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天官纨绔> 第129章

第129章

  闻公公不理解,还以为赵淩脑子里就没打仗这根筋,试探着问道:“要不还是问问太子殿下的意见?”
  赵淩继续闭上眼睛做眼保健操:“您看着办吧,给我寄回去就成。我爹要知道的。”
  闻公公可不敢打包票,这种大杀器一定能让赵侍郎知道,没再多说什么,拿着一摞好几本册子一起送去顾朻那儿。
  顾朻拿到手先翻了一遍,发现其中的记录比他预想中还要更加详细。
  包含了主要原材料的采集和提炼;储存运输的注意要点;安全操作手册;使用的要点和各种配比,开山取石的各种布置炸药的方法和用量等等。
  顾朻把整套册子交给闻公公:“劳烦闻公公亲自跑一趟,一定要直接交到父皇手里。”
  闻公公躬身:“是,殿下。”随即道,“那赵四郎交代的事情?”
  顾朻说道:“交给父皇定夺吧。”
  “是。奴婢现在就出发。”闻公公领命而去。
  赵淩终于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开始捣腾以玉米为主的小鸡饲料。
  只是还没研究多久,赵淩就被通知要回神都了。
  “啊?不是年底再回去吗?”他还想看看玉米能不能一年三熟呢,自己养的鸡都还没吃几只呢,水泥路都还没修好呢。
  “现在都十月底了,回去差不多过年啊。”巩盛瞧瞧赵淩的一大堆东西,“你赶紧收拾,没法收拾的留给米大哥。”
  “哦,几时出发?”
  “五天后。”
  那时间倒不是很赶。
  赵淩搞这么多东西,本来就是给米希一家的。
  他出发前,大嫂特意给了银票,让他看着置办。
  只是因为军营守卫的骚操作,导致他没花多少钱。
  亲兄弟明算账。
  赵淩找来福过来对账,把账目算了算,总共在米家人身上的开销五百两多一点。
  昂贵的部分在于米希弃文从戎之后,买的马匹和武器、盔甲。
  盔甲尤其贵!
  剩下的开销大的部分就是笔墨纸砚这些。
  吃穿住用对比看来,完全不算什么。
  这方面来福没单独记账,全都算在赵淩的头上,这是赵淩跟他一早说过的。
  赵淩看了看,就去找到米诏和米希,给他们塞了二百两银票,一小箱子铜钱和碎银,再有一把金叶子:“出门的时候大嫂给了我一些钱,这些是剩下的。我走的时候会给米爷爷那儿也留这么一份。”
  米希接过钱:“费心了。”
  他知道赵淩肯定自己贴了不少,只是他现在这个处境,也没法谈什么报答不报答的,“你那个种玉米的文章,我继续写着。鸡……我也替你养着,再替你吃了吧。”
  第82章
  赵淩回到神都的时候, 神都已经银装素裹。
  赵淩被压在文华殿里补了三天作业,才被放回家。
  然后他就包袱一收,直接去了福满庄。
  赵骅早上还等着赵淩一起去上班呢, 结果就见赵淩人影一晃, 骑着马跑了, 赶紧追出去喊:“干嘛去?”
  赵淩回头喊了一声:“养鸡!”
  赵骅摇摇头:“也是到年纪了。”
  这个年纪的少年, 总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想法。
  赵骅自己经历过, 赵淩上头的三个哥哥姐姐也都经历过,赵缙的症状到现在还没好, 也是轮到赵淩了。
  赵淩骑着点点,牵着已经一岁多的小马赵·暗夜·征服者·傲慢, 往福满庄而去。
  “慢慢,你慢慢跑, 不急嗷。”
  枣红马点点生出来的小马驹,不知道为什么是一匹纯黑马。
  配种的公马也不是纯黑的, 难道是绿了?
  赵淩想不通, 干脆不想。
  但慢慢确实一匹非常漂亮的小公马。
  一身油光发亮的毛,跑起来的时候,鬃毛摆动,有一种近乎水墨画的仙气。
  唯一的缺点就是慢慢的眼神, 看谁都一副瞧不起的样子。
  慢慢昂着脑袋, 对赵淩不屑一顾,只顾着紧紧黏在妈妈身边。
  赵淩一人双骑到了福满庄,先去了小庄, 一路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地叫过去,到了被改成村委会的大宅面前下来,找了管事的:“秋慧姑姑, 大力叔一会儿运年货过来,你帮着安排一下。”
  秋慧笑弯了眼睛:“好~过来姑姑看看。这一走就是快一年,个头比去年高了那么多啊。”
  “嘻嘻!”这话赵淩爱听,“姑姑帮我收拾个屋子出来,我住几天。”
  本来他的盘算是小庄的宅子做村委会,大庄的宅子住人。
  但现在大庄那边住着米家女眷,虽说房子大,院子之间都隔着,但说出去到底不好听。
  “好,那你先去忙。姑姑给你去煮热汤。”
  秋慧以前在宫里头并不是清瑶那样的大宫女,但也是个小管事,做事妥帖。
  赵淩今天出门的时候才想到的事情,秋慧其实早就考虑过了。
  小庄这里的宅子本来就不小,赵淩弄个什么村委会的,又不需要那么大地方。
  秋慧进城找了一趟赵王氏,就把后宅那边又加建了几间屋子,隔了三套一点都不小的院子出来。
  这样赵家一大家子过来,也有地方住。
  赵淩过来门都没进,还不知道改动,去大庄说了一声年货的事情,倒是在大庄坐了坐,主要是跟米家女眷们说米家男人们的近况,另外就是把米家男人们的家书亲自交给她们,其中还包括了米尚书写的戏。
  这一聊就是一个多时辰,还是余大特意跑了一趟过来叫人:“四郎,家去吃饭。秋慧姑姑的饭都准备好了。”
  米奶奶这才发现天色不早了:“倒是耽误了午膳。”
  她亲自把赵淩送到了庄子外头的路口。
  赵淩骑着点点,原本躺在地上装死的小黑马顿时一骨碌跳起来,一脸“你要带我妈妈去哪儿”的表情,又把身子贴到点点身边,还试图去咬赵淩。
  它没敢用力,用牙齿在他裤腿上轻轻砸吧,涂上一滩口水。
  余大已经从一个黝黑的少年长成了黝黑的青年,骑着一头大青驴子:“走吧。大灰、大黄和宝宝从山上回来了。下午要不要上山?”
  赵淩有点想,但还是算了:“不去了,我看看鸡鸭鹅。”
  庄上地方大,人力也没那么多,养家禽也很粗放,圈了几个小山头和两个小湖,散养。
  平时做好消毒和卫生,家禽们都很健壮,就是太过健壮,炖了一个时辰还咬不动。
  赵淩把鸡肉撕下来喂狗。
  秋慧姑姑看得发笑:“晚上炖久一点。”
  常禾笑道:“这只鸡估计有两年了,肉肯定老。下午我去山上挑两只嫩嫩的小公鸡,炒着吃。”
  常娘子过来收碗,听到小儿子的话,无奈笑笑。
  她本来想着儿子好好读书,将来不说能当官,能考上个秀才就已经很满足了,可眼见着常禾在厨艺的路上越走越远。
  赵淩吃完,就去养鸡场挑蛋,接着开始着手人工孵蛋。
  等他把人工孵蛋的那套东西搞完,又开始调配饲料,裴先生、汪先生和殷先生就到了。
  三位先生都还没吃饭,来了二话不说,先吃了一顿。
  常娘子和常禾亲自下厨,让三位先生吃得饱饱的,想要教训赵淩都没精神,先躺下睡了个午觉。
  赵淩感觉自己给判了个缓刑,又跟常威小声逼逼:“瞧瞧几位先生,追年礼都追到这儿来了。”
  常威并不接他这茬,问:“你打算住到几时?要不要问问先生们,是不是把家眷也接过来住几天?”
  赵淩想着自己确实打算住上一段时间:“那去问问吧。”
  两人正说着,来福敲门进来:“四郎,年货都发下去了。你瞧瞧还有没有交代的,没有我就先回去了。”
  他这次就不留在庄上,得回去陪媳妇。
  梓萱身体素质是很好,但是孕期长途颠簸,肯定是要好好养一养的。
  赵淩没什么特别的事情需要吩咐的,反正来福做事情很自觉,就让他快些回去:“问问许妈妈,找个有经验一点的婆子伺候着。”
  小夫妻俩平时自己住着,又都是勤快人,距离家又近,没什么事情。
  但是这会儿来福要出门工作,梓萱一个人在家养胎,万一有个事情,连个跑腿喊话的人都没有。
  来福回来这几天也忙得很,一时半会儿还来不及,赶紧应下:“我知道的。”
  他娘、大嫂、二嫂都是指望不上的,还不如从外头请个婆子。
  本来他们夫妻俩是打算等生了孩子,再请婆子来照顾月子,事实证明是他们俩想简单了。
  反正他们这两年也攒了不少钱,请个婆子是请得起的。
  来福走了,赵淩突然看向常威:“你什么时候成亲?说好亲事了没?”眼瞅着都快二十了,怎么还没动静?
  常威是他家的长工,不是签了卖身契的奴仆,赵淩是没有权力给安排婚事的,还是得父母之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