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志怪书> 志怪书 第42节

志怪书 第42节

  此后那声音不曾再响起。
  二人泡完汤泉,本想与少女互换,奈何少女不知是扭捏害羞,还是害怕自己脱离他们视线会遇上精怪,无论如何也不愿意。
  于是继续上路。
  渐渐离那座剪刀一样的山与旁边的浮丘峰越来越近了,甚至近得已经看不出它们完整的形状来。
  拨开巴茅丛,有条狭窄的登山路。
  老道当先往前走去。
  少女走在最中间。
  林觉最后跟上。
  跨过一条只由一截树干构成的跨溪桥,便沿着小路逐渐往上了。
  老道一边走一边慢悠悠的与他们讲述,声音如常,像是坐在室内静心说话,完全不受陡峭的山路影响:
  “俗话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话其实不对。
  “其实只有通路的地方才是官府的管辖范围,才是王土,道路越小,人间朝廷的管辖能力就越差,此外的大片深山荒地,都不算是‘王土’。
  “同理,只有通路有房子的地方才属于人,只有人们聚居的地方才属于人间,别的地方则是属于妖精鬼怪,属于地祇神灵。
  “妖精鬼怪一般不在白天害人,但深山老林,尤其是阳光晒不到的地方,白天也属晨昏,属阴阳交界,寻常人误入其中,最好不要离开阳光。
  “黟山偏僻,林深雾重,常有精怪妖鬼。不过你们不用担心,黟山也是有山神的,黟山的山神很不得了,比前天见的那位山君强大许多,也比世间绝大多数的山神更为强大,你们若见到他,须得足够尊敬。
  “这座山是他的管辖范围,加上又有道观,我们浮丘观在山中精怪中也是有名的,在黟山山神那里也是有名头的,你们只要不做亏心事,这座山的精怪都不会轻易为难你们。就算遇上了,只需恭敬客气,说是浮丘观的弟子,大多就会放你们离去了。”
  林觉默默赶路默默听着,只觉像是从人间走入了一个不一样的去处。
  忽然又听山中有人歌唱:
  “此山有汤泉,可以洗涤尘世缘……此山有瑶草,可以饵之长不老……此山有神丹,得之可以超尘寰……”
  “是樵夫。”
  老道人告知他们。
  林觉循声抬头望去,只见云雾深深,奇峰怪石初显,古松浴雾,真像是神仙居所。
  不禁停下脚步,回头一看。
  不知不觉已经爬了很高了,来时的路在密林与云雾之间几乎看不清,就连之前泡过的汤泉,也只能看到一团水汽自地上升腾、上升成云,而看不见汤泉本身的样貌了。至于先前那个插话的精怪,林觉至今也不知道是什么。
  直到山林中显现出了宫观的一角,斜往上翘,身后便是浮丘峰。
  “快到了。”
  林觉跟随着他往前走,听见了一些笛声,缥缈出尘,从林梢而来,又闻到了似有似无的香火香气,令人安心。
  道观的大门很快出现在他们面前。
  是一扇褪色的朱红色大门,门口有一只猫儿懒洋洋的躺着,头顶牌匾写着“浮丘观”三字,两侧则写着门联:
  得山水清气;
  聚天地灵韵。
  老道走在前面,跨过猫儿,随手一推。
  “吱呀……”
  木门缓缓打开,透出一道香火气。
  老道人已经当先走了进去。
  林觉则是停在外面,看向左边,那里开垦出了好几片土,种着有菜,再后面又有驴棚猪圈与鸡鸭笼子,养着有家禽家畜,两侧都有路通山上,似乎还铺着有青石板和台阶。
  前方脚步停下。
  林觉收回目光,见是那少女发现了自己没进去,便停步回头,默默看自己,他笑了笑,也小心跨过门前猫儿,迈步跟上。
  道观不算很大,却也不小,加上仪门也有三进,前后两个宫殿,分别是天翁殿,供奉天翁、神母与天上众多神灵,搬山殿,供奉搬山祖师与一些只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才有的神灵,说明这是一个相对更偏向于自己修行的道观。
  两侧则是给香客住的客堂、道人住的袇房,还有饭堂、灶屋、藏经书的楼阁、杂物房等等。
  林觉没走多远,就见里头有个中年道人扛着锄头出来。
  “师父,您回来了?这两位是?”
  “是我新收的弟子,你们的小师弟和小师妹。别去地里忙活了,先给他们收拾房间住吧。”
  “已经收拾了一间出来了,只是您不是说只收一个徒弟吗?怎么收了两个?”
  “皆是缘分。再收拾一间。”
  “好。”
  “这是贫道的大徒弟,你们的大师兄,名叫陆吾。在你们前面贫道共有七个徒弟,晚上都介绍给你们认识。”老道人笑着说道,“不用担心,贫道这些徒儿都很好相处,平日里道观也清闲,没什么事做,可以跟着他们玩耍。”
  “师兄好。”
  林觉连忙朝那中年道人行礼。
  “师兄好!”
  少女亦是跟着说道。
  “你们好。”
  中年道人扛着锄头,穿着草鞋,还挽了裤脚,三十多岁的样子,其实一点不显老,只是神情异常温和,加上这装扮,便让人觉得应该不年轻。
  和两人打了招呼,他便又走了回去。
  林觉睁大眼睛看着他。
  老道则领着二人继续往里走。
  “等到了晚上,拜过祖师,正式举行完拜师大典,你们两个就正式算是贫道的弟子、他们的师弟师妹了。”
  “不选个吉日吗?”
  “吉日不必在天,今日贫道收徒,你们拜入贫道门下,便是吉日。”
  “哦……”
  林觉不禁扭头,环顾四周。
  观中楼阁上的笛声越发清晰,似乎离得很近,空气中香火的味道之外又有药香和酒香,皆令人闻着愉悦,院中有猫狗旁若无人的躺着睡觉,甚至内院还有一头云豹趴在地上酣睡,林觉光是站在院中地上,就有猫儿过来看他闻他,或者在他身上蹭。
  却是不知这是什么地方。
  第34章 拜师大典
  搬山殿内,一通看似繁复、其实也没多少事情的拜师大典已经到了尾声。
  观中祖师便叫搬山道人。
  林觉与少女跪在祖师神像前的蒲团上,面色庄重。
  一只彩狸懒洋洋的趴在祖师的脚边,一边好奇的盯着他们的行为,一边又觉得无聊,已开始打呵欠了。
  云鹤道人便站在最前方。
  “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浮丘观第十二代传人。虽说贫道更先遇到清瑶,却是从此时此刻才拜师,要说起与贫道的缘分,还是林觉在前,因此你们二人便按年纪大小来排位,林觉是师兄,清瑶是师妹。”
  “弟子知晓。”
  林觉很是平静的说道。
  “弟子知晓。”
  身后的少女跟着他学。
  两旁还坐着七个道人。
  这七人乍一看还比较正常,可左边第一位中年道人,也就是大师兄,许是刚出去挖了土回来,满脚的泥,还有一人昏昏欲睡,一人满身酒气,一人歪着脑袋玩着旁边一只橘猫的尾巴,看神情竟似比那神台上的猫儿还要无聊些。
  唯有云鹤道人神情最为郑重。
  “我观修阴阳灵法,走阴阳大道,除此之外,当年祖师在我观中留下七样法术,分别是炼丹、豆兵、聚兽调禽、医术、扶乩、戏术与齑石。
  “后来随着我观传人行走天下,与人结交,观中所有的法术已经远不止这七样了,不过仍然延续传统,以这七样为主。
  “因此我观历代以来,每代大多都只收八个弟子,除第一位将来要继承浮丘观、需学满七样以外,其他七位弟子都主修也必修其中一样。
  “这次是意外,贫道下山本是打算再收最后一位弟子的,没想到却遇到了你们两个。”
  老道人将目光扫向他们:
  “虽然破例,不过祖师留下的传统还是要遵守的。正好贫道年事已高,身体越来越差了,同时教导两个难免有些操心不过来,你们两个中便选出一个来继承这最后一样齑石之法,由我亲自教导,另外一个,要学什么都可以,既可以去找几位师兄,也可以来找我,也可以跟我学齑石。
  “可有谁自愿的?”
  老道人说着问向他们。
  拜师大典到了现在,终于有了一件由他们做决定的事情。
  任谁都知道,由师父亲自教导肯定是更好的事情,因而这个自愿自然不是自愿跟他学习,而是自愿把机会让出去。
  那名少女沉默的低着头。
  只是林觉却觉得,她的眼光在悄悄看自己。
  “……”
  林觉不由觉得好笑。
  难怪这小姑娘一路以来表现得那么勤奋和不弱于人,什么苦活累活都要和他抢着做,她比林觉先遇到师父几天,多半是早已知道或猜到这些,也可能从那时起就有了与自己这个“师兄”争一争表现的心思。
  倒也是人之常情了。
  说不定在她看来,自己之所以在路上捡柴生火、打水问路,也存的和她差不多的心思。
  后来竟是和自己比起来了。
  再想到路上她常常打量自己,在自己爬山不停的时候也咬牙跟着自己,在自己挪开路上被夏季雨水冲下来的大石头时,她一边觉得震惊,一边又咬着牙使出吃奶的力气、也去把另一块石头挪开,常常累得不轻,林觉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真是个聪明的小姑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