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天官纨绔> 第290章

第290章

  新科进士们进行一番和马匹的熟悉后,就列好队伍出去游街。
  大殿上文武百官这会儿气氛比较轻松,燕公公说了退朝之后,顾朻并没有第一时间离开,而是对赵骅笑道:“赵爱卿着急出去?”
  赵骅脸上掩不住的笑:“是。臣要去给夫人掷花!”
  新科榜眼的夫君礼部崔郎中笑道:“赵尚书同去,还得烦您匀我几枝花。”
  三月底,这会儿花还不算很多。
  桃花、杏花、梨花这些比较寻常。
  赵家确定赵王氏会高中状元,早几年就开始研究控制花卉开放的时间,最近两年有在铺子里夹带着卖一些鲜花,只是数量不多。
  传胪大典还没开始,赵家人就已经占据好了城中观看游行最好的位置,大捆大捆的鲜花搬运上来。
  赵淩坐镇指挥:“把桃花什么的都摘下来,杆子太硬,小心别砸伤人。掉下来的花瓣攒一起,放篮子里,一会儿见人来了抛下去。”
  有人认出赵淩:“赵瑞?”
  “赵侍郎你怎么回来了?”
  赵淩当然是回来给赵王氏送花的,但话不能这么说,而是说道:“有些事情要回来办,正好赶上了。”
  现在还不能发电装灯泡来调节开花时间,花房里能够种出来的花其实还是这个时间段比较常见的种类,譬如牡丹、芍药之类。
  赵淩特意从吴州运来了大量的鲜花,放花盆里装过来,到了直接剪下来。
  花朵艳丽还新鲜。
  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蔷薇花。
  他今天一早到的,直接从码头过来,家都没回,差点没赶上。
  酒楼的掌柜见了都上前帮忙处理鲜花。
  蔷薇花带刺,只保留花朵。
  窦荣正在指挥一群人进行流水线作业,甚至还有斥候去打探汇报游街的队伍多久到达。
  在神都的赵家和王家的亲戚朋友们,今天宛如过年,全都一个个兴奋地加入掷花的队伍中。
  新科状元带领的队伍刚从宫门出来,就有数名穿着粉裙的少女提着花篮,往路边抛洒花瓣。
  赵骅提着装满了牡丹、芍药、水仙和兰花的花篮出现在大道边上最高的酒楼上的时候,心情很不美丽,看着几个逆子,最终视线落在赵淩身上:“你回来干嘛?”
  赵淩还没来得及回答,手上一大捧去了刺,包装得特别好看的蔷薇花就被赵骅毫不客气地抢走。
  赵淩瞪眼:“我娘高中状元,我当然得回来。”
  他不仅自己回来,还把赵缙、赵婉蓉一起带了回来。
  “五妹妹呢?”怎么刚才还在边上的,一下就不见了?
  赵骅愣了一下:“蓉蓉回来了?哪儿呢?”
  他还在四处张望,看到窦荣急匆匆跑过来,下一刻就被一阵激动的尖叫炸得耳朵都聋了,见窦荣嘴巴张了张,压根没听见他说什么。
  接着,他手上一轻,一道影子一晃而过,飞快地把他刚才拿着的一捧蔷薇花送到了王蔷薇手中。
  姑娘们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姐姐!”
  “姐姐!”
  赵婉蓉已经飞快回到屋顶上,挥着手绢高呼:“姐姐!”
  队伍中真的有她姐姐,但她冲着喊的是她嫡母。
  赵骅感觉脑子发炸,还没来得及说什么,跟着他一起来的崔郎中招呼赵婉蓉:“姑娘,麻烦你帮我把花给我家盈盈,榜眼!”
  崔郎中手上的一篮子花也不知道谁给弄的,也给扎成了一捧。
  好看是好看,只是他要是把这么大一捧花丢下去,万一把他妻子砸到了怎么办?
  他也不知道赵婉蓉是谁,见她身手利落,就让她帮忙。
  男的不行。
  赵婉蓉很爽利地接过,“飞”过去给崔郑氏递花的时候,还指了指崔郎中的位置。
  崔郎中见自己妻子看过来,激动地把手上的花瓣一个劲往妻子身上撒。
  赵骅也没空管儿子女儿了,见赵王氏看过来,激动地跟着一起叫:“姐姐——”
  赵淩刚拿着两束花,准备去给赵婉清和赵婉蝶,听到差点从楼上摔下去,好悬被窦荣拉住,见鬼似的看向自己老爹兴奋地跟个小迷弟似的。
  赵婉蓉在屋顶上,瞬间抢过他手上的花,又去给自己的姐姐和堂妹送过去。
  完了之后她干脆也不上屋顶了,让人搬了花下来。
  下人们在边上做好捧花和簪花,她就给队伍中的女进士们送过去。
  姑娘们对这些女进士们的热情远远超出对男进士们的热情。
  尤其是本科的探花郎,本来应该备受瞩目,结果跟个小透明似的。
  怎么办呢?
  考试考不过,长相也没人家好看,唉……
  第176章
  新科状元王蔷薇被授庶吉士、国子博士, 负责筹建神都大学。
  神都大学选址在城外码头附近,已经开始施工了有一段时间,显然不是一个临时决定的提案。
  赵淩这次回来就是为了参加赵王氏和姐妹们的游街, 不过来都来了, 就借着这个机会手把手教她们怎么混迹官场。
  新科进士们要赶着回乡去报喜, 多数人这会儿都回去了。
  赵王氏她们倒是不着急, 跟着赵淩把职位和工作都理顺了, 才批了假回老家。
  只是作为出嫁女,她们现在得回两个老家, 譬如赵王氏,得回象州和武州。
  不回去不行, 无论是赵家和王家都强烈要求她回去。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女官的事情,出了女官的家族都是非常高兴的。
  譬如赵家和王家, 就说是不是状元,是不是六元?
  自家出了状元, 还一天天指天骂地的才是神经病。
  再说这可是六元啊!
  开天辟地(有科举)以来的第一个六元!
  赵骅很想陪着赵王氏回乡, 无奈他请不出假,只能交代同行的两个女儿。
  赵婉清肯定是要一起回乡的。
  她倒是不用跑武州,夫家沈家就是神都人,只是都陪着母亲一起回了, 顺便就把儿子女儿一起带上。
  难得一次长途旅行, 回去武州正好看看,能不能和王家攀攀关系。
  王家人丁兴旺的,大家族认识的人也多, 说不定就有一些个秀外慧中的好儿郎,能给她大女儿当赘婿。
  也不一定要招赘,就是男主内。
  赵婉蓉这个王妃就很随意。
  顾枋这个王爷不能擅离封地, 但是她已经提前报备过了,可以陪着嫡母和姐姐一起。
  这次她还带上了自己母亲葛姨娘,准备一起去王府住一段时间。
  嗯,顾枋的封地就在武州。
  赵淩更是得回去吴州,但是被顾朻拦了下来:“你这一来一回两个月不在都没事,还去干嘛?”
  赵淩理不直气也壮:“去教太子啊。”
  顾朻不放人:“太子已经上手了,还有他爷爷奶奶看着,你给朕留下。”
  赵淩:“……”
  赵淩说是太子伴读,其实顾朻待他是又当弟弟又是当儿子的,哪怕赵淩如今已经是三十的人了,依旧惯着,好声好气地解释:“白侍郎要致仕,朕这会儿压着也压不了几天。你是吏部左侍郎,总得担起责任来。”
  赵淩疑惑:“不是有人接任右侍郎?白侍郎推荐了谁?”
  “白侍郎没推荐。”顾朻没瞒着,“朕看好沈羡。”
  哦,沈二哥,他猫亲家之一。
  沈羡确实能干,外放几年干得风生水起的,只不过相对吏部,他还以为沈羡会去户部。
  那他带一带沈二哥,就能回去吴州了。
  顾朻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也没戳破他的幻想,让安安分分干活去。
  赵淩还以为自己能够护送嫡母和姐妹们回老家,没想到啊……
  站在码头上,目送装了一大家子的船开走,赵淩回头看窦荣:“你倒是好像一点都不意外?”
  码头上繁忙,窦荣揽着他的肩膀往外面走:“年前白侍郎说自己要致仕的时候,我就想着表哥会不会召你回来。吏部那么多事情,白侍郎是老资历才能一个人处理稳妥。他要是回了老家,留下一个景尚书,加上一个新任的吏部右侍郎,整个吏部不得乱套?记不记得有一年爹回老家探亲,别说户部,整个朝廷都乱套了,大朝会上还打架。”
  这事情赵淩印象深刻,“嗯”了一声。
  赵骅送走了妻儿,刚有了一点得分别几个月的实感,情绪不高,这会儿听窦荣说话,跟着说道:“瑞瑞在宁吴本来也待不了多久。你这次留下,得做好再也不去宁吴的准备。一朝天子一朝臣,明白吗?”
  相对于顾潥当初登基的时候,撤换了大量的旧臣,如今的顾朻登基后的行动温和得多。
  一是顾潥是太上皇,不是先帝,还活着。
  顾朻作为儿子,得表达对自己父皇的信任,继续任用受到父皇信任的旧臣。
  二是顾朻在登基前,作为太子监国了几年,如今朝中的许多臣子是他用惯了,也知道品行,甚至于该提拔的已经陆续提拔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