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搬文阁>书库>穿越重生>志怪书> 志怪书 第95节

志怪书 第95节

  “这里有一瓶是灵山花提炼的灵液,剩下两瓶是你从山中带回来的灵株提炼出来的。”
  “这是……”
  “该我们了。”
  所有精怪全都盯着他们。
  不知是心中坦然,还是早已知晓规则,师兄仿佛一点不怕,不急不忙,走到小树前面,弯下腰来,将瓶中灵液倒入小树根部。
  许多精怪都睁圆了眼睛。
  这是经过提炼的纯净的天地灵气、灵株精华,显然要比此前那些精怪付出的都要珍贵一些。
  精怪们盯着目不转睛。
  小师妹慌忙照做。
  狐狸亦是衔瓶而去。
  精怪始终盯着他们的动作。
  这幅画面若是被山下人看见了,恐怕也可以写出一篇奇谭了。
  直到二人一狐浇完了树,回到原位,这些精怪仍旧在这里停留了许久,时而看他们,时而又看小树根部,时而又互相对视,像是在交换意见。
  林觉并不说话,只在它们看过来时,对它们行上一礼,以礼节和诚意来作答。
  礼节在身上。
  诚意在树下。
  何须言语呢?
  直到一些原本就与小师妹和浮丘观打过交道的精怪率先动身,各自离去,便像是起了连锁反应,其它精怪纷纷起身,全都离开这里。
  “师兄……”
  小师妹抬头看着他。
  “好了!”林觉这才一笑,“这些精怪每隔七天过来一次,我们跟着过来,到时候等灵株结了果子,也就有我们一份了。”
  “原来是这样。”
  小师妹想明白了,又不明白,仍旧愣愣的:“可是师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我起初也不知道,只是听二师兄说,山中之物本是天生地养,在这黟山之中向来也是山中生灵共同所有,又见他们共同浇灌养育这棵树,于是想试试我们也能不能加入进来。”林觉顿了一下,“当然,我们是半路插进来的,付出理所当然要更珍贵一些才是。”
  “那这是什么树啊?”
  “不知道,反正是好东西,我问二师兄,二师兄也说是好东西,到时候结了果子才知道。”
  “那你怎么知道它会结果子呢?”
  “就算不是结果,也是开什么花之类的,嗯,也有可能是树根,反正这么多精怪都在喂养它,肯定是要有所回报的。”林觉说道,“它们很多都在这山中修行多年,山中之事定然比我们更清楚。”
  “是哦……”
  “好好走路。”
  “那我们也要七天来浇灌一次,每次都要这么一瓶灵液吗?”
  “你不操心。”
  炼丹阁中的灵株还有不少,大多都是小师妹采回来的,林觉也不知道为什么,同样会去山中,这小师妹运气就是要好一些。
  不过无妨,都是自己的。
  “知道了。”
  小师妹暗自下定决心,今后定要多采一些灵株回来,却也忍不住边走边回头,看向身后小树,露出思索之色。
  原来是这样啊……
  倒也是了,这里乃是黟山,山神坐镇,自有规则,钟灵蕴秀,精怪淳朴,山中虽有无主的宝物,却也没有那么多蛮荒的抢夺。
  只是仍觉缥缈恍惚,如同幻梦。
  第76章 募资
  一个恍惚,便已是除夕。
  地上太凉,林觉将扶摇的蒲团扯了过来,盘膝坐在房间中,扶摇则站在旁边把他盯着。
  手中拿的则是一截木枝。
  静心凝神,低头一抚,一道无形的法力便附着到了木枝上边,随手将之丢出。
  扶摇本能被其吸引,立马甩头看了过去。
  好在它没有冲过去捡。
  便见林觉紧盯木枝,低头默念。
  口中呢喃几句晦涩的咒语。
  “哗……”
  木枝在地上滚动了一圈。
  “呜?”
  狐狸立马将头一偏,盯着木枝。
  林觉口中咒语一变。
  木枝便往天上一冲。
  随着连续几段急促晦涩的咒语,木枝又在空中左右横移,打着旋儿。
  “……”
  木枝终于落到了地上。
  林觉也是呼了口气。
  这段时间以来,他倒是没有花费太多心思在这门法术身上,毕竟还在学炼丹,不过断断续续的也将之学会了。
  这门“咒御”入门倒是不难。
  难的是熟练的掌握。
  因为这门咒御主要是靠咒语来控制物体,中间有很多不一样的咒语,起着不同的作用,想要物体持续不断地被催动,就需要持续的念咒,而要让物体做到随自己的心意而飞行,便得对咒语十分熟练,语速也要很快,需要长久的练习。
  而在林觉看来,这门法术其实有两个弊端:
  一个是它不能随便操控物体,不能说在路上见到一颗石头、一根树枝或者别人腰间的一柄剑,想控制就能控制,而是需要先将之拿在手里,为它附着一道特定的法力,才能够用咒语控制它。
  另一个便是它需要持续念咒。
  像是之前遇到的那个秃头妖人,已经将这门法术学得很熟练了,却还是选择了躲起来操纵,若想练到可以一边与人争斗一边念咒御物的地步,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心血。而且再是熟练,也得一心二用。
  因此林觉在上面花的精力不多。
  此时回过神来,自家养的小狐狸便站在面前,歪着脑袋把他盯着。
  “?”
  那双清澈的眼中满是疑惑。
  林觉还以为它是惊讶于自己学会的法术或者会自行飞舞的木棍,又或者它对那截木枝感兴趣,却见它低下头,看着他屁股下面坐的蒲团,又伸出一只细长的腿搭在上面,然后继续抬头盯着自己。
  顺便把头一歪。
  “哦……”
  林觉这才起身,将蒲团还给它。
  刚好,外面传来了喊师兄的声音。
  ……
  深山道观,灶屋中传出一种奇特的香味。
  这是多种香料复合而成的味道,加上半个时辰以上的炖煮,油水激发肉香,十分勾人。
  几个师兄都忍不住频频转头,朝灶屋中投去目光,只是偏偏此时走不开。
  便见三师兄捏起一个船型的面团,隐隐可见里面透出的馅料,面露疑惑,左右看一眼正在捏合面皮与拿筷子挑馅的两个师兄弟,又对比了一下小师弟放在筲箕中那一颗样板,对林觉问道:
  “师弟,是不是这样?”
  “差得不多。”林觉一边擀着面皮一边说道,“差不多就可以了。”
  “那行。”
  三师兄这才将之放到筲箕上。
  众人互相扭头看,互相学习参照,筲箕中的饺子倒是越来越多了,又换了个簸箕来装。
  这回就连云鹤道人都被拉了过来,眯着眼睛仔细看着包。
  无论是对于林觉口中的饺子,还是包饺子这件事,他们倒是都觉得新奇,不过又对林觉十分信任,叫做什么就做什么。
  慢慢的天色便暗了。
  灶屋中充斥着跳动的火光,将烧火的小师妹的影子打在墙上,随着林觉将锅盖一掀,热气顿时升腾,被火光照成明黄色。
  锅中一大锅水,飘满了饺子。
  林觉用瓜瓢将之舀起。
  “端出去吧。”
  林觉对小师妹如是说着,自己则清理了下锅,又舀了几瓢水进去,等它慢慢被灶中的余温烧热,等会儿好用来洗碗,这才走出灶屋。
  外面天色还没完全黑下来。
  刚一出门,便见天边残留的天光,院中古松屹立,七师兄正踩着板凳提着灯笼、念几声咒语,灯笼中就亮起黄昏一样的光芒,随即挂在树上。
  视线穿过大殿前方,可以直接看到饭堂,里面灯光明亮又热气升腾。
  三师兄正在搬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