嘛的?”抢他们磨坊来了?!
  “赵骅?”
  “小叔,是我。”赵骅被认了出来赶紧三言两语地介绍了一下,“这些都是我同僚,来看看水磨坊。你要是不着急,先去外头等等。”
  汉子不过是普通村民,这辈子进城都没几次,哪见过这阵仗,着急也不着急了,等出去看到赵淩被几条狗围着才松了一口气,刚想跟赵淩打听打听怎么回事,就听见里头赵骅叫人。
  “赵淩,进来!”
  水磨坊就那么点地方,勉强能挤进去三个人。
  赵骅一个,加上一个工部主事,一个胡质,在里头已经连转身都困难了。
  赵淩也就是人小,才能勉强挤进去,指给他们看哪些是水泥构件:“具体造是大堂姐盯着的,我去叫瑜姐姐?”
  懂这个的,现在就赵淩和赵婉瑜两个人。
  赵淩交上去的水泥小论文的署名,都写了赵淩和赵婉瑜两个人的名字。
  造水磨坊的事情,当初赵淩也在家书里提了一笔,赵骅是知道的。
  赵婉瑜很快就被叫了过来,一点都不怯场。
  工部主事刚开始见一个漂亮姑娘过来,还将信将疑,等问了几句之后,就完全改观了,也没心思关心姑娘长相,认真讨论各种技术细节。
  赵骅这个干户部的,感觉到大侄女对数字的敏感度,恨不得直接带回户部去。
  赵淩这时候在水磨坊里待不下,只能出来,领着其他官员仔仔细细把改造河道的一小段给他们看了看,检查强度。
  等全都看完了,一群人移步到赵家老宅。
  赵家人已经得了信,全都换上了好衣服,杀鸡宰鸭的忙活,没想到人根本没怎么寒暄。
  赵淩让人把几张大桌子拼起来,拿了笔墨纸砚出来,让他们忙活。
  顾朻一把拉住赵淩的胳膊:“想去玩小狗?”
  嗯,他是想拽衣领来着,日常手歪。
  被说中的赵淩一点都不心虚:“那我在这儿也没事干。”
  “水泥不是你捣鼓出来的?你不在怎么行?”
  赵淩只能顺着顾朻的手劲,坐到他的长凳边上:“我知道的那些,不都写文章给你们看了嘛。”
  工艺、原材料、需要的大致人力物力,能写的全都写了,还有他什么事?
  顾朻把他摁在自己身边:“反正你坐着。”想着小孩儿在这儿确实无聊,拿过边上的纸笔,随手给他布置作业。
  赵淩只能皱着脸开始写作业。
  什么毛病?
  是个人都得给他布置作业!
  没一会儿,村里搭建水磨坊和水车的两个工匠也被叫了过来。
  两个人说是工匠,其实就是勉强会点木工泥瓦。
  村里人建房都是全村一起帮忙,不太会去外面请人,这两人算是其中手艺最好的,但再好也就这样。
  他们被叫来一脸懵逼,要不是有赵骅这么个熟人,怕是腿都软,听别人问他们话,一问三不知。
  “不知道啊,我们就是帮着搭把手。小瑜力气小,一个人搬不动。”
  “不知道啊,我们就是听小瑜的。小瑜怎么说,我们怎么做。”
  “不知道啊,反正那东西能糊住,瞧着还挺牢的。”
  村里好多人想着等农闲了,自家也用水泥盖房子,比抹泥浆石灰干净。
  工部的几个人非得要把两个匠人叫来,其实是不信这么厉害的东西,是赵淩一个小孩儿和赵婉瑜一个小姑娘捣鼓出来的。
  赵淩虽然有改良琉璃配方的“前科”,但那是有现成的琉璃方子,又有工部最好的工匠。
  赵淩在里面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工部主事这次来了五个,品级从六品到四品。
  现在琉璃作坊的保密级别很高,他们都没有权限接触。
  负责琉璃作坊的主事,也没空闲过来这里再倒腾水泥。
  顾朻是清楚的,但他这一次过来与其说是出来干活,倒不如说是出来散心。
  父皇的猜忌让他有些无所适从,还不能表现出来,感觉十分压抑。
  一众人在赵家草草吃了一顿午饭,又去看了赵婉瑜烧水泥的窑,急匆匆就回去了。
  赵骅只赶得及给父母磕了个头。
  赵爷爷赵奶奶见了好些年没见的小儿子,全都两眼湿润。
  赵淩大咧咧道:“爷爷奶奶舍不得就跟着我们一起去京城住嘛。”
  老头老太太不在家里,他大伯也没能力作妖。
  父母当家,大儿子占便宜。
  父母不在家,想让下头的弟弟听他的话,想都别想。
  赵田氏就能把他给管得死死的。
  赵爷爷觉得这个孙子就是特意回来气他们的,可惜这次赵骅回来时间太短,身边还那么多官员,他们连告状都没空。
  赵爷爷狠狠地瞪着小孙子,往他手里塞了一把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