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赵文敏感激地应下。
其实这些年他没少调理,就是干吃不胖。
他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吃进去的粮食。
赵淩对窦荣摆摆手:“我这儿能搞定,中午记得过来一起午膳。”
窦荣觉得他够呛能在吏部吃饭,只是没多说什么,就往兵部去了。
他这种外放的将领回来,除了大朝会和皇帝召见,并不需要像赵淩这样坐班,去兵部也只是随便溜达一圈,看看有没有搞出新的武器装备。
赵淩虽说自从当了吏部左侍郎之后,就一直待在宁吴,但吏部肯定有他的位置。
他平时在宁吴也能看到延迟的吏部的各种工作内容,现在做起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赵文敏也差不多。
他和余飞、余琪都是被照着科研人员的路子培养的,但自从他们的基础课程完成后,天天跟在赵淩身边,除了学习以外,自然是赵淩做什么,他们也跟着做什么,给当个助理绰绰有余。
白川到的时候,赵淩这边已经干了一会儿活了。
看到白川,赵淩赶紧站起来给白川行礼。
白川回了礼,笑眯眯地考校了赵文敏的功课:“咦?这孩子……”路子有点歪?
嗯,不能这么说。
白川若有所思:“这就是……大学?”
赵淩微笑:“是。白爷爷觉得怎么样?”
赵文敏很有眼色,给白川倒了一杯热茶,又从带来的食盒里,用竹夹子夹了几样精致的小点心摆了两小盘。
白川很是受用,笑眯眯地坐下,取下腰间的玉佩递给赵文敏:“很不错的孩子。”
赵文敏在赵淩的示意下接过玉佩,道谢。
白川在吏部已经待了三十多年,虽然觉得科举确实不错,但局限性也很明显。
国子监改制重开后,新科进士的表现好了很多,只是他总觉得哪里还欠缺了点。
刚才他跟赵文敏聊了几句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只是具体怎么做,他还不清楚。
赵淩其实也不确定。
科举制度在如今不能说是最好的制度,但肯定是最不坏的制度,推翻是不可能推翻的。
而采用他上辈子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的培养体系,目前的国力还不支持,大部分人的观念和财力也不支持,只能在一些相对繁华的地区进行试点。
先一步一步来吧。
吏部的其他官员陆续开始办公,对赵淩这个不怎么来的侍郎很好奇。
赵淩这几年属于人不在朝堂,但朝堂之上一直有他的传说。
只不过传说中只是略微提及赵淩的长相不俗,重点在赵淩做的功绩,甚至于婚姻和财富,对于一些新晋的或者是刚从外面调任神都的官员,完全没料到赵淩的长相会不俗到这种程度。
赵淩很会长,年少的时候线条圆润,面相更偏向于自己的生母,现在年纪上来了点,青年的轮廓显现,有了赵骅的影子。
赵骅那是出了名的才貌双全,一张脸到现在都很帅气。
赵淩结合了父母的优点,加上也算是从小锦衣玉食,又身居高位,现在的长相气质,哪怕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一些人都会惊叹,更别说是初次看到他的人了。
景尚书都从隔壁厢房溜达过来,专程过来看热闹:“咱们家小水灵长大了。”
赵淩感觉自己跟动物园的猴儿似的,叹气:“您就别取笑我了。”
景尚书看着赵淩,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觉得配窦荣可惜了。
但凡赵淩正常嫁娶,这会儿不知道多少人要把自家姑娘送过来。
赵文敏很有眼色地给景尚书搬了椅子过来。
景尚书倒是没像白侍郎那样考校赵文敏,很是干脆地也摘了一枚玉佩给他,难得鼓励了一句:“跟着你家先生好好学,将来别丢你家先生的脸。”
赵文敏顿时感觉到压力。
景尚书本来只是过来串门,现在坐下了,就开始跟赵淩、白川一起说起明年科举和恩科的事情。
“新皇登基,理应开一次恩科,只是明年本就该是春闱。我的想法是,明年下半年或者后年增开一科。”
赵淩和白川对此都没有什么异议。
白川说道:“还是放在后年再开。廉租公寓楼的新楼明年怕是来不及建成,后年倒是肯定能再添两栋,届时参加考试的举子也有地方可住。如今神都的住宿……”说着他摇了摇头。
赵淩刚回来,还没了解目前的物价,多问了一句:“多少钱?”连一名三品大员都觉得贵。
“靠近贡院的小院,一个月二三十贯,偏一点的一个月也得五贯。几个人合租一个院子还算便宜的,住客栈更贵。一些地方能住同乡会馆倒是便宜,不过毕竟是做生意的地方,那环境休想安静读书。码头和新城那边的房子倒是有便宜的,只是太吵了。有些学子只能住到城外寺庙、道观去。”白川突然想起来,“你种桃子的那个小湖村,如今文风鼎盛,有不少人租住。”
小湖村距离神都不算太远,又住着魏学海一家。
赵骅经常跟一群文人墨客去小湖村登高泛舟。
关键是小湖村几乎每天都有车往返神都。
也就是赵淩还没来得及了解,不然就会发现他们家的送菜路线,已经具备了私营公交的雏形。
赵淩意外也不意外。
小湖村原本就有人想要租房子,只是数量比较少。而且早前村里的房子并不怎么好,很多想要过来租房的学子都没租住。
现在估计是租房条件改善了一些。
赵淩听着这租房价格咋舌:“活不起了。确实得多盖廉租房和公租房。”
以前他那会儿学子考个会试,比较节省着用,起码也得两百贯,现在恐怕还打不住。
廉租房和公租房从有楼房开始就在推进,如今也算是广受好评。
这属于官吏相关福利,归吏部管。
“驿站已经全都改成了四层楼,客房比以前多了好几倍,今年回京述职的官员能够多安排一些。”
按理来说,官员出差都可以免费住驿站,食宿都有标准。
但像神都这样每年会在短时间内迎来入住高峰的驿站,很多官员来了也没地方住,就得自行解决住宿。
有些在京城有房产有亲友可以借住的还好说,自费租房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赵淩看着白川拿出一份目前神都建成的、在建的、以及规划中的廉租房和公租房的册子,翻看了两页突然感觉周围有些安静,抬头:“怎么不说话了?”
景尚书微笑:“盖房子要钱。”
钢筋混凝土的房子盖起来确实又快又扎实,能够盖四层楼,也不怎么占地皮,就是贵。
他们吏部盖这种造福官员的房子,无论是钢筋还是水泥还是建筑队,都没有任何阻碍,唯一的阻碍就是钱。
赵淩迟疑了一下:“嗯。”
景尚书的微笑更加真诚:“你去搞钱。”
赵淩:“……嗯?”
第167章
赵淩不理解:“吏部怎么会缺钱?”
吏部要钱, 难道户部会不给批?
户部还真就不批。
理由很充分,户部也没钱。
赵淩更不理解了。
要是户部有钱不给批,那他作为赵骅的亲儿子, 还能去说说情, 现在既然户部没钱, 他还能干嘛?
难道他能变出钱来?
景尚书和白侍郎还真是这么想的。
在他们看来, 赵淩搞钱的能力, 就跟变戏法似的,随便几句话就能点石成金。
“你都能让大狱赚钱, 怎么就不能让吏部赚钱?”
赵淩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本事:“你们也太看得起我了。”吏部能搞什么三产?“抓几个贪官抄家?”
吏部算是最讲人情世故的部门了,这些官员背后查一查, 谁都不干净。
哪怕本人想干净,也会有家人族人防不胜防给捅娄子。
景尚书和白侍郎听着倒是还能笑出声, 在同一个厢房里办公的其他官员后背直接一身冷汗。
看出赵淩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给吏部搞钱的主意,话题又重新转回到恩科上。
“恩科就定在后年。”
“贡院要改建一下, 增设女性学子的入口。检查方面的人手……”
“由宫中的女官来。还得增设女厕。”
“考官要用女官吗?”
“考官不用, 监考可以用两个女官。”以防有出现跟男性不好处理和沟通的情况,“明年春闱开始,配备大夫。”
好不容易考到了神都,因为身体原因被筛下去也就算了, 起码别死在贡院里。
都有举人功名的人了, 哪怕没法入仕,回乡当个教书先生,也是给国家培养人才。
尤其是一些举全族之力供出来的, 真要被抬着回去,一个家族的天都塌了。
景尚书听到大夫,不是很赞同, 倒也没反对:“你给贡院的号房按上那么多琉璃窗,已经够照顾考生了,现在还要给配大夫。那些考生是豆腐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