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嗯?”秦夫人倾身。
“小时候和爹娘戍边时,我曾受过伤。”她轻声讲述,“当时以为小伤,爹娘都没在意,痊愈后却留下畏寒的小毛病。直到回了江苏,有位擅诊女脉的大夫为我看过,令我要好生调养,不然会于生育有碍。”
“本在用药调理,爹娘却相继离世,弟弟也……刚被接来王家的两年,我无心想这些。记起后再找大夫一看,大夫说,已是十分困难了。”
秦夫人完全怔住,几乎要站起来,“你这孩子……这样大的事竟也不说?哪儿有大夫能比得上太医院圣手,我这就去请专攻女科的太医来……”
“我私下寻的,就是一位刚致仕的老太医。”
秦夫人久久无言,不只是为外孙女可能失去了为人母的机会,更是心疼她年幼时受过的病痛,以及在王家的小心翼翼,竟连这种事都不开口。
她突然想起,其实清蕴刚来王家时,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进退有度。
那会儿这孩子很要强,女红、骑射、诗书、文章,无论什么都努力学,样样都要拔尖,似乎想向她们证明,好得长辈们喜爱,不被抛下。后来她因过于出众被暗地排挤,又逐渐明白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于是慢慢学会了中庸之道,不争不抢,待所有人都温柔和善。就像她外祖父教的那般,静水深流、蓄势在内。
清蕴做得极好,连她这个外祖母都几乎要认为,清蕴一开始就是这讨人喜欢的模样。却忘了她作为寄居王家的表姑娘,心底必然会有难以融入其中的排斥感,以及寄人篱下的疏远。
再有这样的硬伤,怪不得她在择婿之事上,一直表现得兴趣缺缺。
秦夫人不知说什么才好,清蕴却风轻云淡,“我一直不知该怎么和您说这事,也不好辜负您的好意。最初应下舅母的请求,确实是想为家中解燃眉之急,如今听您这么说,只觉天意使然。依世子状况,国公府定不会强求子嗣,于我岂不正好?”
“更何况,齐国公府确实势大,和他们结亲总归是利大于弊。”清蕴说着,忽而一笑,“说起来我其实占尽便宜,并没有您想得那么委屈。”
秦夫人不这么想,在她看来,清蕴会考虑这桩婚事,完全是因郑氏扯出的这些纷端。说什么占便宜的话,恐怕是不想让家里惹麻烦。
“结亲不只是两家事,也是夫妻二人之间的事,以后你们要日日夜夜相处,无论如何不能马虎。你和齐国公世子先见一面,合了眼缘,再谈其他。”
**
秋阳弄光影,忽吐半院红。1
如此好天气,在窗畔支一张胡床,摆上茶灶、釜器、木炭等物,把茶饼先炙烤一遍,再碾成细末,以乳泉煎煮,待三沸后舀出茶汤。这样集天时地利人和煮出的茶,即便是寻常寿眉也别有一番滋味。
藏翠自幼跟随世子,见识过不知多少奇珍异宝,品尝过无数佳茗,在捧着手中这杯茶时仍忍不住感叹,“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说的就是世子爷煮的这壶茶。喝下去真叫人通体舒畅,耳清目明啊。”
坐在胡床前的青年仍在往茶壶内添加薄荷、盐等物,任它们由小火烘焙,动作不紧不慢,看着随意但极有条理。
他穿了身素色道袍,长垂及履,宽袖拂膝,本就挺拔修长的身形愈显清逸飘然,听得这明显的恭维时莞尔一笑,恰如清风朗月入怀,“喜欢就多喝些。”
“藉香不在,我自然要多喝几杯,等他回来要嫉妒得很。”藏翠把杯中茶一饮而尽,“可惜世子爷喜欢煮茶,却不能喝。来日等您身子好了不用再吃药,可得好好品尝。”
李秉真未置一词,自从五岁那年突遭恶疾后,他常年累病在身,几乎都是在服药和针灸中度过,早就忘了康健的滋味。所幸还能寻得一二兴趣,在忍受病痛之际,尚能有丝慰藉。
“品尝什么?”人未至,大长公主声先到。她几步从八角门穿过,珠翠缠身、华服迤地,风风火火的模样。
藏翠立刻起身,恭敬称“殿下”,解释道:“是世子煮的一壶寿眉。”
镇国大长公主挑眉,示意他倒一杯,随即转向儿子,“安儿,王家那边已经应下,想安排你和陆姑娘见一面。”
她把王家的话大致说了遍,李秉真立即听出其意,“这似乎不是直接答应婚事。”
“那有什么?”大长公主满不在意,“但凡见了面,还会有姑娘不想嫁给你?若非法显大师以紫微斗数测算,算得你宜娶辛酉、壬戌年出生,五行属水的女子,我也不会直接定下她。有这份运气,他们该感恩戴德才是。”
对于母亲的作风,李秉真早有预料,也心知她必然使了手段,不然此前对他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王家不会这么快改口风。
说起成婚,他自己当然是反对的。早在还未及冠时,就有太医私底下说他活不过而立。经年下来,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越发清楚,也早有心理准备,不想耽误任何一位姑娘。
许是这两年身体稍微好转让母亲产生错觉,以为他将要彻底痊愈,竟动了给他娶妻的念头。
他不想拉旁人下水,这些心思却不会在爱子心切的大长公主面前流露,只微微颔首,“那就见见罢。”
第7章 至少今日见面,我对世子并不失望
“姑娘,咱们走边上,人少。”
霜降节气已至,石经山上仍绿荫如盖,笼住了朝阳的温度,使寒意更甚,但登山前往光明寺参拜的百姓还是络绎不绝。
白芷陈危一左一右护着清蕴,可以看见有好些虔诚的香客正在长阶上三步一叩、五步一拜。
光明寺能求姻缘,可到底不是姻缘寺,白芷不懂,为何两家要选在此地让姑娘和世子见面。累这一遭,还不如找个茶楼。
清蕴骑射功夫好,体力比寻常闺阁女孩儿要好些,三百级石阶后,只是气息微微不匀。白芷和她差不多,陈危就更无异样了,拾阶时如履平地。
站在原地休息片刻,清蕴先去主庙拜了拜,奉上香火钱,瞧见几支求签筒时,视线略作停留。
陈危一直在注意她,见状直接把月老灵签筒拿了过来。
她想了想,“再拿个签筒,干脆都求一签罢。”
随着一阵摇晃,三个人的签文很快依次摆在面前。
清蕴是难得的长签文,上书【自剪芭蕉写佛经,金莲无复印中庭。清风明月长相忆,玉管朱弦可要听,多病不胜衣更薄,宿妆犹在酒初醒。卫星年违别成何事,卧看牵牛织女星。】1
白芷和陈危则分别是【盈虚消息总天时自此君当百事宜】和【谁知苍龙下九权女子当年嫁二夫自是一弓架二箭恐教龙马不安居】
他们二人中,前者算得上绝顶好签,后者就很一般了,和清蕴的签文有些相似,带着那么一丝谶言的感觉。
认真看了许久,清蕴笑笑,“签文如何解,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凭心参悟即可,不必尽信。”
说完没再停留,抬步跟上引路的小沙弥。
光明寺和皇室关系密切,先帝曾在这清修过一段时日,大长公主这两年也成了频繁来此的香客。当今对佛教之流没那么推崇,依旧把这里作为举行大典的地方之一。
越过前几座庙宇,后方大都是高僧清修之地,只有一些身份贵重的香客才能进入。
站在半山腰俯瞰,天际云蒸霞蔚,足下群峰环绕,正是一副叠翠流金的美景,引人目光流连。
小沙弥说这是他们每日做早课、诵经的地方,再指向不远处的一片房屋,那是香客们修行、居住的场所,齐国公府在这儿有一间常留的厢房,他要带他们去的就是那儿。
尚未走近,就能瞧见有青年守在门外,一身武者打扮,着赭色竖褐,腰佩长刀,见了他们颔首,“可是陆姑娘?在下是世子贴身护卫,藉香。”
陈危代作应答,藉香道:“世子在屋内等候,请陆姑娘独自入内。”
与外男相见,纵然这是家中安排,身边人也不可能让清蕴孤身和对方打交道,陈危和白芷立刻出声反对。藉香纹丝不动,面无表情道:“世子吩咐如此,其他人不得打扰。”
瞧他气势,似乎表示如果不听从,下一刻就会拔刀。
陈危双目沉下,绕过他就要上前开门,藉香眼也不抬地拿刀鞘阻挡,却见陈危伸掌握住木鞘,稍一用力,鞘身竟立刻有松散迹象。藉香心惊于此人气力之大,险些叫自己脱手,准备再使巧劲。
“陈危。”清蕴出声,“我进去,你们先在外等等。”
白芷从来不质疑她的决定,噢一声走到旁边。陈危则继续和藉香对峙了会儿才松手,低声道:“我就在门外。”
他心中对这位世子印象已极差,倚仗国公府威势,称得上目中无人。
对他们投去安抚目光,清蕴推开木门。
寺庙厢房布局大都简朴,陈设寥寥无几,除桌椅睡榻,也只有窗牗框住的一片山林可称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