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她问了,月桃和月菱却回答不上。倭寇离她们来说,太遥远了。昨日之前,她们没想过,这辈子会遇到倭寇。什么畠山家畠水家的,她们更是听得糊里糊涂的。
  知她们也懵圈着,徐妙容也不为难她们。正想靠在柴火上面休息一会,忽然听到门外起了动静。
  主仆几个立刻警醒。
  却听得,吱呀。
  门开了。
  “饿死我了!”
  有人在说话。
  门迅速又关了起来,徐妙容却瞪大了眼睛。
  “陈五姑娘?”
  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逃命途中,竟然还遇到了消失已久音讯全无的陈丽质!她本以为,陈丽质已经装作流民,跑到不知道哪个角落了。
  哪知道,却又在这里遇见了她。
  “你怎么在这里?”
  “你怎么在这里?”
  两个人同时问了出来。
  陈丽质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指指自己,又想指指徐妙容。似又觉得自己以下犯上了,忙改为指锅里冷冰冰的包子,“王妃也是来逃命的?”
  不对啊,“王妃不应该在驿馆吗?或者,在县衙里,怎么躲在这里?”
  “对,我也是来逃命的。”
  徐妙容并不隐瞒,看一眼形容憔悴,面上黢黑的陈丽质,便知,她这些时日,怕是过得并不怎么好。
  “我以为,你……”
  她说了半句。
  陈丽质笑笑,“以为我死了?”
  不等徐妙容回话,又道:“他们是挺想我死的,可我就是死不了。我忍辱负重,东躲西藏,卧薪尝胆,昨晚,可算让我等来了机会。”
  说到机会,陈丽质其实也有些无语。
  谁能想到,所谓的机会,是倭寇在城中作乱。那些死倭寇,跟她老子爷爷一样可恶,一样坏的让人恨不得将其碎尸万段。
  “你……从兰溪走过来的?”
  徐妙容却有些疑惑。昨晚从兰溪逃过来的,可,再快的脚,也不至于这么快就走过来了吧。
  她面带犹疑,陈丽质忙道:“没有,我怎会如此傻。”
  话音落,又道:“我跑到县城外头,敲了一家猎户的门。兰溪县内外,我都熟,我知道他家世代打猎,我给了他二十贯宝钞,他就答应送我往远了走。”
  “你就不怕,那猎户拿了钱不办事?”
  徐妙容说的隐晦,可陈丽质立刻就懂了。
  摇了摇头,她道:“我随身还带着刀。我会使刀,王妃应该不知道吧。”
  徐妙容的确不知道。
  可她也信了陈丽质的说辞,能在陈家人的围追堵截之下,完好呆在现在,陈丽质,有两把刷子。
  只是,“才出龙潭,又入虎穴,如今的境遇,可称不上好。”
  她似开玩笑一般说了一句。
  陈丽质接口,“是呀,早知道这里也乱着,我就换个地方去了。”
  说到乱着,忽然又似想起了什么,道:“说起来,安王本来下令,关闭了所有城门,我原本是出不来的。可谁知,那倭寇作乱,娄蠢猪,你也知道的,他让人去抓倭寇,然后,不知道为什么,有个门竟然是开着的,我就赶紧跑了出来。”
  她提到朱楹,徐妙容没忍住叹了一口气。
  被林映真从地道里运出来的时候,她择机往外丢了些银子。朱楹聪颖,又是个细心的,应当能发现她的意图。
  只可惜,半路又突然冒出个畠山氏,可谓是乱上加乱。也不知,现在兰溪县里,究竟是何情形?
  早知如此,她就不去稀罕那些银子了。
  都是银子惹的祸。
  都是陈家的银子惹的祸。
  看着眼前的前陈家人,她问:“你们家还有一条地道,你知道吗?”
  陈丽质点头,“知道呀。”
  不对,“安王妃怎么知道,我是从地道里逃出来的?”
  还有一条地道。那意思便是,这条之外的地道,她也知道。
  她的确是从地道里逃出来的。
  陈家的构造,地上的,地下的,她都知道。长在陈家十几年,她并非只知道吃饭睡觉,闭目塞听,万事不管。
  知道她要把那契书给安王,老太爷便对她痛下了杀手。还好她反应快,立马裹了家里好拿的值钱的东西,从地道里跑了。
  “其实,我原本就打算跑的。”
  想到自己原本的规划,她又说了一句。
  原本,她是打算拿契书投诚,给自己争取逃跑的机会的。毕竟,契书关系甚大,安王若拿到手上,势必会有所行动。
  到时候陈家人被契书拖着,她便有可乘之机,可以从容的,拿着更多值钱的东西,离开陈家。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契书不仅没给出去,她还差点没了。
  “对了,契书还在这里。”
  提到契书,她便作势要从兜里把拿契书掏出来。掏了一半,又似想到了什么,手上动作一顿,口中道:“王妃,你有钱吗?”
  确切的说,身上有两百贯吗?
  两百贯,是她们当时约定的交易数额。所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她交货了,对方也得交钱不是。
  迟疑地看着徐妙容,徐妙容也知她的意思,摊了摊手,她道:“没钱。”
  逃命途中,谁还顾得上钱不钱的。
  陈丽质的意图,原本她就有所察觉,现在听她这么一说,一切便彻底弄清楚了。怪不得当时说起杜丽娘,陈丽质那般入戏。
  原来那个时候,她就已经打算离开陈家了。
  “没钱的话,那……先放在民女身上吧。”
  陈丽质立刻收回了手。
  月桃和月菱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震惊。
  徐妙容却没说什么,交易嘛,自然是你来我往。纯粹的交易,哪有那么多感情可言。陈丽质此举,没毛病。
  不过,“你们家,为何会有那么多白银?”
  还有,“林映真,你认识吗?”
  两个问题。
  陈丽质还都能回得的上。
  可她却并不急着回答,先说了一句“王妃,我能用我知道的消息和你做交换吗”,而后才道:“若此行你我都能无恙,民女希望,王妃能给民女谋一个身份。”
  身份。
  徐妙容笑了笑。没多思考,应了。
  陈丽质是从陈家逃出来的,陈家又注定要倒霉。若没正儿八经的身份,陈丽质日后可不好生活。这姑娘,是个聪明的。
  不,她一直很聪明。
  “你说吧。”
  她给出了答复。
  陈丽质宛如吃了一颗定心丸,这才娓娓道来:“林映真,是慈溪人。虽为慈溪人,却常常偷偷出海。他好似在* 倭国有些人脉,同我们家也有些来往。我爷爷通过他,倒卖了许多丝绸和茶叶到倭国。那些银子,便是倒卖丝绸和茶叶得来的。”
  嘶!
  嘶!
  两声倒吸凉气的声音响起,月桃和月菱纷纷看向徐妙容。
  徐妙容的表情难得有些凝重。
  原先她就说,地道里的白银,来得蹊跷。大明虽被称为“白银帝国”,可这称号,是后期才有的,大明的白银,也是从外头流入的。
  倭国多银矿,也是离大明最近的白银流入地。林映真是二鬼子,做的是走私生意,一切便这么连起来了。
  怪不得林映真会出现在地道里,原来这陈家和林映真,早就勾结起来了。
  可,“朝廷限制民间用银,你爷爷屯这么多银子做什么?”
  她问陈丽质。
  陈丽质想了想,道:“我记得,他好像说过,宝钞是个烂玩意,早晚要被人舍弃,银子值价,还是银子好啊。”
  其实当着朱家人的面,说宝钞不好,陈丽质有些心虚。可,事实如此,陈老太爷的确说过这话,她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好在,徐妙容并不计较。
  或者说,她压根没心思计较。陈老太爷高瞻远瞩,成功预判了货币未来的走向,这个人,的确有本事。
  可,陈家能通过林映真从倭国换银子来,焉知不会换些别的来。毕竟,倭国不仅产银,还产苏木、硫磺,以及上好的倭刀,而朱高煦……
  她眉间暗藏一抹忧色,陈丽质却没瞧见。思忖了一番,陈丽质大概猜出了些许端倪。
  她问安王妃,为何会在这里,安王妃并未多说。可安王让人关城门,关城门能干什么,自然是找人。安王妃又提到了地道和林映真,难不成,安王妃是发现了真相,被人追杀,一路逃过来的?
  她感觉自己可能猜到了真相,没敢多问,只道:“这土岐一族,也不知是何秉性。不过用脚趾头猜也知道,肯定也不是个好东西,我们怕是,要在这里呆上好几天了。”
  土岐?
  徐妙容偏过了头,“你是说,这外头的倭寇,是土岐一族的?”
  “是……是啊。”
  陈丽质被问的迟疑了一下,“王妃,知道这土岐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