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尤三姐听得如此说,取了金银、武器相赠,就此打发他们出门。
尤二姐依依不舍送至庄外,满眼含泪望着卢俊义。
卢俊义扮做重病伤风模样,用布巾包了头脸,带着燕青、杨雄、石秀三人趁天黑回到大名府。
那贾氏自与李固做在一处,遣散了卢家的大多老家人,另雇了一批听话好用的,每日穿金戴银,呼奴喝婢,花钱如流水一般。
卢俊义领着三人翻墙摸进家门,迎头撞上一个生面孔的小厮,霎时有些愕然。
石秀手起刀落,切了那小厮的脑袋。
卢俊义惊道:“咱们只要取财,何必伤他性命?”
石秀道:“原是怕他叫喊,一时紧张,手上失了分寸,哥哥莫怪。”
卢俊义听得此言,也不好多说。
他与燕青皆路径熟悉,当下分做两路,让杨雄跟着他一路去取房中细软,石秀与燕青去库房搬取财物。
他只顾在前行走,待至堂屋窗下,回首时才见跟他来的竟是石秀。
石秀笑道:“杨哥哥有些内急,跟着小乙哥拐路走了。”
卢俊义无奈,只得道:“等下放下休书,取了金银就走,切莫节外生枝。”
石秀点头答应。
卢俊义在前推开房门,见房内摆设依旧,心下一时也有些堵塞。
他从怀中摸出早写好的休书,放在桌上,转身去开箱笼,却见石秀踮脚向内间走去,忙跟上去阻止。
那石秀脚快,已掀开帘子走了进去。
卢俊义随后追上,正要去拉他后襟,石秀已掀起床帐。
天气渐渐入夏,那贾氏与李固怕热,两个皆脱得赤条条的缠抱在一起,睡在卢俊义往日的睡床上。
饶是来时做了多少心理建设,看见这种情形,卢俊义也按捺不住头上青筋乱蹦,怒火冲上万丈高。
旁边石秀已经叫道:“贼男女,害得我哥哥好苦!”
他劈手揪住李固后颈皮,提狗一般拉了起来。
李固梦中遭擒,大叫大嚷道:“是谁?!”
抬眼见卢俊义站在床边,怒眼圆睁,凛若天神,他不由得腿软了,跪地求饶道:“主人饶命!”
贾氏也惊醒了,顾不得扯被子遮掩身体,爬起身在床上跪下,叫道:“丈夫饶命!”
石秀道:“我哥哥是天下闻名的好汉,哪里受得了这种窝囊气,你这对狗男女,活该千刀万剐!”
贾氏听他说得可怕,不由得尖叫起来,凄厉的叫声在黑夜里分外刺耳。
石秀一刀将李固砍翻在地,叫道:“哥哥,不动手更待何时?”
卢俊义顾不得多思,冲上去扯住贾氏头发,在厉声尖叫中,一刀割了她的喉咙。
活人鲜血喷射而出,将一世清白的卢员外浇了个彻底。
第204章
卢俊义杀了贾氏,绝了清白之路,干脆心下一横,反过身来,将在地上滚动挣扎的李固拦腰斩做两段。
石秀赞道:“哥哥,这样才是好汉子!”
卢俊义抹去脸上的血,打开柜门,翻找旧衣来穿。
柜中却尽是那对狗男女新添置的衣饰,唯有当年他做新郎时的那件礼服,因为太过华丽值钱,仍被压在箱底。
卢俊义换上新郎官的红衣服,随手扯了件贾氏的衣裙,将满头血污擦拭了,丢在地上。
石秀早已翻出金银细软、钗环首饰,大大地打了一包。
卢俊义踢翻桌上烛火,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门去,先去平日的兵器架上取了一杆长枪。
这些贾氏倒是没有卖掉,不过是拿一把铁锁锁了起来,被卢俊义一脚踹碎了门。
石秀也拣了两把好腰刀。
沿途遇到惊醒的丫鬟、仆役,石秀持刀便杀,被卢俊义劝住道:“打晕就是了,这些人并没有对不起我处。”
他红衣红发,满身血污未净,手持长枪,凛若罗刹。
那些识得他的都当是冤魂回来复仇,缩成一团;不认识的也被他周身气势所摄,不敢言语。
出门时遇见燕青、杨雄,各挑着一旦财物,见他这般模样,燕青惊得说不出话来。
石秀道:“这会儿动静闹得大了,只怕要引来官兵,我们还是分路行事吧?”
卢俊义心下没了负担,人立时变得支棱起来,道:“小乙与杨兄弟走作一路,只管先投梁山去,我与石秀兄弟引开官兵。”
说罢,他手持长枪当先走上街去。
石秀向杨雄、燕青道:“两位哥哥快走,速请公明哥哥与花娘子来救命!”
他将大包金银塞给杨雄,抽出两把腰刀,跟在卢俊义身后。
燕青咋舌道:“今日才知,我主人还有这样骇人的一面!”
他与杨雄挑担追出去时,外面已杀做一团。
卢俊义长枪若猛龙下海,挥出去便打倒一片,戳出去便穿起一串,官兵乱作一团,且战且退。
有落在后面,被石秀一刀一个,补杀得干净。
面对这两位杀神,官兵们一个个脚软手酥,慌作鸟兽散。
杨雄、燕青挑着胆子,从容出了大名府,买了两匹快马,直奔梁山而去。
梁山如今已占据高唐州、东昌府、东平府、青州,能战的好汉大多撒出去守城安民,唯有宋江、晁盖带着二十多个好汉还守在山上。
杨雄、燕青回去告知消息,宋江闻言顿足道:“卢员外与石秀兄弟没有追上来,必是被擒捉了。”
他看向聚义厅还剩下的李逵、刘唐等人,叹道:“大名府偌大一座城池,军备必然充足,咱们这些人去不过是蝼蚁撼大树。”
李逵竖起怪眼,叫道:“哥哥成日埋怨不能镇守一座大城,今日既然那大名府惹了咱们,便叫铁牛去,一双板斧将城墙杀穿了,请哥哥做大名府主人。”
晁盖道:“不若先叫戴院长来,传信各州府匀出人马,同去攻打大名府。”
话未落地,有小喽啰来报信道:“戴院长回来了!”
宋江等人大喜,忙叫戴宗进来,问道:“正是说曹操曹操便到,兄弟如何知道我们正想你呢?”
戴宗笑道:“花娘子料定大名府有变,已遣人联络花知寨、林教头、柴大娘子等人,各分一千军马出来,又送了东昌府收服的没羽箭张清、东平府收服的双枪将董平,并咱们吴军师、鲁大师、武行者、杨制使、李庄主、凌振、孙新顾大嫂夫妇、张青孙二娘夫妇、解珍解宝、史大郎回来助阵。”
他又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奉与宋江、晁盖道:“另有锦囊书信在此,花娘子道依次行事,必然奏效。”
宋江取信看了,不由得大喜,当即与晁盖商议,点了厅上的李逵、刘唐、孔明孔亮、杜迁、宋万、穆弘、穆春、马麟、邓飞、杜兴、郑天寿一起下山。
晁盖与剩余的李立、曹正、萧让、金大坚、裴宣、宋清、阮氏兄弟、朱富、朱贵固守山寨。
宋江嘱咐晁盖道:“兄长,咱山寨上留下的多是文职兄弟,若遇人挑衅,切记牢守寨门,发信让各方来援。”
晁盖笑道:“贤弟放心,你等在外厮杀,哥哥我别的本事没有,守家是专业的。”
众人依依作别,宋江领人整军待发,厅后忽转出一人唤道:“夫君,攻打大名府这般大的事儿,如何不叫我?”
宋江回头望时,见是平儿,手中牵着他们的一对双胞胎女儿,笑盈盈地望着他。
宋江弯下腰,将两个女儿一左一右抱起来,笑道:“我知道娘子本领高强,可孩子们还小,怎能不需要娘亲呢?”
如今除了平儿,红楼女儿们尽随夫君们驻扎州府,就连柳五儿也跟着探春在东昌府做事。
平儿道:“孩子们皆已一岁有余,奶妈尽可以照顾,况且还有公公、叔叔每日陪伴,你深入险地,才是真正需要我的时候呐!”
宋江望望女儿们粉妆玉琢的小脸蛋,再望望妻子,一时难以决断。
宋太公拄着拐杖,在宋清的搀扶下走出来道:“儿媳妇说得对,做大事哪里要这般儿女情长?你把妞妞们留给我就是了。”
他走至宋江面前,语重心长道:“既然选择了要做大事,就不能守在山寨中,倘若攻打大名府成功,你便带人在那儿留守,无须惦记我们。”
宋江放下孩子们,拜伏在地,磕头道:“孩儿着实不孝,连累老父偌大年纪还要为孩儿操心。”
平儿忙在他身侧跪下。
孩子们见爹娘跪下,也要学着拜爷爷,奈何年纪实在幼小,难以熟练调动四肢,圆滚滚趴在地上。
萌得李逵一双板斧几乎拿捏不住,笑眯眯向众人道:“等打下大名府,俺也要找个媳妇,生他十个、八个女儿。”
晁盖等人哈哈大笑。
宋清将两个小侄女抱起来,道:“哥哥嫂子尽管去,侄女儿只交给我就是,保管都养得白白胖胖。”
宋江与平儿起身,将孩子们接过来,亲了亲小脸蛋,才依依不舍地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